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章
必读社 > 好文 > 散文诗歌 > 正文

放风筝的文章

2022/12/08散文诗歌

放风筝的文章(精选21篇)

风筝

文/苗连贵

春和景明,风力匀畅,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

郊外高天寥廓,野地里撒满了放风筝的人。放风筝不拘长幼,孩子喜欢,老叟也兴致高昂。

摩空一“隼”吸引了我,它通体黑,两翼舒展,神形飞动,酷似一只鹰。主人是一位老者,他说他的“鹰”足以乱真,有次一群鸽子飞来,见了它吓得立刻惊飞远遁。

说话间,忽见那边喧腾起来,原来地上不知什么时候已匍匐着一条大龙,这种巨大的龙形风筝我只在电视里见过,今天可开眼了——龙身由百余张薄膜和细篾扎制的节片组成,长长地蜿蜒于地,风吹动,节片扑簌簌响,仿佛它已等得不耐烦,直欲振翮高飞。开始放了,一人牵头,一人举尾,急奔数步,前头的人喝声“起”,后头的应声松手,龙旋即腾空,尾朝天直直翘起,赶紧放线,龙身略一盘曲,随即舒展,扶摇直上青天,然后始终都是尾高首低,呈天龙俯视大地状,威风极了!这下天上可热闹了,龙、鹰、燕、蝶,还有许多叫作“蛤蟆灵”的小风筝,飘飘舞舞,争奇斗艳,浑如一个风筝的舞蹈大会。

可惜我没有风筝,不能一试身手。放“鹰”的老先生慷慨地将他的“鹰”让我过把瘾。

我放风筝是有经验的,放风筝无须全神贯注,但也不能掉以轻心,风时大时小,线也应随之而收放。当风力均衡时,身心松弛下来,手持一线,遥望碧霄,胸次是何等的坦荡和惬意!风筝给人的快乐难以言传,我们实在要感谢它的发明者。

美国华盛顿宇航博物馆大厅里有一只中国风筝,在它边上写着:“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史称,第一位尝试制作风筝的是墨子。《韩非子》:“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他的学生公输班继之,“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但“公输班制木鸢以窥宋城”,开了风筝用于军事目的的先河。

但民间还有一说:古人遥望神秘的天宇,发问,夫天者何?天有何物?人类本能的探知欲刺激着能工巧匠效法飞鸟,或模拟轻飏的树叶,制作出风筝。我宁愿相信此说,风筝这么美好的事物实在不应与战争牵连。

仰望高天,风筝飘舞,舞得那么气定神闲。我沉浸在风筝的世界里,忘却了所有的烦恼。一时间,仿佛自身也变成风筝,飞舞在蓝天白云间了。

在心里画一个春天

文/徐梦

老屋中的墙上挂着一只粉红的蝴蝶风筝和一幅淡淡的油墨画。

风筝和画已黯淡无光,可因它们,整个老屋却增添了一丝生气,不曾老去。每每有空,我都会去看它们。打开老屋门,让阳光进入,我帮它们掸掸身上的灰尘,让它们享受下阳光的沐浴。它们是我对曾祖父的念想,流淌着我与曾祖父的回忆,淡淡的,如小河里的水,清澈,潺潺,叮咚叮咚的,奏响回忆的歌。

幼时,为了安抚总爱哭闹的我,曾祖父便带我到处去放风筝。那时,沉浸在风筝的世界里,我欢呼跳跃,风筝线儿缠住了,我会叫;谁的风筝坠落了,我会嚷。我忘却了一切烦恼与不悦,与天地间那些花花绿绿的风筝交织在一起。这只粉红的蝴蝶风筝,便是曾祖父亲手为我做的,虽简单朴素,却温暖了我的童年。

春寒料峭,我的两只小手紧紧地蜷缩在一起。幼小的我还没能力独自一人放风筝,便时常依偎在曾祖父身旁,缠着他陪我放。他便在我身后,用他暖和的大手紧握着我的小手。他掌心的温度是那样暖,从我的指尖顺着经络流淌,遍布全身,浸透我的心田。蝴蝶粉红的羽翼轻盈地在空中飞翔,像一首歌,婉转而悠扬。我与他的脸上溢出满满的暖意。村里一位老伯擅长绘画,便用他精妙的画笔摄录了那一个镜头,取名为《春》,并将它赠与了我。我将它挂在了老屋的墙上。

自从曾祖父去世后,我们搬到了新家,老屋日益荒废,可我依然把它们留在了老屋。因为那座老屋,风筝还有那幅“春”之画图承载着童年的我与曾祖父的回忆。我想让它们聚在一起,留下一个完美的回忆,不要有遗漏,也不要有忘怀。曾祖父倘若泉下有知,定然也会开心的吧。

时光流转,画色渐渐消淡,慢慢苍老无光。我想留住它,却想不出任何方法来保护它,只能时常来观望,时常来为它除去身上的尘垢。除了这个,我什么也做不了!我想:岁月能暗淡了画色,却暗淡不了记忆的容颜。我要把风筝,老屋和那幅“春”画在心上,深深地印在心上,刻在心上,任时光变迁,岁月流转,它都依然会留在我的心中!我要在心里画个春天,画上我与曾祖父的幸福时光。

我是风筝 家乡是线

文/雨凡

春天,是一年中放风筝的最好时光。驻足在野外,仰望着在空中飞翔的风筝,它肆意妄为却始终离不开游人手中的线,倏然有感:我们多像高空之上的风筝,而家乡则是那根细长的筝线。

以前的我们,如风筝渴望翱翔蓝天一般,总想远离家乡,去外面闯荡,读书、学习、工作和生活,走向心中的诗和远方。等到经历凡尘俗事的涤荡,到头来才发现,最安稳的地方莫过于家乡。家乡的水,最富营养,滋润着自己;家乡的路,仿佛经脉,遍布整个身体;家乡的人,是那么和蔼可亲。

我生于农村,那时的物质以及精神文化十分匮乏,“好好学习,走出乡村”成为不少学生读书求学的初衷,因为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读书虽然不是唯一的出路,却是最好的出路。于是我们背负着家人的嘱托,孜孜不倦,期待逃离农村,走进城市的一刻。

等到真正读大学,告别家人,“故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之时,我们才豁然:原来心底最难放下的,是家乡和亲人。每年的开学季,火车站总要上演一幕幕动人的景象,赶往异地求学的学子,隔着火车的玻璃窗,眼含泪花,与家人依依不舍地挥手,作别家乡的亲人和云彩。当我们带着农村的印记进入城市之后,才发现,城市的喧嚣或许与自己的追求并没有相同之处,家乡的宁静才是心底最渴望登临的境界。

