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章
必读社 > 好文 > 散文诗歌 > 正文

描写猫的文章

2022/12/07散文诗歌

描写猫的文章(精选18篇)

心机猫

文/马未都

我养猫是中年以后的事。最初一个朋友说他们家有个小折耳的蓝猫,当时一想:这蓝猫太有意思了。一看是蓝灰色,很喜欢。拿来的时候两手捧着,一丁点儿,在家里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就它一“人”,大家都哄着它。

有一天,我觉得一只猫养着孤独,能不能再给它配个伴啊?我买了一只叫三三的小猫,还有另外一只猫,跟三三一窝的,脸上的花纹长歪了。主人说这猫没人喜欢卖不出去,你要喜欢就送给你了。所以我就花了一只猫的钱,买了两只猫回来,一下子我们家就有三只猫了。

回来就出问题了。我原来以为给它找一个伴,有得玩了,它会高兴,要不然它在家里很孤独,我们一出去,它一“人”在家,多没劲啊!但是我不知道猫还会吃醋,我们家原来那蓝猫就开始自残,太可怕了。它迅速就瘦成皮包骨,然后就瘸了,一步一瘸,把我们全家都给惊着了。

我抱着这猫到处求医,花了好多的钱,比买猫贵多了。然后到医院,现在医院也高级,去照X光,医生告诉我它的骨骼没有问题,但它确实瘸,一步一步地,让人看着特心疼。后来有一天,这猫在阳台上面待着,瘸着走过去的,我看着它走过去的,结果这个地方正好有一个镜子,我在镜子这边,它看不见我,但我能看见它。那猫没看见我的时候突然不瘸了,噌一下就跳到椅子上去了。我当时一愣,我说它怎么不瘸了?我赶紧冲过去看它,然后这猫呢,就一脸不好意思地看着我。从那以后它就再也不瘸了,一天一天丰满起来,跟正常的猫一样。

当蓝猫不瘸了,身体日渐丰满,所有人围着它的时候,觉得聪明的人类被一只只有一岁半孩子智力的猫给欺骗了。这事过去很多年了,家人聊天一说起这个事就觉得真不可思议,说:“猫怎么有这么大的心机呢?”

其实,这是动物本能。比如最近新闻说生二胎的问题,有的孩子就说:“妈妈你不能给我生弟弟生妹妹,你要生我就死给你看。”这也是动物出自本能的嫉妒,通过文化是可以改造的。文化告诉他,你有一个弟弟妹妹,有多么幸福,他就会跟爸爸妈妈说:“你帮我再生个弟弟妹妹吧!”这完全是一种文化。独生子女长时间陷入一种独子文化,所以导致孩子的这种嫉妒心、动物性的本能就会表现出来。

画猫

文/一瓢饮

乡下的爸爸来信,说要搬家了,让我回去一趟,为的是那一箱子书。老人不知道该怎样处置,搬家时手忙脚乱的,怕给糟蹋了。

其实,那都是些旧书,准确地说是些报刊杂志和课本。我在家读初中时虽然学习一般,但所用之教材毕业后仍没有丢掉。偏爱书画,就用自己平时积攒的零钱到邮局订了几种杂志,《美术》有,《书法》也有,看过了就都放在一个箱子里。待到初中毕业时,这些杂志加上课本就挤满了那个不大不小的箱子,当然还有画册字帖什么的。以后参加工作,世事纷繁,就懒得再翻书,更甭说写字作画了,而那些存在家里的书,也只有逢年过节回去看望老人时,才能抽空掏出看看。

如今爸爸妈妈要搬到矿上来,这书无疑就显得累赘,我虽无暇读书,却爱惜如命,眼下只好删繁就简,择优留用。需要继续保存的放在一边,需要忍痛割爱的放在一边。妻过来帮忙,拿起一个本子却看了半天,说,我还以为是旧情书之类的什么秘密呢?原来是猫眼、猫鼻、猫嘴、猫身、猫爪!我接过一看,那是我当年学画时的一个速写本。妻问:这是你画的?当然。这时,我不禁想起一段久远的故事,就慢慢地讲给她听——

我十五岁那年冬天,体弱多病的妈妈又患了胆结石,医生说得马上手术,爸爸就把多年的积蓄拿出来和三哥陪着妈妈去沈阳了。那时大哥二哥在矿上工作,家里就只有我和十一岁的弟弟,守屋望门,喂鸡喂鸭倒也罢了,只是临近年底,户户开始张灯结彩,惟独我家冷冷清清,不但过年的鱼肉没买,粘馍馍没烙,就连除尘糊墙、拆洗被褥这些最基本的事也没做。妈妈是个要强的人,平时在家洗洗涮涮,缝缝补补,尽管小屋简陋,也要干净整洁。每到过年更是早起晚睡,里外忙碌。等办好年货了,儿子媳妇也回来了,吃饱了,喝足了,热闹一番后又都鱼贯而去,留下两位老人孤独地品味节日的余香。

今年却只有我和弟弟厮守这个家,迎接新年。我对弟弟说,妈妈去省医院住院治病,咱俩不能前去照顾,但是在家可得多干点活啊!把家收拾的干干净净,等妈妈回来该有多高兴。弟弟很听话,不再出去玩了,我们就一起劈柴、刨冰、洗衣服、擦玻璃……街上的孩子已经断断续续地鸣放鞭炮了,我们却掐指算着还有几天过年,妈妈什么时候回来。那天,我正和弟弟糊墙,歪歪斜斜总算糊上了,棚却够不着,这时,隔壁的艳姐看见就主动过来帮忙,使我和弟弟很是感动。但最让我焦急的还是那些被褥,拆是很快就拆了,洗也洗了,但怎么也缝合不上。难道要等妈妈回来不成?这时,邻家的婶婶们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它们丢下自己手中的活计,替我一针针一线线地缝补起来,记得当时我哭了,弟弟也哭了。就这样在邻里乡亲的帮助下,我们的家和往年一样,也有了节日的气象。

那时,我正陶醉于绘画艺术的王国,为了表达我们对邻居的谢意,我决定为他们每家画一幅画。于是用了三天晚上的时间画了三幅《猫蝶图》,并题上感激的文字,在腊月十五这天和弟弟一起登门送去。婶婶们很高兴,马上将画挂起来。当时,我和弟弟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在心底款款流动,也就在这天晚上,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妈妈回来了!我们急忙迎接出去,看见三哥背着妈妈,爸爸挎着包袱,很苍老的样子。

妈妈成功地做了胆结石手术,回到家里躺在那坚硬温暖的火炕上,睁开眼睛,望着我和弟弟,望着这个和往年一样干净而整洁的家,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妻子沉默不语。

也不知什么时候,妈妈已经站到了我们的身后,我看到她老人家的眼里浸满了泪水,尽管这泪水有些浑浊,有些干涩,但它却映出了我们这个家,这邻里乡亲,这情感世界。

故乡春早

文/郭占海

乡村三月喜东风,地气流光暖意融。
舍后阴沟遗冻雪,窗前檐脚挂溜冰。
枝头布谷催人动,林下黄莺顾自鸣。
枯草折腰根见绿,青杨呶嘴蕾着红。
妇挖猫耳新鲜菜,童滚猪毛老旧蓬。
播叟驱犁时不误,雏驹伴母垄间行。
孰能最解农家苦,掌上胼胝厚几重。

晚年移居江南,时节物候与长春不同,每当节气变换,总能让我一遍遍怀想起“共此时”的故乡那一幕幕不同的物貌风情。浓厚的乡情化作了这首长律《故乡春早》。诗成于2012年的清明时节,它就像一幅幅故乡的旧照,我时常拿出来仔细翻看,用以排遣和慰藉与日俱增的乡情,谁知却平添了一段难以断离的乡愁。

小时候,故乡的冬天比现在冷得多,下雪次数要多得多,覆盖地面要厚得多,积存时间也要长得多。乡村里猫了一个冬天的人们期盼着春天的到来。随着农历三月的熏风拂过,大地褪去银装素裹,空气中萌动的暖意便让人身心舒展,和大地一样生机渐臻盎然。

刚穿上“死裆裤”的年龄,我在和煦阳光照耀大地的日子,跑到一望无际的田野里,看地气袅袅蒸腾,一片流光闪动。远处的村庄、树木在地气的光影后,如处扶摇仙境。原始的宁静与生态的祥和,笼罩着春天的世界。我遥遥地望着父母劳作的方向,想象他们正在这仙境中愉快地劳动着。

