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章
必读社 > 好文 > 散文诗歌 > 正文

描写元宵节的文章

2022/12/06散文诗歌

描写元宵节的文章(精选11篇)

元宵节的记忆

文/周淑芳

舞大龙、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童年的我住在农村老家,记忆中的元宵节是每年春节后最热闹的日子。

白天,十里八乡的表演队穿上鲜艳的戏装,早早地来到大街上,铆足了劲儿把最精彩的技艺晒出来。鲜艳夺目的服装,震耳欲聋的唢呐,看得我们几乎忘记了手中的美食。在那个物质和文化相对贫乏的年代,这些就是童年记忆中最高级别的享受。大人们这个时候也会相当“慷慨”地拿出几毛钱,给我们买糖葫芦、水果糖吃,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我们才能看到这美轮美奂的“仙女下凡”。

踩高跷是一项很有技术含量的活动。成群结队的人群中,有美丽的仙子手持荷花翩翩起舞,有白发苍苍的老汉拿着船桨游来游去,最有趣的是那个脸上画着白鼻子、三角眼的小丑,站在一米多高的高跷上,竟然能翻跟头……

元宵节还有一种表演叫背桩,就是下面一个大人身穿戏服,在地面上前后左右舞动,背上背着一个2米多高的架子,上面固定着一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小女孩,或者会是一个小男孩扮成的会翻跟头的小猴子,小孩儿随着大人舞动的节奏左右摇摆,飘飘欲仙。那时候的我常常幻想着有一天也能穿上那么美丽的衣服,画着粉白的脸蛋、红红的嘴唇,戴着精美的花冠,亭亭玉立在众人之上……然而,直到长大了,这个梦想也没有实现。

晚上的花灯,是元宵节精彩的高潮。那时候没有大型的灯展,每年寒假,除了写作业,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自己动手扎花灯。先将细细的竹篾剪成需要的长度,用蜡烛烧弯,再用铁丝固定,然后用五颜六色的皱纹纸糊上,最后在上面写上几个灯谜,中间放上一小截蜡烛。当然,这些都是在大人们的帮助下完成的。到了晚上,我们会拿着自己心爱的西瓜、荷花、兔子造型的灯笼挂在学校固定好的铁丝上,比谁扎得更巧、亮得更久……

随着时代的变迁、年龄的增长,元宵节的记忆变得越来越淡了,然而,在品味精美元宵、欣赏现代化歌舞、浏览大型灯会的同时,更怀念那难舍的亲情、浓浓的乡情。

心中的“元宵结”

新年的鞭炮还在炸响,象征着美满团圆的的元宵节来到我们身边。看着城市街道两旁的彩树花灯和天空中五彩缤纷的礼花,我不由想起儿时过元宵节的情景。

在我很小的时候,每到元宵节,母亲就会做一些乒乓球般大小的元宵。元宵用糯米包制而成,或实心,或带馅。元宵有多种食用方法,煮、煎、蒸、炸皆可,全然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口味去选择。在这些食用方法中,我们家通常是煮。每次煮元宵,母亲都是边煮边不紧不慢地拨动着锅里起起伏伏的雪白的元宵,让我不禁馋得口水直流。等到一碗热气腾腾的元宵端在手里,我总是拿起筷子就匆匆促促往嘴里扒,仿佛担心吃慢了会没得吃。因为元宵里面的馅很烫,每次吃元宵,我不是烫到喉咙,就是烫到舌头。于是,我对着碗不停地吹。

按照家乡的风俗,母亲会在几个元宵里分别包上两分钱的硬币,据说谁能吃到包着硬币的元宵,谁就能在这一年里事事顺心。在母亲的精心安排下,那些象征着好运的元宵总会不知不觉地溜进我的碗里。品尝着甜而不腻的元宵,享受着浓浓的亲情,人世间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此。

过元宵节,是少不了灯的。元宵之夜,看着窗外开放的礼花如一个个彩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颗颗拖着彩带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得如同白昼一样,父亲便开始动手做花灯了。每次做花灯时,父亲会先把准备好的竹条和花布放在手边,只见他三缠两绕之后,那灯笼的骨架就跃然而出了。父亲怕不结实,又用细铁丝把竹条接口处牢牢地捆住。我蹲在父亲身边,目不转睛地看着,像是欣赏一部动画片一样的专注,父亲那娴熟的手艺和精细的做工着实让我佩服。在父亲的引领下,提着他亲手制作的花灯,我会把屋里屋外的每个角落都照个遍。父亲告诉我,这样可以让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吉祥,庄稼五谷丰登。随着自己的年龄不断增大,我方才懂得,当年我手中那忽闪忽闪的火苗,是父亲对未来的祝福和祈愿。

