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山的水

作者: 朝阳2016年02月18日写景散文

俗话说山多高水多高,它的意思是说这天下的山,无论多高多大,上面大多都会有水。

小时候,多次上过莲花山,虽然看到了很多在山上以泉眼、溪水、河流、小水库等形式存在的水,但由于年龄小,当时也没有多少“山高水远”之类的联想或者感悟,只记得从一开始上山的路上就能看到水。那时候的莲花山还没像现在这样开发得有模有样,而且具备一定的规模,上山的路也没有现在这么平坦、规矩,多是用就地取材的石头铺成的简单山道,再就是古时候留下来的断断续续、被风雨侵蚀得粗粗糙糙的石头台阶。

走在上山的石头路上,路旁是只有二三十公分宽的小水沟,这些水沟大多与山路并行,时而小鸟依人般地跟随在路边,时而撒欢似的脱离石头铺就的山路,若隐若现地隐藏在厚厚的草木之中。在这并不宽大的小水沟里,距离很远就能听到“哗哗”的山泉水的流淌声,走近了一看,那水量出乎意料的充沛,而且十分的清澈,由于地势较为陡峭的原因,水的流速很快,里面没有一点泥沙之类的杂物,就算偶尔有几片叶落到里面,也会在瞬间被冲出去很远,眨眼工夫便没了踪影。

后来,从一本书上看到了一幅关于新泰水系的古式地图,上面标注的河流当中,就有发源于莲花山的。那条肯定是用毛笔画的表示河流的线条,虽然粗粗的而且不太均匀,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此让我知道了在这海拔九百多米,风景秀丽的莲花山里,居然有一条河流由此发源,毫无疑问,这深山幽谷中肯定是少不了水的。

记得多年前的一个夏季,和几位小兄弟到莲花山朋友开的武术学校,在老大哥那里高谈阔论、吃喝一顿之后,忽又想起了小时候对莲花山的那种迷恋与向往,便提出大家一起上山一游,顺便寻个清凉之处解解热。无奈众人大都嫌天热,只有两个朋友自告奋勇,愿意和我共同上山一游。

老大哥的武校位于现在的观音院靠西南的位置,大概就在山门附近。我们兄弟三人顺着观音院西边那熟悉的山路,连说带笑地往上溜达着,不一会就到了位于山谷中的通天河较宽的一个地方。其中一个朋友连声咋呼着“忒热了,不走了!”,找了块有树荫凉的大石头,借着酒劲爬上去,躺在上面四个爪潇洒地一伸,就呼呼大睡起来。一看此景,我觉得确实也不能走得太远了,就和另一个朋友走到通天河边的树荫下乘凉。

连续几个月的干旱,通天河里只剩下一块块裸露在骄阳之下的石头,整条河谷就像一个农村集市上的蛋类摊位,里面摆满了一堆一堆的鸡蛋、鸭蛋、鹅蛋,还有大的鸵鸟蛋,小的鹌鹑蛋。一个个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石头“蛋”在太阳的烘烤下,向外释放着耀眼的白光,把人的眼睛耀得泪盈盈的,再就是由周围山林中传来的阵阵不绝于耳的蝉鸣声,把耳朵廓的嘤嘤作响。

我坐在树荫里,滔滔不绝地对朋友讲述着小时候来这里的时候,这河里有多么大的水,并十分不解地问现在怎么变得如此干燥,如此缺水?朋友笑答,这里不缺水呀!你只看到了那些石头,却没看到石头下面的水。我半信半疑地走到河边,果然发现那些大大小小的石头下面竟真的有水,而且是闪着盈盈波光,正在涓涓流淌着的溪水。顺着溪水往前面看,不远处一个一两人高的大石头上,一条不算大的溪水正由上往下无声无息地流淌下来,形成一道具有深深的颜色,勉强可称为小瀑布的水流。这水流很小,溪水落在下面水里发出的那点声音也被周围的蝉声淹没了。或许由于时间久了,也或许这水流曾经大过,在它下面一个扇形的沙滩上竟然冲击形成了一个小水潭。

果然有水!我把手里装着彩色胶卷的照相机递给朋友,便朝前面的小水潭走过去。走近了一看,发现这个小潭有不到十平方米的尺寸,底下全是细细的沙子,靠近大石头的地方,金黄色的沙滩被“瀑布”冲出了一个不到半米深的坑,这里面的水呈现出极淡的蓝绿色,而越往外面,由上面那坑延伸过来的沙滩就越浅,此处的水由于透明而变得几乎看不见了。

此时,后面的朋友已经跟了过来,在我身后说了一句十分自信的话:怎么样,有水吧?

