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章
必读社 > 好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中秋节散文

2022/11/28经典文章

中秋节散文(精选5篇)

忆中秋

文/胡小琴

中秋佳节,在我心里是美的象征。就如端午节划龙舟的热闹和春节团圆的喜庆一样。但又有别于端午节和春节,它更在我心中有着别样的情怀和思念!

小时候看电视剧《西游记》,八月十五中秋节时,玉皇大帝组织了盛大的歌舞晚会,晚宴的餐桌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美味佳肴:大大的心形鲜桃,淡黄中带着粉红,隔着屏幕就能闻到那诱人的香味。这可是桃子最甜最脆的时候。还有那红彤彤的苹果、又大又肥的香蕉、晶莹剔透的葡萄……都在我面前闪烁着金光,让我垂涎欲滴!

尤其是天蓬元帅(猪八戒),盯着美得无法形容的广寒仙子(嫦娥)跳舞时,手里拿根剥了皮的香蕉,张着大大的嘴巴,又不吃,只傻傻地、痴痴地看着广寒仙子的舞姿,真让我恨得牙痒痒!这么美味的香蕉他都不吃,而我又吃不着,只能干着急。不过美丽的嫦娥姐姐也从此在我小小的心灵里,留下了美艳绝伦难以磨灭的印象。直到现在,见到商店里月饼盒上的嫦娥奔月图,也忍不住要多看几眼。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多么通透豁达的思想啊!让千百年来被情所困、又无法团聚的人们争相传颂。唐玄宗为杨贵妃在中秋佳节创作的《霓裳羽衣曲》,也被后世的文人雅士们作为典故用在诗词歌赋里表达爱意。因此,中秋的明月不仅是美的象征,更是美好情感的寄托!

但在小时候,家乡的中秋节却是寡淡的。劳累了一天的大伯、大婶们吃了晚饭,端着板凳坐在家门前,抬头看到苍茫的夜空挂着一轮又大又圆的明月,阵阵凉风把秋老虎带来的酷热扫得一干二净,并带有几分凉意时,才恍然记起,“哦,又到八月十五中秋了!”

这些农村的人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能离开家乡到外地工作的只是零星的几个人罢了。除了生与死的别离,基本上长年生活在一起。他们的情谊在平日相互的体谅中,早已融入到点点滴滴的生活中,不必再借明月来表达,而是直接朴实地给予着。

爸爸是那外出的零星几人中的一个,长年在省城工作,除了每年二至三次的休假外,平日里他一人孤身在外,应该时常会想家吧?我从未问,爸爸也从未说。只是每次回家都要为全家人带来不同的礼物:妈妈的是抹脸的油,染发剂等;哥哥的是学习用品;我和姐姐是衣服和鞋子。还带回很多的糖果分给左邻右舍。

记得上小学二年级时,中秋节这天下午,爸爸回家了。全家都喜气洋洋像过年似的。尤其是我,左盼右盼的爸爸终于回来了!邻居们也都高兴地来串门,听爸爸讲外面的趣闻。我则开心地坐在爸爸腿上吃糖果。那天还多了一样零食:月饼。那是我第一次吃到城里的月饼。城里的月饼就是比妈妈在村头小卖铺买的要好吃。又甜又软,又细腻,裹着不同的馅料——豆沙、凤梨、蛋黄,芝麻,入口即化。特别是豆沙月饼,甜而不腻,放入口中不用咀嚼,只需用舌尖轻轻抿一下就化了,并带着股淡淡的清香。不像村里的月饼,总是包着白糖和冰糖甜得腻人乏味。

到了傍晚,我们全家坐在葡萄架下的院子里,吃着月饼,讲着趣闻,好不开心。那时的我还不懂得赏月,在欢声笑语中只一个劲地嚷着要爸妈唱歌。妈妈唱了首革命歌曲,什么歌名根本不知道。爸爸也会唱,小声地附和,有点喊口号的意味。只是和着妈妈那甜而细的歌喉,感觉还算温存。接着爸爸开始唱了。他唱的是《红梅赞》,那低沉、浑厚又有磁性的声音,至今还常常在我耳边萦绕。爸爸在长音处的断开、换气,都恰到好处,比歌唱家唱的都要好。像是在低声述说着一段让人唏嘘不已的往事,连我们小孩子听了也禁不住地叹息。

哥哥唱的最不好听,因为他正处于变声期,高音的地方唱不上,低音的地方又唱不出,惹得我们哈哈大笑。哥哥气得不时地拿眼瞪我,但我还是忍不住笑,然后不断地为他鼓掌、喝彩;姐姐唱的是我们小学刚学的《回娘家》,有好多地方都跑调了。后来我听着听着就睡着了,也许月亮也为我家的团聚高兴累了,她没有来到我的梦里。