春天渐渐到来时,冰雪融化,只有小屋后背阴的小沟里还存有积雪,草房前坡顶上白天晒化的雪水流到檐边,檐下的温度还在零下,水滴便在房檐下结成了冰,形成上粗下细、水晶般晶莹剔透的长长一排“冰溜子”。特别是太阳西坠时,更是快速地生长。它们是孩童时期的可爱玩物。春日渐深,各种候鸟纷至沓来,有什么“臭鸪鸪”“山雀”“烙铁背”“瞎老叶子”“画眉”等等,更不用说昏晓时时鸣唳的一队队大雁、漫天聒噪的“黑老鸹”,还有“喳喳”的花喜鹊,和着那声声“布谷”,天籁缤纷,悠扬春曲回荡天地,一扫长冬的寂寥与萧条。

孩子们用天真、好奇寻找迎接着春天,向妈妈报告发现荒坡枯草里已经长出鲜绿新茎,献上溪边杨柳枝条上掰来的鸦嘴样紫红色嫩芽,还有机会得到妈妈的带领,到还没开犁的大地里采挖最先长出鲜叶的猫耳菜——那毛茸茸的猫耳菜甚至有些已经开出了小黄花儿。大人们说,这种野菜顶着冰碴儿就开始长了。晚上便会尝到汤中那特别清新的春天味道。跟着妈妈挖菜的孩子就像小猫钓鱼一样!更有乐趣的是在田边发现上一年枯老的猪毛菜,干枯后的猪毛菜呈大球形状,把它抛起,让它野兔般顺风翻滚飞逃,再欢呼追赶,捉回再放,直到累得追赶不及,任它没了踪影。

童年,就如这早春一样,充满着生气与活泼。观看大人辛勤地播种,看着那初生的小马驹跟在母亲身边的萌萌姿态,在它身上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那时的我,还不知长辈们手中握着的层层老茧,积淀了多少艰辛与劳苦。

爱情流浪猫

文/七天路过

她爱他,他爱猫。

一开始他是不喜欢她的,她有点张扬,他若是静如处子,她便是动若脱兔,总是洋溢着青春少女特有的气息与活力,而他一直习惯于低调平静的生活。他和她像两条平行线,又或者注定是一个V字宿命,她站在这个顶端,他站在那个顶端,开始天涯相隔,在某一时间开始一起往下掉,最终还是遇见了。遇见,就不再错过。

她开始追他,热情而大胆。她为他写情书,真实版的鱼传尺素。浓得化不开的情意在笔尖跌宕成一纸繁华。她为他绣十字绣,一针一线,爱为径,情为纬,寸寸都揉进真心。她为他叠许愿星,她为他关注篮球。她说:谢习远,你不是老嫌自己瘦吗,跟我混吧,我保证把你喂的白白胖胖。他说:为什么是我。她的优秀,是众所周知的,热烈的光芒总是众人的焦点,爱慕者更是万紫千红。她调皮,模仿周星星的语气: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我周离瑾就是喜欢你,不违反中国宪法吧。他无奈,不是不心疼,不是不感动,只是他也这样深爱过,执着过,像夸父一样追逐着自己的太阳女神。整整四年,是块冰也该融化了罢,可是那女生像坚固的碉堡纹丝不动,他终于累了,像波涛汹涌的海面风浪过后经不起一点打击。她进,他退。

她发短信,他不回,不知道说什么,她接着发,自言自语,自圆其说。本着爱屋及屋的原则,他的一切习惯和爱好她几乎如数家常,唯有一点,他爱猫如子,她却没办法同行,每次他和猫亲近时,她宁愿远远的看。

时间如水,她的等待在岁月水流中渐渐凝成了姿态,为他买饭,为他占座位,直到他习以为常,所有习惯了的事物都散发着日渐柔和的温暖,有一天,他对她说:我家的猫有猫仔了,一起去看看吧。她终于将爱情修成正果,幸福指日可待。

她枕着他的手,用力抱着他的胸膛,仿佛除了这里她再也无所依靠,幽幽地说:我终于停在离你心脏最近的地方,远远,让我做你生命里的一束阳光,我要让你永远快乐。他迷乱在她发香间:你是拯救我的妖精。她说:我第一次看见你时,下着雨,我走你的左边,只看到你的侧脸,我花痴地想这是一忧郁型帅哥啊。你头发碎碎长长,上面仿佛长满阳光,可是你是那么的悲伤,那一刻我就决定让你快乐,我不想让你难过,远远,你会记得我吗?会记很久很久吗?想起我的时候,一定一定要开心哦~远远,我多想嫁给你,为你洗衣做饭,为你生一群一群的孩子。为你去喜欢猫。他亲呢她的脸颊,“知我为何如此爱猫吗。小时候有一天午睡醒来,我发现妈妈和家里的黑猫一起不见了,爸爸说妈妈去很远很远的地方了,再也不会回来了,我哭着说妈妈不要远远了吗,爸爸淡淡地说***更爱猫。我就相信了,于是我开始养猫,对它们很好很好,我想既然妈妈那么喜欢猫那我也喜欢,妈妈总有一天会回来找我的吧。可是她没有回来,我一直觉得自己像一直流浪的猫咪,没有人疼爱,没有人在乎,遇见喜欢的那个女生,我在她身边默默守了四年,可她还是不收留我。我就是个悲剧吧。”“不,远远,你不是,你有我,你要记得我会燃烧整个生命去爱你。”回应她的,是温热缠绵如一个世纪的吻。

她和她的婚纱照拍得很唯美,幸福裹着蜜香迫不及待溢了出来,婚后的生活在既定的轨道上运行着,她生下一对龙凤胎,做了父亲的他多了份细腻敦厚,看着孩子一点一滴的成长起来,她和她总是有默契的相对一笑。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几个月后她出差,太过平常的工作,谁也没想到这次竟预示一个巨大的灾难,家里的猫咪不安分的缠着她的脚,似乎预料了一切,她轻轻推开,奔赴月台。工作一切顺利,她打电话:猪头,好想你啊~好想马上见到你,见到宝宝。他说坐动车吧。她同意,抱着同伴走向车厢,是只猫,她托亲戚从法国带回来的,这次刚好送他作生日礼物,这只猫咪是很特别的品种,没有锋利的锐爪,她想:远远,我愿成为这样的猫,把唯一可以伤人的利爪都丢掉,一辈子依偎在你身边。

谁也没预想到这次事故,动车行至温州路段,与另一辆车追尾,她眼前顿时一片黑暗,哭声喊声尖叫声乱作一团,她的猫,远远的猫,随着人流向外冲的她又逆流而返,猫咪,我再也不让你流浪。一阵惊天的炸声,尘埃落定,一切都来不及了。

“爸爸,你为什么不让我们养猫呢,你为什么那么讨厌猫咪呢?如果妈妈在,一定会让我们养很多很多猫的。”他看着儿子和女儿指着她生前和猫咪的合照据理力争,眼睛湿润成一片海,儿子和女儿也都是爱猫如命,这是宿命么,她曾经那么讨厌猫,可是为了猫她竟然离开了我,周离瑾,你说你要让我永远快乐的。你说过的。

“远远,其实我不讨厌猫,我很小的时候养过一只黑猫,我喂它吃的比我自己还好,可是后来它死了,被别人踩死了,我连最后一眼都没看到,后来我五年级有一个特别特别好的朋友,我们经常形影不离的那种,可是六年级的时候她转学了,我再也没有见过她,我们连个正式的告别都没有,到初中我喜欢一个男孩,可他最后还是离开了我。所以,我总怀疑我是被诅咒了的小孩,我喜欢的人和事物最后都会离开我。远远,你一直爱我好不好,让我相信我能得到幸福。”

离瑾,再也没有一个人,爱我如生命,你是我流浪的终结者,没有一个人,比你更爱我。亲爱的。

睦邻

文/顾仁洋

那天,有朋友在自己的空间里晒出了一组图片:华丽大厅、高朋满座、菜肴丰盛,宾客们推杯换盏、觥筹交错、笑逐颜开。配文说,“楼上住户迁新居,请我们老邻居聚餐,气氛热烈。这还是第一回,可谓开了先河。”我的脑海里立即蹦出了一个词:“睦邻”。

睦邻,这个词,是前不久刚从一位渔友嘴里说出来的。一个周日,我们约好下午一起野钓。终于等到他的时候,只见他满面酡红,神采飞扬。什么事这么高兴呀?我问。老大家“睦邻”呢,他快活地回答。睦邻?我有点纳闷,倒是新闻播报里经常听到“两国间将加强双边合作和交流,致力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第一次听普通人说睦邻,啥意思?渔友带着酒后的兴奋解释说,他乡下的大哥家新建了房屋,中午带四邻吃饭,相互客气,也算打招呼,以后一起做邻居了,提请相互帮衬照顾呢。渔友拍拍我的肩膀,乡情嘛,你懂的,远亲不如近邻呗!