既然有水,又正值如此炎热的天气,何不在这地处深山幽谷,而且如此静谧的小潭里洗个澡,去除因登山出的汗与浑身之酒气?想到这里,我对朋友象征性地问了句“有没有人?”,在得到确定的回答“没有”之后,便脱衣走进了清澈的溪水里。

那潭水十分的清澈,而且带着足足的清凉,我先是撩起水来让身体适应了一下,然后慢慢走到稍深一点的地方,坐到不深不浅的溪水里,只露出头来,让自己的身体全部浸泡于溪水之中,再后来干脆躺在浅浅的地方,让凉爽的溪水刚刚漫过身体。此时,身下是细细的、柔软的沙滩,上面是被依稀的树荫遮挡得不那么灼热的阳光,湛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悄声悄气、蹑手蹑脚的白云,似乎在探头探脑地偷看河谷中的裸体。而中间则是柔柔曼曼,似有似无,温温婉婉,体贴入微,没有一点感觉但却分明在与我的身体零距离接触的山泉溪水。这溪水清清凉凉,滑滑润润的,既蓬松得酥酥软软,又稳定得密密实实,亲亲密密地和我贴在一起,并随着我的呼吸而不断舒舒张张,松松紧紧得恰到好处。如果屏住呼吸,使身边的溪水不再微微晃动,我俨然成了一个被包裹在透明琥珀里的人。此时,身上的燥热和那份仿佛尚未感觉到的浮躁,被微微流动的溪水渐渐洗净,那无时不在流走的时间在此时也仿佛已经凝固,周围那嘈杂的蝉鸣声也好像知趣地没了动静……

多么美好的时刻,多么悠闲的岁月,多么美妙的意境,多么飘逸的心情。此时此刻,我已经与这灵山秀水融为一体,此情此景,使我已然进入了传说中的渺渺仙境,微微的恍惚之中,似乎感觉自己已经沾染了几分来自于大自然的那种逍遥与灵仙之气……

从多年之前的美好回忆中收回目光,眼前仍然是这条熟悉的通天河,河两岸依旧是茂密的绿幽幽的山林,河道里还是那些艳阳照耀之下的大大小小的石头。可以想象,若是在雨季,这里的水量充沛,肯定是有的地方河水汹涌,气势磅礴,有的地方则水流平缓,细柔委婉,似古琴轻弹,又如行云流水,波光潋滟,氤氲着一种隐隐的仙气。

眼下,又是一个干旱的季节,虽不见那种奔流不息的水势,但细细听来,那种依稀的古琴雅韵却依旧流淌在满是顽石的河谷中。走近一看,那些光秃秃的大小岩石下面,仍然有一条清澈的溪水在不停地流淌。在一些较为平坦的地方,溪水们静静地积聚在一起,十分恬静地卧在金黄色的沙滩上,裸露着亮晶晶的胴体,享受着原本十分强烈,但却被树荫和石头遮挡得只剩下明媚的阳光,并眨着波光闪闪的大眼睛,注视着我这位同样充满好奇的访客。

细细看来,这些洁净的水像极了小学常识老师讲的,水是无色的、透明的液体。不是吗?眼下的这些水的确是无色的,透明的,从上面往下看,那些沙子一粒一粒的是那么清晰,那么洁净,那么沉稳,根本看不到一点点水的迹象,若不是游过来的几条小巧玲珑的小鱼儿,谁都不会相信这些沙子上面竟是一层真正的液体。看到这里,让我想起了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的精彩描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古人描写的那种既真实又美妙的意境,以及那种活灵活现的场景,在此时得到了最真实、最生动的再现。