有人说,每一次春节回家,都俨然候鸟的迁徙,即将到家时,心里怦怦直跳,满怀期待久不相逢的亲人,当看到他们被岁月无情地摧残,心底徒增几分凄凉。随着春节一过,迎来的又是一场离别,相看两不厌,唯有明年再相见。带着家人的期待,游子背井离乡,一步一回首,转身又是一个年。

如今,每逢假期回家,我总喜欢在村子里的小路上散步。总觉得,这些或长或短的道路,蕴藏着我年少时的温暖回忆,虽然没有城市道路的清洁与宽阔,却记录着我一路走来的甘甜和艰辛。道路两旁的树木,虽没有城市中的品种丰富,打理有方,但它们的年轮中记载着我曾在树下游戏的足迹,比任何史料都更加完整且具有真实性。家乡的一草一木,一枯一荣,虽有定数,但也使我牵肠挂肚。正如作家安宁在 《乡野闲人》中所说,“人会远离或忘记一个村庄,可是,村庄却保留着所有人曾经行经过的足迹。那些印记如此细微,犹如暗夜中的萤火。”

当我们在异乡的夜晚,感到孤寂时,仰望那一轮皎洁的月,谁又能知道,家乡不正在想念着我们呢?谁又知道,家乡的亲人正在等待着我们的回归。

我是风筝,而家乡是线,指引我回家的路。我这只风筝,究竟能漂泊多久,或许还是未知。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我飞得多高,抑或多远,家乡总挂牵着我,我也会把它放在心里,永远怀念。

爱情如风筝,婚姻似杯水

一只风筝最好由一双手掌握,如果你心有旁骛,想让这头的风筝牵动另一端的两双手,可能要冒这样的风险:一种可能是两双手用力不均,一不小心就会扯断了线;另一种可能是两双手都放开,少了手的牵引,风筝也就没了方向,结果都是“花自飘零水自流”。爱情的风筝要想飞得平衡,向来都要站在两端的手和风筝共同经营。

别人的风筝再好,也是别人的,要专心放好你的风筝。看着天空五彩的风筝如乱花迷眼,手上使错了力,你的风筝就会如蝴蝶断翅,或似残花坠地,或纠缠上别人的线,扯不清,也难理顺了。爱情的互动性不容许你精神上走神、溜号。

放风筝之道当然得“一张一弛”,抓得太牢容易断线,放得太松容易飞掉。爱恋不是占有,是让对方沐浴在自己的关怀中,没有空间的爱情会窒息,绑住手脚的dance当然难以跳出动人的舞步。

不属于你的风筝,你就要把这根线交给另一双手。有时候,放弃并不是失去,它只是给彼此爱的机会,你没有力量放飞的风筝拼了老命硬扛,不亚于自虐,尽管是被一只花俏的风筝拖着,但对娇喘不息、香汗淋漓的你,一定不是什么好风景。爱情是两个人的事,琴瑟和谐才能出佳音,还是别累着自己为好。

有些人是生来就爱自由的,于是挣断了绳子,被风带得远远的,但是,离开了绳子的风筝,很快就会摔得鼻青脸肿。相爱中要做一个惜福的人,回头草就不好吃了,因为多数山头很快就会被别人占领,到时你哭得花枝乱颤也没用,这种自由的快感不试也罢。

风筝不是放在家里的观赏品,只有放飞在空中,它才是风筝。放风筝享受的是过程,结果不是最重要的。放风筝的过程也是一个交流的过程。爱情只有不断地有新鲜空气才不会变质,你看到关在黑屋子里的玫瑰开得如火如荼的吗?

风筝可以飞的很高,爱情可以飘的很远,爱上了风筝爱情的人,是不是注定要和痛苦相伴?如果爱情是牵着风筝的线,那么风筝又是什么?

天南地北的两个人,在属于他们的爱情天空里,放着他们的风筝。他为了爱情付出,她为了爱情牺牲。两个人在一起,就像是风筝遇上了风,飞的好高好高,即使饱含着相思的痛苦,那也是快乐的。他想念着她,她也思念着他,就这样,距离产生出了美。让风筝在爱情的天空里翱翔。

风筝越飞越高,线断了,属于他们的风筝会随风飘荡。他们开始对他们的爱情有所怀疑。他付出了那么多,就像是牵着风筝的线一样,让风筝可以飞的很高很高,可是如果断了呢?那风筝将会不再属于我了。他痛苦着……

他会一直等我吗?就像这线一样,牢牢的牵着我,不会再去牵第二个风筝了吗?她犹豫着……于是,属于他们的风筝开始在空中打转,摇摇欲坠……

靠着电话,写信这样的方式过了若干年。这些年中,他奋斗着他的事业,她努力的等他,在他们的世界里有过痛苦,有过欢笑,有过猜疑,也有过泪水,但更多的是一种相互的包容和信任。他们相信着只要共同努力,他们的风筝一定可以在爱情的天空里飞下去。等到他们再次相见的那一天,他们的爱情一定比现在更加成熟。

如果当初他们任凭风筝飞,那么牵着风筝的线早已断开;如果当初他们一直相互猜疑,没有从痛苦中挣扎出来,那么风筝也许早已坠地。爱情就如同放风筝一样,时而放开,时而收紧。需要的是两个人细心的经营。他们是用对爱情的坚持和对对方的信任去放着他们的爱情风筝。风筝爱情,究竟一个人是风筝,另一个人是牵着风筝的线,还是两个人都是线,去放着属于他们自己的风筝?

有一对母女朋友,母亲快五十了,女儿二十八。虽然年龄不同,相同的是母女俩都离了婚。虽然两人对待丈夫和家庭的态度不同,但结果却是相同的——都是丈夫离她们而去。

父亲做生意赚了大钱,而且生意越做越大。

俗话说:“男人有钱就变坏。”母亲担心男人禁不住花花世界的诱惑,想起朋友曾经说的“要想拴住男人的爱就要管住他的钱袋”,母亲就开始对丈夫管得死死的,紧紧盯住他。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就如临大敌,兴师动众。走在街上,如果发现做丈夫的偶尔看了别的女人一眼,就开始没完没了地盘查拷问。