那年中秋,是我们全家人在一起度过的唯一一个中秋节。后来因为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除了春节,我们一大家子再也没有在中秋节团聚过。

时光匆匆,从前的小女孩长大了。爸爸妈妈也走向了老迈。而哥哥在十年前因病已离我们远去。当年的人都改变了模样。只有当初的月亮,还是那样圆那样大。当年和全家度过的那个中秋节,也是那样完美和快乐。

那年中秋

文/陈江南

25年前的那个中秋节,我是在江城伯父家度过的,而那天,碰巧也是我20岁生日。

那是我第一次独自离家求学,依父母叮嘱,每逢放假,我都去看望伯父,顺便改善伙食,中秋节当然也不例外。

记得那天一进门,伯父便满面笑容地迎上来,接过我的拎包,拉着我走进客厅。堂姐闻声过来,手里拿着一件厚毛衣让我试穿,那是之前伯父让她每晚加班为我赶制的,含毛量百分之百。伯父则在一旁问我被子薄不薄、学习紧不紧张,还叮嘱我平时上警体课要做好防护,集体生活要互相体谅等等。听说我在班级“十一”晚会上做主持,还在一个小品中演负面角色,伯父舒展的眉头分明蹙紧。他说当主持很好,但演小品要演正面角色,免得给自己惹麻烦。满口答应的同时,我在心里暗笑伯父担心实属多余。

伯父的严谨和小心我是知道的,少时常听祖母提及,伯父从不随地吐痰,即便吐痰也是吐在随身带的手帕上带回家洗。上世纪“文化大革命”期间,伯父在某单位任主要领导,当时造反派想造他的反,却实在找不出他的过失,伯父因此躲过一劫。

对祖母及父亲公认伯父的严厉,我却很不认同。因为在我眼里,伯父分明就是一个和蔼可亲的长辈,一点架子也没有。但看到堂哥堂姐与伯父单独谈话时大气不敢出的样子,我又有些疑惑,同时,也有些暗自庆幸。

要吃午饭了,和平时一样,伯母又为我单独盛了一大满碗热气腾腾的汤,只是平时煨的是排骨,那天炖的是鸡汤,汤碗里还有一只大鸡腿。在那个年代,鸡腿可是稀罕物。一家人围着满桌菜坐下,伯父举杯祝我生日快乐,又说“上次你说你家里鸡腿没你的份,今天这鸡腿是你的,哪个都抢不走……”

一句话说得我又惭愧又感动。没想到自己平时聊天时无心的一句话,竟被伯父记在了心里。伯母在侧,身旁两个侄女也都比我小,我怎好意思独享?连忙推辞。伯父却不允,说一定要圆我这个梦。不仅如此,伯父、堂哥堂姐三家还为我准备了生日红包……

离家在外的第一个中秋节,我过得并不孤单,甚而至于一点都不想家,这是我压根儿都没有想到的。

原以为伯父对我的这份宠爱,会一直与我相伴。谁知世事无常。就在那年寒假,大年初五凌晨三点钟,客厅里急促而又刺耳的电话铃声突然响起,传来一个晴天霹雳,伯父突发脑溢血已驾鹤西去!

25年了,每逢秋至,我便会想起,那是我与伯父在一起过的唯一的一个中秋节,也是我在异乡,过得最为温馨的一个中秋节。伯父那慈祥的微笑、慈爱的眼神一直存留在我的记忆里,令我回味,让我珍惜……

在诗词里走进中秋

文/廉彩红

中秋来临,远游之子不免思潮泛滥,泪水浸湿了天上的圆月,梦里的故乡。

家中亲人,亦随着月亮的走动,希望将自己的牵挂与祝福绵绵不休地传递给远方亲人。

近千年前,当苏东坡带领一家老小其乐融融月下团圆时,想起了远方的弟弟,思之切,念之深,一首词脱口而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词中句句皆是经典,不但引起当时人们的共鸣,千百年来也传唱不休,一代又一代的人以这首词记挂着中秋,记挂着亲人。

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是他远离家乡、望月怀思远方亲人写下的,本不为中秋而作,但是首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寄景抒情、构思奇特,惊艳了世人,古往今来都被引为中秋佳句,他写此诗的背景、时间反而被疏忽了。是啊,无论怎么理解,这首诗用来表现中秋月圆人团圆是最恰当不过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每念此诗,都觉余音缭绕,心生暖意,即使我们相隔万里,但我们共享着这一轮明月,也足以慰藉我们的心怀了吧。

