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章
必读社 > 好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我的父亲

2022/12/04经典文章

我的父亲(精选6篇)

我的父亲

文/花儿悄悄开1

明天是父亲诞辰91周年,尽管父亲逝去一年有余,我还是忍不住内心的悲伤。我在许多文章中倾诉过对父亲的思念、敬仰,却总觉文字浅薄、苍白,表达不了我们对父亲发自肺腑的爱。

父亲在晚年特别期盼过生日,过了新春,他总是念叨自己的生日快到了,像小孩子盼望着新年。后来我悟到是父亲喜欢全家人的团聚,因为那一天,远在北京的大弟弟一家三口也回来了,热热闹闹二十余口人聚集在父亲身边,欢声笑语,举杯庆贺,父亲尽情地享受着天伦之乐。

每年的这一天,我总要在报纸上及时发表一篇祝贺父亲生日的文章,并在酒桌上带领弟弟妹妹大声的对父亲说一声“爸爸,我们爱您”。感同身受,那一刻,父亲一定很幸福、很快乐。

说来有意思,每到父亲生日这一天,老天似乎也来凑热闹,总要下一场大雨或者暴雨,或者毛毛雨也透着别样的情趣,我们都说,父亲好有福,风调雨顺,福如东海深,寿比南山长,父亲听了总是微微笑,很受用的样子。

母亲去世早,没有亲耳听到我们做子女爱的呼唤,令我留有许多遗憾。所以,父亲的晚年,我一定要把对他的爱大声的说出来,让他幸福的老去。

父亲是很平凡的一个人。一个人让人说声好容易,让所有的人都说好不容易。父亲就是一个让他身边的亲朋好友、同事大伙儿都佩服的人。他的忠厚、正直、宽容,善于处事,对事业的执着、敬业,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在他去世后,听到许多赞扬父亲的声音,让我们做子女的很是自豪。父亲对子女没有太多的说教,但他的身体力行却有着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我们是幸幸福福的一大家人,几十年来,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从没有闹过什么纷争。这和父亲有着很大的关系。不管哪个儿女或者孙辈,大事小情,包括上大学、结婚、生病住院,或者谁遇到了困难,父亲仁慈宽厚,总是首当其冲,不吝啬钱财。他从不以长辈自居,而是宽容待人。不管谁有些差欠,父亲从不声严厉色,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两句,让你自己去觉悟。相信好鼓不用重锤。因此,我们这个家庭秉承了父亲的好品质,风雨同舟,互相谅解,谦恭相让。尤其母亲病重期间,那几年,床前脚后,无论闺女还是儿子、媳妇或者姑爷,轮班抢着侍奉……

父亲让我明白,有一样东西与生俱来,那就是仁德善良的本性,它甚至与学识无关。他一生所作所为,身体力行,其实都是做人最本真的道理。

父亲的一生,没有他遗憾的事,没有他耿耿在胸的人,没有夜不能寐,捻转反侧的忐忑,没有心神不定的烦恼。父亲的心里有一片无法丈量的天空,那就是父亲精神的天国,做到这一点,父亲已经成佛了。

父亲,我们怀念你,幸福如潮。悲伤的是再也不能与您相见。只希望,下一辈子还能做您的儿女。我知道,您一直在美丽的天国与我们遥遥相望,因为,您的爱还在我们身边。

我的父亲

文/蔡文平

按照农村的习俗,过生日都是用阴历,所以我从没有意识到60多年前,父亲出生的日子竟然与新中国诞生是同一年,同一月,同一日。在那个爱国情节分外浓厚的岁月里,出生了一个能见证新中国诞生历史的孩子,也不知道我的奶奶是何许地激动和自豪。也或许,消息闭塞的农村里,孩子出生了也未曾联想或者意识到这份巧合,只要能坚持过自己的日子就算好了。

我的父亲是个农民,的确也没有什么丰功伟绩可以与新中国诞生这种大事件相提并论。但不管怎样,他却用自己平凡的人生,用辛勤耕耘的实际行动教育着我们,做个踏踏实实、勤勤恳恳、普普通通的好人。

认识父亲的人都知道他的品性,他如一头老黄牛,没白没黑的穿梭在田间地头。母亲常常戏侃父亲对土地的爱胜过对儿女的爱。其实我明白,父亲没有多大本领,他觉得能把庄稼人的本分工作做好也就罢了。从我记事起,只要是农忙时节,父亲在田里的时间真的很长。每天天黑了他才在母亲的一再催促下回家吃饭,早上天不亮又去地里忙碌了。要是那短时间村子里有人找父亲,一般也不会到家里。我无数次看到那些叔叔大爷们抽着旱烟,在地头跟父亲说话。父亲也叼着烟,蹲着身子,手还在不停地忙活着拔草或者整理农具。这个印象定格在我的童年记忆中,到现在都还那么清晰,那么真实。或许父亲眼里,仿佛除了干农活,别的事情都是徒劳无功的。