一次在父亲的公司,母亲看到丈夫和一位女同事谈笑风生,马上面如土色,开始胡搅蛮缠,大肆吵闹,如此这般,弄得父亲疲于应付,更是心烦意乱。

一天,父亲生病了,母亲倒了杯开水,不小心倒得多了,端着满满的水走路时,极怕洒出来,没想到,越是小心越是紧张,水还是晃了出来,不仅烫到了脚还打碎了杯子。

父亲长久的积怨终于在那一刻化作一腔怒火,大发雷霆地吼她。母亲亦不甘示弱,反唇相讥。于是,俩人互相唇枪舌剑,闹得不可开交。丈夫最终忍无可忍,弃她而去。

——太过于紧张,太在乎,太死心眼,往往会事与愿违,越是爱他,害怕会失去他,就越要给他空间。因为这样才不会令他窒息,如果死死看住他,早晚有一天他会离你而去。

女儿十岁时父母离异,父母失败的婚姻没有给她带来启示,反而让她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女儿长大后也结了婚,丈夫是个性格外向乐观,热情奔放的人。为了吸取母亲的教训,她从不过问丈夫的交际和工作。即便丈夫跟她说起,她也从不搭腔。她认为母亲就是太爱管父亲,所以把父亲给逼走了。儿子出生后,她把所有的一切都倾注到儿子身上。就在这个时候,丈夫回家渐渐晚了。她毫无怨言地在客厅里等他,开着灯热好菜等他……丈夫开始彻夜不归,虽然她心里很不是滋味,但她还是忍着没问丈夫……这样过了一年,丈夫提出要跟她离婚。

“为什么?”她极其惊讶了。

“不为什么。我觉得我俩没有感情。”丈夫很自然而然地说。

她不懂,为什么自己从不管着丈夫,他也会对自己感到烦厌呢?她感到极其失落。

一天,带着儿子来到郊外公园放风筝,几个小孩围了过来。儿子不断地放着线,风筝在天空中越飞越高,孩童们大声欢呼雀跃。风筝努力地往上飞,边飘边摇曳着,像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她抬头仰望着,不时地为儿子欢呼几句:放高点,再放高点……

因为极力想让风筝飞得更高,儿子手里的线就拼命地放松……风筝飞得越高风力也就越大,不一会线“绷———”的一声断了,风筝最后栽倒在湖里。

望着掉下来的风筝,儿子“哇———”的哭了,她的心猛地一阵颤抖,突然想到了自己曾经的婚姻。自己太过于放纵对方,给对方太多的自由,他才会飞得越来越高,飞得越来越远,直到断了线。霎时,她泪如雨下。

——原来婚姻就如一杯水,不能倒得太满,倒得太满就会溢出;爱情就像放风筝,不能放得太高,放得太高就会断线。

春之礼

文/李梅

春,来了吗?来了吧!你听,窗外的鸟鸣比以往清脆了许多,从树枝上落下,犹如一滴水,潮湿而圆润。夜晚来临的时候,青蛙也叫了,惊蛰为它们打开了冬眠的洞口,池中的水清凉而甘甜,喝一口,清嗓润喉,“呱呱……呱呱……”敲碎了夜的寂静。

你看,从窗户射进来的阳光长了灼人的芒,明晃晃的,要眯着眼才能朝外望。楼下的美人梅开了,红艳艳的,像树干着了火,旁边几株翠竹依偎,真是一幅极美的画,取什么名呢?词穷的我无法描绘,就叫它“春”吧。

是的,春天来了。蛰伏在家两月有余,是到该出门的时候了。换上薄衫,戴上口罩,我投身春光里。

楼下的一株山茶花开了,重瓣多蕊,开得慎重而又恣意。因只有一朵,甚得主人恩宠,看,那位老人正小心翼翼地浇水。星星点点的蓝色

野花遍地,在阳光下明亮着,闪烁着,远远看去,让人疑心是谁

在那撒了一地

碎银。墙外的几棵玉兰早已开放,花朵通体洁白,无一丝杂色,朵朵奋力张扬,给人一种惊心动魄之美。看,那一朵朵硕大的花朵,是举向天空的酒杯,正向春风买醉。小广场边的几株垂丝海棠,花开正艳,风一吹,漫天花瓣雨飘落,孩童在树下仰着脸伸着手接,笑声随着春风飘远。

春风稍停片刻,便又匆匆离去,天空有几只风筝在摇摇欲坠,她要去助它们一臂之力,呼的一下吹过去,快要落地的风筝扶摇而上,碧蓝的天空高远深邃。

地上早就跑满了孩子,骑小车的、滑滑板的、吹泡泡的、拉着风筝线欢呼奔跑的,银铃般的笑声洒得到处都是;大人们或坐或卧,虽都戴着口罩,但眼里分明都贮满了笑意。

为了躲避病毒,我整日潜伏在家,除了偶尔朝窗户望望,目光所及最远处是四周墙壁。我以为春天还远,外面仍寂,殊不知春天早已大驾光临。我不禁为自己错过了那些春光而深感遗憾。

错过了就错过了,享受当下才是正确的选择。我拣了一块干净的石头坐下,仰首向阳,闭眼,让风吹拂鬓角的头发,压抑沉重了近两个月的心顿时长了双翼,像一只风筝,慢慢悠悠地向高处飞去。

对于大自然来说,这是一个普通的春天,但对于我们来说,却是一段让人终身难忘的岁月,春天从没有被人们如此渴盼过,甚至望眼欲穿。她来了,却来得史无前例地悄然。她来了,就不会再走了,就像我们合力奋战后得来的胜利一样。现在,请尽情享受春光吧。

我的梦想

文/于荷

孩提时,我并不知道什么是梦想,什么是追求。我所向往的是奶奶温暖的怀抱,爸爸不时从外地捎带回来的糖果。单纯、幼稚的想法,使童年充满了欢声笑语。

当我渐渐长大,突然间,小小的头脑里有了一丝一丝的渴望,渴望能有自己的空间,有自己的世界。那里面装满了特属于童年色彩斑斓的梦想。这些最初的梦想,伴随着我一天天地长大,于是有了对知识的渴望,对生活解剖的渴望。我敬佩那些在战场上为保家卫国而牺牲的“钢铁战士”,尊重助人为乐、为人民服务的雷锋,崇拜为中国人打出“争气井”的“王铁人”……这些累积起来的敬佩、尊重和崇拜,造就了一种英雄的力量,给我幼小的心灵,给我最初的梦想,融入了一种无可比拟的活力。

曾经,我目视着一叶小纸船在长江中缓缓游走,因为它承载了我无数的梦想。一路的风雨浪潮,一路的坎坷艰辛,我鼓励它勇敢向前不回头,不怕浪打,不怕雨袭,哪怕是即将被风浪覆没,也要顽强地不言放弃,不抛弃所承载的梦想;我相信它最终能够投入大海的怀抱,让我的梦想在蓝色的襁褓中呼吸,在深邃的大海中遨游。

我喜欢大海,喜欢它的深,更喜欢它的蓝。有人说,蓝色代表忧郁,但是,我觉得代表希望,也正是这种忧郁与希望使我勇敢而自信地活着,哪怕是再苦再累,也要坚强。跌倒了,爬起来,失败了,从头再来。就像一首歌中唱的:“心若在,梦就在……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每当春季到来,看到五颜六色的风筝在空中飞翔时,我的心就会有一种莫名的悸动。它们让我想起了那一叶纸船,那些梦想……也许那些形形色色的风筝同样承载了人们不同的梦想。于是,在蔚蓝的天空下,我手中的风筝飞起来了,它飘摇了一阵,缓缓飞向高空,融入了蓝天的怀抱……天空跟大海一样无边,一样的蓝。于是,我毅然扯断了手中的线,风筝飘走了,越飘越高,越飘越远……虽然断了线,但是我知道梦想会一直握在我的手中。因为,执著的人将会有一双美丽、坚韧的翅膀,穿过风雨,飞向梦想中的天堂!

