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河西古道

作者: 周养俊2016年05月25日抒情散文

每次走在这苍老的、布满了历史陈迹的河西古道上,我的心灵都会受到强烈的震撼。

一眼望不到边的茫茫戈壁,连绵起伏的祁连山脉,顽强地生长着的沙枣、胡杨、骆驼草,还有星星点点的小镇、村落……都会牵引着我的目光和思绪,令我肃然起敬。

这是上帝的恩赐?是大自然的杰作?还是人类的造化?谁能数得清这古道上走过多少过客、多少车仗、多少将士、多少驼队?谁能说得清这古道上演绎过哪些动人心魄的故事,谁能再重回古道历经的那些沧桑岁月

无数次殷红的日落,无数次苍白的月升,无数道电闪雷鸣,无数场风霜雨,古道的上空仿佛交织着一条条迷人的彩虹,与天地遥相辉映。

始祖轩辕黄帝曾经“涉流沙,登于昆仑”。尧帝跨越昆仑山,到了葱岭以西的龟山会见了西王母。唐玄奘西天取经,留下一路美丽传说。大禹治水,到西域察山观水明辨流向。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东西大交流的丝绸之路。霍去病率军出征,深入漠北,三破匈奴,平定西域。还有那么多的诗人、词人、作家、艺术家,也把自己思想、灵感洒向西域的蓝天白云。他们的足迹、他们的作品、他们的精神,把这里的空旷、单调填写得丰盈、生动,使人的眼前不断地出现烽火驿骑、长河落日、大漠孤烟,耳旁响起马嘶人吼、刀枪剑戟、驼铃声声……

相信吗?在这片寸草不生的土地上会有嘉峪关这样雄伟的建筑,会有酒泉醇香的美酒,会有莫高窟摄人心魄的壁画艺术瑰宝。

光绪26年(公元1900年),道士王圆箓发现了莫高窟的“藏经洞”,从洞内拿走了写经文书和文物4万多件,之后,这些宝贝在王圆箓的手上相继被英、俄、日、美诸国的强盗掠去。虽然王圆箓的“败家”之举为世人所不齿,但静下来想时,又觉得要不是他,人们怎么会知道这风化了的悬崖下会有洞窟,这洞窟里会有无尽的宝藏。我们的祖先是聪明的,他们创作了那么多令西方强盗垂涎欲滴的艺术作品,可是他们绝对没有想到后辈中的不肖子孙竟然将自己的家业廉价卖给了西方列强。这不能不说是中华民族之耻辱。

莫高窟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回鹘、西夏、元等十多个朝代,长达千余年,反映了我国从6世纪到14世纪的部分社会生活和历代造型艺术的发展情况,被公认为全人类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我国的长城、故宫、秦兵马俑都是举世无双、令人敬仰的古迹,但像莫高窟这样历经千年、保存了十多个朝代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精华的古迹,却绝无仅有。不管历史怎样发展,不管有多少事件发生,莫高窟艺术品都是华夏儿女智慧的结晶。

这终年几乎不下雨的地方,竟有许多河流碧波荡漾,还能滋养出庄稼、绿树、小草和红花。当你看到绵延起伏的祁连山的时候,定会相信这世界上什么样的奇迹都会发生。那黑黝黝的沟壑中终年都流淌着甘冽清纯的雪水,这些雪水永不停歇地流进河西走廊的每一座城市,每一座村庄,浇灌着万顷田地,滋润着祁连山下每一个子民并不富有的日子。

在连绵起伏的金色沙山中,还有一汪清澈的泉水,它就是月牙泉。“一弯清泉,涟漪萦回,碧如翡翠。”泉在流沙中,干旱不枯竭,风吹沙不落,泉边芦苇茂密,微风起处,碧波荡漾,水映沙山,蔚为奇观。月牙泉的周围是高高的沙山,沙山在刮风时会发出声响,所以人们叫它鸣沙山。更为奇特的是,因为地势的关系,刮风时沙子不往山下走,而是从山下往山上流动,所以月牙泉永远不会被沙子埋没,有诗赞曰:“晴空万里蔚蓝天,美绝人寰月牙泉,银山四面沙环抱,一池清水绿漪涟。”鸣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对孪生姐妹,当你置身于鸣沙山下月牙泉边的时候,还真有“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的感觉

走在河西古道上,就像走进了一条历史的长河。当沐浴着这里的阳光、雨露时,让人丛生一种苍凉悲壮。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这片经历过血火劫难的土地,这片飞扬过祥和牧歌的土地,这片让人落泪又使人欢腾的土地,从武威到张掖,从酒泉到敦煌,无处不饱含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无处不闪烁着夺目的色彩和光华。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