这些水里的小鱼十分小巧,应该是传说中的蚂蚱仔变的一种被称为“草绳子”的小草鱼吧。它们虽然个头很小巧,可它们是土生土长的,是自由自在的,是相当简单但又是极其逍遥的,它们无忧无虑,来去自由,生活在如此洁净,如此淳朴的自然界当中,身心自由,潇洒飘逸,真是这大自然中的灵气,小溪中的精灵,虽然它们的生命不会太长,但在它们这短暂的生命里,却充满了对这个世界的崭新的认识,它们不知道什么是忧郁,什么是烦恼,从生来就享受着如此清静的所在,如此美妙的环境,如此轻松快乐的生活,真是令我们这些自诩为文明人的动物自叹不如。

面对如此美景,目睹这些仿若凌空游弋的一条条小鱼,我不禁想起了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是啊,不是鱼怎么能知道鱼的乐趣呢?没有多年前在这仙境一般的泉水里的“逍遥之浴”,又怎么能理解鱼的乐趣?又怎么能亲身体验这仙境之水的灵秀之感呢?

望着这清澈的溪水,也让我想起了一句被许多人视为真理的话:水至清则无鱼。谁说水至清则无鱼?此时,这眼前最为真实的一幕,这一片再真实不过的自然拢徽亲阋酝品歉稣胬淼挠辛χぞ萋穑空饫锏乃乔宓模仪宓搅思负跏佣患某潭龋衫锩娌灰采钭判硇矶喽嗷盍榛钕值挠懵穑

山多高水多高。这句话不仅是多年来人们根据久远的生活实践总结的经验,也是符合自然界物质存在规律的一个解释。不是吗?自然界中的许多东西,包括人们认识到的,以及人们尚未认知的,包括现代科学能够解释的物质、非物质,以及相当多的精神与意识的东西,哪一种、哪一样不都是相互依存,相互伴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衡,甚至相互排斥,却共同存在的呢?就像人类社会中的敌中有我,我中有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一个道理。话说到这里似乎有点过多,有点啰嗦,甚至有些不着边际了,可是根据这个规律,从天南地北的许多名山大川来看,尚没有什么证据来否定这一规律。因此,想必眼前的这座莲花山也必定符合这一基本规律吧。

顺着一条由一蹬蹬石阶组成的山道,一步步向山的高处走去,发现这条山道多是顺着位于山谷中的通天河而建,一路上除了不时传来的几声悦耳的鸟鸣,就是河谷里那虽然看不见,但却无时无刻不在流淌,毫不懈怠地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并认真演奏着优雅乐曲的的涓涓泉水,就连山谷里吹来的阵阵清风里,也是蕴含着浓淡搭配合理,温度与湿度恰到好处的清新宜人的水的气息。

在这迎面而来的空气里,不仅有松柏灵香之气与阵阵花香的味道,还有一种会令人精神爽朗,身心轻松的物质。对于这个物质的属性,我一时想不到究竟用什么词汇或语言来进行一个恰当的表述,只能用一种叫做感觉或是来自这山水之间的灵气来表述吧,但不管是怎么感觉,如何想象,这种美好的意境还是离不开一个“水”字。因为这充满灵气,宛若玉液琼浆的莲花山的水就在我的身边,就在这蜿蜒的河谷里,就在那阵阵清风里,就在那茂密的树丛里,也弥漫在我童年记忆中,流淌在我对莲花山浓浓的情愫里,浸润在我一直追求本真,向往清静,憧憬美好生活的心里。

心情得到了水的滋润,步子也变得轻松起来,不一会就到了一个叫做“两山排闼”的景点。这是一个位于莲花山上山的东、中、西三条道路交汇点的“枢纽”,从这里向北面走就是上山的一条必经之路。这条路就在高高矗立的崖壁下,绕过崖壁,忽然映入眼帘的是左右两侧那高耸、苍翠、由高到低满是绿幽幽树木植被的山体,如同两座山忽然推门送来了满目的绿色,真就应了崖壁上那“两山排闼”几个大字的含义。