当岁月的刻刀悄悄在额头上留下几条皱纹时,我才发现元宵节在我心中早已不仅仅是一个节日了,更是一种情结,让我回味,令我珍藏。又一个祥和的元宵节来临,咬一口如蜜般甜的元宵,家人的牵挂又在心头弥漫,生活将为我们翻开崭新的一页。

故乡的冰灯

文/王祥夫

春节一过,元宵节就跟着闪闪烁烁而来。元宵节是闪闪烁烁的,古人说的“花市灯如昼”,确实如此。在我的故乡东北,我不得不介绍一下那边的冰灯。

南国的灯笼大多都是竹篾为胎外边再糊以一层红纸,这种灯做起来比较复杂一些。而东北天寒地冻滴水成冰,提一桶水站在空旷的地方,然后用瓢把水舀上一瓢一瓢往天上洒,水扬到天上落下来就已经都成了冰花。这种洒冰花,在南方是做不成的,只有在极寒之地才可以完成。

说冰灯之前,我得先说一下吃元宵的事。我不知道有谁吃过用黄米面做的那种元宵,颜色是微黄的,有特殊的味道,和糯米粉做的元宵简直就是两回事。黄米就是黍,只不过是没剥皮的时候它才叫黍,一剥皮它便叫黄米,黄米是一种极其古老的农作物,佛家说的“一黍一世界”就是指这种东西。东北敬神祭祖都要用一碗黄米饭,清宫里敬神祭祖用的也是黄米饭。吃黄米饭必离不开两种东西,一是猪油,用最好的猪肚子里边的猪板油炼成的那种油,凝结后一如白玉,没有油,黄米饭化不开,用筷子是很难夹的,放一些猪板油在饭里边,这个米饭才会好吃,筷子才会听话。也可以用糖来替代,但最好是红糖,在黄米饭里放一些红糖,黄米饭马上就会变得很软和,很容易吃到嘴里。好像是,东北过去不产糯米,所以黄米是最软最黏最好吃的粮食之一,春节时候东北人都要做黏豆包,这就更离不开黄米面。至于元宵节做元宵现在还用不用黄米面就不好说了,但黄米面的元宵实在是很好吃,因为糯米其实是没有什么味道的,而黄米却有一股很好闻的粮食味儿,让人闻着亲切。

说回东北的灯吧。现在哈尔滨一年一度的冰灯展并不能代表东北质朴的冰灯,而只能说它是冰雕展示,真正的冰灯做起来其实很容易,找大小不同的水桶,用那种一敲“当当”响的铁桶,然后在桶里接上水,再把接上水的水桶放到室外去冻,千万不要完全冻结实了,一桶水,靠外边的一圈冻成冰就可以了,用个随便什么东西把桶上边的冰捅捅,捅开个窟隆,把桶里还没冻成冰的水全部倒出去,再把桶提到屋里放在火炉子边上烤烤,这样一来,你就很容易把一个桶状的冰壳子从桶里倒出来,然后,在这个冰壳子——冰灯里放上一根蜡烛,这个冰灯就算做成了。在我的故乡东北,到了元宵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做这种冰灯,而且家家户户都会做许多,从屋门口一直摆到院门口,从院门口一直摆到大路边,这样的冰灯会从晚上一直亮到天明。而且,冰灯的亮度远远要比南方的竹篾为胎再糊以一层红纸的那种灯亮丽得多,是晶莹剔透,真是好看。做这种冰灯的时候还可以找些红蓝墨水兑到水里,这样一来,就有了蓝色的冰灯和红色的冰灯可看。这样的元宵节冰灯只能在我的故乡东北看到,不过,在山西一带和内蒙古一带也可以做这样的冰灯。只说我这边,今年的气温好像是要比去年冷一些,元宵节这一天我也做了几个冰灯,放在我的露台上,比买的各种灯都亮丽好看而且质朴动人。这么一说,我又要怀念我的故乡了。

正月十五真热闹

文/贾春林

火树银花不夜天,弟兄姐妹舞翩跹,歌声唱彻月儿圆。

春节之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在美好的祝福声里,笑吟吟地走来了。敲锣鼓、扭秧歌、舞龙耍狮子、吃元宵、赏烟花放鞭炮,在我的记忆里总觉得小时候的正月十五真热闹。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上元” ,其夜称之为“元宵” ,元宵节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自古以来,元宵观灯是我国民间贯穿古今的风俗习惯,因而元宵节又称之为灯节。古人在元宵节张灯结彩闹元宵的盛况,在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这首脍炙人口的词里可见一斑: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把当时元宵节灯市的热闹景象描绘得有声有色。而我却对家乡的元宵节情有独钟、念念不忘,感觉那才叫真热闹!

