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章
必读社 > 好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中秋节美文

2022/11/28经典文章

中秋节美文(精选6篇)

那个没有月亮的中秋

文/宋有理

在人一生中,有些事会忘得一干二净,有些事却深深地印在心底,稍一触动就会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前几天接到老同学的电话,说想回当年下乡插队的村子看看,问我能不能去。这让我一下子想起了40多年前的那个风雪中秋夜。

1968年6月10日,年仅17岁的我作为张家口首批下乡知青,走进了张北县白庙滩公社元山子大队库经堂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生活的苦,劳作的累,咬咬牙就能挺过去,最难忍受的是远离父母,被思念和孤寂所带来的情感折磨,尤其是中秋一步步临近,心头所萦绕的那种“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惆怅,更为难以排解。

心情怅然,天公亦不作美。八月十五前一天,竟然毫无征兆地刮起了白毛风雪。天地间仿佛有千万匹银色巨蟒在咆哮厮打,搅起一片白茫茫的寒光。屋里的墙上结了一层霜,水缸结了一层冰,戴着皮帽子,裹着棉被子依然觉得寒气直侵骨髓。挨过一夜,天亮后便觉得浑身乏力,头疼欲裂,刚想翻身起来,眼冒金花,一阵晕眩,不由得又躺了下来。我似睡非睡,似醒非醒地躺着,做着各种稀奇古怪的梦。迷迷糊糊中感到有一只手摸向我的额头,耳畔想起一声轻轻的呼唤,那声音,那身影让我想到了母亲,一种暖暖的温热从心里漾出。我努力抬起依然有些沉重的眼皮,依稀看到了一盏跳动的黄色光焰,油灯的光亮把一个弱小的身影投到了墙上。哦,原来是高大娘———那个无儿无女的孤寡老太婆。没人知道高大娘姓什么,叫什么,只知道她从外地独身一人逃荒来到苦经堂,经人撮合嫁给了穷得丁当乱响的老光棍高侃,此后人们就叫她高大娘。后来有人不知从哪里得知她曾是土匪头子的老婆,逼老高侃和她离婚,老高侃离婚不到一年就病逝了,安葬那天高大娘哭成了一个泪人。高大娘虽被戴了一顶土匪婆的帽子,但村里人依然亲亲热热地称她高大娘,明里批斗,暗中关照。当时年轻的我不明白他们怎么能这样做,对她始终保持着坚定的阶级立场,从未给过一个笑脸,说过一句客气话。高大娘见我睁开了眼,念了一声阿弥陀佛,唠叨开了:“傻小子,这么冷的天,咋不懂得烧炕?家里像冰窖,不冻病才怪呢。”她边唠叨,边从锅里盛了一碗水,递过来吩咐道:“来,先把这碗水趁热喝了。看你的嘴唇都烧起燎泡了。”我这才觉得嗓子干得要冒烟了,高大娘又递过来一盆热水,说:“你先用热毛巾多捂捂嘴和鼻子,往肚里吸点热气,大娘给你弄饭。”我这才发现不仅整盘土炕被烧得热乎乎的,身边还多了一个冒着热气的火盆。此刻尽管风雪还在窗外哮吼,但屋内已经温暖如春了。高大娘麻利地和面、赶片、切条、炝锅、烧水,下锅,打鸡蛋……转眼之间,把一碗香喷喷的面条端到了我的嘴唇边:“趁热吃了,吃完了大娘再给你刮一刮,发点汗,舒舒服服睡上一觉,明天准好。”我做梦也没想到,这个被自己当作势不两立的阶级敌人的老太婆,颠着一双小脚,顶风冒雪地给自己带来母亲般的体贴与关爱。

感激、感念、感动,泪水一下子涌出了我的眼眶。“傻小子,哭啥?是不是想家了?”我点点头,又摇摇头。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时不知说什么。这是我离家后的第一个八月十五,一个没有月亮却又给人无限温馨的中秋,就在这短暂的时间里,我似乎走过了一条漫长的人生之路,一下子体味到了以前不曾体味的一切,明白了以前不曾明白的一切。

抽调回城的第二年中秋,我特意回村去看高大娘,谁知老人家已经仙逝,站在她与高侃老支书合葬的墓前,望着那一轮黄灿灿的中秋月,由小而大,由远而近,高悬于湛蓝湛蓝的天幕之上。看见高大娘映在一泓清辉中,美丽而隽永。