这我懂,邻居好,赛金宝。可我们那不叫睦邻,带吃饭在乡下倒是也有过一段时间。记得农村开始规划建设居民居住点的时候,这个习俗尤盛。逢到一户新迁入,户主必定请上厨师,在家里搭起敞篷,办起丰盛的家宴,每户请来一位乡邻,一起团着吃顿饭,宣示着从此就是好邻居了。后来,城里镇里都开始建商品房了,房主还是请客,只是只请亲戚了,叫做“贺搬”,一来亲戚们祝贺买了新房,道个喜;二来,亲戚们知道房主以后住哪了,有事好登个门拜个访。这与乡下的睦邻原委已经大不相同了。

乡下的睦邻之风其实“恒久远”。记得儿时,日子过得特别的艰苦,缺衣少食的。我就十分盼望两件事:有人家生娃,或者有人过生日。为什么呢?有人家生娃,一定会挨家挨户分红蛋和端“猫咪粥”。红蛋如今还分,只是很少涂色,一般还是生的,据说这样方便收到的人好自行安排。那时,我们收到的红蛋一律是煮熟了的,而且用洋红粉涂了色。拿到手,满手的红。立即将红蛋敲碎、剥开,狼吞虎咽吃开了。父母总是追在后面提醒,慢点、慢点,喝口水,小心噎着。“猫咪粥”现在几乎没人家端了。过去生娃的家庭,总会安排两个人出来。一个人自然是挎着一大篮子红蛋,另一只手里拎着一袋红糖,还有一个人拎着一桶子(木桶)糯米粥。到一户,分过红蛋,便等家主拿来蓝瓷粗碗,盛上一碗糯米粥,挖一调羹红糖递过去。家主也会随心意给一些零钱,说上一些祝贺的话语。分红蛋的还没走远,“消灭”了三五只红蛋,我们又打起了“猫咪粥”的主意。父母也由着我们小孩子他一调羹,你一调羹地挖着吃。规矩不可破,碗底最后总要留一点粥给猫咪,希望人家新生的孩子像猫咪一样秀气呢(所以才叫“猫咪粥”)。

有人过生日就更好了。“逢十”过整生日是乡下人的大事,平时小生日是忽略不计的。整生日要挨家挨户端寿面,还不用给随心意的份子钱。和分红蛋一样,也是两个人出来,一个拎着一桶煮熟的面条,一个端着盛着菜肴的大盘子。挨家挨户地端,到一户,先给你叉一大海碗面条,再在碗头上叉一两筷子炒菜。很多时候,炒菜无非是韭菜炒百叶,药芹炒香干什么的,偶尔一两户会有炒肉丝,那我们就更加开心了。现在想起来,还舌下满满的生津呢。

留得住乡音,记得住乡愁,念得起乡情,睦邻是多么美好而又令人怀念的事情啊!

文/赵玉龙

小时候养过多少只猫,已经记不起来了。比起狗,我觉得猫要冷淡得多,甚至于有些无情。猫的吃食归我管理,我去喂它的时候,用筷子敲一阵碗口,它循着声音会马上从远处跑来。我会故意忽悠它一下,把吃食拌了又拌,却迟迟不给它吃,它会望着我,喵喵地不断叫着。其他时间,它静悄悄地趴在窗边发呆。

它很爱干净,用自己的口水和爪子洗脸动作娴熟。父亲编的躺椅上,因为家里比较窄小,经常会放一些衣服。那些衣服通常是父亲干活的时候穿过的,还没有洗。猫喜欢伏在上面。有时候,衣服会粘上猫的毛,母亲会很生气,把熟睡中的它拎起,甩到地上。但是它似乎从来不会受伤。遇到劲敌的时候,它的背会弓起来,毛竖直,咧开嘴巴,再强悍的对手都会被吓退。我觉得它很善于保护自己。因为它随时都有警惕,人们常说一猫九命。

猫很怕冷,或许是因为它孤独。它总是喜欢独自玩耍,有时候喜欢戏弄小老鼠。天气冷下来的时候,它总是会来到我的脚边,来蹭我的腿。这样它会感到温暖。有的时候,我去灶膛烧火,它会猛地从灶膛里蹿出来,吓我一跳。

当一只猫养得很肥的时候,会有人对它的肉体有所窥觑,有时候,它会突然消失几天,有时候,它会永远消失。它是这样安静,与世隔绝地生存。

化龙山的精灵

文/严共昭

走进化龙山,不经意间,猛一抬头,山那边就飞来一只大鸟。翅膀有力地上下扇动,在蓝天上撞击出金属般的锐响,闪电一样划过苍穹,犹如正在执行特别任务的战机。

这类鸟,老百姓叫鹞子,不单指一种鸟,在化龙山地区泛指金雕、白肩雕、雀鹰等。它们都属于鹰科,是一种大型猛禽。金雕、白肩雕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雕,成鸟翼展超过2米,体长可达1米,因头和颈后羽毛在阳光照耀下反射出金黄光泽而得名,以其突出的外观和敏捷有力的飞行而扬名北半球,古代巴比伦王国和罗马帝国都曾以金雕作为王权的象征。

这些鸟是天之骄子,不甘心匍匐于浅地里过活,高飞到半崖头,一生风雨兼程,从崖头上出发,在崖头上落脚。休息时,总是眯着眼,半是休息,半是寻找猎物。它们以田间的老鼠、山中的野兔、落群的孤鸟为食,有时也偷猎家禽。它们是孤独的,从不合群,你见不到高远的蓝天下,众多的鹞子在一起搏击长空。一年中的任何一个季节,或早或晚,或晴或阴,它们没有规律地出现在天空。一抬眼,你就看见了,在目光穷极的高空,或平飞,或侧飞,或滑翔。在漂浮的云层中,像沧海中的一叶小舟,随意地与波浪做着交流;有时云在急速流动,它却纹丝不动,像是有意做着云的背景,优雅而傲慢!暴雨里,它不紧不慢地在雨幕中穿越,双翅分开雨幕,像明星演员分开沉甸的大幕,引来一派浩荡的惊叹。雷电中,那划破苍穹的闪电以它为光源四溅而开,像沸腾的钢花。晴日,它背负夕阳,翅膀宽大地展开在太阳两侧,宛若一只闪亮的太阳鸟!

这山中的悍物儿,一次猎食,几天不饿。平时,待在家里总是不动声色,却在发现猎物的猛然间射箭而出,破空作响。“轻抛一点入云去,喝杀三声掠地来”,偶有一只啃食玉米的老鼠,或蓬间雀、或草间觅食的鸡,或一只蹦跳的野兔,漫不经心地唱着、跳着。一道光影闪过,只见半空中飘落的败羽或绒毛,在空中扶摇。它们选定的目标,都不会生还,锁定目标的精准,让人难以置信。听老年人说,它们生擒过浑身披剌的豪猪,也掠食过半大的山羊。

与白天搏击长空的金雕、白肩雕、岩鹰相反,山中还有一种在夜间活动的鸟类,因面形似猫,人们叫它猫头鹰。猫头鹰是种很可爱的小动物,毛茸茸的,看起来很乖顺。我家后檐上的椽子夹缝中,就曾住着猫头鹰,那时家里的粮食随便放在哪里,都是安全的,也不知啥时候,猫头鹰搬家了,只记得看不见猫头鹰的时候,家里就多了老鼠。

猫头鹰,周身羽毛稠密而松软,飞行时产生的声波频率小于1千赫,令一般的哺乳动物无法察觉。在漆黑的夜晚,能见度比人高出百倍以上,加上特殊的颈椎结构,飞行时头可转动270°,是天生的猎杀高手。猫头鹰的食物以鼠类为主,也吃昆虫、小鸟、蜥蜴、鱼等动物。它们白天隐匿于树丛、岩穴或屋檐中,不易见到,夜晚便颠簸如醉汉,敏捷快速地开始了夺命追杀。它无声无息地出现在夜空下,一旦听到猎物移动的声响,就会很快地调整扑击方向,瞬间出爪,一举奏效,从不失手。每次出征,都如闪电,只有胜利,没有失败。

它们,站在鸟类食物链的顶端,掌握着各种鼠类的生杀予夺大权。一个在白天,一个在黑夜,神灵般地主宰着这个世界的另一空间。

说猫

文/万国伟

猫是一种孤傲的动物。

我原本对猫不甚了了,因儿子在家养了一只,我才有机会偶尔与它“亲密接触”。

其实猫并不讨人喜欢。它常常对你的招呼听而不见,从它微微扇动的耳朵,你知道它听见了,可就是不理你。

猫并不好接近。你摸摸它是可以的,如果你想把它抱在怀里,它立马前爪抓后爪蹬,“嗖”的一下逃跑了,它喜欢跳到高处睥睨着,也不愿意躺在人的脚下,要是把它惹毛了,后果可能很严重。