按照传统习俗,在元宵节那天家家户户要聚在一起吃元宵”,“元宵”俗称“汤圆”,以糯米粉为皮,内裹糖馅,象征着家人团圆、和睦、幸福、甜蜜。小时候,元宵还是短缺食品,只有春节期间,在供销社和大集上才有出售,而且品种单一,塑料袋包装简单,不如现在有芝麻馅的、花生馅的、豆沙馅的、肉馅的等等,琳琅满目,品种繁多。但吃下一小碗味道甜美,浓香扑鼻的元宵,仍感觉回味无穷,赛过人间任何美味。

在辽东地区,元宵节的重要习俗还有送灯、赏灯和骨碌冰。每年的这天晚上,天刚蒙蒙黑,我们小哥几个便在父亲的带领下来到自家的坟茔地,把自己亲手扎制的灯笼放在先人的坟前,点燃蜡烛,然后再给先辈们烧纸,让这野外坟地灯火通明,意味着让九泉之下的先人们在这一天也能看见光明。如今,父母已去世,我们几个哥哥又远离家乡,这项重任只能落在在乡下务农的弟弟和侄儿身上了!

这种纸糊的灯笼及蜡烛缺点是光亮飘忽不定,烛火被风一吹极易熄灭或点燃灯笼引起山火,这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征兆,所以送灯时需要倍加小心。后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大量用塑料、玻璃制成的小灯笼在市场上出现,电子灯逐渐取代了蜡烛,人们在十五送灯时再也没有了后顾之忧。每年正月十五的晚上,山上豆大的微光连成一片,蔚为壮观。

人们为什么要在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往坟茔地送灯呢?奶奶曾经告诉我:正月十五又叫“鬼节”,送灯是给老祖宗照亮抓虱子。另外,送灯也有送丁之意,希望祖宗能够保佑自己家族人丁兴旺,后代万千。年少的我对这些话似懂非懂,反倒增加了一丝神秘感。

赏灯又叫看百家灯。在我的家乡有这样一个传说,在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如果一个小孩能看到一百家的灯笼,保证一辈子不闹眼病。所以,当年我们这些小孩每到这一天就成群结队,村前村后跑个遍,为的是多看几盏花灯,祛病祈福。老家还有一种习俗叫“踩灯”,主角是村里的秧歌队,那情景令人过目难忘。这天晚上,秧歌队在“傻公子”的带领下,穿戴整齐,伴随着“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和铿锵有力的锣鼓声,手举各式各样的花灯,挨家逐户踩个遍,最后来到远离村庄的十字路口,把身上的彩妆脱下使劲抖搂几下,然后把秧歌队带的所有灯笼集中在一起一把大火烧掉,寓意把鬼邪驱除到村外,消灾祛祸,保一方平安。

最有意思的是,元宵节当天新媳妇还要“躲灯”,就是不能在家过节,也不许回娘家,要在天黑前由亲戚接出去,因为迷信说法:十五不躲灯死公公。

正月十五“骨碌”冰是满族的传统风俗,现在没能延续下来。早年,这天傍晚,大姑娘、小媳妇和小孩成群结队来到铮明瓦亮、光滑无比的大河套。大家一边在冰上翻滚,一边念念有词:骨碌、骨碌冰,不腰痛不腿疼;骨碌、骨碌冰,身上轻一轻……

后来,我搬进了城里,这些传统的风俗活动就很难看到或参与到了。但现在每到正月十五,市里也会有一些秧歌汇演、燃放礼花等庆祝活动,热闹劲儿一点也不比乡下差。

三代人的元宵“结”

文/高中梅

每年元宵节,我们家都要吃元宵、观灯会、猜灯谜。我们家三代人心中,有着对元宵节的独特体会,有着与众不同的情结。

父亲常说,他小时候,每到元宵节,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那时他还经常自己动手做花灯呢,做好灯后挂在家门口,那叫一个神气。不过,那时的花灯全是纸糊的,家家上灯的规矩也不同。再后来,每到元宵节,家家就开始蒸面灯,要蒸十二个月份的面灯,借此占卜来年的风调雨顺。

