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忆里的“唱春”

作者: 钱建华2016年08月29日散文随笔

据前辈说,“唱春”早在宋朝时我们江南一带就已流行。何谓“唱春”?“唱春”者大多是民间较有文化的人和穷秀才。他们将一个个民间故事,例如“孟姜女”等地方戏曲的剧情,围绕真、善、美自编唱词,然后配以当地民歌中叫“春调”的曲子,肩挎布袋,手拿小锣,用常熟方言边敲边唱,活跃在集镇、街头。

大约时至清代,“唱春”开始在乡村民间渐渐盛行。据说乾隆下江南时也曾听过“唱春”,并对“春调”颇有好评。“唱春”不但历史久远,更通过民间几百年传承,紧接地气,散发着浓浓乡风民情,是厚重历史积淀的民俗文化。

斗转星移,在历史的长河里,“唱春”这一民间传统艺术渐渐淡去。尽管如此,民国时期至解放后,塘桥,特别是以鹿苑为中心方圆几十里的乡间农村里,“唱春”仍很流行。与旧时不同的是,“唱春”艺人们不再局限于集镇,而是深入乡间,走村入户地演唱。在唱词的内容上也有所创新,使其更符合乡情民意、时代形势和百姓喜好,而且能即兴发挥,临场编词,见啥唱啥。由于歌词尽是歌颂社会主义新生活,讨口彩吉利,赢得本家欢心的好话,因此很受乡里乡亲欢迎,于是本家总会打发点钱粮、香烟、糖果等,以示对“唱春”艺人的酬谢。久而久之,“唱春”便成了从艺者增加收入、补贴家用、维持生计的一个兼职行当。

在笔者的记忆里,孩提时的“唱春”主要集中在春节。大年初一早上,吃过早饭后,村头就会传来阵阵“唱春”的小锣声,于是我们一群顽皮的孩童们兴高采烈地狂奔而去,围观看热闹。记得那时,生产队里有几位上了点年纪,能说会道、能编善唱的男人,每年春节前夕,他们总要几人结伙,近则步行去东莱、南丰、乐余等地,远则摇着小船去常熟、无锡、江阴等地“唱春”。十天半月后总能满载而归,收入丰厚,几只大布袋里分别装满了米饭、馒头、年糕、大米等,衣袋里塞满了散烟和零钱。回到家中,他们就将干粮放在太阳底下晒干后储存起来,用于日后“荒春三,苦七月,青黄不接”时填饱家人肚皮和改善生活。

如今,民间的“唱春”艺人虽已所存无几,面临失传,但老艺人们仍不离不弃,他们想着法子在唱词内容上不断翻新,与时俱进,尽可能地紧跟新形势,增加富有时代社会亮点的“子女考上大学”“个私企业开业”“农民变居民”“住进新社区”等新内容。平日里,老艺人们总会用朴实的唱词歌颂党的改革开放好政策,赞美社会主义新农村给农民带来幸福美满的新生活。

笔者虽不是“唱春”艺人,但也曾唱过春。大约在七八年前,我就参加了我市长江文化艺术节,表演了“唱春”节目。今年我又与二十位中老年人一起编排了同是“唱春”题材的节目,参加了“村村演”和长江文化艺术节的踩街巡游,为传承和抢救“唱春”这个即将绝迹的民间艺术出点力。欣慰的是,听说近几年来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正在民间收集有关“唱春”的资料,并准备向上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愿“唱春”这朵民间艺术之花,在江南这块充满生机活力的大地上永不凋谢,更加绚丽多彩!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