猫的行为总是令人琢磨不透。猫在自己的“领地”里,总是喜欢站在高处,连睡觉也要找一个高一点的地方。它时而孤独忧郁,临窗眺望,眼中反射出清冷的光;时而高贵优雅,闲庭信步,虎虎生威;时而温顺调皮,在冰凉的地板下肆意打滚,用脖颈使劲蹭你的脚腕,用鼻子嗅嗅你的脚趾,如果喜欢你,就发出咕噜咕噜的响声。

猫是好奇的动物。总喜欢深入陌生的领地,去感受它没有去过的地方,在家里除了防火防盗还要防猫,有一次,我开凉台门的时候,一不留神,猫“喵”的一声“嗖”了出去,动作敏捷如灵猴,抓是抓不住的,它又不听召唤,霎时间猫临险境,它走在凉台的边缘上俯视着楼下的行人和花花草草,嗅着陌生的气味。“好奇害死猫”,如果猫跳下去或者不小心掉下去,“九条命”也必死无疑。想到这,我惊出了一身冷汗,也不好用手去抓它,万一抓不住,它必然逃跑,这样非掉下去不可,索性顺其自然吧,它会自己回来的。过了几分钟,我再去看它时,猫竟然跳到邻家空调的主机上去了,在立锥之地上从容淡定地左嗅嗅右嗅嗅,对我的召唤置若罔闻,我想,这次猫死定了,无奈打电话向儿子报告情况,儿子说,淡定淡定,不要理它,也不要看它,你回室内看电视就好了。我无奈回到房内,怎样也淡定不下来,盯着荧屏的眼睛是茫然的,煎熬了十几分钟后,“喵、喵”两声,猫果然迈着虎步回来了。从此以后,每次我开凉台门都习惯地回头看看猫在那里,凉台成了猫的禁地。

猫是随遇而安的。即使是豢养的猫,也不务肥甘,不求华美。儿子买了大量的猫粮,还有肉罐头,在猫的食盘上24小时盛着,我细细观察,猫每次都是浅尝辄止,从来不贪吃,猫是典型的少食多餐动物。

猫是特别爱干净的。每次吃食后和闲暇时,总是辛勤地舔着自己的毛发,舔舔自己的爪,不厌其烦地把猫脸一遍一遍地仔细地“洗干净”。然后瞪大眼睛望着你,仿佛在问,我漂亮吗?

猫是慵懒的,有“懒猫”之称。据记载,它一天要睡17个小时,生命中的一半时间是用来睡觉的。猫不分白天黑夜,随时随地可以入睡,总是在一种半梦半醒的状态中,似睡非睡的样子,有时候在睡觉中眯着眼看你,一有什么风吹草动,立马瞪大猫眼,身手矫捷,弹跳力惊人,自从有了猫,家里的蟑螂壁虎统统绝迹,被猫活活玩死。

猫是温顺可爱的。你一旦获得它的信任,它就会粘着你,围绕着你,摇着尾巴拍打着你的脚,然后嗲嗲地在你的脚边肆意地翻滚着,露出慵懒的肚皮让你挠,温顺地蜷缩着,发出“咕噜咕噜”的愉悦声,闭着眼睛“叹世界”。

我常常想,猫是幸福的,猫的世界是美好的。

舌尖上的记忆

文/杨力

老家的大河里,从来就不缺猫猫鱼。

猫猫鱼其实是很多杂鱼、小鱼的统称,因体形小,向来为人所不屑,好在有猫儿特别喜欢,天长日久,便喊成了猫猫鱼。

在我的印象里,猫猫鱼就是鱼儿中的另类,即便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猫猫鱼也很难登上普通人家的餐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那时的大河里,从来就不缺“鱼”,随便砍一根金竹棍,拴上鱼线往河中一抛,就能轻松钓到鲫鱼鲤鱼,至于今人捧为珍馐的青波、翅剥、野生鲶,还有藏在石头缝里的黄辣丁,在那个年代也不鲜见。相形之下,那些所谓的猫猫鱼还不够“揩牙齿”,当然就会被嫌麻烦的人冷落。

猫猫鱼重新受到美食家的关注应该也是近些年的事。一年四季里,对猫猫鱼的眷顾应该从阳春三月开始。在河水的急流浅滩处,有许多泛着桃花红的小鱼出来戏水,这种俗称桃花鱼的猫猫鱼特别受垂钓者的喜爱。钓饵是一种专门培育的肉虫,垂钓者挽着裤腿站在透着凉意的水流中,拴着钓饵的鱼线极不经意地顺水漂流,成群的桃花鱼自会争先恐后奋勇夺食,垂钓者只需手腕轻轻使力,一条半两重的桃花鱼便极容易地装进了拴在腰杆上的笆笼中。

新鲜肥美的桃花鱼一般采用红烧,上好的泡菜和泡辣椒绝不可少,少许的葱姜蒜佐以文火烹之,绝对会让你舌尖上的味蕾大开。

夏季的猫猫鱼多集中在水湾处的沙滩上,猫猫鱼性如小儿,喜欢在干净安全的水域欢乐嬉戏,钓鱼人的饵料则换成了沙虫或蚯蚓,十竿下水,九竿有鱼,收获亦丰。而更多的猫猫鱼则被捕鱼人送进了菜市场和家常馆子,通常的做法是油酥,勾上芡粉和鸡蛋清的猫猫鱼送进油锅炸熟,起锅晾冷备用,需食用时再回火炸至金黄。猫猫鱼炸得酥脆,关键要在油锅中反复二次,装盘后撒上花椒面海椒面,绝对是下酒的好菜。

关于猫猫鱼,还有故事。那一日,小学的班主任老师突然打来电话,请我去吃猫猫鱼,原因是,他孙女刚刚护校毕业了。我赶紧岔开话题,如果他孙女的分配是这次吃饭的由头,那猫猫鱼就承载了太沉重的含义,我当然不敢随便答应。

可随后几天,老师又再三相邀,每次都以“吃猫猫鱼”相诱惑,我终于未能抵住。谁料一坐上桌,老师就直言感谢,说他孙女护校毕业,已顺利找到了工作,今天用猫猫鱼款待我,完全是因为他孙女考上护校前,我帮她突击补习过功课……

我顿时汗颜,为自己那么轻易就曲解了老师的美意。那晚我端酒敬老师,老师的孙女端酒敬我。我不禁感慨,在家乡父老的心中,猫猫鱼是“请”和“尊敬”的代名词,满桌的菜肴肯定有比猫猫鱼价钱更贵的东西,却不及猫猫鱼令人回味,这份舌尖上的记忆,注定会成为四方儿女维系家乡的心灵纽带。

碾盘记忆

文/王军锋

家乡老屋的院子边上有一座石碾盘。

从我记事起,它就在那里。一座碾盘由磨盘、碾滚子、辕杆和立轴组成,碾盘底下用坚实的石头四面支撑起来,就成了劳作工具。小的时候,村里的大人们用它碾过辣椒、小麦、玉米等等。最有记忆的是碾辣椒面,当年一家人把摘回来的红辣椒晒干晾透了,就用碾滚子来碾碎成辣椒面。

碾辣椒的流程是先把碾盘用笤帚清扫干净,把干透了的红辣椒在碾盘的碾轨处满满地铺上一层,确保铺辣椒的地方都能被碾滚子碾到,然后就是推动辕杆沿着磨盘进行顺时针圆周推动。刚开始推动是需要费些力气的,因为刚开始碾,辣椒比较蓬松,阻力大,推动几圈后,蓬松的辣椒角都被压平了,逐渐会用力小些,直至反复多次的碾压,最后把辣椒角都碾轧成辣椒面,才算完成。清扫出碾好的辣椒面,再碾轧下一盘辣椒。如此往复,二三十斤辣椒大概需要一个上午才能碾好。而碾辣椒时,最怕的就是刮风,因为一旦辣椒面刮到眼睛里,红肿流泪不说,眼睛几天都是睁不开的,而且不敢用手去揉擦,因为手上也沾满了辣椒面,越揉擦越辣得厉害,这往往也成为我小时候最怕碾辣椒的记忆之一。碾子碾出来的辣椒面比较粗,做油泼辣子是最合适不过了。论工作效率,与现在的自动化机械是远远没法比较的,但这种浓浓的劳作之情,是任何机械化设备无法比拟的。