父亲也是个心灵手巧的人。小时候家里的农具、家具,甚至我们的文具盒都是父亲亲手做的。农具铁锹、大?头都是他去火匠家,把铁放到高温炉里冶炼,然后一锤一锤敲出来的;家具四方桌、八仙椅、小板凳是砍了自己家中的树,用锯锯成段,在院里削成光滑的板子,画好模型,再用钉子一块块把模型组合起来,剩下的下脚料便给我们姐妹做成了文具盒。父亲还是个建筑要将,(指会砌墙盖房子的工匠)我们家最先住的三间泥瓦房,就是父亲用了几天几夜建起来的。还有家里的水缸、鱼缸都是父亲自己设计自己做的。村里人也都说父亲是巧匠,的确是呀!要不怎么铁匠、木匠、建筑要将什么活都会呢?就是因为父亲活好,邻里乡亲有什么需要都来找他。起先母亲心疼不太同意,因为一忙起来,父亲经常不及时吃饭犯老胃病。父亲倒是乐呵呵的答应着,只要不是农忙时节,父亲就叮叮当当与这些农具、家具为伴了。

在我的眼里我的父亲还是位魔术师,会变戏法。真的,不管多么荒芜、贫瘠的一块土地,哪怕是乱石成堆,杂物成山,父亲没几天功夫就收拾成了好地种上庄稼,收成每每都不错。记得父亲图便宜,曾经承包了村里一块杂草丛生的地当果园,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地里乱石头很多,需要耐心的一块块翻找,一不注意大?头就伤痕累累。父亲跟母亲边刨地边用锤子修理?头卷起的边边角角,有时放学后姐姐也要去帮忙。一亩多地一家人愣是从秋后拾掇到大雪封地才罢休。等到初春,父亲便又开始了劳作,终于赶着与别人家同时载上了果树。头几年果树还小,没结果子,父亲就在果树下种豆子和花生。秋天打完豆子装成袋后,父亲便剥着花生开始了漫长的冬季劳作。真是一年四季,刻刻不停歇!后来果树大了,除草、打药、施肥,父亲没有一样草草应付,都得亲力亲为。他说他的作物他清楚,除了他谁也伺候不好。在他心里所有作物也是有灵性有感情的,要向对待孩子一样了解农作物的性情。

我们家的菜园是父亲开垦的小犄角旮旯,不是四方形的规矩菜园。但菜园却成为了我的乐园。那时我几乎天天待在菜园里这个小小的天地里:认识了辣椒、黄瓜、西红柿、茄子等蔬菜。学会了在豆角、芸豆地里与小鸟捉迷藏;在茄子、西红柿地里与蚂蚁逗着我;在韭菜、小葱地里趴着与蟋蟀做游戏。幼小的心里总觉得父亲的菜园里,有神奇的魔力,因为即使只是抬头看云卷云舒,低头穿梭蔬菜中,待一天也不觉得枯燥。流连其间,错落有致的黄瓜、芸豆架和矮小的植物花儿相映成趣,构成一幅幅天然的画卷,让我觉得美不胜收!这一切快乐的感觉都是父亲带给我,它们是我童年最美记忆。

父亲很普通,普通的就是几亿农民中的一员;父亲很平凡,平凡的做着一个农民本分的职责。但父亲在我眼中却又很伟大,他用自己的劳动诠释着朴实无华的外表下默默无闻的品性!用实际行动告诫着我们:做个善良、勤劳、务实的人!

我爱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

文/五味子

写这些文字,不只是一种怀念,更多的是为了给自己飘忽的心灵一点安慰,因为,在父亲去世之后的这些日子里,我突然而真切的感受到了一个人没有了牵挂的空虚和茫然,故乡、老家的概念突兀地淡了许多。我头上的那片天空旷虚无了,我该给自己的子孙撑起一片怎样的天空呢?