父亲说,勺子灯,是小孩最喜欢的。勺子灯的做法是把面捏成勺子的形状,并捏一个小老鼠趴在勺子沿上,小老鼠的眼睛用花椒粒代替。到了晚上,在勺子里倒上植物油,用一根火柴梗缠上棉花,然后把棉花浸湿了油,然后点燃,是最好玩的。

我儿时元宵节最开心的事,就是吃元宵。那时条件差点的家庭没有糖,就只能吃没有馅的实心元宵,最为普遍的还是芝麻糖元宵。那种猪油丁和糖做馅的元宵是最好吃的,俗称“荤油元宵”,那时候吃“荤油元宵”,是我最期盼的。

我还跟着小伙伴学会了做萝卜灯。萝卜灯十分好做,就是把一红皮萝卜拦腰切断,把下半截掏空、加油、按灯芯。上半截也掏空,但要留气孔当灯罩。等把萝卜灯挖好了,外边再用根铁丝穿上当提手。我挑着萝卜灯小心翼翼地走东家窜西家,至今还记忆犹新。

有了网络后,我的元宵节也悄悄发生了改变。出门看灯展,天冷人又多,我觉得还不如跟父母一起,在家中通过网络观看灯展,还可以时不时地把灯展实况放到微博中,与网友一起分享不同地方的元宵节风俗。

至于吃的元宵,现在流行自己动手做。我们家吃的元宵,是我与家人亲自动手制作的,想吃什么馅儿就吃什么馅儿。我们一家人,一边聊天一边做元宵,气氛融洽,其乐融融。全家人吃过元宵后,都会围坐在一起观看元宵节晚会,这几乎成为了每年元宵节我家雷打不动的规律。

自从有了儿子后,这种规律被慢慢打乱。儿子眼中,元宵节最有趣的,是那元宵面,特好玩,黏黏的,可以捏各种形状。去年元宵节,我带儿子去吃快餐,给他买了一个带音乐的花灯,还送他一本有关灯谜的书,想让儿子多了解些传统文化。

我没想到的是,六岁的儿子元宵节最向往的,是跟着爷爷学扎花灯。儿子说:“能亲自做一个花灯,是最让人羡慕的事。”父亲拗不过小孙子,爷俩花了一下午,做成了一个漂亮的纸灯笼,那兴奋劲儿,人见人爱。到了晚上,儿子又缠着我和***妈,一起挑着他的花灯,像我当年那样,蹦蹦跳跳地走东家窜西家。

我觉得,元宵节的价值,在于它是全民的狂欢节,人人参与,乐在其中。不管过元宵节的方式如何改变,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元宵“结”。这种“结”会深深扎根于每个人的心中,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

不闹不元宵

正月十五闹元宵,一个“闹”字,点出了元宵节的神髓。换而言之,元宵佳节必然是热闹的,而它留在人们记忆里的印象似乎也正是如此。

元宵,也叫元夕,宵也好,夕也好,在字典里都有夜的意思,所以元宵便是上元节的夜。汉语是很有意思的,从字与字的搭配里通常能看出一个节日的与众不同,而元宵的言外之意似乎是说,这个节日的神韵只有在黄昏傍晚以后才能深刻领会。

作为传统节日,元宵节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已经存在了。汉初名将周勃曾于正月十五平定诸吕之乱,汉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为纪念这个日子,每逢正月十五之夜,必定出宫与民同欢。凡此良宵,西都长安,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久而久之,“闹元宵”的习俗便保存了下来。

到了后来,元宵节的热闹愈来愈甚,以隋朝为例,“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金石匏革之声,闻数十里外。弹弦擫管以上,一万八千人。大列炬火,光烛天地,百戏之盛,振古无比。”《隋书·音乐志》里的这段记载,为我们再现了旧时的元宵盛况。透过文字,我们似乎看到了这样一个壮观的画面:一根根火把将黑夜照得亮如白昼,数万名舞者沿着十里长街翩翩起舞,从昏达旦,令人羡叹。现如今,万人同舞的画面多半已很难见着,但元宵节唱戏文的习俗在许多农村地区仍旧完好地保留着。元宵前后,或由企业家出资,或由村民集资,从远方请来草台班子,锣鼓喧天,要一连闹上好几日。