实际上,推碾滚子的过程是辛苦而快乐的。大人在推碾滚子的辛苦劳作中,往往给我们讲过往的故事,我们也跟在大人的身后,围着碾盘绕圈跑。记忆中,父亲就讲到这大碾盘的来历。说是1966年那阵子把许多东西都破坏了,当时是生产队集体所有制,毁坏了劳作工具,社员们没法生活了,生产队里决定组织一些年轻力壮的人到秦岭里开采出一块花岗岩做碾盘。那时是没有工钱的,都是计工分。六个精壮小伙子寻找了一片上好的花岗岩,花费了一周时间用錾子、挑杠、八磅锤等工具才把一整块花岗岩开采出来,然后把这一整块花岗岩分割出碾盘和碾滚子两部分。当时没有大型的运输车辆,全凭人力和畜力连拉带拽拖到了生产队,再进行仔细打磨,才打出了碾盘和碾滚子。所以说这座碾盘是千辛万苦弄来的一点不夸张,更是靠劳动人民千锤百炼一錾子一铁锤地敲打出来的。几十年过去了,碾盘和碾滚子上清晰可见当时打磨的纹路痕迹。光是运输这个大家伙,整个生产队的四五十号年轻壮劳力一起上才搬得动。整个碾盘直径约两米二,厚度有六十厘米。当时制作安装这么一个大家伙,几乎是生产队里那段时间的“头号工程”,因为要解决整个生产队农作物的粗加工问题,尤其是水稻、谷子等,全凭碾滚子碾出颗粒,才能进一步加工。林林总总算起来,我们小时候用这个碾滚子碾过的东西那真是太多了,比如水稻、玉米、小麦、高粱、谷子、辣椒、花椒、杏仁、茴香、芝麻等等。记忆里,它不是一座冷冰冰的石头疙瘩,而是生活的一部分。碾盘闲暇时,会经常看到小猫懒洋洋地躺在上面晒太阳,晒得舒服了,四肢蹬一蹬,伸伸懒腰翻个身继续晒另一面。

碾滚子的旁边是一个粗壮的大核桃树,有八十多年树龄了,枝繁叶茂,粗壮的枝叶覆盖下来足有半亩,太阳直射时遮阴蔽日。成群的鸟雀在碾盘和碾滚子上跳来跳去,玩耍嬉戏。

动物之间是有灵性的。每当有鸟雀在碾盘上追逐时,我家的大花猫一定窜得飞快,也来到碾盘上追逐小鸟。花猫并不是要抓住鸟雀,而是享受这种欢呼雀跃的快乐。鸟儿是有翅膀的,任凭花猫怎么折腾也是抓不住的,花猫只有藏在碾盘底下,趁鸟儿不注意落到碾盘上时,一个飞窜,吓得鸟雀惊慌四散,花猫更是欢快得不得了。有时花猫也玩起了心思,爬上了碾盘正上方的核桃树枝,把枝丫压得很低,匍匐在浓密的树叶背后。鸟儿没有留意,成群地停歇在碾滚子上,花猫从上而下一个飞身跳跃,惊得鸟雀乱作一团,飞上了不远处的电线杆。有胆大的鸟雀,偶尔组团飞向花猫,搞突然袭击,把不留神的大花猫也吓得窜到了碾盘底下藏了起来。

除了鸟雀、花猫把碾滚子当成了乐园,碾盘也是人们聊家长里短的地方。每到人们闲暇时,两个三个地聚集在碾滚子周围,或坐在碾盘上,谈古论今,好不热闹。有纳鞋底的,有剥玉米的,有织毛衣的,有哄孩子的。大家围坐在一起,说说笑笑,一个愉快的下午或傍晚就这么过去了。经常会听见有男人扯着嗓子喊:孩子***,把人饿死了,还不回家做饭!这时人群里一定会有人站起来或探出头来,扯着嗓子回复道:把你饿死算球了,省的做饭了。于是大家笑成一团,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的说:“看那谁谁谁,你老汉把你稀罕成啥了,一步都不想离开。”有的说:“呀,把你老汉饿死了你不心疼呀!”还有的大嗓门叫着:“别呀,这么一个壮劳力饿死了多不好,我家还没有劳力呢,不要给我呀。”于是大家笑得更是合不拢嘴。女人都是本分的,过不了一会儿,大家各自散去,或回家做饭,或哄孩子,或做家务。说归说,闹归闹,大家也都没把笑话往心里撂。

后来随着分田到户,机械设备越来越多,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很少有人再用到碾盘了。碾盘上的碾滚子也不知道被什么人推到了碾盘下齐腰深的草丛里,甚至路过的人也懒得瞥上一眼。碾盘,已经成了过去的记忆。它碾碎了许多艰苦的日子,承载了许多劳动的岁月,也记录了劳动的幸福时刻。曾经,是许多家庭养家糊口、加工粮食的唯一工具,也是寄托旱涝保收、五谷丰登的美好祝愿。厚实的碾盘,就像朴实的乡邻,厚重、自然,承载重托而又匍匐前行。几十年过去了,许多岁月里的事情都成了故事,淹没在过往的记忆里。唯有这重达几千斤的巨大碾盘伴随着静卧在它一旁的碾滚子,仍然兀立在大核桃树下,守望着它一次次枝繁叶茂、花开花落、硕果累累。

更为惊喜的是,在遮风挡雨的大碾盘的庇佑下,竟然有一窝蜜蜂嘤嗡在碾盘底下,它们“穿花度柳飞如箭,粘絮寻香似落星;小小微躯能负重,器器薄翅会乘风”,恰似朴实的乡邻,辛苦劳作,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努力奋斗,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小生活,让日子越过越好、越过越甜。

也许若干年后,岁月已成往事,而碾盘,依然静静地横卧在大地上,记录着历史,承载着记忆。它的骨子里,已经浸透了无数乡邻辛勤劳动和创造美好生活的印迹。

喂猫记

文/许锋

校园里有很多小猫,不知从哪里来。一茬一茬繁衍,便随处可见了。猫是可爱的动物,虽然天性敏感,不喜欢与陌生人交流,但是,仍讨人喜欢。它们喜欢钻树丛,三三两两,都是一个猫妈妈生的兄弟姐妹,玩得很开心。玩够了,钻出树丛,站在道牙子上,看美女和帅哥。你远远地打招呼,它们不在乎,若是靠近,想近距离亲密接触一下,它们倏地又钻进树丛,任你千呼万唤,就是不出来。

校园里有老鼠,但是不多,再说,现在的猫,抓老鼠吃的又有几个?都吃猫粮。猫粮从哪里来?一些大学生有怜悯之心,从牙缝里省出钱,网购一袋子,在喂猫的过程中,猫与人有了感情,有的大学生,可以在猫吃食时,轻轻抚摸一下它软绵绵的脊背,蛮幸福的事。

一到放寒暑假,猫的生存就成了问题。人都走得差不多了,整个校园空空荡荡。可怜的猫们满校园乱窜,找不到什么可吃的东西。开学时再看它们,原来胖乎乎的脸蛋,瘦成尖嘴猴腮,身上,松松垮垮,一副架子骨。估计,个别虚弱瘦小的,都没有熬过酷暑或者严寒,已经倒在不知哪个角落里了。

此情此景令人揪心。这个寒假,我们已经离开学校,但妻突然想起来,走得急,忘了给猫准备粮食.她死皮赖脸地说,你能不能回去一趟,我网购一袋子猫粮,你给喂喂。救死扶伤,是善事,我焉有不应之理。我驱车百里,专门回去接猫粮。接了猫粮,一刻都没耽误,赶到图书馆门前,撕开猫粮,撒了一地。我四下张望,没见到猫的影子。但我知道,它们都在附近的树丛、草丛里。它们鼻子灵,虽然和我不熟,但是饥饿会让它们放下矜持,甚至铤而走险。果然,不大工夫,一只猫钻了出来,又一只猫钻了出来,大的肯定是猫妈妈,小的是它的孩子。猫妈妈警惕地看了我半天。我一脸慈祥,说,来,吃吧,吃吧。小猫涉世未深,禁不住诱惑,三步并两步,在散落的猫粮的边缘,嘎吱嘎吱,吃得倍香。猫妈妈终于确信我不是个坏人,也试探着向前,向前,吃上了。

它们倒不贪,一地的猫粮,没吃多少,就跑到一边舔嘴巴洗脸去了。最小的那只黄白相间的猫,为了示好,竟在我的汽车前轮上磨了磨爪子,然后,爬上车轮,在最上面卧下了,圆圆的眼睛,看了我一眼,真调皮。

可是,我不能把一袋子猫粮都倒到地上,若是刮风下雨怎么办?正发愁时,过来一位清洁工阿姨,我灵机一动,向她求助。她隔三岔五要到学校搞卫生,正好喂猫。喂猫,对于她来说,是举手之劳。她很情愿地接了这个任务。我把猫粮放在屋檐下,扎好口子。我上车,启动发动机,一般情况下,猫听到发动机的响声,会吓得再钻树丛,可是,它们都原地没动。我开着车从它们身边经过,我看见,它们都在向我行注目礼。