中秋今夜月色最美

文/刘国华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又是一年中秋朗月时,多少风华绝代、花好月圆,多少欢庆喜悦、尽兴温馨,都浸润在今夜的团圆宴中。

在这个普通的四合院中,住着不同的四家人,也有着不同的故事。尽管由于各种原因,每家的八月十五,家人不一定都能团聚,但是我们多少年来,都有个约定俗成的规矩,那便是四家人中秋之夜在院子里,拼上几张桌子,搁上几把椅子,大家一同围坐着桌边,吃着拿手菜肴,啃着月饼鲜果,饮着美酒,聊着闲天,叙着家常,好不温馨,观赏着圆圆的月亮,眼见就是一大家人团团圆圆,这不是人生一大幸事吗?今年,我姐的宝贝女儿到英国留学去了,打开互联网,开通视屏,面对面的聊,看似远在天边,却近在屏前。我和姐姐围坐在父母身边,幸福洋溢在老人的笑脸上。张大妈和张大爷与我父亲开着无伤大雅的玩笑,他们非常羡慕我父母有两个守在身边的女儿,非说着要我或姐姐做他们的干女儿,几十年老邻居了,始终爱个女孩,其实我们不是一家人也早已胜似一家人了。老两口的大儿子在西藏戍边,儿媳在当地做军医,多少年了,很少能和父母一同过中秋佳节。我知道此时张家老两口是想孩子们了。于是我拨通了张大哥家的电话,是嫂子接的:“爸妈对不起,不能陪你们过中秋节,他还在哨所查岗,我也是临时接到命令马上收拾东西要出发了,等我们回来再回家看望二老……”老两口默默听着,眼里含着泪,为了今天天下人的团圆夜,有多少人却不能团圆。张家做交警的小儿子执勤回来了,因为他的晚归,我们罚了他两杯酒。李大爷家今年人最全,他阔别多年的小弟弟也从台湾回来了,月是故乡明,今天李家是最快乐的。王奶奶是孤寡老人,八十八岁了,前两年街道安排老人去养老院了,今天我们特意接她回来一同过中秋节,以前在这个院里我们大家都是轮流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早已是一家人。幸福传递在我们每个人脸上,我们不约而同举起了酒杯:让我们为今天的幸福生活干杯,为千家万户的团圆干杯,为那些为了让我们能团圆默默付出牺牲的可爱的人儿干杯……今夜月色最美。

望那遥远的天穹悬挂着圆月,银白色的光芒照耀在庭院里,散射着皎洁雪白的光芒,如同父辈眼里慈祥爱意的光芒,照耀着家家户户。今夜,大家与月共欢,把盏同饮,同庆此刻;今夜,大家与月共舞,拥抱离别之苦,同聚团圆之……

中秋情系中秋月

文/刘慧敏

每年都有十二次的月圆,可,人的一生又能看到多少次这样的月圆时?但,我们唯有对中秋的月却情有独钟,也是这中秋月牵动着从古至今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那轮洗净铅华的明月,以一种静美年年月月用不变的情怀向人间挥洒着那份充满着浪漫诗意的理性光泽,以独特的静谧抚摸着大地的每一寸肌肤。

这轮明月,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的厚重与历史的悠远,浸染着多少离愁,多少相思,年年如是,岁岁依旧。就是中秋这轮明月成了人们,尤其是文人墨客与月每年一次的天上人间独特的沟通,也成了人对月每年一次心灵的解读。亦成为了国人对心灵情感尽情释怀的一个日子。

天庭那轮明月在国人心中有一种怅寥与神秘,在诗意的中国文化中,月圆选择了这个气清天高的季节悬挂在故乡的上空,让注重情感的国人更多了一份寄托,也更多了一份情感寄托的情结,这种情结就像五十六个民族团结在一起,而那轮中秋时节的明月,便是用亘古不变充满新意的情结,让我们多了些写实又浪漫的寓意。