父亲在卧床三个多月后,于2014年农历闰 九月13日凌晨,走完了他83年的人生历程,在父亲最后的时日里,我们兄弟姊妹一直陪伴在老人家身边,父亲是无疾而终,就像一台老化了的机器,有序而平静地一步步走向了另一个世界,没有一声痛苦地呻吟和一点痛苦的表情。凌晨3点40分,父亲半眯着眼缓缓地抬起枯瘦了的手臂向睡在身侧的我伸来,我轻轻地接住父亲的手臂放在了被子下面,父亲似乎又睡过去了,我拾起身凑过去在父亲的脸上挨了挨,在父亲的耳朵上悄悄说了句只有我和父亲能听见的话,点燃一支烟静静地看着、贪婪的看着父亲安然的脸,汹涌下来的泪水迷了眼、湿了咬在唇间的纸烟,“大大八十多岁了,你莫这样了。”睡在炕角的弟弟轻声说。现在想来,父亲的那个举动是想最后摸他的儿子一把呢?还是那一刻天堂的使者挽住了他的手……

父亲是一个平凡的人。父亲是一个在黄土地里刨了一辈子光阴的普通农民,有一点不平凡的是,父亲没有进过一天学堂,却当了半辈子生产队会计,是庄里数一数二的文化人。父亲是怎么学会识字的我无从知晓,我从记事起就知道父亲能读书能看报,书本里常夹着一支用竹棍自制的蘸笔。父亲也教会了我把一枚蘸笔头绑在一截竹棍里写字的方法。节俭的父亲在买书上很舍得花钱,一辈子爱买书、藏书,积攒的书能装两大筐,书的内容也很广泛,社科、文学、命理、相学等等。记得我读初中时,一天我在父亲的炕头看到一本厚厚的小说,是浩然的《艳阳天》,我拿起来读了几页就再也放不下了。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叫做小说的文字,后来我又从父亲的书箱里挑拣着看了《西游记》、《四游记》、《隋唐演义》、《彭公案》、《薛仁贵征东》、《白话聊斋》等文学作品,我发现书本里的世界竟然是如此的多彩和迷人,让人心醉的风花雪月,让人恐惧的血肉相残,让人惊心的尔虞我诈,把那纷繁世间事全浓缩在了里面,让人能窥探到尘世的深处。现在想来,我的文学路或许就是在那个时候、在父亲的潜移默化里起步的。

父亲是个热心肠的人。父亲的热心肠在庄里是出了名的。我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自然国情和狂热的政治运动使得大家的生活都比较困难,基本上处于半温饱状态。一年深秋,岷县一户姓毛的夫妻带着两女一男三个孩子来邻居家投亲,邻居家七八个人住着三间土房,只有一眼炕,没办法安顿突然而来的亲戚,当生产队会计的父亲知道后到邻居家把毛家人接到了我们家,让我和奶奶并炕到堂屋里和他们一起住,把耳房腾出来让给毛家住,并让母亲从我家里均出一口锅几个碗等厨具让毛家用。白天,毛家两个大人一早出去讨饭,名字叫大女的大女儿在家里照看弟弟妹妹。我对大女的印象最深刻,时隔近40年的今天,只要闭上眼睛她的形象仍很清晰。大女和我年龄相仿,乱蓬蓬油腻腻有些泛黄的头发扎着两条羊角辫,清瘦脸庞尖下巴,单薄的身子上常穿一件缀满补丁的碎红花对襟褂子,十三四岁的花季年龄,脸上却没有一点灿烂之色。大女每每见到我总是一副惶怯怯的样子,特别是我放学归来走进厨房或者从母亲手里接过一块接饿的馍馍时,在院子里哄弟弟妹妹玩的大女会把弟弟或者妹妹往怀里一揽,埋下乱蓬蓬的头做了贼似的瞟我一眼,那眼神至今想起来让人心里泛酸。我从大女的眼神里知道了一个人生的真理,吃不饱肚子就没有尊严,没有生存保障就没有人格。大女姐弟也有开心的时候,那就是每天她们的父亲母亲乞讨回来时,大女的弟弟妹妹会欢叫着从背篼里挑拣自己爱吃的馍馍。一天夜里,我被父母的谈话声惊醒,母亲说,咋家里面不多了,大女家要再没吃的了咋办?父亲说,边走边看吧,万一不行我借点队里的储备粮。母亲说,大女这娃懂事,又受过罪,将来肯定会过日子,要不然把大女给咱占个媳妇,这样一来少了咱一个心事,也给毛家减个了负担。父亲说,不成,娃还小,正念书哩。父亲叹了口气接着说,睡吧,莫乱想了,老天爷不会给咱绝路的。

大女一家在我们家住了一年多时间,第三年开春举家回了故土——岷县一个叫慢屲的地方,走时父亲给了大女家两升面,母亲给烙了两个馍馍。母亲含着泪对我说,大女说她爱我们这地方,我们庄里的泉水很甜,比她们那里的窖水好吃。

