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在心头

作者: 孙泽星2017年03月31日来源: 邢台日报散文随笔

清河县农耕文化馆在原孙庄乡政府机关,离我家仅一百多米远,我去过两次。第一次是领着我家刚毕业的儿子孙昭去看,第二次是和我的老领导、农耕文化馆的创建人、县教育基金会郑成明理事长陪同北京的客人参观。过去有几次成明叔总说让我写点什么,一是我的文字功底文学修养真的不行,一写怕露馅;二是长时间不写东西,懒于动脑动笔,一直没有写。这次不行了,晚上睡不着,就把想的说出来,也算是和我的同龄兄弟姐妹们一起回忆回忆吧!

农耕文化馆收集陈列着上千件过去用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工具和器物,看到那些犁、耧、锄、耙、牛笼头,是那样的熟悉而又遥远;看到那纺车、线穗、织布机、石磨、蒸笼屉,是那样的陌生而又亲切;看到那条几、方桌、煤油灯,就犹如回到儿时的家中;看到那大锯小锯和刨子,凿子锛子和斧头,仿佛看到了爷爷父亲、伯伯们辛苦劳作的身影……这里收藏有童年记忆、少年的快乐,这里有成长美好的回忆,更有艰苦劳作的体验。

尤其触动、震撼我心灵的是那些反映农民辛勤劳作的照片和思念故乡、凝聚乡愁的诗歌。

低声诵读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祖辈父辈和乡亲们在炎炎烈日下,弯着身子在田地里除草,汗水浸透衣衫,一滴滴渗进禾苗下土地的场景如影如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老人珍惜粮食、克勤克俭的谆谆教诲,一次又一次萦绕在耳边。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这首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凝聚乡愁的名篇,已不是一次两次撞击我的情感。因为求学离家较早,相对来说农活干得少,就是在孙庄中学读书时的暑假,父母也是把我留在家里边做饭边复习功课,怕影响我的学习成绩。成家以后我基本上再也没有下过地,结婚最初几年回老家,听到家人浇水有时几天睡在地里,心里尚有些过意不去,有时还表表态,晚走一天替换替换。工作中,有时组织安排到农村调研,走访慰问,心里也有过“思君夜夜,肝胆常如洗”的阵痛。后来就习以为常了,农业生产的艰苦、农民生活的艰辛离自己越来越远。

“绿水无忧因风皱面,青山不老为白头。”我工作单位就在本县,也经常回家,可每次回家的感受总是不一样,从1987年到县城读书算起,到现在整整三十年了,原来风华正茂的少年学生,现在已两鬓斑白。作为拿着工资,衣食无忧的国家工作人员,“乡愿”之念决不可有,但只有记住乡愁,才能保持本色;只有心怀故土,才能不忘初心。

记忆总在心头!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