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那些消失的场景

作者: 兰草ygl2016年01月30日情感日记

那天去市里参加一个会议,自驾车在机关的院子里转了半天,根本找不到停车的位置。那一瞬间,带给我许多联想,好像被拽进时间隧道。恍然中还有那些积攒多年已经消失的场景,仿佛纷纷朝我招手。那是一代人在那个特定年代的经历记忆,象是一段时间的碎片,更象是一次时间的弥合,许多年以后,似乎被城市韵律的快感生活所偿还。我知道,这个曾经工作过留下青春足迹的地方,还有这座有着无数情感洋溢的城市,已经在时光中发生了太多的日新月异的变迁,纵使再多的描述,也无法还原记忆中的那些情感和故事。

自行车

时光倒回30多年,自行车还是机关干部上下班的主要代步工具。即使是各部委的领导,大都也没有配车。

进入机关大门,就可以看到办公大楼与围墙之间的空地上,一侧是篮球场,一侧就是自行车亭。

自行车亭占地面积不小,设计很普通很简单,与街路上许多自行车亭没有太大差异,仅起个遮风挡雨的作用。

那时机关住房还是福利性,人多房少,按级别按工作年限分房。机关宿舍离机关办公大楼很近,上班下班步行10多分钟的时间,十分方便。一时还享受不到分房的那份福利的年青人,只好骑自行车上下班。我记得,遇到数九隆冬的寒冷天气,穿着厚厚的衣服,常常是骑一会儿车,下来推着车走一小段路,暖和一下冰冷的手脚,再骑车赶路。当时,城市公共交通事业还没有今日发展得这么快,车少人多,拥挤不堪。出租车、私家车更是天方夜谭的事情。

自行车亭象大楼机关的签到簿,每天早晨,机关各部委相识的不相识的人,络绎不绝地推车走进自行车亭。熟悉的打个招呼,不是很熟的点点头,陌生的若无其事离开,然后各自脚步匆匆地迈进大楼,开始一天的紧张工作。

自行车亭没有固定的停车位,随来随走,没有专门看车人,也不收取任何费用。骑自行车来大楼机关办事的人,也把车停在这里。自行车亭就像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自行车亭里的自行车,飞鸽牌、永久牌,什么品牌的都有,新的旧的、男款的女式的、手闸的脚闸的,混杂在一起。不经意间,看看自行车的品牌、款式,就能大致知道车主人的年龄、性别。

作了父母年轻人,家里无老人照看又无能力请保姆的,大都将孩子送机关幼儿园托管。每天,孩子坐自行车,大人骑自行车,同出同归。自行车上附带的小孩车座,是自行车亭的一景。有铁艺的、木制的、竹编的,形状大同小异。有的固定在自行车的大梁上,有的绑在后车座上。太小的孩子坐不稳,就由大人用布袋裹在胸前,只露出一个小脑瓜,像只小袋鼠。稍大一点的孩子,捆绑着依附在大人背上,大人骑自行车背着孩子前行。那时,在大楼里出出进进具有青春怀想的年轻人,忙碌的工作中更多了一份别样的辛苦。

去幼儿园接送孩子的年轻人,常常刚刚在幼儿园分手,又在自行车亭相遇,彼此之间自然多了许多沟通的话题。

随着如梭的时光,大楼里工作的人不停地交替着变化着,一拨拨出去,又一拨拨进来。记不得从什么时候起,机关院子里的小车渐渐多起来。先是各部委陆续配车,车子用于早晚领导接班,大都是俩仨人合坐一台,白天用于机关公务,司机一天跑来跑去,难得清闲。

记得有位部门领导,家住机关宿舍,上下班路程很近,因早晨出来到附近公园散步,上班时站在路口等车接班,还引来一些非议。我猜想,或许那位领导,把坐车作为一种工作待遇,或者说是身份的象征,享受的是一份心情,这样来理解,也无可厚非。同在机关大楼工作,坐车的、乘车的、开车的、骑车的,无形中显示了档次和距离

不久,个别处室因工作需要也配备了工作用车。再后来私家车开进机关大院。车子越来越多,机关大院空间有限,车满为患。建了地下停车场,还是缓解不了多少停车难的问题。

后来,骑自行车上下班的人越来越少,最后消失得无踪无影,自行车亭也早已不复存在了。当然,不仅是机关,城市街路的自行车也不多见了。公园、景区即使有,性能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过去的代步变为运动健身的工具。

有时我想,现在机关大楼里工作的年轻人,大都是七、八十年代出生,他们每天乘公交车或是自驾车上下班,孩子由老人带或保姆照看,似乎想象不出迎着寒风带着孩子骑车上下班的那份辛苦。固然时代不同了,坐车、驾车和骑车,无论是快捷程度还是舒适角度都无法同比,但越来越封闭的生活,是不是让人与人之间那种自然相遇、随意沟通、其乐融融的心情,也发生了几许改变?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