感恩之心,人有,猫也有。

猫样年华

文/燕茈

我不爱养动物。每当看到其他女生无限温柔地喂养小猫小狗的时候,我就陷入深深的自责。

小时候的分工,所有和小动物有关的活,全部分给弟弟。我宁愿到河里挑十几担水到对岸浇菜,也不愿意赶着一群鸭啊鹅啊回家。所以喂鸡喂鸭喂狗喂白鸽喂小白兔……全部是弟弟的工作,就是父亲偶尔直接下达命令,我也是心不甘情不愿,磨磨蹭蹭到最后实在没法拖延了才去。

所以,那只狸花猫刚来我们家,就已经不在我的管辖范围了。

狸花猫的头非常圆,五官搭配得还算是非常可爱。绿色的眼睛圆溜溜的,很闪亮。但是当它那双眼睛瞪着我看的时候,内心不由一阵发怵,有一种很恐怖的感觉。它的绿眼睛似乎可以洞察一切,可以看穿一个人。这种感觉蔓延开来,让我不敢正视任何动物的眼睛。

它很会捉老鼠,经常看见它在晒谷场旁边逗老鼠,这也给了我很不好的感觉。一来我怕老鼠,二来我怕它,三来就是明明抓到老鼠,抓了放,放了抓,总是要玩到老鼠精疲力尽半死不活再吃。

因为它是一只公猫,每天夜里都在屋顶和一群母猫追来逐去。瓦片被踩得沙沙作响。有时候还有瓦片坠落的破碎声,刺耳的声音将乡村的夜晚搅得不得安宁,雨天,我们还得拿着器皿到处装漏雨。

而更让我烦躁的是夜深人静时,这些猫的叫声,像婴儿的啼哭,呜呜咽咽。要命的是,我家门前有一排竹子,让我编织了无数故事,我甚至看见一只小狸猫蹲在窗口,瞪着它的绿色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我。被自己的幻想吓哭,最后只能和母亲睡。

终于,父亲请来对面阉鸡的师傅将它阉割了。此后,夜里只听见风吹树叶的声音,还有小河流哗哗的流水声。安静让我想起家里的猫,想起它痛苦地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十分忧伤的表情。

当狸猫伤口恢复以后,它又可以活蹦乱跳了,只是更居家了。每天大早,砧板一响,猫就会在厨房里团团转,“喵喵”地叫着,试图讨到一些食物。这时候的大人就会拿着扫把赶它走:“大清早的,有都没你叫冇了。”猫的叫声确实和客家话“冇”很像。它仓皇而逃,第二天就会好了伤疤忘了疼,继续猫猫叫。

我一边帮它解围:“它其实叫的是好,不是冇,你们误会它了。”大人仔细听,这模棱两可的声音越来越像“好”,最后左领右舍都知道我们家的猫与众不同,它叫出来的声音是“好”,而且越听越像。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我平时也经常玩这样一个游戏,听见动物的声音,我心里觉得它在叫什么就像叫什么。比如黄牛“哞”一声叫,我觉得它是叫阿嫲,就似乎真听见它叫“嫲……嫲……”,觉得它是找妈妈,就听见“妈……妈……”

我们家的狸猫可以正常出入在各家各户,无论早晨还是夜晚,只要砧板响,它都可以自由往来,并且得到一些奖励:一块猪皮,或者几个鱼干头。吃饱喝足以后,还会在天井边蘸水抹嘴,优雅地就像个淑女。

狸猫慢慢长膘,成了肥猫。肥猫变得很懒很懒了,再也没见它捉过老鼠。老年痴呆的祖母,整天整天地抱着肥猫。有时候无力地掐一掐它的脖子,它就把头一缩,叫一声,继续闭目养神。

多少个冬日暖阳,多少个黄昏,我看着穿着蓝色开襟衫的祖母,黑色围裙从胸前到膝盖褶皱着。怀里抱着胖猫,就像抱着个孩子。她们一起坐在门前墙角的竹椅上,阳光有时候很暖,影子有时候很长。

我开始感激这只肥猫,是它让忘记了一切的祖母少一点孤独。我再也不怕它的绿眼睛,长年累月,甚至觉得它的眼睛充满和善。

祖母去世以后,肥猫更安静了。它整日坐在菜园的柚子树上晒太阳,或许是老了吧,懒得动了。柚子花一片一片落下,掉在它身上,又滑落,它连眼睛都懒得睁开一下。

我们搬离“花树下”的时候,胖猫已经瘦回去了。那时候花树下的人全部搬走了。

父亲只要想家了,就跟我们说他要回去喂猫。有时候,我也会很想它。比如我看见朋友圈晒猫图片的时候,我在绿化带看见流浪猫的时候……甚至和一个叫“猫猫”的朋友聊天的时候。

今年春节,我带着饭菜回去找它的时候,它不见了。找不到它的我很着急,围着屋子学着猫叫呼唤它,但是它没有出现。我突然觉得很凄凉,它的主人都离开了,所以它也离开了。

我将饭菜装进猫碗从狗洞塞进它必经过的小巷,希望它回来的时候不挨饿。下次回来猫碗里的饭菜依旧在,只是发霉了……

再后来,每次回老家,父亲都会将猫碗拿到河边小心翼翼地洗,然后将饭菜倒进碗里,蹲在狗洞前,将猫碗重新放回去。这个场景总是让我好难过,我不知道父亲是在喂猫,还是在喂过往。我甚至觉得父亲蹲落下来的样子,像一只猫,孤单而忧伤。

从此,我的花树下空了。

香布袋儿

文/马长军

在我童年的时代,每到端午,村上很多孩子都戴上了香布袋儿。有的香布袋儿像小孩子的小手一样大,有的却只有大人的拇指一般大;有的是鸡心形的,有的像打开的信封一样;有的只是一块布做成的,大多数都是几块碎布头拼成的。所有香布袋儿都配上五色线,也都缀上了剪成半寸长的大蒜杆。

有一年的端午节正巧是一个星期天。那天母亲很高兴,可能也没有需要赶紧的活计,针线簸箩里正好又有几片碎布头,母亲说,要给我做一个“香布袋儿”。于是我就坐在堂屋的门槛上,很兴奋地看母亲在门口做香布袋儿。

针线簸箩里的每一片碎布头都被母亲用手仔细地量过,然后展平,费了好大一会儿,才选中一片黑条绒布头和两片浅蓝色布头。母亲又在屋里找到一块硬纸片,剪几下折成一寸见方的小簸箕模样,然后用筷子挖了一点剩红薯面稀饭抹在小簸箕上,把两片浅蓝色布头粘上去。

接下来,母亲把几片苦艾叶卷成一团,用那片黑条绒布头裹上,再用针线开始缝。我到现在都想象不出,那一小团东西在母亲手里怎么摆弄的,不大一会儿竟然变成了一只大拇指般的小黑猫。我急不可耐地要过“小黑猫”,让它蹲在我的手心,嘿嘿,好精致,比大针粗不了多少的小尾巴还翘起来了呢。

最后,母亲让小黑猫在小簸箕正中蹲好,用针线把小黑猫的屁股缀在小簸箕上,又在小簸箕沿上缀几缕五色线,一个黑猫蹲簸箕的香布袋儿就挂在了我的脖子上。

黑猫香布袋儿戴了好多天,我才取下,很珍惜地藏在了床头的席下,似乎怕别人发现我的秘密。

傥骆道风景

文/王蓬

最初一瞬,心底便一沉:感到一种震撼,一种失落。哪里去了?秦岭南麓的美丽与温馨,浓绿与斑斓,幽谷悬泉,藤蔓蕨类,还有灵活的松鼠,婉啼的水鸟,拖着长长花尾的锦鸡!