也许,一路走过来的挫折,除了鼓励,别人给不了什么。只能靠自己坚强的意志继续走下去,只有更努力才能走到远方。我不怕人生的考验,只怕丢失心中的那份信念。世界的纷繁复杂、变幻莫测,我必须付出更多的心血,才能筑起这种永恒的信念!

毛毛

文/合欢

在南方的一个小镇上,我遇到一个人。当时,我正坐在小镇广场上,静静地翻看着手中的书页,抬眼之间,我看到了她,一位年轻的姑娘,上大学的年纪,长着一张稚嫩的脸,相貌间与年龄不符的甘醇吸引了我。

她在小镇不大的广场上放风筝,同行的还有一个男孩子,他们在组装着风筝,组装好了后,女孩拿起了风筝,拉着线开始奔跑,风筝飞高了,女生有点害羞,没有跑得很开,跑了一会儿,她停了下来,我听见她说:“没风呀,跑着好累呀,你来吧。”男生拿起了那个风筝,放得很高,风筝飞上去很漂亮,引来广场上小朋友的围观。我看到那个男生不经意间瞟向女生的眼神,我看懂了那个眼神,那个男生喜欢女生,我瞅瞅女生,她正盯着飞得很高的风筝,时不时转移视线,看看正在奔跑的男生,那眼神里或许有一样的情愫,但被死死的压住了。

那种情感,是怎样一种情感,我想,我再明白不过了。女孩有着灿烂的笑容,外向的性格,也会耐心的教广场上素不相识的小孩怎么样放风筝,看起来似乎是一个很好的人。然而,我想,这也许只不过是她在与外界接触时的一副热情的外壳,因为不得已,她给自己塑造了一个热情知心的形象,连她告诉别人:我其实是一个内向的人。却只会招来人家怀疑的目光。因为这外壳太过逼真,已深入人心。如果她告诉的人是我,我是相信的。因为,我和她是同一种人。同类总是相互吸引的。

这是怎样的一种人?

外热内冷,情感凉薄。她知道如何在一个集体中维持一个和谐的气氛,可是她觉得太累,她更想一个人静静待着;她甚至不希望有人喜欢她,别人对她的好会让她觉得是一种负担,她也不想喜欢别人,如果喜欢了,不会有所行动不会流露,只会让那个人活在自己的想象之中,因为这样一点也不麻烦;她和很多人热情的聊天问候,只有她自己觉得自己孤独,但却意外地沉浸在这种孤独之中,这种孤独就像是一个导体的内部,没有电场,没有任何外界的诱惑,只有自己,这种孤独,更像是对自己的一种审视和放松……

他们开始折叠手中的风筝,我也正好合上了翻开的书页,在男生和女生分开的岔路口,我假装上前询问厕所的位置,仿佛搭讪似的问了她的名字:“你和我认识的一个人好像啊,你叫什么名字呀?” “我叫毛毛。” “谢谢你啊!”

毛毛,我的大学室友们也叫我毛毛。

忙趁东风放纸鸢

文/刘亚华

“草长莺飞三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春暖花开的日子,万物复苏,阳光明媚的周末,微风中带着醉人的花香,正适合全家人出去踏青。

约半个小时的功夫,美丽的牧场便展现在眼前,刚打开车门,孩子们便跃雀地钻出来,兴奋地叫着、嚷着,个个像撒欢儿的小马驹,在空旷的牧场里拼命奔跑,又像刚出笼的小兔子,对外面的世界探寻着,左看看、右瞧瞧,这摸摸、那摸摸。草绿了,水清了,小树冒出了嫩绿的芽儿,花骨朵儿伸长了脖子,奶牛哞哞地叫,像要召唤孩子们跟他一起比美,到处洋溢着春天的气息,到处都是欢声笑语。当然,玩游戏是必不可少的,两人三足比赛、拔河,零食分享会,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却是放风筝。

放风筝是一门技术,风筝飞得又高又远,那是孩子们最得意的事。当然,除了热闹的孩子们,家长们对放风筝的兴趣私毫不减。助跑,风筝起飞,再慢慢放线,家长一点一点把放风筝的要点教给孩子,孩子们耐心地听着,在家长的指点下,果然将风筝飞得又高又远。有几个孩子,嚷嚷着不让家长帮忙,自己摸索着放风筝,他们小大人似的认真样子,总让人忍俊不禁。不多会儿,天空中便飞舞着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风筝,美羊羊和灰太狼和谐相处,蝴蝶和蜻蜓比翼双飞,一片片的,好看极了。风筝越飞越远,越来越小,有的风筝不小心断了线,飘远了。

小时候的我生活在农村,没有现成的风筝买,每到春暖花开的日子,我们这些顽皮的孩子,便只能自己做风筝。每天放学后,急急忙忙做完父母安排好的家务活,草草地写完作业,便偷偷开始裁纸、破蔑、糊纸,再在风筝上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完全做好一个风筝最少需要两三天的放学时间。风筝的尺寸需要刚刚好,才能保持平衡,飞得高,稍不注意就会做无用功。我那时候做了很多风筝,记忆里做的最棒的一个,是龙形风筝,那风筝在我们小伙伴中飞得又高又远,我特别喜欢,后来坏了也舍不得扔,一直珍藏着。

想起那些偷偷做风筝的日子,再看看眼前的孩子们,幸福快乐的模样,觉得他们的生活真是甜得像蜜一样。这也正应了那句: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我衷心地希望孩子们都好好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光,在幸福的生活里茁壮成长。

难忘那只丑风筝

文/王春玲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唱着这首熟悉的歌,我和儿子来到广场上放风筝。那些五彩缤纷的风筝争奇斗艳,有很多还融入了现代技术,有的能放出悦耳的音乐,还有的带着闪烁的霓虹,放风筝的有青春洋溢的情侣,更多的是父母带着孩子在放风筝。仰望天空中绚丽的风筝,我却想起了一只丑风筝。

