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春韭绿

作者: 一心2017年04月19日来源: 邢台日报散文随笔

“春园暮雨细泱泱,韭叶当篱任意长。”入春以来,雨量丰沛,一畦畦的韭菜得到春雨的滋润,长势盎然,细长的叶片,扁平而厚实,软绵绵的,绿油油的。

“韭,菜名,一种而久生,故谓之韭。”这是《说文解字》中对韭字的解释。“韭字像叶出地上形,一种而久生,故谓之韭;一岁三四割,其根不伤,至冬塞培之,先着复生,信乎久生者也。”这是《本草纲目》里对韭菜的注释。韭菜又名起阳草,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只要一次种植后就可以生长多年,割了长,长了割,一直蓬蓬勃勃的。

“山中佳味,首称春初早韭(龚乃保《冶城蔬谱》)。”韭菜是道好菜,它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及硫化物等,其叶挺秀娇美,其花幽雅朴素,其味鲜香,其性辛辣,可谓形、色、香、味俱佳。六朝有个姓周的人。清贫寡欲,蔬食为生。文惠太子问他蔬食何味最胜?他答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清代美食家袁枚在《随缘食单》中多次谈及用韭菜烹饪美食的做法。

韭菜原产自我国,已有几千年的种植历史。《尚书·夏小正》中有“正月囿有韭”的记载。《诗经·豳风》中也有“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的诗句,那时韭菜还是祭品,在菜蔬中地位很高,《礼记》中也说:“庶人春荐韭,配以‘卵’。”所说的大概就是用韭菜炒鸡蛋了。

也许是春韭细长柔嫩,性情柔和,味道鲜美,自古文人墨客对它都是钟爱有加,不少诗人将其剪裁入诗:如“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杜甫),将春韭的鲜嫩馨香、小黄米饭的清爽可口和故人的虽经沧桑却依然如故的情谊融合一体,给诗人无限欣喜和安慰;“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苏轼),借黄韭试春盘预示春天的真正到来,点明虽是风寒料峭却已开始“满心春绿”;“鸡跖宜菰白,豚肩杂韭黄”(陆游),把春韭与鸡、肉一起列为美肴;“一畦春雨足,翠发剪还生”(刘子翚),所表达的是韭菜顽强的生命力。韭菜不仅入诗,而且还入帖,并由此演绎出书法史上的一段佳话。五代杨凝式“昼寝乍兴”,朋友送来一盘羊肉和一碟韭花,他吃了以后,提笔写信致谢朋友云“一叶报秋之初,韭花逞味之始”,说“实谓珍羞”。杨凝式写这封信时可能与王羲之写《兰亭序》自然舒畅的心境相似,不同的是《韭花帖》似乎更散淡些,因为非刻意而书,于不经意间流露出作者的修养与精神状态,字字含情,顾盼间让人流连。于是《韭花帖》在中国书法史上一举成名。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韭菜,这种并不起眼的植物,从远古走来,一直走进我们平常的生活里,走进文人墨客的笔下。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