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的好处

作者: 韩勋2016年05月21日散文随笔

地球好大,50多亿人口,人流湍急。对于每个人来说,人流中陌生人占了绝大多数,熟人圈子其实很小很小。所幸随着年龄经历、社交的增加,周围的熟人会渐渐多起来的。熟人多了当然是好事,心里暖和。两个人之间,从陌生走到熟悉,是周围环境变化的结果,也有天意、缘分的意味儿。但是如果两人从熟悉走到了陌生,多少就有点儿不正常了。

40多年前下乡当知青的时候,发生过一件熟悉瞬间变陌生的乐事,多少年来我们都把它当经典笑话讲。一天下雨,去厕所的路淹了,一男同学到山坡上一片玉米地边儿方便,玉米才半人高。刚蹲下没一分钟,突然听到小路上有三四个男女同学的说话声,马上就要到跟前,提裤子或者挪地方都来不及了。多亏他冷静,人也聪明,迅速解开上衣扣子,用衣服把头包了个严严实实,躲过一囧——你们看不出我是谁,我就是一个陌生人;而当时的农村,一个陌生人在路边上厕所是常见的风景

陌生两个字,无言,无盐,很清苦,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有点儿像梦里一座空荡荡的宫殿,似有似无,忘了也就忘了,没啥要紧。但是就算陌生里啥都没有只是一张白纸,这张纸也可以遮住面孔、遮住那位同学的尴尬,让熟人看不透猜不着。

由此看来,陌生起码的一个好处是可以当保护色。号称世界上最厉害的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执行抓捕任务,脸上都蒙着黑面罩,想必是借用陌生来维系突击队员的生命安全,以免节外生枝。

除此之外,对某些人来说,陌生还是一种悠然自得的清净,求之不得,失之不来。一位记者同事对我说,他图省事在他家附近采访过一个擦皮鞋者、一个卖菜小贩儿。他们两人是不订报的,所以等稿子刊登后,他分别给他们送了一张,算是有个交代。不想一来二去,生人变成了熟人,每次路过擦皮鞋摊儿、卖菜摊儿,都要受到热情招呼,要给他擦鞋、给他两根黄瓜,他躲之不及,只好绕着走。“以前多好!”他悻悻地说,“我以前曾长时间地观察他擦鞋,偷听他跟顾客说什么话,自由自在。现在可好,人是熟了,却被他的眼光锁得死死的,好像我做错了啥事似的。”

当然生活在熟人圈子里应该说是不错的,风和日丽,有安全感。但是时间一久难免就定了格儿,人人脸上都有了标签,无形中变成了一种束缚。熟人圈儿里要懂得收敛,谨小慎微,却也免不了磕磕碰碰。等到感觉出累了,偶一回头,才会发现陌生的好。

陌生世界寂寞,但里面很阔绰,大片大片的阴凉里,容得下所有人到此一游。陌生就像是一棵,在一棵看不见你的过往、不会开口说话的大树面前,你完全没有顾忌,放得开,又走得脱,所以也不需刻意描眉美发,不需为穿什么衣服而发熬煎。一位同事的弟弟是IT公司老板,算是一个熟人圈子里的成功人士。每年都要独自出去旅游十天半个月,一路上手不离泡有胖大海的玻璃瓶子,遇到有人搭话,他就一笑,指指瓶子,指指喉咙,假装嗓子发炎。他说独自旅游实际上是享用陌生,不搭话是力免生人搭话搭成熟人,以此扞卫陌生。

扞卫陌生,听起来有点儿悲壮,细一想却是一种处世的技巧。独自旅游,遇见月落星稀也罢,人流如织也罢,都是个互不相识,因此没有了熟人圈里各自的身份、符号,省去了全部交往应酬的心机。心里放松,一路轻松。再看看我们周围,总有一两个靠着墙根走、见熟人就低头、自甘陌生的人,这号人对人生入世一般都有独特的见解,也应该得到人们足够的尊重才是。

再往开里说,陌生世界里摸不着底细,每个人身份都是模糊的,不确定的,同时又都是平等的。一个“不确定”,一个“平等”,就承载起许多改变人生的机会。我手里还有一个故事,来自我的两个河南籍战友。1973年,小张小马从新兵连分到我们油料保管班,一个陌生世界。小马勤谨,每天4点起床劈柴,给大家烧洗脸水。小张不屑,说小马想入团呢,有意表现自己,“何必4点劈柴?5点多也来得及!劈柴声影响大家睡不好觉。”两人关系为此闹得不好。第二年,小张调到离我们40多里地的另一个部队,进入另一个陌生世界。不久有消息传回,说小张每天4点起床劈柴……

陌生里有转机,陌生也要会珍惜,转机怎么用,要靠自己掌舵。部队转业,考上大学,刚工作,刚跳槽,一扇陌生的大门就打开了。走进大门,如果想改变自己什么的话,最好抓紧时机动手。因为过了一年半载,身边生人变成熟人,陌生的好处就过期了,够不着了。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