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归处是故乡

作者: 李新月2016年12月09日来源: 张家口日报抒情散文

小时候,老师让写“我的故乡”绞尽脑汁也觉得没什么好写的。长大了才知道,那个时候之所以觉得没什么可写,是因为我一直生活在那里,我太熟悉那里,太习惯那里,所有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那么的理所应当,没什么特别之处。

随着年龄的增长,外出求学,我离开故乡的日子越来越多,才发现自己对这片土地的想念已经超出了我的预料。走得越远思念就越真切,这里的一切又成了我时常惦念的源头。

20年,恍如一瞬间。如今故乡的变化真可谓翻天覆地。可是无论它怎么变,它原来的样子都深深的印在我的记忆深处。

小村子不大但很热闹,茶余饭后,大人们坐在井边的白杨下唠家常,小孩子成群结队的跑来跑去嬉戏玩耍……记得我七八岁时就跑遍了村前村后的所有山林。几场春雨过后,马路边一排排白杨落过“毛毛虫”刚开始发出嫩绿的新芽时,我们一群孩子争先恐后的一脚一脚地踩“毛毛虫”。这时候白杨林里还会长出十分珍贵的羊肚蘑,山里开放着各种各样的花,各种野菜也朝气蓬勃的生长,鱼儿在小河里畅游,水中的鸭子也欢快的抖了抖身上的水珠扑闪扑闪翅膀……放学回家许多小伙伴一起去采蘑菇、摘小杏、挖野菜、网小鱼儿……不知不觉中一个春天竟悄悄过去了。

到了夏天,白杨树的叶子又大又绿,浓密的叶子遮挡住了炎炎烈日,洒下一片片阴凉。知了总在午后叫个不停,我最喜欢趁妈午睡的时候光着脚偷偷溜出家门,和约好的小伙伴们去捉知了。晒得小脸红扑扑、汗津津的,心里却美滋滋的。北方的夏日天长,傍晚,大人们喜欢坐在井边的树下乘凉。小孩子们则捉迷藏、跳皮筋、踢毽子……那时,我基本上不看动画片。因为我有好多小伙伴儿,我们在一起玩耍比看动画片有趣多了。

初秋时分,几场大雨过后,松树林里会长出很多蘑菇,换上长裤长褂,拎上花篮和奶奶一起去采蘑菇。树林里特别凉爽。渴了就可以摘山里的酸枣,小山楂吃。饿了林子里还有各种果子。那个时候采的蘑菇并不是用来吃的,而是用来卖钱的。小时候家里比较拮据,没有那么多钱给孩子买零食,奶奶平时就是靠采蘑菇,刨药材卖钱给我买零食、买玩具……

冬天的时候,山上光秃秃的,基本上就没什么可玩的,小河里都结满了冰,爸爸给我做了一辆冰车,我们一群孩子都带上冰车去滑冰比赛,那个时候我从来不戴口罩、手套、帽子,可是我从未觉得冷。

时间过得真快,快的让人缓不过神儿来。转眼间,村里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孩子们都长大了。有的远在他乡求学,有的奔波在各个城市打工,还有的早已结婚生子……我们再也不会回到小时候,一起嬉戏玩耍、一起追逐打闹。基本上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见一次。马路一次一次重修拓宽,很少有人再去山林采蘑菇、挖野菜。村里的好多人都搬到了城里。从前的热闹景象也只能永久的定格在记忆里挥之不去。

又是一个夏日的傍晚,走在田间的小路上,夕阳的余晖映的河水金光闪闪,习习的晚风轻轻拂过耳畔,我忽然明白了“叶落归根”、“月是故乡明”等词的真正含义。其实每个人小时候盼望着自己快点长大,快点离开故乡。长大后才发现,原来无论走的多远,心的归处还是故乡。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