在我的记忆里,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期,父亲带到家里的“可怜人”不下十多个,有的一住就是月余天气,时间最短的也有两三天,这些人中有打零工寻活路的穷苦人,有邻乡邻县的“要面客”(我们家乡把乞讨叫‘要面’),有来自河南的杂耍艺人,也有村子里被儿孙赶出门的悲情老人。这些人中有好几个真成了我们家的“亲戚”,相互来往了多年。父亲留给我的“人揣好心,天指好路。”和“攒钱不如积德,念佛不如行善。”的人生信条我一直恪守着、镌刻在我的灵魂深处,我还要传给我的子孙。因为,我深信,父亲之所以八十多岁高龄无疾而终,是因为他生前的善因而得的善果。

父亲是很原则的人。有一年秋天的晚上,生产队组织社员在场里剥玉米,按照事先安排保管员给剥玉米的社员煮了一锅宵夜的玉米棒子。那晚我也跟着母亲去场里玩耍,保管员把握偷偷叫进煮玉米的场房,给了我一个煮熟的玉米棒子,恰巧被父亲看见了,父亲一把夺去玉米棒子放回锅里,大声呵斥道,干活的人都没吃哩,你吃啥!众目睽睽下我羞愧难当地捂脸跑到了剥玉米的母亲跟前,母亲轻轻说,娃呀,你大是干部,那么多双眼睛看着呢。

改革开放后,农民的日子渐渐好过了,我也参加了工作,在机关上班。一次父亲生了病,我租了辆车赶回乡下老家看望,当我拎着大包小包的滋补品走进父亲的房间,正在和妹妹说话的父亲脸色立马变得严肃起来,看了一眼我放在茶几上的东西,淡淡地说花了不少钱吧,听说还是坐专车来的。我小心翼翼地说这些补品是单位同事送的,租车花了二百来块钱。父亲说你来就来吧张扬什么,这不是给人家添麻烦吗,还花钱租车,二百元能买二三十斤猪肉,能籴三百多斤麦子,当了干部会耍排场了。父亲奚落了一阵,轻轻叹了口气说,孩子,饱了莫忘饥富了莫忘穷,有当到头的干部没活到头的人啊,记住这些话对你有好处……

这就是我的父亲。

父亲,我的父亲啊,我不是一个好孝子,但我一定是你的好儿子!

我的父亲,我的老师

文/青轻行走

很多人都读过《好爸爸胜过好老师》,从中读出爸爸是朋友、是玩伴、是师长,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力量。而我最为幸运,有一个好父亲,也是我一生的好老师。

我的父亲执教讲坛四十余年,教书育人饮誉一方。父亲更是我的终身老师,善教的他始终教育与引领着我前行。

父亲生逢特殊的年代,诸多原因让他无法继续自己的专业道路。他只身来到举目无亲的土地上,从一名乡村教师开始了他的粉笔生涯。丘陵相环的山凹间,品字形结构排列着三幢平房与一面飘扬的红旗,构成了童年的我对学校的基本认知。这所简易的学校里,有过我欢乐的童年,更有父亲十九年的艰辛与默默地煎熬,他把那火红的青春、燃烧的激情和严谨的作风都抛洒在校园的一草一木中。

无法想象当时一颗年青的心是怎样扎根于这片土地上,又是如何安然地执起教鞭当上了孩子王。这一幕今天似乎只能在张艺谋的电影《我的父亲母亲》里能找到类似的场景。而父亲有着自我的诠释:当教师是幸运的,教师是传递文明的使者,可以在广阔的天地间植根自己的理想与冀望。

也许父亲说的没错,他与这所学校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学校师资匮乏,父亲担任了多个学科教学;作为教师,他自己从未间断过学习,经常借来图书资料钻研到深夜;物资贫乏的年代,学校没有现成的教具,父亲就自己动手创作。记得毕业班晚上自习课,学校经费紧张得连煤油灯都点不起,于是父亲带领学生从山上采割松树油脂,自制油灯,照亮了教室,照亮了书本,也照亮了几十张乡村孩子红红的面庞。

父亲的奋发图强,使这所名不经传的乡村学校一跃成为当地的名校,一次次地成就了辉煌。当地的老百姓说,父亲是改变这里孩子们命运的第一人。桃李满天下,这所看似平凡的乡村学校,却走出来数以千计的人才,有专家教授,有文坛作家,有商海巨贾,有科技名流……当时教育领域还没有所谓的“素质教育”一说,但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教育教学方式却是真正体现了让每位学生都能发挥出个性潜能。他课余时间组织学生排练话剧歌舞,前往水利兴修的工地演出;倡导学生健身运动,环山越野长跑成了学校传统优势的体育项目;还亲自带领学生到山上河边采集动植物标本,把农科教有效地结合起来。