杜甫的两首诗《八月十五夜月》《月夜忆舍弟》皆表达了战乱纷争带给人们的流离失所和痛苦生活,尤其《月夜忆舍弟》中说:“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生死。”读来悲怆、无奈之极,此首诗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堪为经典之句,表达了怀念家乡,惦念亲人的情怀,在这一份怀念里是不是也有畅想战争结束,一家人团圆的欢乐场景呢?秋雁的鸣叫却告诉他,只能“月是故乡明”。

同为唐朝诗人的王建在《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问道:“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桂花飘香了,家里的亲人一定围桌而坐品尝着香甜的月饼了吧,而我只能“月明人尽望”,将一片秋思寄存在这轮圆月之中。

李商隐在《嫦娥》中发挥想象,将神话故事用简洁生动的诗句写得栩栩如生:“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这样的月圆之夜,嫦娥看着人间一片团圆和乐的景象,一定心生羡慕,一定后悔当初自己偷吃了飞天之药吧?我在想,是否李商隐把自己的感情隐含在这首诗句里呢?你看他说:“碧海青天夜夜心”,何止是中秋月明时我在思念你,是夜夜在思念你啊,刻骨之念跃然纸上!

最豪迈爽直的当属一生壮怀激烈又壮志难酬的辛弃疾。他在《太常引-健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中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辛弃疾看着圆满的明月,想着朝中奸臣当道,自己的恢复大计不被采纳,以致冷落终身,满腔愤慨喷涌而出:“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可恨的白发啊,我还有理想未能实现,心愿未了,你怎么就来到了我的头上?“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我真想砍去月宫中的桂花树(意指除去奸臣),好让更多洁白纯净的月光洒向这苍茫人间。

中国的中秋,赋予了中国文人们最缤纷的想象之色彩,给予了他们文字之瑰丽,这些墨客文人把中秋写得如此婉转曲折、如泣如诉、深情款款,真是一轮素月,尽染无尽悲欢离合;一纸墨色,唱不尽相思与牵挂。人生曳情,绵绵不尽,我只愿红尘之中,我们都能“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月饼·瓦子塔·中秋夜

文/黄文鸣

去年的中秋,离家千里之外的我,第一次在他乡独自度过。

晚上,我一个人沿着校外的马路走着,忽而一阵劲风吹来,携裹着北方早早就到来的凉意,我不禁紧了紧身子,感觉身上的每一个毛孔都在因为想家而收缩。

夜色渐深,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事都可以不用做,也不用管,便觉得是个自由人了……抬头看着满月,俊俏、冷凝,又兀自伫立。风已悠悠,天已悠悠。夜似乎倏然间就静下来了,月在山上,幽幽地亮着光。也许,仅在这远离城市的山脚下,才能有这般的宁静吧。

思绪回到儿时,每逢中秋,父亲总会带回一些手工月饼,碗盘般大,上面芝麻点点。饼压得很硬实,我的小手掰不动,父亲都会用刀将饼切成八等份。他看着我将一块一块的小饼送进嘴里,笑着不忘提醒一句:给妈妈留一点。这时我就很舍不得的将手中的月饼吃完后,趴在桌子上一脸希冀地看着油纸中剩下的几等份,多希望可以得到爸爸的命令再吃一块啊。尽管现在的月饼各式各样,可吃起来无论如何也没有小时候的好吃。如今手工月饼已消失在我的视野里,可它为我儿童时代带来的幸福感觉仍回味无穷!

到了晚上,村儿里都会用红砖块搭起一到两米高的瓦子塔,在里面添加满满当当的木柴,然后一把火便点燃了半边天,熊熊火蛇疯狂地吞噬着无边无际的黑暗,跳动的火焰映在每个人的脸上。塔里噼里啪啦响起爆炸声,那是枯枝在咆哮!热浪迎面席卷而来,站在老远的我心存敬畏。每每此时。总有胆大的人往里面扔串鞭炮,顿时火星漫天飞舞,与人们的欢歌笑语腾空而上,又飞扬消逝……

多想和儿时一样啊,牵起你们温暖的手掌,一起看瓦子塔的焰火……

爸,妈,岁月在你们的脸上刻下沧桑,我没有做出让你们骄傲的伟绩,但你们却将我当成个宝。爸,妈,请照顾好自己,天冷了多添衣,不要再让我担心了。我是你们的骄傲吗?你们还在为我而担心吗?爸,妈,你们牵挂的孩子啊,长大啦……