可以说,“闹”是元宵节最大的特点。正月十五非闹不成元宵,不独孩子闹,大人也闹。大街上,舞龙灯,踩高跷,各种活动应有尽有;裹元宵,包汤团,各种美食也是一样不缺。要是细说起来,元宵节最离不得的是灯谜。谜语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以猜,但元宵的谜语显得别有意趣。当人们不约而同地将这些谜语写于彩灯之上,在古镇古村的街头巷尾张挂起来,供往来游人寻猜把玩。这样的活动孩子大人都可参与,没有年龄的限制,于是,节日的喜庆意味更浓了,气氛也变得愈发活泼。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在古代,元宵节不只是全民的狂欢节,还是有情男女的情人节。月光柳影下,两情依依,互诉衷肠,这样的场景在唐代传奇以及宋明话本里随处可见。

元宵佳节还有一闹,就是全家人坐在一起吃元宵、吃汤团,把酒闲话。每一场相聚都是别离的开始,正月到了元宵,便是相聚到了分离之时,农村里唱戏的,戏文结束后,又该奔去远方了,从城市回归农村过年的人,过了元宵,也该继续为生计和理想而忙碌了。没有一场戏可以唱一辈子,亦没有一场筵席可以绵亘不散。于是,唯有借元宵佳节的这一“闹”表达我们对故乡、对亲人的爱与不舍。

欢闹中,明明春意未满,忽感身心温暖——因为元宵年年都有,今年离去了,明年还会再回来,只要家还在,只要情不改,这份闹,这份欢喜就永远都在。

难忘元宵放河灯

我的故乡在贵州省安顺市,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素有“中国瀑乡”“蜡染之乡”的美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黄果树、夜郎洞、红枫湖等风景名胜区。元宵节是我国人民的重要节日,这一天家乡人会举家团聚,元宵节过得热热闹闹。传统习俗有猜灯谜、吃汤圆、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放河灯也是家乡颇具特色的民俗活动之一,因此虽然离开故乡多年,我还记忆犹新。

河灯是用木板做底,灯体材料则为防水纸、布绸、塑料、金属等。家乡人一般把河灯做成荷花瓣形,因此“河灯”又名“荷花灯”。河灯做好后,人们还要将河灯底部浸入蜡烛油中,然后趁蜡油没有凝固时放在沙子上,自然有些沙子就粘在了河灯底部,这样就增加了河灯的重量,放灯时可以增强河灯的抗风力,不容易被吹翻。

家乡人元宵节常在贯城河放河灯,贯城河是安顺的母亲河,环绕着整个安顺城。我读书时贯城河河水清澈,河岸垂柳成荫,又被家乡人称为玉带河。元宵节当天夜幕降临时,人们拿着亲手制作的河灯来到贯城河边,放河灯前由家族的长者将灯盏或蜡烛置于河灯的木板底上,再在灯体上写上一些祈福的话。人们将一盏盏河灯点亮放于河中,让其顺水漂流,以此表达新的一年里对幸福、平安的祈求,希望随着长流水,祛除疾病灾祸,子孙幸福安康。

记忆中在故乡过元宵节,晚上我会跟随父母、叔伯、姨婶一大家子人去贯城河放河灯。当晚河岸两边人山人海,伴随着鞭炮声、锣鼓声,非常热闹。有钱的人家还会请来专门的队伍在河边舞狮子,很多人都在一旁围观。舞狮子的高潮是“狮子采青”。一般是家族的长者用竹竿高高地挑起一棵青菜,青菜上捆着红包,舞狮队就地搭起人梯,让“狮子”边舞边沿着人梯向上爬,攀登至顶端,“张口”把那红包和青菜“吃”进口中,这才算见了真功夫。夜深时,贯城河两岸逐渐从喧嚣转为宁静,一盏、两盏、十盏、百盏……数不清的河灯浩浩荡荡地在贯城河上漂荡着,碧波托着五颜六色的河灯,红色的烛光映照着碧水,天上的星星在水中闪烁着,灯火在河上随着流水移动,层次错落,这样的场面非常壮观,让人难以忘记。

时间在一天天流逝,随着贯城河两岸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家乡已经很少有人在元宵节时放河灯了。又到元宵节,华灯初上,清风拂面,身在异乡的我越发怀念儿时放河灯的那些场景。

闹元宵的习俗

文/王保庆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春节刚过,迎来的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过了正月十一,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从正月十二开始选购灯笼,搭盖灯棚,童谣是这么唱的:“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它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又称为“上元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这一天有吃元宵(汤圆)的习俗,以表团团圆圆。