无论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还是二十多年的校长,父亲始终敬业、乐教、垂范,既诲人不倦,又严格要求,多年后学生们回忆往事对他依然发自内心地崇敬。一位着名的作家在访谈中,把其的成名和写作的成功都归功于当年父亲的鼓励和引导。那是父亲从一张作业纸片上发现了他有超凡的想象力和跳跃性思维,于是极力地鼓励他多读书,勤练笔,直至其后来得以骐骥一跃。

在我的心中,父亲始终是双重角色,亦师亦友启蒙护佑我的成长。多年来他把对子女的深爱浸润在生活寻常的细节中,舐犊之情犹如细水长流般的隽永。他积极引导子女阅读,在经济并不宽恕的年代,毅然私费订阅了《中国少年报》《安徽儿童》,并在同一盏灯下,与我们姐弟一起读书补充精神食粮;星汉灿烂的夏夜,父亲带我们玩成语接龙的游戏;腊底年前,我们拿着父亲书写的春联在街头售卖,换来一册册的新书;父亲用纸片制作玩偶,让我在童年的伙伴们面前增添了炫耀的资本;还有父亲的琴、诗、书、画,无一不是我学习的榜样……在父亲心中,惟有以书籍铺就或文字码砌的道路,才契合他心底的价值取向。我的第一部学术专着出版,第一次全国性征文获奖,全是父亲在背后关切与教诲的结果。

在外读书或工作期间,每每回家,我最为兴奋的是能与父亲促膝交谈。因为每次直面交流,我所收获的不仅仅是学识,更有宽容,和人生的道行。大学期间,父亲亲笔给我写了47封信,字里行间更多的是在鼓励我,敦促我。而像许地山《落花生》中描述的父子对话,在我儿时算是寻常事,案前垄上,父亲大凡以故事或实践明理,浅显而深刻,至今都在影响与鞭策着我。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支撑起了一位人民教师的精神脊梁,同时也白描出心中父亲的儒雅、善良与奉献的形象。“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我以感恩的名义自豪地选择教师的职业,为师为父的他一直以微笑相伴着我成长。

如今我的这位好老师,父亲却在一个寒冷的冬天离我远去了,而留下的是那些永不湮没的财富,和烛光里永远绽发的笑容。

我的父亲

文/MIRAH

我的父亲大高个,挺老了,离休在家。因为,有哮喘,这是我们最为担心的,家父亲虽老,但他还照顾着母亲,我们居住在同一个城市,不能够天天去照顾他们,但我们还是会抽时间每周去看望父母。

我的父亲非常爱孩子,不会随意打孩子。在我们小时候,他会与我们玩“躲猫猫”,一次他与我们玩躲猫猫,却躲在一个大厨子后面学猫叫,我们不敢靠近,我与姐姐一直牵着手等待厨子后面的“猫”出来,当“猫”不叫了,却没有从大厨子后面出来。而后180cm的爸爸却无法从厨子背后出来,厨子装着办公凭据太沉重了,是邻居们一起将绳子投入厨子的后面,爸爸绑着绳子以及厨子外的邻居同心协力将他从厨子背后的爸爸给“救”出来。

我们每一次与父亲在一切玩耍时,我们会感觉快乐与幸福,在当时我们已经是无比的幸福。因为,当时的一切与现在不是很相同,我已经非常知足,感觉着幸福。时代不同,有着不同的凡响与认识,我相信一切在不同是时代,有着相同的认识与见解。

父亲,经历文革时期。在那时的家,当听到街面上总是会传来阵阵大声叫喊声,让人非常紧张与害怕。当听到不停的喊叫中,让人毛孔悚然。父亲没有躲过一切,成为了他们的“棋子”。我相信父亲的一切在于改变,他被打的遍体鳞伤。当时,我与姐姐还小,在家我们相拥着,我们害怕他们会将爸爸打残了,或更为深度……,我不敢再往下去多想。

我与姐姐相拥着,而后,非常多天,没有见到父亲,我们害怕。只有父亲的同事来看我们,爸爸被其他人给带走了,我每一天与姐姐相拥着。当听到街面上传来不停的叫喊声,让人毛孔悚然,害怕急了,在那段时期,让人每一天紧张万分。还好妈妈一直在照顾着我们,不会让我与姐姐吓坏了,感觉太可怕。

还好,当时一个远房的姑姑知道了家庭中发生的一切,来到家里,将我和姐姐带到她家去了。在她家生活着,妈妈去工作和照顾父亲,就这样我们在一直坚持着大约3个月时间,父亲的伤痛较为严重,被组织批准回家治疗伤痛。

父亲的伤痛,一直困恼着他。我记得当时父亲经常去医院,伤痛有时会让他无法直起腰来。就这样父亲一直与伤痛抗争着,直到天气变化暖和后才能够让自己好受些。当时,我还小,不知道父亲的伤痛如此严重,总是吵着要父亲抱。现在,我感觉到父亲太伟大了,生病中还为了孩子坚持着让孩子开心。

