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美如斯

作者: 张国雪2016年10月18日散文随笔

与香山相逢于三月绵绵细雨中,我不禁惊诧于香山的美了。

香山美得清静幽深,美得含蓄温婉。“微雨洒芳尘,酿造可人春色”,微雨中的香山,轻笼烟岚,若眉含黛。那静如处子、密若星辰的花苞、嫩芽;那光鲜夺目的迎春花;那雨洗后焕然一新的苍松翠柏;那密林深处啁啾的鸟鸣无不向人传递着美好的春讯。三月的香山有着清幽的韵味,恬静的姿态,古琴悠长的曲调。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绝世佳人衣裾飘飘伫立长江之滨。

香山美得古韵长存,梦魂依依。漫步古老的石径,凭借绵绵春雨寄予幽幽情思。神奇的“圣过潭”,泉水清澈,永不枯竭。传说“大禹治水东南,途经香山少憩,取泉水解渴,觉泉水清澈味醇,遂解佩剑拓成潭,故名‘圣过潭’。”清洌不枯的潭水照见了四千年前禹王殚精竭虑为民治水的疲惫身影,也印证了大禹的千秋功业。如今,“圣过潭”水收纳了无数后人赞叹的目光,越发神秘幽深了。

转过“圣过潭”便是“梅花堂”了。“梅花堂”三字为苏轼亲笔所提。苏东坡晚年定居常州,曾多次游览香山,并为“梅花堂”题额。《江阴县志》有记:“坡仙亲自植梅,种竹和吟咏作画。堂前左上方有一池,谓坡仙洗砚池也。”徐霞客在《题小香山梅花堂诗五首》序言中也有确凿的记载:“堂颜为坡仙笔。坡仙爱梅花以名堂。”苏轼挚爱梅花,曾写了十几首梅花的诗词,寄予了自己如梅般表里澄澈,情操高华。“梅花堂”前的一红梅不负春风春雨,开得恣意,开得悠远,为“梅花堂”平添几分幽古情思和一片明丽春色。

“听松吟”缘自诗句“长松万斛山窗下,一枕涛声梦寐寒”,在香山之麓,四周是百亩松林。山风猎猎,松涛阵阵,百鸟争鸣,景象蔚为壮观。民国年间,祖籍香山脚下南沙的着名音乐家刘天华返乡省亲时,常去香山“听松吟”游览。美妙的松涛声与百鸟争鸣声深深打动了他,激发他创作出了举世闻名的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空山不见人,但闻鸟语声”的《空山鸟语》,是刘天华倾注全部心血,整整打磨了十年而弹奏出的动人生命乐章,令人叹为观止!也让更多的人了解美丽的香山,热爱美好的自然。

香山美在灵动俊秀的风姿,美在幽深怀古的意境,更美在奇异之山香。过去久负盛名的香山十八景里就暗藏着草香、梅香、荷香、桃香、墨香、佛香等。再看今人对重修的景点命名中含有香字的就有:沁香楼、暗香亭、溢香堤、品香亭、闻香亭、梦香轩等九处之多。单单读一读这些名字,也会唇齿留香,如痴如醉了。

由麓而上,曲蹬盘行,攀萝扪石,足底生云处就是“采香径”了。“采香径”来自一个非常美丽的传说,相传吴王夫差携美人西施曾登游此山,西施听说山上有一种能祛风止痛叫马蹄香的香草,遂前往采摘。西施如愿采到了香草,而满山遍野的奇花异草因西施的顾盼轻嗅也变得更加繁茂幽香。香山由此得名。西施手执香草,一笑湮没花影红尘中;而香山的花草树木有情,千年不绝奇香。清风过处,阵阵幽香沁入心肺。“春随香草千年艳,人与梅花一样清。”领略到香山之香的游人一定是通体澄明透彻,更具悲天怜人之怀了。香山的香不仅是草木之清香,美人之幽香,更是几千年厚重的人情风物积淀之醇香。

香山美如斯,叫我如何不想她!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