我出生在一个很偏远的小村里,那个时代很多人都有重男轻女的思想,而父亲却处处宠着我,母亲就常常数落他:“看你把个丫头惯的!”父亲总是笑着说:“我再惯她也没有什么给她啊!”其实,他只是个农民,也确实给不了我荣华富贵,可他总是尽力满足我的要求。刚上小学的时候,我在语文课本上读到了春天放风筝,回家缠着父亲要,父亲也没见过真的风筝,他就凭着道听途说的知识加上自己的想象为我做风筝。在那个物质极为匮乏的年代,扎制风筝的材料也不好找,他就小心翼翼地用刀把筷子削成竹篾,再扎成“八卦”的形状,然后在外面糊上从邻居家找来的旧报纸。父亲是个农民,一年到头都在地里劳作,扎风筝毕竟不是他熟悉的活儿,失败了,不得不一遍一遍地从头再来。最后,家里的筷子竟然所剩无几了。吃饭的时候,母亲把父亲大骂一通,他也只是嘻嘻地笑。

在春草泛绿的田野里,父亲做的那只风筝终于飞上了天,风筝并不美,用筷子削成的竹篾做的支架,样子不好看,风筝的颜色也不漂亮,那应该是我见过的最丑的风筝了,但它引来了无数小伙伴的尾随和欢呼,因为那个春天里,它是我们村里唯一的风筝,在人们为了温饱纠结的时候,几乎没有人肯费心思给孩子扎一只风筝。

多年以后,我才懂得父亲扎的那只风筝比任何花花绿绿的风筝都美。天底下的父母们,有着不同的人生,有很多人无力给孩子丰富的物质,但他们的爱一点儿都不卑微。风雨几载,流年偷换,那逝去的一河岁月已渐渐清浅,我却依然无法忘记那只丑风筝。

风筝

文/聆木玲水

这个十二月里,没有雪飞满天,没有凄雨连绵,有的只是枯树,还有拉扯着让人心紧的风。昏鸦绕着不合时宜的风筝跌跌撞撞的飞着,小孩牵着风筝的线放肆的笑着,笑声随着风飘了很远很远……

从来都是有故事的人,才能听懂心底的歌。

有些人,有些事,在自己专心地走着自己的路时,突然发现,渐渐地没有那么深刻了,渐渐地当成了一种习惯。于我而言,你像是带着角的棱,硌在心底最深处静静地,静静的疼着。但是,一切终究都化成了窗前的明月光,已经不会再伸出手去,但总能顺回几缕光来。

你曾对我说会在屋顶陪我等日出,对我说会陪我走很远很远的路。纵然是到了天涯海角,也会有你陪着等日出。年少时候的誓言,总是说得郑重到头来都只能被吹散在风里。如今,你早已不在身边,但是这些日子不管去哪里,总是会习惯地早起等日出。就当是我和自己的一个约定吧!你没能做到的,没能看到的,我一并来完成。

也许在一层一层的时光裂缝中,我会看到你,看到你说的泸沽湖的风景和彝族年的多姿。可我终究进不去,进不了你爱的朝朝暮暮。我们都变得回不了曾经的站台别梦,也许真的是我太笨,笨的以为你可以坚强到忘记这三省万里的距离。如今那里应该是秋季的天气了吧,不知道在这个我最爱的季节里,你会不会想起我……

我常常一个人坐在天桥上,一如我常常一个人走走停停,去很远的地方。我曾想你能陪我坐长长久久的绿皮火车,能给我平淡却温情的生活,能有朝一日陪我安静地坐在湖边,像一对情人树,晨钟暮鼓,雨雪天晴,慢慢老去。

而终究只是过客,不是归人,所以你还是会离开那里,回归自己的轨迹。泸沽湖的风情万种,我不过撷取了它的某些片段而已。最完整的解读,只属于你、属于到过那里的你……

于是在一次一次的相遇里,我们忘记了来路也忘记了归途,忘记了我们怀念的曾经故事。我知道很多时间里,我只是过客而不是归人。我想于我而言,最终的结局会是在泸沽湖离天最近的地方。搭三两小屋,撑一弯月亮舟,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唱着你爱的歌……

也许你真的累了,倦了,想走了;我也知道,你真的累了,倦了,不在了。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精彩,我清楚的认识到你终究会飞走,可是可不可以在你飞走之前把系着你的绳交到我手里,像风筝一样,无论看不看得见。至少能够牵着你,在你落地的某一天,沿着线,找到你。

忙趁东风放纸鸢

文/龚德位

喜欢放风筝,源于儿时读过的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一幅充满生机、绿意盎然的“乐春图”跃然纸上,诗人一个“醉”字,写活了杨柳的娇姿,天真可爱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忙着舒臂引线,喜放风筝,真是美不胜收。

儿时放风筝,农村没有专门的风筝出售,我们只能就地取材,把吃饭的筷子削开做风筝的骨架,把作业本纸粘上做纸面,造出的风筝有点笨重飞不高。后来发现父亲编织背篓的竹篾管用,再找来几张旧报纸,再到母亲的缝纫兜里找来棉线,有了这三样东西就基本可以做了。先把竹篾劈好,磨细磨光,然后,弯出风筝的翅膀。这是很要技术的,两只翅膀要弯得一样,兜的风才一样,放起来才平稳,不然会翻跟斗。如果想再考究一点,一定得请父亲来帮忙。父亲可以根据需要制作出不同形状的风筝来,蜻蜓、蜈蚣、蛤蟆、灯笼,形态各异,色彩谈不上有多漂亮但很实用。

放风筝其实也是一门技术活儿,每位儿时的伙伴都希望自己的风筝飞得又高又远。助跑,风筝起飞,再慢慢放线……父亲总是一点一点把放风筝的要领在实践中传授给我们。有时候由于尝试了很多次都未见成功,有的伙伴就会躲在草丛里哇哇大哭。而有的伙伴却不管这些,放飞好几次,也不能飞上天,尽管这样,仍是乐此不疲。一次次在河堤上、麦田里疯跑,只有太阳下山了,在父母的声声呼唤中才会依依不舍地消失在夜幕中。

现在放风筝成了人们一种高雅而文明的锻炼方式,是一个充满活力、欢快和趣味盎然的活动。不仅少年儿童兴趣浓烈,许多成年人甚至老年人也是风筝的迷恋者。在广场,清风掠过,形态各异的风筝顺着风势袅袅升起,像少女柔美的秀舞,婀娜多姿。手中拉着长线的人一收一放,一紧一松,时而踱步,时而奔跑,笑着,喊着,跳跃着,一缕萌动已久的心情,早就随着翻飞的风筝,飞到了湛蓝的天空,那种快意放松、活力绽放的感觉,是平时说什么也无法感知到的。

风筝与人一样,都向往自由。这是父亲常常教导我们的话语,他说:“你看啊,你要风筝飞得高,你就要放飞它,放它到高空与风和唱,与鸟同翔,但最后还得收。飞得再高也要返回来,就犹如人的一生不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起起落落,飘忽不定,我们能做的就是牢牢掌握好自己手中的风筝线。如果能做到因风势而行,或放或收,或引或顿,回收风筝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儿时的我们似懂非懂,直到人生中碰壁时才想起父亲的话是多么有道理啊,每个人的一生不是都会起起伏伏吗?但不管怎样起伏,你手中的那根风筝线一定得牢牢拽住。拽住了它,你的人生才不会迷失方向,你的目标才会更加清晰可见。又是一年春来到,别忘了“忙趁东风放纸鸢”之时,要牢牢拽住手中的风筝线啊。

