悲秋的背后

作者: 身在沙雅2013年12月20日心情文章

李白说:“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杜牧说:“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李商隐说:“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这样的话听多了,便觉得那秋确实如一个下刀不眨眼的屠夫,只要它一来,所过之处,一切生灵立马就像被榨干了生命元素一般,颓态尽显。难怪古人会说:“一叶落而天下知秋。”

在这样的潜移默化里,一阵秋风扫过,大河上下,长城内外,猗郁的万物几被屠戮殆尽,自然也就见怪不怪了。不过,单就这秋的表象来说,在素来温婉、惹人怜爱的江南,我却以为要算是个例外。

关于江南的秋的韵味,其实郁达夫先生有过结论,那是远不如北国的秋的,她根本没有北国秋的那份自得的闲适,那种落寞的快感。换言之,就是江南的秋味要滋润得多。但倘要说到这秋背后的东西,则无论如何是如出一辙的了。譬如吧,在杜甫的笔下,秋就是一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萧索模样。而在久居江南的人看来,这句话却是着实有些让人费解了:江南四季如春,鸟语花香的,哪来的“无边落木”呢?即使有,那也是翠绿饱满的叶子染上了些许金黄,如翩翩的蝴蝶一般,在空中划过优美的弧线,懒洋洋地飘停到了地上的景象,优美如风中的蒲公英,又是哪来的“萧萧下”呢?所以这悲秋,大约只是诗人在字里行间的个人感怀的渲泄,只是他为了更好地向世人讲述一个关于自己曾经挥洒过血与汗的一片热土的故事吧。因为只有经过漫漫岁月沉积下来的那种浑厚的爱,才会衍生出如此凄楚的、让人肝肠寸断的无尽的忧伤啊。正如艾青在诗中所写的那样:“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所以我以为,每个人的心中都应该有着这样一片让他魂牵梦萦的土地的。它与我们的出生地不同,那里有我们的梦想,有我们为之挥洒下的血和汗。而于我,江南水乡便是让我魂牵梦萦的那一方土地了。在跟随着父母,为讨生活远走他乡,奔波过大江南北许多地方的我看来,江南的秋相虽然不乏旖旎,其实却也是萧索的,萎靡的。它一样不让我看见她那春天里的生机,夏季里的活泼,以及冬日里的静美。但这毕竟不是我的旅泊之地,而是我的家,这里,承载着我的一个希望!离开了她,我的心中便会弥满迷茫的失望,一种如韩少功说的失望:“那种失望不同于对旅泊之地的失望,那种失望能滴血。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

“自古逢秋悲寂寥”,这古老的悲秋的诗句,大概也是诗人对瑟索故地发出的喟叹吧?但我想,这种对秋的悲吟,一定是源于其对故乡的深沉的爱。

悲秋的背后,都有一份特别的爱,浓得化不开呵。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