如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李商隐的“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孟浩然的“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等等名句,还有那些唯美抑或忧伤关于月亮的传说,以及唐诗宋词的缠绵,中秋之际读月赏月,总会让你读出纸墨铅华中的伤感和心酸,一页页一行行一句句的离愁哀怨或感慨万千;亦会让你赏到那份花好月圆爱语呢喃。月圆花好,这种情结是属于国人独特的审美情结,而那轮明月里的想像,古人早就赋予了它一份无与伦比的境界。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轻轻掬一捧皎洁的月华入怀,你会感到一份凝重,会感到它的通透与清灵,它亦是一个无比绝妙的载体,让我们无限的寄托与遐思。不要说寂寥素娥,清冷玉蟾的故事,也不要提“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的悲凉,在“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的光景里,就那一句“今夜明月入尽眼,不知秋思落谁家”凄凄切切的哀叹,却显现了从古至今那份“每逢佳节倍思亲”里的所有内涵。

诸多身在异乡的游子来说,从小生长的那个村子便是故乡,每到中秋月圆之时怎能不思念儿时在故乡围着老人边听故事边赏月的情景,怎么能不思念与发小月下仿古的那份童趣,又怎能不思念全家人坐在院中杏树下抬头望月的那份闲情呢!记得年少时和闺蜜在小村后田间地埂漫步于月辉下的那份美好,一起坐在地头背诵有关月亮的诗词,一起讲述那些有关嫦娥玉兔的动人传说,那些如画如诗的过往岂能用一句“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诠释得了呢!每逢中秋即读月,却读不尽那份思念,读不尽天上人间的那份哀愁!一份思念,万分哀愁,可是因了那份“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唯美浪漫而生么?还是从“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那份浓重的情亲而来呢?我亦问月,月却无声。不管月能否回答,但这份思念以及那份哀愁里都注定有一个又一个的幸福温馨的原因,要不然,人们怎会对这中秋年年如此的期盼、想念,这高挂与夜空冷冷的圆月又怎么让人如此地思念和赞美,从古至今,年年如是。

应该说,人世间的每一种思念与哀愁都是令人羡慕的一种幸福。就像诗人说的,故乡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如今,当我再一次解读中秋月朗,叩问自己愁是什么?思又是什么的时候,应该说心中有了一份沉甸甸的思念,心,便不会老去;就如中秋有了那轮洁月,中秋便永不会老去!一代又一代延续,让那份亲情年年岁岁在月辉的淘洗中永远新鲜,让每一个游子在秋高气爽的夜晚感受一轮圆月传递出的那份思念之情;无论你是在异乡或异国都会感受到故乡这轮明月传递出的那份团圆的氛围,让心中的那份思念永远清晰,让那份真诚的情感永远激荡在每一个游子的血脉里。

我们几千年的亲情就如这年年月月的明月不会老,民族气节不会老;这轮圆月高挂在每一个国人的心中,跨越几千年的时空。每逢中秋读月,月色清静而通幽,一份情怀在风中播撒。这样的夜晚,吟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那份思念在圆月的清辉里传递。

星子中秋舞火龙

文/何桂梅

舞火龙是我的家乡连州市星子镇一项古老的民间艺术。每年中秋节,星子镇一带(包括附近的大路边镇)都有舞火龙的习俗。从农历八月十五到八月十七,一连三晚,各村都会举行舞火龙活动。大街小巷,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欢腾起舞,场面很是热闹。

星子中秋舞火龙起源于一段传说:元末明初,朱元璋在八月十五之夜起义,随后推翻元朝统治。次年中秋,星子地区的人们为安抚战魂,用稻草香支编造火龙,敲锣打鼓,掷炮驱鬼。从此,舞火龙就流传至今。

火龙由龙头和龙身两部分组成,均用稻草编成。“龙身”能长能短,可大可小,根据舞龙者的数量多少,凭织龙者的手感织成。村民们用稻杆扎成龙头、龙身的形状,背上插上点燃的香火(俗称线香),就成为了一条火龙。

八月十五下午,各村就开始闹腾了。村里较为年长的长辈或者有经验的年轻人在空坪(俗称地坪)里精心地用稻草编龙,编好后在龙头安上两支手电筒作龙眼,随后添上供舞龙者手持的木棍。另外,还要准备一个大柚子当作龙珠。小孩子们则敲锣打鼓,挨家挨户去筹集线香。每家每户都非常慷慨,像对待自己家事一样或献出两三扎线香,或是奉上买线香的款项。小孩子们把收集到的线香集中放在一起,留到晚上舞火龙用。

八月十五晚上,大人们还没吃饱饭,小孩子们就早早地来到了地坪,舞动棒棒,使劲地敲起锣打起鼓,迫不及待地等待着舞火龙的开始。一些来看热闹的外乡人,也会好奇地摸摸编好的龙,然后抢过孩子们手里的棒棒,过一把敲锣打鼓的瘾。