放好人生场上的“风筝”

文/刘昌宇

接二连三碰到一系列烦心事,一直郁闷不已。直到周末,这种糟糕的心境也丝毫没有改善,5岁的儿子却偏偏嚷着要我跟他去郊外放风筝。

想想“窝”在家中也没什么好心情,到户外调剂一下心情也好,于是,便拿起风筝,带着儿子,开车去了郊外。

和煦的春风中,理清丝线,展好筝翅,一路小跑,小小的风筝借着风势缓缓爬升,一会儿的工夫,就飘在了半空中。

儿子十分高兴。突然,一阵疾风吹来,手中的风筝剧烈地摇摆起来。我强拉硬拽,拼命想让风筝保持平衡状态,可事与愿违,我越拉得猛、拽得紧,半空中的风筝却越晃得烈、摆得凶,手忙脚乱后的手足无措,让我出了一身大汗。

关键时刻,旁边一个放风筝的老者走到我旁边,大声地提醒我说:风大的时候,把线多放一放。我依老者所言,把丝线放了一大截。很快,半空中的风筝就不再左右摇摆,而且,它还借着风势,越升越高。飞行了一阵后,风儿渐渐又变缓了,此时,风筝似乎又有些力不从心起来,几乎要掉头而下了。就在我揪心之时,老者又在旁边提醒我:风小的时候,把线多拉一拉。我依计而行,果然,刚才还看似有气无力的风筝,很快变得生龙活虎起来。

回到家里,回想起放风筝的点点滴滴,觉得人生场上每天也在放着一只只“风筝”。一只只爬升的风筝,就是我们心中设定的理想和目标;悠长的丝线就是我们为人处事的心态;而自然界的疾风、缓风则是工作、生活中的磨难和压力。

人生的过程像极了放风筝的过程,当我们春风得意时,四周都是满堂的喝彩和赞誉声,在这种山呼海啸般的“疾风”吹拂下,外界的各种磨难和压力也会陡然增大,心态也会变得不稳起来。此时,我们要顺应“风势”,主动把紧张、拘泥的心态放一放,松弛一下紧绷的神经,让自己变得沉着稳重。当然,这个放,绝不是放纵自己躁动的情绪,而是要懂得借助“风势”,不让心中的目标左右摇摆,更不能让目标挣脱我们的双手,失去控制。而一旦风缓,动力不足,我们则要及时拉一拉手中的丝线,把松弛、散漫的心态提拉到紧张、严谨的状态。而当看到心中的目标设置过高,难以逾越,甚至欲掉头而下之时,我们则要像放风筝一样,一边提拉,一边收线,及时让心中的目标回到我们的掌控之中。

要想在人生的竞技场上充分享受到成功的乐趣,放好人生场上的一只只“风筝”,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在工作、生活中除了要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外,在心态上还要正确把握好“放一放”和“拉一拉”的关系。唯其如此,不管外界吹得是“疾风”还是“缓风”,那一只只翱翔在生命天空里的“风筝”,始终都能被我们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春日纸鸢飞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已是初春,徐徐暖风,又到了放风筝的季节。

广场上空放飞着各种各样的风筝,有百脚蜈蚣的串式风筝,传统宫灯的立体风筝,娇小沙燕的硬翅风筝和彩色蝴蝶的软翅风筝。其实我最喜欢八角形的板子风筝,它结构简单,制作简易,小时候我对它情有独钟。

春天的鲁西北大平原,百花盛开,万紫千红;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晨塘迷雾,小桥流水;夕阳红晕,月挂柳梢。在在是美景,处处是仙境。美不胜收,目不暇接,让人浑身情不自禁地迸发出一种不可言喻的兴奋。

儿时放学后,我牵着小羊羔,拎着自制的八角风筝,和小伙伴们奔向村东头的旧窑厂。旧窑厂里野花芬芳,青草葳蕤,两座废弃的旧砖窑高耸入云。草场是放羊的理想场所,窑顶是放风筝的绝佳之地。

找一块百草丰茂的地方,用羊链子将羊羔拴好,用半截青砖把固定羊链子的铁穿钉砸入地下。为防止羊羔逃跑,临走前再在铁穿钉上狠狠跺几脚,然后对小羊羔说:“你先吃点儿草,我玩一会儿就回来。”做个鬼脸就和小伙伴们放风筝去了。

空旷的麦田里,我把风筝放飞到天空,小心翼翼地牵着风筝线,沿着旧砖窑的盘道走到窑顶。我们在窑顶上用青砖压住风筝线,让风筝自由自在地在天空翱翔。

那时我有一个愿望,我愿变作风筝飞上天,摸一摸白云和棉花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看一看彩虹和丝绸究竟有什么区别?能不能摘下星星做灯使,晚上在星灯之下写作业;能不能跟着风儿到处看一看:村子附近究竟有没有城市,大海比村子里的池塘大多少。

我呆呆地看着风筝,想知道的很多,想解开的谜底很多。风筝飞的那么远,那么高,它一定什么都知道。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外面看一看,我的梦想和风筝一起高高地放飞在深蓝的晴空。

小羊羔的 “咩咩”的叫声唤醒了我,应该为小羊羔更换草地了,走下窑顶的盘道时还不忘摘一朵生地黄的花朵,放到嘴里允吸一口花蜜。

年年春鸢飞,日日故乡梦。后来我走出了乡村,来到了霓虹闪烁的城市,但故乡之情,儿时欢乐就像一根风筝线把我牢牢地拴在了家乡的窑顶。

是时候回老家一趟,看一看春意盎然、铺青叠翠的故乡了……

不一样的欣赏,不一样的天空

文/春水荭草

风筝,总是在阳春三月遍地飞。有欢笑、有沮丧;有奔跑、有仰望;有高度、亦有低落……

我很羡慕人家放风筝,却因自己不会放,一直苦于仰观状况,总羡慕那风筝的美丽和高度,每每此时,风筝能带给我很好的感觉,如同他翱翔蓝天,如形影相随。

朋友说:放风筝就如谈恋爱,需要场地的选择、运用,风向变化时的操控,气象变化时需考虑风筝的本身承受能力等。一只风筝最好由一个人掌控,如果你心有旁骛,想让这头的风筝牵动另一端的两双手,或者用两双手去控制一只风筝,那么,你可能会因两双手用力不均,一不小心就会扯断了风筝线,让她重重摔到地上;还有可能就是两双手都放开,少了那份牵引力,风筝因此没了方向,结果是“花自飘零水自流”……

