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尝孤独

作者: 浦敏艳2016年07月14日情感日记

前些日子,我们驱车去常熟时,误入一村子,调头之处,一池塘边,有一户人家,房子气派漂亮,门前一枯朽老人,疑似身有沉疴,坐在紧闭的大门前晒太阳,侧房却开着门。瞧这崭新的楼房,想他儿孙定然在城里打拼,难得回来,而这大楼毫无人气,只有一老人,要有多孤单,就有多孤单!而人生命运,老一代与新一代,有谁能逃得出这命运的怪圈?

此刻,正值寒假,我的儿一到放假便一人呆在家中,一直与孤独相伴。不过好在我们很快会回家陪他。孩子也会有孤单的时候,但是他的内心充实着,他在不断成长,还有大好光阴等着他去挥洒,去拼博,去努力实现自己将来的人生愿景。而老人呢?拥有的无非是一段寂寞、无聊的光阴,对于你而言,余生最重大的使命,便是走向天堂。

从我们小时候心智渐启到长大,还没有找人生伴侣之前,我们的心灵是孤单的,彷徨的。大三那年的冬天,刚放假,学校食堂已关门,而我们这些留校实习的学生得自己解决吃饭问题。有时候,买两个包子便是一顿饭。每一餐不知在何处,那份孤单无处摒除。而每个人从自己的原生家庭走向自己的核心家庭的时候,几乎都要经历这个时期。

在我最为美好的双十华年,内心深处铭刻的并不是神采飞扬,而是心常忧戚。当时我走在通向学校的那条老巷里,背着一只棕褐色的牛皮刻花小背包,我问自己,为什么现在你最青葱的岁月却不开心,等你老了是否会觉得不可思议?

又是一个二十年。谁能想到此刻读到如今的高中生写的文章,把脉他们内心深处的孤独无依时,回首居然充满了另一种情愫。

那天读到一些高中生写的文章,有文笔还不错但结构上偏短的,没有展开便结束了,或者结构不错,文字功底还不够老道的。但是他们的文章却普遍呈现出我所暌违的一种状态。作为一个读书学子,孤独、枯燥、单调、寂寞从字里行间无意间流泄,在精神上却向纵深处不断追求、穿越。那是我曾经非常熟悉,想逃避的状态,或者说二十岁时不自觉心头的忧郁便来自于此。而谁能想到,如今在社会上这么多年,回望却又留恋起来。

这些年来,有了爱人,自己的家庭,生活重心不由自主地围着他们,我的思维是杂沓纷散的,虽然其间仿佛有精神绳索把紧紧围捆,我生活在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中,我为他们付出我的爱、精力、心血,同时也接受着来自他们光与暖的照耀与辐射,但因此我失去了独处时那种精神深处的平和、宁静、冥想和思索。也许你曾走过这样的想法,可是心情呢,那种孤寂无所依靠又有所期待的心情,再也不会回来。就像一个富翁矫情地读着古人的诗词,说着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却得到了他人的嘲笑。你每天对着终南山,虽然见着阴阳割昏晓,决眦入归鸟,雾岚来复去,但接受不了天天面对那一条枯黄逶迤的山间小道没有人来,没有车马之喧,唯犬吠与鸟鸣相伴。也许陶潜、王维他们恣情于田园山水,写下令人千古神往的诗篇,不过是未曾写下它们的背面罢了……有谁知道呢?

而状态,状态决定你的文字的落处,你文字散发的气息,骨子里会有挥不去的落寞。而我若看到明天,这样的落寞也如寒冬的梅蕊,散发着别样的馨香。如看不到明天,沉至谷底,发酵成渣,那孤独将永远与黑暗同行。这份孤独,该是什么时候,才是最好的,最为上等的?不想孤独的时候尝尽孤独,想孤独的时候,却已剩了一大把的矫情……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