当时,在文革中,所以父亲的腰部直到现在遇到阴天,雨天会感觉身体的不适。但是,父亲一直顶着伤痛直到现在还是承受着伤痛的困恼。人生的经历让一个人需要承受着一切伤痛,当我看见父亲顶着伤痛坚持工作,现在,还是会感觉呼吸的困难,让人非常心痛。而且,当时我们这些还是娃,需要父母的工作来养活我们这些妞。

当我回忆着这一切,我感受着父母的不易,当时父母需要养活家庭中的五张嘴,以及更多。常有客人来家做客,甚至一周或是半个月。但是,再困难父亲还是会留下客人在家吃饭。这一切感觉几行字的叙事,在当时极有困境,因为,所有的一切需要各种的票,才能够让你如愿以偿得到你所需求的一切,父亲太不容易了。

当我与姐姐一同去上课,当我看见我想要的学习用品,我会吵着要。当时,还小没有去顾及家庭的情况。因此,我长大了知道了当时的一切,母亲被精简在家,只有父亲一个人挣钱养活一家五口。但我还是总是吵着要父亲给我买漂亮的铅笔,漂亮的文具盒,这一切父亲全为我买了,感动中让我感受着幸福。

人生,永远是一个需要经历后,才能够将自己成熟起来。当一切成为现实,这一切过程是最为重要,因为,过程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让人知道过程中的一切,是点亮人生的明灯。当你在你的生活中感受着这一切,你会有一个非常大的收获,只有在收获中去思考一切的过程才能够有最美的一切。最幸福的体会,我非常感受这一切的需要,我非常感谢父亲教会我生活与人生需求的一切。

茫茫人海中,或许你能够看到许多匆忙中的他或她与你相同的在每一天的早上赶时间去工作,这一切已经习以为常,不需要重提,但是我感受,我们需要去思考人生真正的含义与快乐的活法,让自己的人生更为潇洒自如,这才是最为重要。

父亲是一个非常刚毅的男人,他是一个复退军人。在人生中已经让他如愿以偿,让一切想完成的,想尝试的都已让自己去体验了一把。我相信一切让你能够高兴的难以入睡,这是一个男人最为希望得到的一切。人生的一切得到的那一刻,我相信一切是幸福与兴奋。只有一切成为现实的那一刻我相信一切让人疯狂与幸福。

我非常欣赏男人的英姿飒爽,这是男人风范,是一个男人的最为伟大的追求。我相信真正对自己的一切已准备完毕,那就等待你的追求,让你能够将自己的一切成为现实,让爱在你的身旁等待得到最为幸福的爱,让爱在你的身旁呵护你的一切,让一切在你的身旁开花结果,让一切在你的呵护中成为最完美的幸福。

每一个人,特别是男人。在他有了自己的志向,他会好不犹豫的去实现自己的伟大理想,因为,在男人的血液中存在着“刚毅”的种子,是让人兴奋与骄傲。这就是男人与女人之别。这是男人的骄傲,这是女人的羡慕。我相信在人生中一切会让你真正去接受一个完美的人生,幸福的爱。去实现一个完美的幸福。让爱伴随你一生。

我的父亲

文/夏小芹

这些文字珍藏在我的心里,我怕一打开,惊动父亲的魂灵,他会知晓我是如此的悲伤,也会如我这般痛得刻骨铭心!

——题记

无言的父爱

天蒙蒙亮,我被屋外一阵鸟鸣叫醒,声音悦耳、动听,它们是那么熟悉和亲切,一如儿时无数个清明宁静的早晨。我想早起的鸟儿就这么每天叫醒父亲的,于是父亲每天的劳作就从清晨开始。

父亲是一个勤劳的人,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先掏灶膛里的草灰,接着刮锅灰,再淘米做早饭。厨房里锅碗瓢盘声,灶膛里“噼哩叭啦”的柴草声,还有父亲唤我们起床的声音……曾经熟悉的场景似历历在目,鲜明如昔。我的父亲呢,此刻已躺下劳累一生的身子永远不再醒来。他不晓得,我的内心是如何的悲恸,也不晓得自己现身至何处,更不晓得没有他的日子,悲伤的泪水从此化为一份对他的无尽的思念……父亲太累了,他需要永远地安息。父亲每天都要摸一遍的家什现在还没醒来,墙上的钉子似有开始生锈的迹象,因为父亲已经好几天没摸它们了;屋顶上的炊烟再也显现不出祥和、安定的姿态,显得缭草凌乱,仿佛它们早已心神不宁;父亲的红灯牌收音机,以及电视此刻都暗哑了……所有的一切都显现不出父亲在的样子,唯有院子里父亲长的蔬菜和花草,它们还醒着,并且以一种盎然的姿态向上生长,它们让我似乎看到父亲生活中的日常。也许过不了多久,没有父亲的侍弄,它们会很快荒芜。