中秋亲情渐浓月渐圆

文/徐静媛

秋意日浓,中秋又至。糕点铺里好多人已经在排队加工月饼了,老远便能闻到那股香香的独有的月饼味道。每到这时便不由想起母亲期盼的眼神,想起故去的父亲,想起那些经年往事。

我小时候好静,不爱跟伙伴们出去疯跑。中秋月圆之夜,哥哥姐姐都跑出去跟孩子们在场院里玩,钻在莜麦秸里捉迷藏,享受月光的沐浴。而我只是鼻子尖儿扁扁地贴在小方格窗的玻璃上,看月亮幽幽地悬在天空。这时候父亲用他那惯有的慢腾腾的脚步走过来,变戏法似的拿出一个香槟果放到我手里,脸蛋红红的槟子被父亲用线绳拴着把儿,香味飘出好远,我便抓着线绳的一头,一会儿绕着果子转圈,看那圆圆的红红的“陀螺”转成一个飞旋的圆圈,我的心也跟着飞扬起来;一会儿放在鼻子下贪婪地、使劲地闻那扑鼻的果香。在我的记忆中所有的水果里唯有槟子最香,父亲会把几个槟子放到家里唯一的两节红木柜里,只要一揭开柜,一股香甜立马钻入肺腑。都快到冬天了,那几个槟子还好好的,我想闻味儿了,就把柜压个缝,任那独有的果香自柜子里飘满小屋,我则使劲地吸鼻子。

记得我8岁时,母亲说用脸盆盛了清水照月亮,从水中能看到月亮里有小白兔在捣药,还有吴刚不停地砍桂花树。我端了多半盆凉水,院里院外换好几个不同地方,在脸盆里专注地找,却总是看不到母亲讲的故事里,所谓的白兔和砍桂花树的吴刚,更不要说美丽的嫦娥,但是嫦娥却一直在我心中。我常常想,要是有嫦娥姐姐的美貌那该多好!

中秋节晚上,每到月儿爬上了中天,娘准备照月的供品,让父亲把几个孩子都喊到院里开始祭月。小红木供桌上两只红蜡温柔地亮着,像在对我说着什么;红烛之间是剜成花篮造型的西瓜,后面立着大团圆饼,娘说这是照月饼。周围的小瓷盘里是白面做的各式各样的小馍,还有满满摆放在碟中的葡萄和槟子等水果。桌角放一杯茶水,那茶特红,是湖南外公寄来的砖茶。供桌的最前面是一个碗,里面放了多半碗小米。父亲点着三炷香,对着天空中的圆月拜了三次,然后把香插到米碗里。然后母亲也点着三炷香,一边对月鞠躬一边把自己的愿望告诉月儿。

烟香袅袅,一缕缕飘向清朗高远的天空,传递着对月亮的虔诚,又似乎倾诉着对远方亲人的期盼。我凝望着那轮明月,真想知道月亮里面到底有没有玉兔,长大后才知道只不过是个传说。

祭完月亮,母亲把供品给我们五个孩子每人分了一份。娘用大铁锅烙出来的月饼虽然扁扁的,边缘没有棱,正面也没有图案,远没有商店的好看,但是对于我们姐弟五个来说简直胜于蟠桃盛宴。那是记忆中最美好的感觉。

20年前搬到县城后,由于环境等原因,家人供月的习惯停止了,但父母那份对月的虔诚却丝毫未减。他们肯定在心里进行着拜月的仪式,祈求着全家团圆,儿女平安。母亲每到中秋月圆,总会打开话匣子讲起跟父亲在一起经历的苦辣酸甜,讲起拉扯我们五个孩子经历的艰辛,讲起那些年拜月的趣事。这两年,母亲对父亲回忆的少了,口中不离的是在外工作的儿子,远嫁外地的两个女儿。她对中秋的期盼再不是“貌似嫦娥,圆如洁月”,而是希望她的几个孩子每家人平平安安,和和美美。

轻柔的月光撒进房间,《弯弯的月亮》轻柔地唱着。一首歌,一杯茶,历历往事竟然触动了心中最柔软的部分,有种热热的东西盈入眼眶。凝望着一轮明月,脑海中幻映出的是母亲盼儿归的热切神情,幻映出的是在外工作、生活的姐姐、弟弟在中秋前夕赶回家与老母亲团圆的画面。

月到中秋分外明,愿每个在外奔忙的游子,百忙中抽出时间,回到父母身旁,吃一牙老爸老妈备好的月饼,陪老爸老妈到月色中走走,远望高天,听听他们跟月亮仙子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