向西边望去,一条弯弯的索道横跨在几个山头上,像几条彩带似的挂在翠绿的山间,索道尽头是一个建于半山腰的站台,几间钢筋水泥的房屋建筑周围,是许多自然生长的松树、柏树和散落于岩石之间的许多灌木。由于正值夏季,茂密的绿色灌木与几棵高大的松树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为站台做了一个最合适的妆扮,使这个人工修建的建筑不仅没有一点裸露的感觉,反而成了一个别致的景点。

站台的西边是一条通往上山西线的山路,往东是一条蜿蜒的小道,再向东没多远,就遇到了一条自北面山谷中流淌而来的小溪,放眼望去,发现这条小溪并不是孤立的,它正是我上山时一路相伴的通天河的上游。之所以称之为小溪,是因为此时它的水量不大,而且被一个人工建造的小小的拦水坝截住,形成了一个大略为三角形的小水潭。小水潭的北面是这个等腰三角形的最尖的角,由于浓密的绿树掩映,那边的溪水已无法看出流淌的迹象,也看不出溪水从何而来,只能解释为那稠密得发暗的绿色植物中溢出的汁液,慢慢汇集成了这个绿色的水潭。

从高处的“枢纽”位置往下看,这个水潭的水呈现出一种浓浓的碧绿颜色,如同画牡丹叶子时用藤黄和花青调成的绿色,而那个三角形的水潭更像一个小画盘,或许是水深不同的缘故,靠南的一边像是花青多了一点,颜色偏暗一些,靠北边的则像是藤黄多了一些,颜色明显亮了许多。正因如此,整个小水潭像极了一块未经任何雕琢,但却发出熠熠光泽的碧玉,恰到好处地镶嵌在黄褐色的岩石之上,又如同美女颈项上佩戴的一块美玉,娇羞地向游人展示着那份含蓄、优雅的恬静之气。

小潭的南边是小水坝,潭里的水位由于潭水的不断增加而升高后,慢慢溢出水坝向南边流淌。为了使游人能够安全、便捷地通过水坝到达东边的“枢纽”,设计者巧妙地采用了漫水桥的形式,用一二十根方形石条横摆在水坝上,形成一道“梯子”状的道路,那些溢出来的溪水从“梯子”的缝隙里流过,使游人“常从水上走,就是不湿鞋”。

流出来的溪水原本是绿得发亮的颜色,可当它们一旦通过“梯子”后,立刻摇身一变成了清澈、晶莹的状态,顺着水坝下面的黄褐色岩石,流到由巨大岩石构成的“河道”上,再向南经过更为宽阔而且立时变为断崖的地方,由周边向岩石中间的低凹处靠拢过来,聚成了一条涓涓的溪流,越过岩石上由黑色铁链构成的防护栏,向几丈深的崖下倾泻而下,形成一条虽算不上壮观,但却十分优雅而且自由飘逸的瀑布。望着这个瀑布,可以想象得出,若是在一场大雨过后,它一定会收起这份优雅与飘逸,与西边的子母泉遥相呼应,以一副飞舞着漫漫水雾,发出巨大声响的气势,展现出一种集美轮美奂与宏伟壮观于一体的壮美景象。

站在巨大的岩石前,身后是刻在城墙一样崖壁上的“两山排闼”四个大字,转身向东望去,稍微高一点的山道便是上山的东线。在东线道口离“枢纽”不远的地方,一块近两人高的长方形岩石矗立在路边,在这块略显黑色的岩石上,赫然刻有三个大字“圣水缾”。这三个字与前面“枢纽”处的“两山排闼”相比,一个是端庄俊秀,工整规矩,一个是苍劲有力,粗犷豪放,看得出来,这些字显然是两种风格的字体,但都有着深厚的功力,加上这些字都是刻得深深的,更给人一种“力透岩石”的感觉。

