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伴柴架子

作者: 冯兵绪2017年05月25日来源: 邢台日报散文随笔

邢台县西部白岸一带,家家都有柴架子。柴架子几乎是农家人生产与生活不可离的“伙伴”。那时的柴架子赛过当下人人手中的一部手机。

柴架子顾名思义就是背柴火的架子。那时候的家家户户一般都是七八口人,甚至十大几口,每家每户都是一口大锅连着一盘大炕,每顿都得满满一大锅饭汤。天天如此,年年如是,因而烧柴火也是每户的头等大事,于是,家中每一成员一有闲空儿,都会背上柴架子上山去割柴。

柴架子是个什么样子呢?城里人讥笑山里人:看,“老山筋”们个个都背着个“小梯子儿”。不错,柴架子就是一个小梯形的,一般上宽半尺,下阔九寸,架子高三尺。

柴架子还有另外一种样式,叫“背石头架子”,多用于背石头的。其实,这也是柴架子的改造升级版。这种样式的架子用起来方便,将所负的重物放上去背起来就可以走人,因而现在使用这种样式的架子多一些。

从十来岁开始,山里人就开始背柴架子了。那时候,我们这些半大小子一到星期天或放秋假,就三五成群,吆五喝六,叽叽喳喳,背上架子,手持镰刀上山割柴去。到了山坡上,自行散开,一人一片。“嚓嚓嚓”的镰刀声伴着走调的样板戏曲声响彻了整个山谷。

割好了柴,打好了捆,就该煞架子了。这也得讲究技巧。把柴架子平放地上,把架拘子上的细麻绳固定在架框的细沟沟儿里,根据柴捆的大小,来调节细麻绳儿固定的位置。架拘子的两端缠着多圈麻绳,也得根据柴捆来调整麻绳的长短,特别要注意架拘子两端的麻绳要一样长短。放柴捆时一是把根部朝向左边,把柴捆放在柴架上掂出柴捆的重心处后放到架子的正中间,再把麻绳穿过架拘子,往煞架子人的怀里方向拽。边拽边用双脚或双膝使劲儿蹬着柴捆,越紧越好,直到麻绳拽不动为止。右手拽紧麻绳不松手,左手在架拘处摁紧绳子不松劲儿,再右手松开,把麻绳反转成一个活扣,套入架拘子的顶头里,最后将麻绳再紧一把即可。把柴架子从地上扶起来,找一个平整的地方靠好,再把麻绳甩在柴捆后边。把第二捆柴摞在第一捆上,掂出重心,尽量与第一捆根部对齐。撂好了柴捆,把麻绳从后边绕回来,穿过柴架子的第二道横牚,用力拽紧,在这道横牚上绕一圈,再从上方的麻绳里斜穿过,把绳头固定好,这煞架子就算完成了!

此时的伙伴们都煞好了架子,先把体力壮的伙伴柴架子抬到一个台儿上靠好,他再帮其他伙伴们背起柴捆来,最后他背起自己放在台儿上的架子就轻松自如了。

伙伴们背着柴捆,手拄一根细棍儿,自行排成一溜儿,谁离谁不远也不近,以防互相碰撞,发生不必要的麻烦。特别是手拄的这根棍子至关重要!它与两腿形成了一个三角形,这是聪明的老辈人传下来的技巧。这根棍子犹如孙行者手中的金箍棒,不仅防滑倒,即使滑倒了,还可以依仗这根棍子再拼力地站起来。特别是在别的小伙伴滑倒起不来时,就可以随时随地把架子放下来,再用这根棍子把柴架子抵住,马上脱身去救助小伙伴。行走在山里的羊肠小道上,几乎要侧着身子穿行,时时提防着两边的枝与荆棘的阻拌,稍不留心就会绊一个跟头或被树枝卡住。因而柴捆的根部朝左边,显得非常重要了。遇到一段陡坡儿处,连下几级台阶儿,这样就得面向台阶儿,一步步倒退着走下来。走一阵子,已是汗流浃背了,就要找一个台儿坐下来落落汗。稍歇之后就得动身,要不后边的伙伴没地方歇脚了。只有到了沟底一处较大的开阔地,大家才可以同时歇下来,互相谈论着与柴相关的话题。歇过之后,继续上路。一直到了村边,才各自散去。就这样,一个假期,柴垛子就会高高地摞起。

“背石头架子”又是山民们在生产与生活中聪明才智的显现。山里人的住房也离不开大山的材源,石头垒墙,石板苫顶,这采自大山;大梁架顶,檩条横担,再架上木椽与苫板子,这也取自大山;抹内墙的泥土,垫屋地的黄土,这更来自大山。这些材料都得靠双肩一块块、一根根、一篓篓地背回家,因而“背石头架子”应运而生。柴架子又是那时候救人性命的工具!上世纪七十年代响应“农业学大寨”的号召,村村在河滩上修大地。那年春天刚开春,队里人都在一个叫“东台“的地方取土。由于土层消冻,一大土块轰然倒下,把几个社员砸压在土里。其他的社员们奋力抢救,把这几个人挖了出来,好在只有一人受重伤,其他人安然无恙。受重伤的社员要急急送往公社卫生院,可哪里找担架来抬呢?一年轻人急中生智,背起架子让伤者坐到架子上,急急奔往卫生院。一路上,几个年轻人轮流替换,马不停蹄,一鼓作气赶到八里外的卫生院!医生说来得太及时了,再晚来几分钟,人就难保了!这是邻居冯大爷亲身所历,每当提及此事,就满含热泪,说不完对那些年轻人及架子救命的感激!

如今的山里人也早鸟枪换炮了,大多人家都有了三马车或面包车了,柴架子只是偶尔用一用了。但柴架子给山里人立下的汗马功劳,永远留在了山里人的记忆里!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