逶迤绵亘的山岭,唯剩稀疏低矮的爬柏,呈现出一簇簇严峻的暗苍;裸露的山石显出一道道惨白的额头;山巅则有亿万斯年不化的积雪与巨大的冰川遗迹;没有飞鸟,再无溪流,人有些晕眩,胸腔发闷,近乎垂直的高度,压根没有缓冲的准备,而这里,生命仿佛已到了最后的临界。

离开华阳仅仅几个小时,感觉却很久,仿佛经朝历代。华阳已在万山丛中,为古傥骆道要冲。此道与穿越秦岭的陈仓道、褒斜道、子午道并称“四大古道”。《辞源》载:“傥骆道,古道路名,即骆谷道。自今陕西周至西南,沿骆谷、傥水河谷,南至洋州。是关中汉中间近捷的道路。三国以来,时见记载,唐代尤为畅通。”

由于近捷,每遇战乱,便分外重要。唐代曾有两位皇帝经此逃难。一位是唐德宗李适,避朱乱,由傥骆道逃至汉中,坐镇指挥,收复长安,使盛唐文明得以延续;另一位是唐僖宗躲黄巢起义,由此经汉中到成都,结束了晚唐天下。

无论如何,一个朝代两位皇帝走傥骆道非同小可,官吏往返,驿马飞驰,商旅络绎,墨骚不绝。柳宗元多次写到此道,岑参作有《骆谷行》。白居易两次到骆谷,且有诗咏:

今年来时夏云白,去年来时秋树红。两度见山心有愧,皆因王事到山中。

凡此种种,均使古道生辉。只是,此道虽捷,无奈得翻越陕南第一高山兴隆岭,凡84盘重岗绝涧,危崖高耸,艰险异常,明清之后,便梗塞一线,不再复通。近代公路也绕佛坪而行,没有交通自然封闭。然恰是封闭,又使得古貌古迹得以保存。尤其华阳一带,一看地形格局,便知曾经阔过!

乘车离开了汉中,经古城洋州,沿傥水进山,一路山狭谷深,至华阳却突然开朗,大山四下退去,闪出偌大块平地。一条青灰街市,人家繁密;两道溪流交汇,顿显脉势。四周古墓葬、古碑刻、古建筑、古栈桥遗迹比比皆是。旧街狭长,人皆古朴。若不是有区镇机关,一座林杨,修些现代建筑,便俨然一处不知魏晋的世外桃源。

兴隆岭位于华阳镇北。晴日,在华阳远眺,隐匿于云天的一线黛苍便是。此岭海拔3071米,与秦岭主峰太白遥相呼应。亦是傥骆古道必越之岭。古人聪慧,不去攀险,从山腰处翻越,经都督门、厚畛子,即可穿越秦岭天险,到达八百里秦川周至。兴隆岭梁顶便如同没人开发的处女地,益发显得神奇,富于魅力。单听听“光头山”“混人坪”这些人迹罕至的去处,又颇发怵。幸喜华阳林场场长郑松峰是我中学同学,眉县林校毕业,又在山林呆了二十余年,早成森工专家,参与过北大教授潘文石《秦岭大熊猫的自然庇护所》一书的写作,该书获国家级奖励,郑氏自然光彩。其实,单是他多年在山林偶遇或抢救大熊猫、羚牛、金丝猴乃至猎获野猪山鸡之类曲折惊险、一波三折的故事,便可写本传奇好看的巨著。有他做向导,一切自然不在话下。

越野车离了华阳镇,沿着通向林区的简易公路向北驶进峡谷,一股略带阴森的凉气扑面而来,此处为兴隆岭谷底,公路上下的山岭分布着密密麻麻亚热带混交林,遍生枝叶繁茂的白杨、漆树、泡桐、核桃,再是藤蔓盘绕其间、遮天蔽日,潮湿得像能踩出水来。事实上,涓涓细流就在森林中腐叶苔藓下流淌,汇进谷底的溪水,这是傥水上游,不时可见。

车正行驶,老郑却让停下,讲此处有片蓝色海湾,可供观赏。拨开丛林,踩着苔藓下到谷底,人都呆了:只见溪流从前面石崖奔腾而下,吼声如雷,激起成堆雪花;飞玉溅珠,老远便似有雨点落下;弥漫着一片水雾,倒映着五颜六色的彩虹;鲜活灵动,慑魄荡魂。

但那溪流绕个弯随即又平静,大约长期冲刷,峡谷闪出偌大面湖泊,水清亮亮的,无一丝杂染,无一丝尘埃,湖底的岩石、植物都看得清清楚楚,水深,整个湖面又呈蓝色,确实是片“蓝色海湾”。足可以和九寨沟的湖泊媲美。“我们常在这儿游泳,完了就吃樱桃。”老郑指着湖边一棵高大的樱桃树说:“这里气温低,樱桃盛夏才成熟,皮是黑的,吃的满嘴乌黑……”人皆啧啧,口中流着涎水,这又比九寨沟高出一筹了。

简易公路盘旋至千米以上,阔叶林带消失,代之而起的是青、板栗、油松、核桃之类,最醒目是片毛竹、箭竹,最宜生长熊猫。事实上,兴隆岭南麓正是熊猫分布密集去处。北大教授潘文石带着研究生在此搞过五六年调查,给三只熊猫带每只价值一万美金的微波项圈,随时掌握熊猫栖息、饮食及活动范围。得出大约三平方公里生长一只熊猫的结论。与四川王朗自然保护区每九平方公里一只熊猫相比密集多了。那只珍贵的棕色熊猫“杉杉”就生活在这里,今春又发现一只更为年青的棕色熊猫。专家们已经推断这里可能有一个棕色熊猫家族。

当地群众和森工经常与它们偶遇。老郑曾经养过一只17公斤的熊猫。有次他和森工们在一块不大的荒地发现四只熊猫在大啃竹叶。这儿还发生过熊猫闯进农户,把给小学生留的饭食吞吃一空的事儿。在这带山林栖息的不仅有熊猫,还有金丝猴、羚牛、赤狐、云豹、水獭、金猫、毛冠鹿、大白鹭、赤腹鹰、白尾雕等几十种珍稀动物,依仗兴隆岭高大的山体,悠然自得繁衍生息。

于是,大家望着莽莽丛林,极想突然见到一只大熊猫或一只金丝猴,那怕一只林麝也行。遇巧的是碰到监测熊猫的巡林人,北大研究生毛晓荣。他讲昨天刚遇到一只熊猫,今天已经转移远了。他研究的课题是《大熊猫的社会行为》,一个让人欣赏的题目。兴隆岭的动物世界注定是个复杂的社会,不乏衰亡与生机,纷扰和丰富,有好多学问好作。

鬼斧神工,犹如掌墨师弹出的墨线般齐整,汽车爬到海拔2500米左右,山岭上便只见云杉、冷杉和雪松,一律笔挺。顶着团团黛苍的树冠,宛如出征将士般肃杀,令人起敬。再往上简易公路已到尽头,还可看见高大的红桦,茁壮的躯干在阳光下闪耀着暗红的光晕。向婀娜的高山杜鹃展示雄健,显示着生命的顽强。

但当踩着打山子、挖药汉走出的茅路,接近山顶时,连低矮耐寒的爬柏都看不见了,唯见高山草甸、灌木丛、积雪、冰川遗迹与砂石,让人真正感到一种生命的极限。

站在兴隆梁顶,一切都变得渺小,那些危崖峻岭,大大小小的山峦全像大海波涛涌向天边。一只在山谷盘旋的苍鹰像一只麻雀;停于山腰的汽车则像孩子的玩具;太阳苍白,风也无力,人的思绪也骤然起了变化,刚刚思考过的那些蕴藏深厚,庄严伟大的古栈道、华阳镇、皇帝、大熊猫,突然变得微不足道。唯有兴隆岭如此真实地耸立脚下,如此巨大又如此无言,亿万斯年挺拔于此,还将继续伟岸下去;它曾目睹自然界与人世间的一切沉沦与崛起,还将继续目睹……

我突然怀疑:假如没有兴隆岭,世界是否还会完整?

挤猫猫

文/刘文波

童年的冬天,雪下得格外大,时间也格外长。天再冷,学还是要上的。只要大雪没把路封了,就被大人撵着去上学。教室里冷得滴水成冰,吸溜鼻涕的声音不绝于耳。最恼人的是钢笔不出水,写不成字,只好含在嘴里来暖和。几乎每个人的手都冻成了小蛤蟆,鼓鼓的,又红又肿,握不住笔。

怎么才能暖和一点呢?,孩子们有自己的办法,那就是挤猫猫。随便找个墙角旮旯,全班的男孩子几乎都参加。大家吆喝着,从两个方向将里面的人挤向角落,里面的人使劲往外跑,外面的人不停往里挤,挤出来的再从外面又挤了过来,就这样周而复始。年小体弱的常常被挤掉了鞋子和帽子,挤得疼了还会哭鼻子,大家却热情不减。

挤猫猫本来是图个热闹、暖和,没想到衣服却禁不住折腾。本来粗布的棉衣棉裤就已经不结实了,哪里禁得起这样的拉拽,不是脱了肘子,就是吐了棉絮。原先的高兴劲儿一下子没了,互相埋怨起来。回到家里,少不了挨大人的笤帚疙瘩。

