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三桥

作者: 常晓军2016年06月08日散文随笔

出西安城朝西要经过三桥古镇。说是三桥,其实未必会真正见到桥。这十多年来,我一直徜徉在三桥老街周边,寻找着古意翩然的三座桥,从史料上、从地域上,从口口相传的记忆中。站在三桥的夜色中,感受历史的遗风,往事的身影。虽然越过了数千年,可那瞬间的宁静让我知道这样的气息是不会轻易散淡而去。每每仰望闪烁的星空时,我就会想有着灵魂的星光应该洞悉世间的风云变幻吧。

在地理和时间的漫远中,三桥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又因越南北而过的漕渠皂河而得名。那流过三桥的漕运河,从阿房深宫的脂水粉香浸淫中流过,从建章宫传唱的庙堂神音中流过,从大唐盛世的游猎运送中流过,从车辚辚马啸啸的雄风快意流过,从横桥飞渡的寥落别意中流过,从十三代王朝的春风得意中流过。河水缓然流过这些为历朝历代人们朝觐、远游的必经之地,流淌出了东方灵魂的梦想和文明,流淌出了久远的文化意蕴和哀叹。

在发思古之幽情的三桥,人行其中就如同在历史的时光中,翩然着太多的浪漫和悠远。让人从这蕴藏着周秦历史文化的沃土中,从这孕育着汉魂唐韵的高天下,敞开心胸去感受一个民族最为强劲的痕迹。丝路花雨中的反弹琵琶,演绎出人间的悲欢;浩浩气势中的大风起兮,演绎出一朝得志的梦想;扬鞭出使塞外的张骞,演绎出秉持节志的高远;抗击匈奴冠勇的霍去病,演绎出封居胥的传唱;昭君舍身取义的和亲,演绎出平沙落雁的凄婉。

回望三桥,是一座千年小镇与一个个国家兴衰的对照。恍如隔世的曾经,散逸着的是无法想象的厚实。以至于在这里的每一步都可能踩上一行历史的痕迹,一段诗意的典故,一串动人心魄的沉重。当年,法显、玄奘大和尚从这里出发,历尽艰辛走向一种智者的文明;当年,丝绸之路从这里起程,开始追逐一种精神的烛照。从此,这个在历史的时光中与西周丰镐都城毗邻,与秦都咸阳隔河相接,与汉长安城相依,与唐帝国咫尺之遥的三桥便成为安保都城的屏障,连结欧亚大陆桥的咽喉,联系外部世界的通道。

落日余晖下,完全可以把三桥臆想成为乡村牧歌中男耕女织,颐养生息的小农世界。虽然没有了远古时代水草丰茂的单纯,已读不出任何风华绮丽的情韵,甚至寻觅不到丝毫的古老意象。可三桥仍然像一页翻开的传奇史书,承载着云烟漫漫的繁华,还有着凄凄冷雨中的期愿。当历朝历代更迭为往事,宫殿幻化为尘灰,唯有三桥仍静处一隅,既无悲哀,也无惘。风雨中,三桥留下的也只有古老的称谓了。好多时候我都在想,为什么好多彰昭天下的地名都为人所遗忘,而三桥淡然存在着呢?曾经无数次地行走在这里,好多次都深切面对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却已无法辨认荒野深处,甚至远古的驿道、河流。然而就是这个地方却成为了观瞻外面世界的窗口,把个人思考、国家的抱负、情怀以及独有的情绪深深联结在一起。

站在三桥的最高处眺望,早已不见昔日的辉煌和绵延而去的宫殿楼阁,只有这土地上湮灭的历史和突兀半掩的青石丹墀横陈在田地中。从坦然面对西周的恬静,到伴随着汉唐宫城的晨钟暮鼓,三桥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近距离见证帝国连续替换的古镇。而今,林林总总的高楼宛若星辰,又从曾经锦绣的废墟上再次彰显出盛世的强音。在某种意义上,这算不算悲壮意义上的涅盘呢?

沧桑下的包容和消化,时光流逝中的湮灭和新生,把人间的冷暖和世态全都融进了悠远苍茫的感悟中。那代代相传的淡然和从容,那冷峻、低调的观望和思考,本是生命在地层深处的不断积淀。可以说,这样的生存状态和情趣得以延续,无疑是每个时代的精粹在三桥这方地域上慢慢交织写就的历史。

作为观瞻者,三桥不仅超越了时空,超越了自我,始终以一种深邃的目光在凝视和审视历史。回望三桥,又需要思考些什么呢?短暂人生,终敌不过时光的漫远。无论是坚固的城池,还是巍峨的宫殿,最终留存的只会是精神的内涵。对于三桥古镇来说,历史只是流水样沉淀的过程,未来终会让其成为人间胜景。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