锣鼓声声响连天,召唤着村民们往地坪走去。当地坪里的人越聚越多,人们便开始“装龙”,即给龙珠、龙头和龙身插满点燃的线香。插满线香的龙,全身火星点点,像亮满霓虹灯的河的两岸,十分好看。龙装好后,那些勇敢的小伙子便自告奋勇地加入到舞龙的队伍当中。舞龙的人数有九至二十人不等,一律赤膊短裤,为的是防鞭炮丢入衣服内爆炸。有的火龙还有一个拿着树枝或扇子的“保镖”,帮着扫落粘在舞龙者身上不时炸响的鞭炮。

随后,敲锣打鼓者在前面开路,舞龙珠者随后,小伙子们举着火龙,跟着龙珠,随着锣鼓等“响器”的节奏,左右摆动,穿街过巷舞起来。舞动着的火龙,远远望去让人感觉真的有一条红色的龙在飞舞。那些看热闹的大人和孩子,跃跃欲试地跟在火龙后面。当火龙来到家门口,村民们便点燃鞭炮扔向火龙。小伙子们则舞动龙头龙身,挡住村民抛来的鞭炮。当火龙走完大街小巷后,就要在村里的地坪“转龙潭”,即龙在中间转,四周一大堆人往舞龙者身上扔鞭炮,这是舞龙的高潮部分。据说,龙舞得越好,就有越多的人来放鞭炮“烧”。越多的人来“烧”,就说明这条龙越“旺”。

近年来,镇里修建了广场,镇周边各村或各街道的火龙在自个儿村或者街道拜访每家每户后,都会聚集到镇里的广场,集中舞蹈。只要鞭炮不停,火龙就会不停地舞下去。特别是最后一天,舞火龙会达到高潮。偌大的广场,十几二十条火龙在穿梭舞动,整个广场,人山人海,锣鼓喧天,鞭炮轰鸣,纸屑纷飞,浓烟滚滚,近乎沸腾,说比过年还热闹也不为过。如此闹三晚,至八月十七夜12点前,要把龙送到村子附近的河边或池塘边举行祭祀仪式,谓之“送龙”。送龙时龙尾走在前,龙珠走最后。祭祀仪式后,如果希望天气晴朗就把龙扔进水中,让龙随河水漂流;如果想要求雨则将龙烧掉,让龙升天布雨。最后大家一起下河里游泳,称为洗龙水身。

送完龙后,家乡一带,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而留在人们心中的舞火龙的壮观的场景,却不会停止舞动,它当然还会亮丽而灿烂地延续下去。

中秋絮语寄相思

文/杨巧丽

节前天气不好,下着淅沥沥的小雨,还刮着阴冷阴冷的风。下班后急匆匆地朝家奔去,一边小跑一边嘀咕,现在连这老天爷都这么牛,明知明天是大节也不提前给个笑脸,让人心情放松一下。

在家里暖和了会,身上加了件衣服,准备去超市买一些明天过节的食物。临近菜市场,只见满街的人山人海,堵塞了交通要道。西边东方冷库门口进进出出的人,像赶海似的热闹非凡,门前排满电动车、自行车。东边宝岛菜市场也比平常喧嚣了许多,买油炸鸡肉的摊子上甚至请了老太太帮忙,龙山水豆腐也快卖完了,我赶紧先去预定下来,然后再到别处买食物。

正转悠呢,碰见同事引着儿子买东西,手里提着一个很大的塑料食品袋,里面装着猪肉。我奇怪她买这么多肉干什么,同事说是要回家和老人一起过节。她的话让我怅然若失。昨晚,我给爸妈打电话,问家里有准备的月饼吗,爸说有很多啊,都吃不了。我知道这些月饼是姐和妹妹送的。妈妈在电话那头笑呵呵地说,就等你给我们送月饼啊!我心里酸酸的,也甜甜的。记得小时候每逢过中秋节,妈妈就给我们蒸糖包子吃,虽然不是月饼,但我们仍然吃的很香,甚至高高兴兴地拿着它们去炫耀。长大后几乎没有和父母在一起过过中秋。求学的那些年代,除了过年,其他节日基本上是在校园里度过的。参加工作后,远离家乡,远离父母,也享受不到与父母相聚的天伦之乐,这让我总是觉得心中有愧,可是也始终没有机会去补偿,只是每逢佳节,打个电话问候,在远方遥祝父母身体安康,快乐永伴。