闹红火,传统的乡村闹红火,从正月初九开始灸懒汉,意味着在新的一年里不可懒惰,要早起不可睡懒觉,要勤劳节俭持家。初十老鼠娶媳妇,十一小佬送闺女,正月十三在乡村就很是热闹起来了,逢庙祭神、打场、转街。解放前后正月十四,在区下辖的各村都要到区里闹红火。(旧时的闹元宵大都安排在晚上)。十五乡村的秧歌、戏曲、闹红火的队伍要集中在县里的人民路边走边演,种类多为旱船、高跷、小跷、耍狮、耍龙灯、跑驴、抬阁、二鬼博跌、大头娃娃等等。讲究见旺火就舞,各家一见红火过来,都要放火鞭表示迎接。

改革开放前多在中华大街进行表演。改革开放后由沿街表演发展成广场表演,在世纪广场设观礼台,主席台,有新闻单位全程直播,台前悬挂大型庆祝横幅,场内设有治安保卫、120救护、119消防车等。在传统闹红火基础上有了特大改观,乐队、彩车开场、威风锣鼓、皇杠队、多彩多异的秧歌队、狮子队、舞龙队、旱船队、还有水漫金山等,精彩表演,锣鼓喧天,一市若狂。

挂花灯,农历正月十三至十七日夜,是我国民间传统庆典元宵节,俗称“灯节”。旧习元宵节城里乡间,到处张灯结彩,游黄河灯、观花灯、猜灯迷,盛况空前。届时,不论皇室贵戚,平民百姓,深闺淑女,均可破常规,顺习俗,制灯玩赏,出游嬉闹。

“猜灯谜”又叫“打灯迷”,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谈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始于南宋《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浑语,戏弄行人。”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迷出于灯,眏于烛,烈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如今每逢元宵节,我市各乡镇村都挂起红通通的灯笼,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平平安安。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至今,深受广大百姓欢迎。

吃夜宵:正月十五吃夜宵,在上党地区也由来已久。汤圆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元宵节吃汤圆的风俗始于宋代,当时的汤圆称“浮圆子”亦称“汤圆子”、“乳糖圆子”、“汤丸”、“汤团”。生日人则美其名曰:“元宝”。宋末元初时,汤圆已成为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元宵”。如今,北方叫元宵,南方称汤圆。元宵依馅轮,分有馅和无馅两种,有馅元宵又有咸、甜、荤、素之分,按制作方法区分,有手工搓制,元宵机制和竹匾水滚等诸种,按粉制区别,则有糯米面,甜玉米面等,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

元宵节燃放烟花的由来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

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蓄、财产统统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底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了此消息如雷震顶,吓得不知所措,过了好一阵子,有一位白胡老头想出来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大家听了连连点头称是个好主意,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晚上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天姑和这次的成功,从此人们每到正月十五日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燃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相传烟花始于隋、唐、盛于宋。北宋时烟花制作已很精致了,有了显现戏曲人物形象的“药发傀儡”。上党地区就有燃放烟火的习俗,烟火又称烟花,其种类有点老杆、跑火马、跑火伞、火船,还有地老鼠、葡萄架等等。现代烟花可分为低空烟花、高空烟花、地面烟花、架上烟花、手持烟花、礼花烟花、带线烟花、造型烟花等八大类,令人眼花缭乱。绚丽多彩的烟花与声声爆竹相辉映,将潞城的夜空装点得红红火火,热闹非凡。

喧嚣之后

文/廖天元

好久没在正月十五闹腾了。闹,必定要有一群人,一个地方,一项载体。因为疫情和环保的因素,我所在的城市,好几年没举行过大型灯会、放过烟花、踩过高跷、舞过龙狮了。正月十五,在不经意间冷清下来。

我情不自禁想起蛴蟆节的热闹,这个民俗活动在每年正月十四登场。入夜时分,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举着自制的蛴蟆灯,高唱民谣。沿着街道和山路行进一圈后,把象征着瘟神的蛴蟆灯插入水田,祈祷新的一年诸事顺利。一路星火辉映,鼓乐震天,笑声绵延。几万支火把把山间照得透亮,把人的心也照得格外温暖。

一夜狂欢过后,乡间就彻底安静下来。后来我才知道,在当地人眼里,蛴蟆节就是元宵节,也是一年中最重要、最热闹的狂欢节日。

中国很多传统节日是各有各的过法的,有些需要在家过,比如春节和中秋;有些需要去大自然中走走,比如端午和重阳。这样的节日,大抵都被寄寓了团圆之意,但元宵节的主题就是狂欢。人们用文艺或豪迈的方式,吹响城市的热闹,一扫乡村的寂寥。

