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如隔世

2011年09月07日来源: 网络文章心情随笔

此刻我喷着酒气在回忆过去的十多天,恍惚间已是一些片段残骸。一切总是那样熟悉却又透出些许陌生,正如过去的这如水流年一般,一切仿佛正在昨日,一切却已遥不可及。

或许最为在意的——某种可以勉强称之为“自由意志”的东西,在军训之初还是有着某种逆反。我不想夸大这样的感觉,正如也不想隐瞒在之后的时间里也慢慢习惯。在那个时候,最遗憾的莫过于便是几日的大好光阴,而现在,感到些许宽慰的也正是在此其中得到了某些感悟与印证。

此刻的满足很大程度正是因为这样的一段文字——赵越胜先生回忆其师周辅成先生的文章,这篇6万多字的回忆录收录在《燃灯者》这本书之中。惭愧的是,早听闻几位学者推荐过此书,却并不记得赵越胜先生大名,对于周辅成先生更是知之甚少。庆幸的总是有不断的偶然使我不至于错过这样的财富,而在翻阅过程中不断出现的一个个往昔熟悉的名字又使人不得不一方面去感慨世界之小,一方面又去感到“道”的力量,正是这样的力量使得一个个看似并不关系的名字被悄然联系在了一起。

在那一个个午后与深夜,最大快慰莫过于在炎热夹杂着汗味的时刻,浑身疲惫地悄悄看几段文字,然后安心的入眠。现在也觉得那样的感觉总是有所不同,略感奇妙。

“作奴隶不可怕,人因不可抗拒的原因而沦为奴隶的情况时常会有,但记住不要自愿做奴隶。读书思考就是为了提醒自己不要沦为奴隶而不知。”刚开始的那几天,脑子里总是会想着周辅成先生这段话,也因而自己也并不觉得有怎样的遗憾与愤懑。“那种使我们失去视觉的光明,对于我们是种黑暗。”是的,周先生的话正是相反,以理解与宽容,给陷入那种矛盾之中的人以振奋,以解脱。

直至在前日的那个深夜,看完此卷的最后一个字,久久不能平静,就像邂逅一个似曾相识的旧友,陌生而兴奋。然而,又难免感受时光的厚度与残忍。太多的人与事被或有心或有意的埋藏于时间之幕的背后,才使得我们每当发现一处湮没的岁月就会感到不住的感慨,只是往往细想之后却有不自觉的渺茫。

也正因如此,这片土地有太多的历史等待我们去发现,去怀念,去感动。记忆之所以是一种财富,正是因为在往昔的岁月中我们总可以找到某种共鸣,或希望或无奈,但只要有这样的归属感,便不再觉得孤独,便重新充满了力量。

而此刻,当我告别了那样的环境,似乎可以相对平静地看待那些是与非。正是在那个尘土飞扬与青草拂过的操场上,在某个朝阳初至的时候,透着微风凉意,真正感受到了第一次京郊的秋天。那夕阳印山的厚重,残月当空的朦胧,繁星满天的遐想,渐渐远去,带着回味与憧憬。至于离别时的某种感伤,我更愿相信这是人的感情的不可抑制,而并非是斯德哥尔摩症的作祟。总之,之所以记取这样的日子,是因为那块苍茫的土地,因为那片厚重的青山,因为那些鲜活的生命,而并非之后的某种价值或者意志,尽管也本能地同样尊重其间的不同选择。

当再次慢慢地走在那两边的梧桐下的时候,尽管人渐渐地多了,大多来去匆匆,却不可阻挡那北方的秋的寒意,那透过时间的幕障如约而至的印迹。

透过浮沉,在不住唏嘘的背后,总有一些值得铭记,去回味,去呐喊。

一切恍若隔世。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