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火种 照亮了人生

作者: 王华松2016年04月28日抒情散文

5月,是一个属于劳动者的季节,万物展开了希望的手臂,迎接每一个富有青春之思的诗人。这又是一个靠劳动滋养身心的季节,一个以劳动锻造青春的季节。劳动节和青年节在5月相聚,是在向激情燃烧的青春致敬,是要告诉我们,青春最宝贵,劳动最光荣,奉献最可敬!让我们用青春的活力,努力工作,奉献我们的汗水和激情,实现我们的人生梦想

4月的清晨,山间芳菲。

推开出租屋的窗,郑书明在回忆。他说,他在寻找,寻找记忆里的那些感动,那些早已沉淀的有关青春岁月的篇章。因为在他看来,曾经的青春,曾经的笑脸,曾经的辛劳,曾经的难忘,而今都已尘封。郑书明说,如今已永远回不到昨天。尽管如此,宛如一指流沙般苍老的年华,永远也会在生命里熠熠生辉。

18岁那年,由于是村子里公认的“优秀青年”,他被选入南海堰(小南海到黔江城区的饮水工程)施工队伍。一双烂胶鞋磨得没了鞋底,衣服也是披一块搭一块的。但人很精干,很能吃苦,不计得失。在工友们印象里,郑书明就是这样一个人。也正因为如此,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郑书明除了收获一大堆茧疤和一身光亮黝黑的皮肤外,也获得了同事和领导对他的认可。

入了党,就有了信仰。而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也就从那一天起,郑书明仿佛看到了生命的光亮。每天领着3角5分钱的生活补贴,郑书明不知什么是苦。他总是冲锋在最艰难的施工路段,成为同事们学习的榜样。就连母亲去世,郑书明也是头天晚上回去第二天早上就回到了工地,而且还在第二天晚上加了半夜的班,作为劳务上的弥补。郑书明说,因为有了信仰,他有使不完的劲,也屡屡立功受奖。

1973年10月28日,南海堰中塘段“9号隧洞”打穿,指挥部搞了一次庆功大会,也就是在这一天,郑书明光荣地戴着大红花入了党。这一天在郑书明的记忆里,如今就像条件反射一样敏感。郑书明说,“10·28”就好像是他青春里的一粒火种,照亮了他整个人生。

岁月无情,雕刻着郑书明的容颜。如今的他,在获得了“重庆好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以及缔造“25年爱心资助300名贫困儿童”等感人事迹之后,他才发现自己真的变老了。25年,人生又有几个25年呢?手捧着那些泛黄的照片,拼凑所有的记忆,永远留下那份惊喜和感动,成为了郑书明现在最爱做的事。 如今,他又找了一份临时工作,他说只要还没死,能找一分是一分,能帮助一个人是一个人。

青春已逝,但却永闪金光。流逝的岁月,留给了郑书明太多的痛:结发妻子因无法理解而离去,亲生骨肉至今未能见过一面……他失去的,真的很多。但在郑书明看来,他这一辈子所收获的,真的比失去的多。能够帮助别人,他觉得幸福。而且这种幸福就像一缕花香,可以沁入每一个人的心房。郑书明的青春,仿佛就是一首永不过时的歌谣,永远在人们的心中吟唱。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