这些石刻的字,在我小时候上山时就见过,听老师讲,那都是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石刻。此时,我望着这些已经在山上存在了多年的文字,心中不禁想到曾几何时,那些文人雅士多少次登临莲花山,被这里秀美的山水景致所感染,为这里如梦如幻的意境所折服,才能淋漓尽致地抒发对自然界的感叹,产生“两山推门送青来”的美妙意境,才能畅想对人生的无限感慨,对莲花山的无限敬仰,对佛教及大山的无比崇拜,也才能在此留下这些与山川同在,与岁月共存的文化遗迹,让我们这些同样热爱自然,亲近自然,同样对莲花山有着独有情愫,同样对佛教有着无限崇敬的人,一次次瞻仰这些文化的痕迹,一次次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一次次登上这座心中的普陀圣地---莲花山。

细细观察那些岩石上的刻字,从那深刻于岩石上的字迹和周围的粗糙岩石上,竟隐隐约约地发现了一丝水的痕迹。这些以淡淡的风化形式存在的痕迹,像用一只细细的毛笔蘸着墨汁,画工笔一样地在岩石上一点一点“撕”出了一层细细的黑色丝网,使原本就不细腻的岩石更显出一种斑驳陆离的印象。细细看来,这些黑丝网的线条并非都那么精细,有些线条像是在半湿的宣纸上画的,向外浸着淡淡的墨色,远远看去,整个高高的褐色岩石泛着一种淡淡的黑色,并呈现出一种黑中带褐,干中带湿的颜色,使这原本干燥的石头表面似乎蒙着一层潮乎乎的感觉,仿佛伸手往石头上一摁,就会有一层清水渗透出来。

这是幻想吗?是自己的想象吗?看到这里,我不禁对自己连问了几句,想把自己从这痴痴的想象中拉回来。可是,一种生长在岩石上的生命忽然映入眼帘,那是一棵黄豆粒般粗的荆棵。就是这棵小小的植物,印证了我的想象是真实的,证明了这些岩石里,这莲花山的石头里真的有水。你看,正是这些深藏于岩石之中的水,滋养了这虽然小但却不知生长了多少年的荆棵,滋养了那成片的青苔,让它们令人难以想象地生长在这看似冰冷,毫无生机的石头上,从而证明了这些石头也是有生命的,也含有着可以哺育生命的物质---水。

再往前走,经过曲曲折折、高低起伏的山道,一片翠绿的竹子林便渐渐出现在视线里。顺着台阶绕过竹林,一个十分工整的石牌坊迎面而立,并不算高的牌坊上,“云谷胜境”四个红色大字分外醒目。牌坊的东边是一个仿古风格的建筑---云谷寺饭店。

这个饭店的老板正是多年前在山下开武校的老大哥。在饭店小憩,喝上一壶浓浓的老干烘茶,顿时觉得浑身轻松,朋友连呼“好茶”,我却只说好水。朋友不解,我解释:你只顾解渴,却没发现这水有三个特点。一是轻。喝到嘴里如同含了一把柔柔的花,有种轻轻柔柔、似有似无的感觉;二是稀。一入口既感觉此水似从天上来,充盈着浓浓的灵气,轻飘飘的,比重远远小于其他的水;三是活。此水一到嘴里,立刻就四处横溢,没有一点黏性,肆无忌惮地往舌头底下、牙缝里钻,唯恐把他们咽下去一般。

朋友听后,又喝了一口茶水,细细品味了一下之后,连声称是,并问起这水的来源。这还用问吗?在这海拔近九百米的高山上,还能有哪里的水呢?毫无疑问是此地此山的水。果不其然,就在我们喝茶的桌子旁边,有一个蓝色的塑料桶,一支鸡蛋粗细的黑色橡胶水管搭在桶里,清澈的水流由管子里流出来,在注满水桶之后又“哗哗”地流到地面,又顺着水泥地面流到山路边的小沟里。我连忙喊老板关上水管。老板笑答:我们喝的水、洗菜、做饭的水,洗衣服的水,乃至冲厕所的水,全是用的山泉水。这山上的泉水是长流水,一年四季不干,你不用它也是照样流到山下。这饭店里的水,只要从上面的泉水处接上一根管子,就由它自然流淌了。