日子平淡知足就会让人感觉生活安逸且无忧,似乎生老病死是更远的事。从没有想过父亲某一天会突然离开我们,就像当年母亲一样,从平静的生活中突然退场,以一种决然的姿势永不再回头。父亲没有精彩的人生,他和许多村民一样淳朴憨厚,他的一生没有大起大落,拥有的只是悲苦的一生。父亲少年丧父,十九岁结婚后母亲正式改嫁,正当壮年时又失去妻子,可以说父亲的一生从少年时就埋下了苦难的种子。

在没有母亲的日子里,父亲的内心是孤独的,但他给予我们的却是无言的父爱。对于一个农村男人来说,每天的劳作大都是从肩上开始。父亲勤于稼穑,从不怠惰,他把所有的重担压在肩上,唯有农忙时让我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贪玩是孩子的天性,当我们趁着暮色溜进家门时,父亲见了未曾呵斥过,劳累一天的他依旧默默地拎水做饭,在他的肩上承载着更多的责任和劳作。

儿时,无论到哪里,父亲总喜欢让我坐在他的肩上,我在父亲的肩上和背上度过了一个快乐温馨的童年。在以后的日子里,不管身至何处,我们似父亲手中的风筝,日日令他牵挂,天凉风寒,会给我们捎去衣物,抑或是他做的菜。这种无言的爱,更让我们对他有着无限的依恋。有一年寒假,父亲随同村的男劳力去挑河,家里少了父亲的影子,显得空荡荡的。也许父亲离家太久的缘故,我孤独地坐于窗前捧着书本,却一个字也看不下去,抬头望着窗外,心中却突生悲戚,想念离家的父亲,便趴在桌子上大哭起来。在父亲离家外出的日子里,我不止一次想念他,有时正当我哭泣的时候,父亲却出现在我的眼前。这种对父亲依恋的情感一直延续着,以至后来身处异乡,第一次接到父亲寄来的家书时,尽管父亲信中提及的只是家中琐事,但我对父亲的思念化作泪水瞬间如瀑布般倾泄而下。

记得那年夏天,我们因背着他偷偷下河游泳。被发现后,父亲怒不可遏折了一根柳条,命我们跪于堂前,柳条先抽向哥哥,他斥责其怎么做的榜样,虽是气愤,但柳条却像一条软弱无力的蛇抽打在哥哥的背上,当柳条开始抽向我时,那柳条似失去了威力悬在半空,最后却无奈地被扔在地上。面对父亲的训诫,我们不敢吭声。父亲是一个少言寡语的人,也不善表达自己的情感,在他的眼里,水是有魂魄的,它能夺取人的性命。在父亲的生命里,我们就是他的全部,怎能让我们有所闪失。

没有母亲的日子里,父亲给予我们的是父爱如山,母爱如海。暗淡的灯光下时常有他在为我们缝补衣物的身影,劳累一天的父亲低着头笨手笨脚地拉着针线的样子,像一帖剪影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一个家并没有因缺少女主人而凌乱不堪,相反理得井井有条。地里的庄稼并没有因缺少帮手而落于人后,院子里种的各种蔬菜也是块块分明。平时我们的衣物他都会叠好放进两只大木箱子里,有时见我乱翻衣服,就会连忙推开我的手帮着取出。可以说,没有母亲的日子,他充当了两种角色,既是父亲亦是母亲,现在想来,是多么的伟大和不易。在这份沉甸甸的爱里也有着父亲对我们的无限宽容,这种宽容到他生命将息时都没有停止过。父亲从发病到去世仅一天半时间,他都没有因身体的不适而提前告知我们。他总是认为子女各自忙碌着工作和生活,不能给我们添麻烦,特别是年纪大了,更不能犯嫌。在他认为所谓的“犯嫌”,就是自觉。他习惯一个人独居乡下,乡下的生活让他觉得自由,脚踩在泥土上心里才会踏实。这几年我回去探望他的次数渐渐增多,每次见我大包小包地回去,他总是责备我又乱花钱了,他一生勤俭惯了,觉得不需要的东西买来就是浪费。我知道父亲的责备里有着对我的不舍,在他的眼里,我还是当初没有长大的孩子。

屋外起风了,风中的枝叶在轻轻啜泣,似在为父亲致着悼词,卑微逝去的灵魂比院子里那棵水杉长得还要高。门前肥硕的玉簪花以及高大的树木一如父亲的胸怀给予我们无限的宽容,并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份无言的父爱。