女孩子一般是不参加这类活动的。她们踢毽子、跳绳,也能让小脸热气腾腾的。班上的李小夏穿着妈妈刚做的新棉袄,红得像一团火。我们几个男孩动起了坏脑筋,撺掇着她参加挤猫猫。小夏的加入一下子调动起我们的情绪,让所有男生群情亢奋。大家卖力地挤,使劲把别人往李小夏身上靠,她想退出却是身不由己,最后被挤到墙角里嘤嘤直哭,我们这才住了手。只见那穿上不到一天的红花棉袄被扯破了,露出了白白的棉絮。她那粉红的脸蛋和泪盈盈的眼睛相衬更让人怜惜。棉袄破了回家是要挨骂挨打的,这还是次要的,一件崭新的棉袄还要给弟弟妹妹穿。小夏后面还有四个妹妹,她爸爸常常打她们姐妹,恨她们是女孩子。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再也不玩挤猫猫的游戏。因为李小夏退学了,到姑姑家所在的城市打工去了,这个消息让那个喧闹的冬天变得冷清。

爱的等待

文/张玉玺

一场突如其来的雨,给洛阳城带来了一丝清凉。

中午下班后,我在一个路口等红绿灯,隐约听到猫叫声,循声望去,声音是从身旁不远处的机动车道上等待红绿灯的汽车里发出的,原来大雨过后,一只怕冷的小猫,躲进了汽车的引擎盖里,粗心的司机没有检查车况就匆匆上路了。

这时,不少行人都听到了这个声音,有几个热心的女学生已循声走过去,在汽车旁寻找这只被困的小猫,司机也下车帮忙找。

此时,信号灯已经变绿,车后的其他司机看到前方的情形后都耐心等待,没有一个人按车喇叭。很快,热心的人们就将小猫救出,交通也恢复了正常。

看到此情此景,我的心中涌起一阵暖流。我看到了人性的善良、和谐的可贵,也感受到这个城市的温度。

三只流浪猫

文/李勇鸿

初来这个城市是去年夏天,那时,人生地不熟,只能每天带着孙子在小区里转悠。刚开始时,还觉得树木花草嫩绿新鲜,可时间一长,也就熟视无睹了。忽然有一天,我看到树荫下有三只猫。一只猫妈妈领着两只小可爱,它们一会儿晒太阳,一会儿在树荫下玩耍。孙子甚是好奇,每次看到小猫,都想用手去摸。路过的保洁阿姨告诉我:“那是流浪猫,不要让孩子去碰,有细菌。”从此,再带孩去楼下时,我只能远远看着那三只猫。可孩子的小手总是不停地指着猫嬉闹的地方,扭着身子,直想奔过去。

秋去冬来,时间过得很快。我常常站在阳台上看着窗外的小区,也关注着小猫的成长。它们每天吃什么?晚上在哪里睡觉?冬天刮风下雨了,上哪里遮风挡雨?这些奇怪的问题总在脑海里出现。一天,我在阳台上看见一位年轻女子在给猫喂食,那三只猫好像和她很熟。过了几天,我再去楼下散步时,发现那棵榕树下出现了一个精致的小房子,旁边还有猫粮和一碗水。冬日午后,那只流浪猫妈妈正躺在一辆小汽车的前挡风玻璃上面,享受着阳光,那两只小猫则在自己的新家门前玩耍。这时,那位经常给猫喂食的女子带着小孩走了过来。她将自己带的猫粮和水添加到地上的小碗里,然后抱着孩子专注地看着猫。我问,这些猫平时都是你照顾的吗?她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后来,我们在小区里经常见面,逐渐熟悉起来,她给我讲了一个自己和小猫的故事。

她叫小柳,父母就她一个女儿,从小到大,她都生长在这个城市。高中毕业后,她考取了南方一所大学读书,父母都盼望着她学业有成时能回来找一份工作。可是,四年后,小柳和大学的男朋友去了更远的城市工作。他们工作很忙,只有逢年过节时才匆匆忙忙回来看看父母。

一次回家时,她意外看到家里还多了一只小花猫,母亲没事就将它抱在怀里,她疑惑地问父母:“你们以前不是不喜欢养猫养狗吗?”老人只是淡淡一笑。四年前的一个晚上,她突然接到父亲的电话,让她赶紧回去,母亲病重,可能不行了。她连夜飞回这座城市,在医院见到母亲时,母亲双目紧闭,一句话也没说,第二天就去世了。悲痛欲绝的她送别了母亲,想带着父亲一起去另外一个城市生活。父亲却执意不肯去,并告诉小柳他能照顾好自己,让她放心走吧。小柳还是不放心,就要了邻居家叔叔的电话,拜托他多陪陪父亲。

一天,邻居叔叔突然给她打电话,说父亲摔伤了。她下定决心辞职,回到父亲身边。在她陪父亲的那些天,父亲讲起了猫的故事。那只猫以前是只流浪猫。一次,父亲和母亲在小区散步,母亲发现猫受伤了,就回家找来药品和纱布给它包扎。很久以后,他们忘记了这件事。一天早上,父亲一推门,发现一条死鱼在门口,他没在意,就随手捡起,将它扔进了垃圾桶。可是,第二天开门时,又发现一条死鱼在门口。父亲以为是谁在搞恶作剧,就蹲点守候,结果发现那只猫叼来的。父亲忽然明白了,那是猫在感恩啊,它将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送给他们。父亲激动地喊母亲,母亲一眼就认出了那只猫,将它抱在怀里,并将它带回了家。

小柳眼泪汪汪地说,母亲脑溢血发病倒地时,那只猫疯狂嘶叫,在门外晒太阳的父亲得以及时发现。可惜,母亲还是走了。

春日里,太阳总是暖洋洋的,三只流浪猫又在晒太阳。一天,我又在小区里碰见小柳,她和孩子都凝视着小猫,小猫也凝视着她。小柳又接着给我讲她的故事,她说,她把这个故事讲给男朋友听后,男朋友也辞职来到这里。如今,他们已经结婚有孩子了,也找到了新的工作,虽然收入没有以前高,可每天陪着父亲,过得安稳、温暖。

这时,小区的路上走来一位老人,小柳起身喊道:“爸。”她身旁的小女孩欢快地向着老人跑去。

养猫, 一个甜蜜的烦恼

文/吉豆日光

我想养只猫,并可以叫它布兰妮。但朋友警告我,养猫是件麻烦事,比如洗澡、 饮食,还有它排出的废物。

那天加班回家,我就在楼梯里遇见了布兰妮。感应灯亮起的那一刻,我顿时有种迷路的感觉,但实际上迷路的是它。它转身,一边柔弱叫着一边深情款款地朝我走来,天啊,那可是标准的猫步!

共同度过一个愉快的夜晚后,我在楼下贴了告示,寻找失主。几天下来,根本没有失主打电话,于是布兰妮再没离开过我的地盘。当然,家里突然多个家伙真的很麻烦,更何况还是位生活不能自理的。

布兰妮饮食简单,便便就麻烦点。书上说,在猫咪想便便时,带它去指定地点,这是成功率很高的方法。可惜,这个方法只适合那些事先有规律可循的猫猫。布兰妮便便前从来没有任何征兆,只要想了,马上抬起尾巴就开始。

向朋友打电话询问,朋友说猫猫喜欢在有沙石的地方便便。我从一楼花园弄了袋沙子放在厕所的沙盘中。当我累趴在床上时,布兰妮正一脸陶醉地试用它的新“马桶”。布兰妮就像小孩,需要慢慢教导。它在厕所的小沙盘便便时,我就很高兴地摸摸它的小脑袋,还给它猫粮吃,渐渐地,布兰妮已经能够很自觉地去厕所便便了,而且它还会用沙石悄悄掩埋掉自己的便便。

比较麻烦的是洗澡。当我第一次在地上放了两个热水盆时,布兰妮还完全搞不清状况地靠过来谄媚。可就在我把它抱起来放进水里的那一刻,一股强烈的恐惧感便在我们之间蔓延开了。它固执地认为脚下是冒泡的油锅,我则坚信它会翻脸想要抓伤我。

后来我发现了一个诀窍,就是把它按进水之前,先用一只手抓住它的两条前腿,无论它怎么挣扎,如何哀号,都要牢牢抓住,然后不停地轻声安慰它。每逢此时,它的双目都瞪得非常漂亮而且忧郁,伴随那有点虚弱的悲鸣声,完全不见平时骄狂模样,多希望时光会停留在这一刻。

和布兰妮相处了几个月,它肥多了,现在它就趴在我的腿上打盹。

养猫虽 然麻烦,既然碰上了,而且又无法让它变得简单,那么让它变得快乐吧。

不过,布兰妮还是会制造一些让我头疼的事,比如我家的床单又要洗了,它的马桶又要清理了,那袋沙子快要见底了。最近它的叫声特别,我是不是该给它找只公猫了,要是它一下子怀孕了,我又怎么办?养猫,真是个甜蜜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