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养玉

作者: 耿艳菊2017年06月01日来源: 郴州日报散文随笔

希望很美,像一块老玉。岁月愈久,愈莹澈温润。贾宝玉衔美玉而生,曰:“通灵宝玉”,以为神奇。而殊不知,人心似水,每个人心里都养着一块“通灵宝玉”,一块名字叫“希望”的通灵美玉。

希望不是渴望,不是盼望,它们太迫切,失了玉淡定的身份。也不是愿望,愿望有点缥缈,像一缕烟岚,也不像玉的性格,把期许寄托在别人身上。希望似乎像美好的梦或者理想,似乎又不像。梦是琉璃,易碎,玉也易碎,可玉和润,琉璃冷硬。生之艰辛,理想也不可或缺,但理想太高远,有点生硬,人情味也淡,缺乏人心里的那份亲切细腻。

希望宛若孙行者手中的金箍棒,可大可小。既微小如美玉,又广袤如无际的田野。有一首老歌《在希望的田野上》。歌里唱道:“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这是泥土一样质朴的农人的希望。

不但是农人,小孩子也懂得希望的好。几岁的小孩,他的字典里根本解释不了希望的意义,可大人们夸赞他有希望,他便觉得好,快乐得又蹦又跳。

不止是小孩子,小花小草也知道希望。春天是希望的季节,花花草草们趁着希望,可着劲疯长。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小麦是希望的知己,算得上植物里最懂希望的。不畏严寒冰,谚语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瑞雪兆丰年,小麦不把冰雪当作磨难,而视为棉被,视为丰收的希望。还有梅花,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寒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寒,它是希望。

植物尚且如此,人为万物之灵,哪能不磕磕绊绊,历经一些严寒冰霜?蒲松龄,科举场上的落魄失意者,屡试不第,71岁方援为贡生。而他心中的希望从未泯灭,为了激励自己不断发愤读书和创作,在压纸用的铜尺上刻上了一副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在人生的不顺遂面前,蒲松龄先生,没有自暴自弃,没有让心灵之水浑浊,而是清凌凌的,把磨难养成了时光里最美的希望之玉——《聊斋志异》。这部短篇小说为古典文学起了一座丰碑,是一块精美的玉,在时光长河里泛着温润的光,照耀着后世。

清水养玉。希望人人有,时时有,唯愿不忘初心,在五光十色的困境磨难面前,不改本色,心境清明地养一块希望之玉。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