至于那一大堆过程和体会的细节,我无从领悟,也无从知晓,更体会不到那风筝和爱情的真正所关联的内函与节奏。

我看着天空五彩的风筝,如乱花迷眼,有的蝴蝶断翅,有的残花坠地,有的缠上别人的线,扯不清,也难理顺了。只看着那放风筝的人在为着自己的风筝着急、滴咕、想着办法解救自己的风筝……

我静静的仰视着天空,欣赏着满天的风筝——

如果说:欣赏爱情如欣赏放风筝,同样我也欣赏氢气球飞上天空,她来得简单,不用折腾,不用费尽心机和学习,也不需要那些天气所拌,就算是一不小心放手,她自己同样飞得很高,比风筝更有高度,直至大气压将她粉碎,那也算是一种真挚的美丽单纯。

如果说:欣赏爱情如那飞上天空的气球,我更愿欣赏她如小鸟,不管风吹雨打,想飞就可以飞,想飞多高就多高,想到哪就到哪,也不会受一线之牵而让自己飞上天空或者摔成粉身碎骨……

也许,不一样的欣赏,有着不一样思想行为;不一样的欣赏,有着不一样的追求;不一样的欣赏,有着不一样的天空。也许我向往那份简单的自由,就因为我向往小鸟的自由飞翔,我不会任凭别人的欣赏而寄托一切,因为我有自己的傲骨。我总是送给自己东风让我独自傲游,追寻自己想要的天地。结果,我把自己放飞了,我把自己的爱放飞了。我哭了,再也无法控制倔强的眼泪……

风筝,童年的翅膀

文/牛勃

看到风筝,记忆的潮水汹涌澎湃直向童年奔去。童年是贫瘠的,物质的匮乏让我们深感不便,但这丝毫无妨童年带给我们的快乐。从弹弓、铁环、冰车、木制手枪,到风筝,所有的玩具都是自己制作。那时的快乐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享受劳动过程和创作成果的快乐。由于材料的缺乏,我们制作的风筝远没有现在的风筝飞得高。几个小伙伴做一个风筝,集体智慧,边制作,边试飞,边研究,边改造,直到看着风筝越飞越高拍着小手一起叫好。童年过去了,童年快乐的片段却珍藏在我们的记忆中,色彩从未黯淡。

单位门外是一个很大的广场,出售的风筝围了半个公园。那风筝真多,五彩缤纷,千姿百态,价值从二三十元到一百多元不等。不要说一百多元、二三十元,就是两三分钱,对当时的我们来说都是一种奢望。我们扎风筝,龙骨用的是扫帚上的竹棍和炕席上的篾条,纸只有一种,就是把写完的作业本一页页接起来。如果幸运,从铁路边捡几张水果糖纸贴上面,绝对是一件惬意的事。由于材料严重短缺和不合要求,制作一个风筝并让它飞起来,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现在的孩子真幸福,幸福得让人嫉妒。出手非常大方,价钱越贵的风筝卖得快。却是那么好的风筝就是放不起来。我就亲眼看着一个小学生因放不起,赌气似的把一个大风筝几把撕碎,之后又去买了一个更大的风筝。看着他,想着我们寒碜的童年,我对这孩子连一点羡慕的感觉都没有,甚至不无孩子气的想,就算放起来,那风筝也不是你扎的。完了又觉得好笑,你一个老大不小的人和孩子赌什么气,是不是吃不上葡萄说葡萄酸了。

阳光明媚,和煦的风柔柔地吹着。看着漫天高高低低,色彩形状各异的风筝,我便想,风筝是什么?风筝对我们来说,无疑是怀恋童年的一场场春梦,而对童年来说,无疑是翅膀,对,风筝,童年的翅膀。几十年过去了,我们之所以依然年轻,就在于有对童年生活的一个个片段记忆,无论痛苦还是幸福,都是快乐。几十年后,几乎没有人能记住多少童年的痛苦了,而对童年的快乐,不仅珍藏着,如数家珍,而且那么清晰,那么深情。常常,我会走进孩子们中间,静静地听他们欢叫,看他们奔跑,一任阳光抚摸我额头上渐深渐密的皱纹。我知道,几十年后,他们也会回忆童年,也会有他们痛苦和快乐的记忆。人生就像这风筝,不会一直在飞,总有被搁置一角的时候,而且这样的时间比高飞的时间往往更多,更长。这,多像人生啊!就是飞得最高的时候,也有一根线紧紧地牵着。不论你怎样高高在上,忘乎所以,却是很难逃脱这根线的牵挂。如果真有一天逃脱了这根线,这风筝就会一头栽下来,或落于荒郊,或跌于泥塘,或孤独地悬挂在树上,飞得越高,跌得越惨。这些跌到泥塘,挂在树上的风筝早已不叫风筝,代之而起的是另外一个名字——垃圾。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飞得高不是难事,难的是如何平安着陆,如何在被搁置后能以平常心去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如何看那些色彩不同,形状各异的风筝起起落落,沉沉浮浮。既然风筝是童年的翅膀而不是一生的翅膀,我们就该在飞翔的时候飞翔,而在不该飞翔的时候以快乐的心情收束翅膀,记着也曾飞翔过,这就够了。千万不要和后人比姿势,比高度,社会在进步,材质在发展,许多东西是无法比,更是没可比性的。

风筝飞了几千年,还要一直飞下去;材质在变,而且还会继续变下去。不会变的是童年,不管痛苦还是欢乐,都会引起美好的回忆。在时光倒转的许多记忆中,风筝无疑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在童年,在我们的翅膀还未真正长起来时,风筝,无疑就是我们的翅膀。它载着童年的梦想,让我们第一次学会了飞翔。几十年后的今天,它同样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心态平和地看孙辈们手中的风筝放飞。这时的风筝,虽然不是翅膀,却是我们关于童年的记忆和梦想,如一杯冒着热气的香茗,淡雅温馨,回味绵长。

我的“硬核”母亲

文/苗君甫

女儿朵朵学校布置了手工作业,要求每个孩子和家长一起完成一件手工作品。

现在这年月,还有什么是买不到的?我直接说:“网上给你买一个DIY的礼包,你贴贴画画就行了。”没想到朵朵马上撇嘴:“老师说必须纯手工做,在网上买的没资格参赛。”

纯手工?我愣了一下。母亲说:“外婆给你做风筝,行吗?”“做风筝?真的假的?”朵朵跳了起来。母亲说:“当然是真的。”

说干就干,准备好剪刀、毛线、彩绳、卡纸、竹签、胶带……等工具后,朵朵在母亲的指挥下,像只燕子似的飞来飞去,拿尺子测量、拿彩笔涂色、拿胶带固定……一番忙活后,一个星星形状的风筝居然做好了。我们一起兴冲冲地去小区里试飞了一下,风筝飞得还挺像那么回事,我对母亲说:“妈,您可真厉害!风筝都会做。”