在《红楼梦》第十八回和第五十三回中,曹雪芹描绘了热闹的元宵节。第十八回中,元宵佳节,恰逢元妃回府省亲,贾府的灯品装饰就非同一般。小说里写着:“只见清流一带,势如游龙;两边石栏上,皆系水晶玻璃各色风灯,点得如银花雪浪;上面柳、杏诸树虽无花叶,然皆用通草、绸、绫、纸、绢依势作成,粘于枝上的,每一株悬灯数盏……诸灯上下争辉,真系玻璃世界、珠宝乾坤。”

想想这个画面,是多么流光溢彩。当然,曹雪芹如此刻画有深刻用意,在元宵节活动背景的描写中,他用对比的手法,反衬出人物内心的悲愁落寂。元妃因身份特殊,不能像普通家庭中的儿女那样在父母长辈跟前承欢取乐、恣意谈笑。与亲人的短暂团聚非但没有改变日常生活分离的事实,更是把因长久分离而被压抑着的悲哀释放出来,不免在元宵节之夜多次垂泪。

人世间的灯火辉煌,掩饰不住幽暗的寂寞。想来有些悖论的是,元宵节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正月却是最寒冷的时节。满街的烟花璀璨无比,落地后却瞬间碎为一地——喧嚣即平静,绚丽即毁灭。想来,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耐人寻味呢?

喧嚣之后是寂寞,成功背后是辛酸。那些年,我在小镇组织蛴蟆节,当最后一声爆竹炸响、人群像潮水般退去的时候,我身心疲惫。想起辛弃疾的那首《青玉案·元夕》,我曾经以为,“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阑珊,意思是灯火辉煌,后来才知道,其实是指零落稀疏的样子。是的,只有穿过热闹的表面,冷静下来,我们才能叩问自己的灵魂,找到心灵的故乡。

很幸运,这几年的元宵节,我都和家人一起过。我们看着晚会,从容地聊着天。听父亲说,不管我在不在家,母亲总会把我吃的汤圆算上。我知道母亲那时望着窗外的烟花,她一定会祝福什么。我也知道,第二天一早,她会和乡亲们一道走向田间,开始耕耘姹紫嫣红的春天。

花灯云影共徘徊

文/靳小倡

元宵节又名“灯节” ,是中国的重要传统节日,其历史可追溯到汉代。张灯习俗的大发展则是在唐宋时期。

盛唐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富庶,给礼俗、娱乐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唐都长安和西周、两汉一样,例行宵禁,唯独元宵节期间可以看灯。元宵节张灯习俗活动规模一年胜一年,极尽姿态,出现了高达八十尺,点燃后百里皆亮、光明夺月色的“百丈灯树”;还有广达二十间,高达一百五十尺,悬挂着珠玉、金银穗,描绘着龙凤虎豹,极尽绮丽和韵致的“灯楼”。花灯不仅花样翻新,品种繁多,而且在灯光下有乐舞百戏。成千上万的宫女及民间少女在辉煌如昼的灯火下边歌边舞,这些歌舞有的叫“行歌”,有的叫“踏歌”。在这灯火璀璨、载歌载舞的元宵节,文人献踏歌词,吟诗作赋,倍添雅兴。

宋代城市生活进一步发展,元宵灯火更为兴盛。宋朝灯笼制作较唐朝更为华丽奇巧,灯品繁多,有五色琉璃灯、白玉灯、走马灯、沙戏灯、珠子灯、海鲜灯、罗帛万眼灯、象生鱼灯、人物满堂红灯等多种花灯,更有兼具山林形胜的鳌山,也称“灯山”的出现。为了元宵节大放花灯,人们从年前冬至就开始了庞大的灯山制作。在灯山上,彩绘的多是神仙故事。灯山点燃后,万灯齐明,金碧四射,锦绣交辉。有的灯彩绘成文殊菩萨跨狮子、普贤菩萨骑白象等造型,特别令人惊奇的是,菩萨的手臂能自如活动,手指还能出水,喷珠溅玉,奇妙多姿。到了元宵节,月光如水,灯海深处锣鼓声声,鞭炮齐鸣。花灯上鸟飞花放,龙腾鱼跃,各种人物舞姿翩翩。人山人海,乐声嘈杂十余里,形成了红火热闹的盛大场面。