父亲的善良与隐忍

父亲是个善良的人,这是村民们对他的评价。父亲并没有因命运对他的不公而消沉,相反他努力地支撑着这个家。我想年轻时的父亲内心一定是苦涩的,而他并没有把这份苦涩写在脸上。人们常说爱笑的人心地善良,因为善良的人笑容写在脸上,父亲就是一个爱笑且善良的人。因为善良,四十年前他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救下一落水的孩子。那天父亲如往常一样去外公家,折回时见一座桥上站着许多人,人们焦急地朝河面上呼喊着,可是没有谁有勇气跳下去,此时的父亲竟毫不犹豫地跳下冰冷的河水里救起小男孩,从此他的生命中又多了一个儿子。而这位懂得感恩的孩子在心里早已把他当成自己的父亲,在获知父亲病故的消息,连夜乘飞机从深圳赶回。他说:他就是我的父亲,四十年,就是一辈子,铭记!感谢父亲的善良救起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

父亲不善言辞,却把隐忍藏于内心,显现的是更多的责任。队里的灌溉一管就是很多年,与邻里因灌溉难免有争执,父亲通常是把不快隐于内心。哪家田头漏洞要补,哪家缺口要放,父亲都记得清清楚楚,乡间的田埂上和沟渠旁,时常有父亲扛着一把鸭锹的身影。每年农忙,是父亲最忙碌的时候,除了自家的劳作,夜晚还要负责一个队里的稻田灌溉。91年发大水,连绵不绝的雨浸淫着大地,泥土呈现出水的亮度。一村子的人都惊恐不安,上了年纪的老人把这场罕见的水灾整日挂在干皱的嘴边,我的父亲忍着身体的疲惫几天几夜没回家,日夜守着坝内那台抽水机,水退了,人也瘦了一圈。

父亲一生很少去看医生,简单的感冒头疼都是忍一忍就过去了。直到他生命中止的前两天,身体的不适和疼痛才促使他要去医院。那天,由于疼痛,他拨打手机的手是颤抖、无力的。在电话未打通的情况下又隐忍了一夜,直到第二天才去医院。我接到消息时,刚从一个奇怪的梦境里醒来,慌张和揪心让我不知所措,在奔往医院的路上唯一做的就是为父亲祈祷。父亲隐忍了一生,没想到这次病魔来势汹猛,手术四小时后才被推进重症病房。再次见到父亲时,却见他身上插着许多管子,他已不能自主呼吸。我握着父亲的手,摸着他如霜的白发和额头,呼喊着他。近乎昏迷的父亲是有感知的,他知道我就在身边。父亲吃力地点了点头,泪水顺着眼角流了下来。他睁开眼睛看着我,是想要跟我说话的,可是他的气管已衰竭,只能借助呼吸机维持。我多么希望父亲能叫一声我的乳名,他能做到的只是吃力地摇了摇头,以示他不能言语。一个人不疼到心里,是不会喊疼的,而父亲坚持到最后都没有喊一声疼。

生命的中止应该是有先兆的,父亲在即将被推进手术室的那一刻,他是有感知的,他把自己平时省吃俭用的钱及存款都告诉了嫂子,这些钱足够用他的医药费和料理后事,就连后来我们翻找父亲的相片时,才发现父亲连他最后的那张照片都准备好了。相片中父亲的眼神恍惚似被风吹迷了双眼,眉宇间忧伤的神情让人看了心碎。

小时候父亲常背我,现在他病了,我就想等他好了我一定背背他。父亲再也没有给我机会,就这样仓促地别离我们,他把自己悲苦的一生最终又交给了土地,父亲终于和母亲相守在一起。父亲走了,带着一身的累走了。燃烧的纸钱映着我的泪痕,做佛事的和尚嘱我去门外烧两堆纸钱,我心里“咯噔”了一下,才想起那奇怪的梦境,我想梦里的两个人是来接父亲上路的。聚散起止,生死轮回,我说不清楚梦与现实之间有什么联系,它就像一个人从出生到去世有着不可言说的隐语。

村里的老人们喜欢对一个人的人生进行总结。他们喜欢总结各自的子女生活好与不好,总结一年的庄稼与收成,还要总结一个人的一生好与坏,他们也总结了父亲。父亲在他们的眼里善良、坚强、隐忍、是个做事负责、待人宽容的一个人。

有人说,人的一生是一次旅行,从我们开始降落人间踏上生命的列车时,陪伴我们的是父母,在以后的旅途中他们会老去,将会在某一个站台下车,再也不会回头。我想:其实父亲是想回头看我们的,只是到了终点已没有回去的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