辞别老板,拾阶而上,走不多远就进入了着名的古刹---云谷寺。

据史料记载,这个古老的寺院在古时候叫“云孤寺”,不知什么原因,在前几年的重修之后改成了云谷寺。

登上高高的几十蹬台阶,进入了一个几十平方米面积的院子,院子的周围是红墙黄瓦的庙堂,正北面的大殿最高,而且坐落在近一人多高的地基之上,一条宽宽的进入大殿的台阶位于地基中间,与大殿的正门、进院的院门处于一条线上,显得既工整又威严。用十分规矩的长条形石块垒砌而成的地基,应该是早年的旧物,因为上面那两个十分工整的大字“醴泉”还在,与我小时候见到的一模一样。几十年之后,它依然静静地矗立在这里,似乎在谦和地微笑着,迎接我这位多年未见的老朋友的到来。

“醴泉”两个字的下方,是一个拳头大小的洞口,洞口下方是当年那个四四方方的水池,由洞口流淌出来的泉水,以不急不慢、不愠不火的姿态,缓缓注入那个似乎永远也注不满的水池。水池并不深,四周和池底都是石头制作的,里面的水清澈见底,池底的一些信众投掷的硬币在阳光下熠熠发光。就是这个看似慢条斯理的泉水,据说多少年来从来就没断过,它到底流淌了多少年,流出了多少甘冽的泉水,谁也说不清楚。

小时候不知道“醴”的含义,只知道是这个泉的名字。由于好奇,便从字义上分析,感觉这字中既有代表粮食的“豆”,又有酒曲的“曲”,更有“酉”字,想必这个字应该与酒有些关系吧。后来才知道这个字果然与酒有关系,而且表示的是甜酒的意思。看来,古时候的人把这个泉的水比喻为甜酒一般,是多么的充满了美好的想象力,充满着无限的美妙与诗意。小时候虽然没少喝这泉水,可也没喝出几分“酒”的味道来,今天就在这泉水边,而且也知道了这甜酒一般的含义,何不再次品味一下这久违的醴泉之水?

舀一瓢清澈的泉水,看着里面那晃晃悠悠的自己的影子,恍若看见了几十年前那个懵懵懂懂的少年,听到了他轻轻地喘着气息,“咕咚、咕咚”地喝着泉水的声音。现在,我也“咕咚、咕咚”地大口喝着这清澈甘甜的泉水,心里想着小时候那无限美好但却永不再来的时光,心里不禁掠过一丝淡淡的萧瑟。但是,几口甘甜的泉水下肚之后,一种淡淡的、似有似无的、充满了空灵与虚幻,但却分明存在于唇齿之间的红酒般的甘甜与醇香,慢慢地萦绕于心间,渐渐地,似乎在心里酝酿并积聚起了一种虽然很小但是正在崛起的力量,这力量让我有了新的底气,感觉心里渐渐变得非常通透与敞亮,心情也变得如同大殿之上那蓝盈盈的天空,广阔无垠又清新无限。

在我看来,这莲花山的水不仅是清澈甘洌的,更是充满灵气的,它既能给人以生存必须之功能,又能给人以健康体魄,既能给人清新的心境,又给人以崭新的思想和精神动力。眼前这个“曲泉”,虽然它的流量看起来并不算大,可是它有千百年持之以恒的精神,只要人有了这种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有什么样的困难不能克服呢?有什么样的宏伟目标不能达到呢?有什么样的美好生活不能实现呢?

这个泉水虽然不大,但它已经默默地流淌了千百年。像它一样,这大山上的许多看似不大的泉水,就这么日夜不休、悄无声息地奔涌着涓涓的水流,是它们造就了通天河,是它们形成了这满山的甘露,是它们哺育了莲花山上的无数生命和山下的芸芸众生。这莲花山的水啊,千百年来,你到底彻夜不息地流淌了多少立方、多少万吨的泉水,可能没有人能说得清楚。我想,这大山里的通天河可能有个大致的数,半山腰那座人工修建的小水库应该是个见证,还有,山下那养育了千万生灵的大沙河,总能知道一些吧。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