元宵放灯风俗,历宋元而不衰。明代的灯节,仍然可以与唐宋两朝媲美。

清代的元宵节依旧热闹,只是张灯的时间有所减少,一般为五天,从十三日开始到十七日结束。花灯由纱绢、玻璃制作,上绘古今故事。冰灯是清代特殊的灯品,由满人从关外带来。这些冰灯结冰为器,栽麦苗为人物,华而不侈,朴而不俗,极具观赏性。那时,民间娱乐活动增添了大量内容,元宵节期间,人们不仅舞狮子、舞龙灯,还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打腰鼓……每日社火不断,锣鼓喧天。孝义县志《清·雍正版》载:“元宵,张灯结彩,庭插松柏,门列炉火,光焰腾灼,箫鼓喧阗,男女夜游,自十四日至十六日止,凡村镇作九曲黄河灯。”

民国时期,灯节的传统习俗一直因袭下来,只是灯期又缩短为三天,十四日为试灯,十五日为正灯,十六日为残灯。新中国成立后,城乡依然要欢度元宵,就这样,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元宵灯节历尽变迁,相延至今,盛行不衰。

红楼梦中的元宵节

文/张宏宇

在古典名著《红楼梦》中,描写贾府的各种节庆活动,几乎涉及到了中华民族每一个重要的岁时节令。纵观这些节庆详略有序的描写记述,可以看出,作者曹雪芹对元宵佳节有着独特的情愫和感受。

在曹雪芹笔下,书中很多地方浓墨重彩地描写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小说的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的一章中,就两次写到元宵节。第一处:“士隐见女儿越发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喜,便伸手接来抱在怀中,斗她玩耍一回,又带至街前,看过会的热闹。”文中的“过会”,即是元宵节的活动之一。开篇有首诗句:“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可见元宵节成了书中一个重要的提示。

紧接着第二处写道:“真是闲处光阴易过,倏忽又是元宵佳节。士隐令家人霍启抱了英莲,去看社火花灯,半夜中,霍启因要小解,便将英莲放在一家门槛上坐着。待他小解完了来抱时,那有英莲的踪影?”文中的“社火花灯”是指元宵节夜晚街头的鼓乐、歌舞、百戏、杂耍、放花灯等娱乐活动,写出了当时老百姓观看社火花灯的盛况。从作者寥寥笔墨中,描绘出了元宵节的热闹非凡,社火花灯,倒尽了当时元宵节的繁华景象。

红楼梦中详细描写了贾府过元宵节的情景有两次。第一次是元妃省亲时,当时贾府处于极盛时,整个荣国府装扮得花团锦簇,灯光灿烂,非寻常人家可比。贾府的元宵节是在《红楼梦》第十八回“林黛玉误剪香囊带,贾元春归省庆元宵”开始的。元春晋封贤德妃,回家省亲,便正是元宵佳节。

元妃省亲回宫后,还特地制作灯谜与家人同乐。以贾母老太太为首,率领众位美女看戏、击鼓传花、听评书、吃酒行令、猜谜、观看烟花,乐此不疲。大观园中的元宵节,亭台楼阁处处张灯结彩,众小姐丫环们兴高彩烈地参与,尽情享受节日的欢乐,让这样的节日热热闹闹的。红楼梦中的元宵节,为大观园的如花美眷添了一笔闺中景致。

到了贾府第二年再过元宵节时,便开始显露出衰败的景象。《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一章中,贾母开夜宴时,虽然荣宁二府赏灯吃酒,笙歌聒耳,喜乐喧天。但是贾氏族人来者却寥寥无几:“贾母也曾差人去请众族中男女,奈他们或有年迈懒于热闹的;或有家内没有人不便来的;或有疾病淹缠,欲来竟不能来的;或有一等妒富愧贫不来的;甚至于有一等憎畏凤姐之为人而赌气不来的;或有羞口羞脚,不惯见人,不敢来的……”虽然此时的元宵佳节,还显得流光溢彩,浮华奢侈,但早已没有了过去那种雍容华贵的万千气象。如此尴尬的情景,也使这年的元宵节成了贾府最后的精彩。

元宵节贯穿在整个小说中,红楼梦开头,贾府还没有出现,先出现个甄家,书中的甄家覆灭其实是贾府覆灭的前奏,甄家是在元宵节后遭受一场大火而衰败的,而曹雪芹笔下的贾府最后覆灭也在元宵节,现实中的曹家被抄几乎也是在元宵节后。曹雪芹笔下的元宵节,悲喜相加,真幻相生,虚实相形。红楼梦中的元宵节,同样又是生动精彩,且诗意盎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