中秋这天,天公终于开眼,不仅出太阳了,到晚上月亮也早早上来了,不是很大,却很圆很亮,那一轮明月啊,让我想起了王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又吟起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亮圆圆,远远地挂在天边,照射着千家万户,也照射着游子的思乡情……那一腔的相思啊,浓浓的,厚厚的,醇醇的,至情至性,也只有人类才有的如此独特的情感之苦。

吃罢晚饭,坐着桌前对网思怀。此时此刻,我的思想已信马由缰,奔驰得无边无际。键盘上敲出的字,已经没有了原来的思路和设想,晓萍从网的另一端向我发来节日问候。她在组材,看见朋友们在线,“先聊会”。于是乎,她兴致勃勃,我其乐滔滔;我说去看看月亮,她说好啊,“千里共婵娟”;我告诉她我给月亮拍照了,她嘿嘿一笑,说她女儿刚才也拍了。真是喜月爱月,老少皆宜啊!我边说边动手,把刚才拍到的照片简单加工一下,发到易安部落和两个同学群,引来高山流水拇指嘉奖,兵法诗兴大发,吟咏着“你看你看月亮的脸,团栾清辉洒人间”,其陶醉的状态一定很可爱。这边晓萍还在乐,发一个淘气的笑脸过来:“你写篇文章赞美一下吧。”

嗯,晓萍晓萍你来看,我真的写文章赞美她了啊,那可爱的中秋明月。写到这里,我还不忘开门出去,站着阳台上,望一眼那明月,她已西移,依旧明亮地挂着漆黑的天边,把天空衬出一个美美的亮点。

与古人同看一轮中秋月

文/潘玉毅

大抵在文人的世界里,月是常客。因为有它,中国从来就不缺少名篇,只一首《春江花月夜》,以孤篇压倒全唐,就足以叹为观止。但我觉得最迷人的还是八月十五的月,尤其当它与诗歌邂逅在一起的时候。

诗人笔下的中秋月就好像举世无双的美男子,借着时间的回眸,可以“看杀卫玠”。所谓“诗以言志”,志即是心,这颗心借助语言来体现。透过唐人的诗、宋人的词,我们可以管窥有关中秋的历史,更可以感应深藏在诗词中间的不老的情感。

因为有着“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的遗憾,当中秋来临时,人们总是特别的珍视。打开《全唐诗》:“离人无语夜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今年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诗人笔下的中秋月竟如大众情人一般,举家团聚的人想它,在外羁旅的人想它,思念远亲的人也想它。于是,在今人、古人一同仰望夜空时,中秋月就是思念,是团圆,是乡情,是离愁,更是许多人千里共婵娟的美好心愿。

对中秋月的偏爱,不独唐人如此。苏大胡子便有一阙《水调歌头》传唱千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因为写得简单明了,把所有人的思绪都挑动了。还有那位奉旨填词的柳三变,似乎也厌倦了江湖漂泊的日子,看看中秋将近,“一望乡关烟水隔,转觉归心生羽翼”。而我,在曾经负笈长安的日子里,中秋望月,常常想家,只是归期未可期——毕业经年,几经辗转回到家乡。

明代《西湖游览志会》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对于国人来说,无论身在何方,吃月饼是中秋佳节约定俗成的一个项目。如今,月饼的种类越来越丰富,味道也越来越多样,并常与酒水相依,“酒至微醺臻佳境,月不能言最可人”,岂不美哉!

自宋元以降,民间还有个中秋观潮的习俗。这个习俗在慈溪的观海卫镇迄今仍完好地保存着。八月十五,吃过晚饭,与家人、朋友一起,或三五个,或十来人,带着月饼带着酒,结伴来到海边,听惊涛拍岸,看“侵天浪起”:“滔滔怒生雄势,宛胜玉龙戏水,尽出没波间”,一个浪头打来,“天垂银汉,壮观江南江北”。这时,性子稳重的人便会静静地坐在一边等待月出,也有胆大的,跑到海里学弄潮儿手把红旗海中立。待到一轮明月升至中天,岸边的人便开始望月寄情,时不时还传来青年男女曼妙的歌声……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当此时节,人们心中便只存得下这若干字了。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走,“尘中见月心亦闲”,月亮看着我们,我们看着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