母亲笑:“你们小时候,哪个玩具不是我做的?!”也是,小到沙包、毽子、陀螺,大到铁环、秋千、衣服,哪一件不是母亲做的呢?时光悠悠,站在现在的岁月回望从前,巧手的母亲绝对是记忆里最温暖的一笔。

小时候家里经济很紧张,一分钱要掰成两半花,每一笔支出都得精打细算,我和姐姐从来不好意思也不敢张嘴跟父母要新衣服和新玩具,但贫穷依然阻挡不了孩子对玩具和新衣服的向往,母亲读得懂我们的渴望,就自己动手实现我们的愿望。

她经常在灯下,在改小的父亲的衣服上缝补一条独一无二的花边,就成了我们的新衣服;也会在院子里找一截木棍,经过削、切、打磨等程序,改造成一枚陀螺;还会用碎花布头,裁裁剪剪、拼拼接接,做成一个色彩斑斓的沙包……每次看母亲变魔术一样地变出新物件,我们都兴奋得又蹦又跳。

童年时代,因为有巧手的母亲,我们从未感受过失落和窘迫,相反我们总能感觉幸运和快乐。母亲做手工的时候,不仅是母亲最舒心的时候,也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母亲一边忙着手里的活儿,一边对我们灌输一种观念“办法总比困难多”,让我和姐姐学会面对遇到的所有问题。

在母亲的引导下,贫穷从来不是降低标准的理由,因为动手、动脑、想方设法自己做玩具,我和姐姐的童年时光充满着欢乐:争论谁做的好、比赛谁的点子更有创意、验证谁的手工更受欢迎……叽叽喳喳的辩论中,快乐总是装得满满的。

看着朵朵放风筝时开心的样子,我突然想起一段话,“神顾不得所有人,所以神创造了母亲;神将通天塔摧毁,只留下一个密码,名字叫做‘妈妈’。”

而我的母亲不仅能妥善地处理各种日常生活琐事,还能认真地对抗生活的压力,并把这种压力转化成快乐,在我们的成长中留下最深的印记。扛得起生活、斗得过困难、拼得过磨难、辅导得了作业、做得了手工,突然发现,我的母亲其实挺“硬核”。

原来爱情是一只风筝

文/末日

有个小区里,住着一对幸福的老人。

他俩已年过古稀,但气色红润,神采奕奕。每日晨昏,花园的通道上都会出现两位的身影,牵着手,聊着天。在春日,微风轻拂,碧空如洗,两位老人就会带着风筝,来到广场上,老婆婆举着风筝,老先生牵着线,小跑着,很好地把握着风势,那风筝便高高地飞起来了。我很羡慕这对老人,或许是我的婚姻生活与他们反差太大。

长时间的抑郁,我和妻子都不快乐。最终,我们选择了分手。有一天,我在广场漫步,看到老人正在修护风筝。他们修得很细心,我站在了他们身边,他们都浑然不知。后来老太太发现了我。我们打了招呼,他们温和慈祥的笑让我感到温暖。我和妻子婚姻破裂的事老人也知道。

我从老人眼光里,看得出同情。我和老人谈起了婚姻。我说:“婚姻是一杯酒,酸甜苦辣,百味俱全。一朝醒来,已是曲终人散时。”

老人看着我,良久,摇摇头:“小伙子,婚姻是一只风筝。风筝分几步,第一步:做风筝。用竹篾做骨,骨要硬,还要韧,这骨是什么?是爱,不掺任何杂质的爱。决定做一只风筝,就用刀劈掉金钱、地位、家庭背景、美色等等,这些欲念留一个,便是婚姻的隐患。所以,爱要爱得纯粹,否则就不要结婚。第二步:修饰。风筝做好了,很扎实,就有了长期完好的基础。但风筝要美,要养眼、怡情,给人以美的享受。给风筝设计成怎样的风格,然后描绘,上色,镶边,再配置彩色的尾翼。如此风筝才美,才有魅力。婚姻亦然,爱是根基,但只有爱还不够,还要有形式,一束玫瑰、一次野炊、一个惊喜、一场舞会、一次旅游……于是,婚姻有了情调和品味,爱情才容易天长地久。第三步:放飞。风筝天生是要飞的,在高天流云间,抒写它的风姿。若只把它悬于家中,风筝是死的,每天面对一个僵硬的死物,会让人的审美注意产生疲劳。

婚姻也要有自己的空间,没有空间的婚姻会窒息爱情。但空间不能无度,线要在手中抓好,一旦松手,风筝也回飘逝、沉落。第四步:养护。岁月会磨蚀风筝,因此,风筝要经常养护,哪个地方松了,加固;颜色旧了,涂上新的色彩;造型老了,描出新的神态……

婚姻是社会中的婚姻,诱惑、侵袭甚至强制性的破坏力都无可避免。受伤了,破损了,就用爱去精心养护,给婚姻注入新的生机”。老人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停下来问我。老人说:“懂了吗?”“懂了”。我站起来,向老人深深地鞠了一躬。

春逝,风筝的情思

文/青竹客

闲暇时节,约好友出游踏青,偶遇一风筝小摊,于是买了一只大雁风筝,为这次出游增添情趣。

五月天,踏春小湖旁。在春夏交替的季节里,晴空万里,小湖绿意怏然,生机勃勃,浓浓的春意侵人心田。湖面上燕子飘飞来去,蜂蝶戏闹,蜻蜓送暖,湖水静,小草摇,这温馨的一幅画面空惹游人遐思。我用心去感悟青春,留恋她那多彩的容颜。久违的春天,你总是那么轻易的在我身旁流淌。你的悄悄到来,给这隆冬的荒凉赋予生命的美意。你踏着多姿的舞步,就如这仙女的婀娜,亲手把春天装扮。你总是那么柔情,我在你温柔的呵护下早已不知身在何处。游荡在这青春湖畔,我放开心声,幸福的唱,欢快的跳。在你明眸的眼中,我就如一个无所世事的小孩,天真浪漫的舞蹈。

在清幽的湖水边,放飞风筝,正是为了追逐你的脚步。风筝就如大雁,带起我多少梦想。看着这满湖景色,留不住春的一抹笑容总是带给人一种离别的痛惜。花开花落准有时,春天还是悄悄的与我擦肩而过。我如何也阻拦不住这晚春的脚步。就如一对失恋恋人的黯然离开,那怕回眸一笑都不可能有。难道你就这样的绝情,让我痴情于你的绝美,陶醉于你的情怀下,然后又把我抛弃?

我怎能不为你的真情所感动,怎能不为你而痴情。在这春江湖畔,你那花枝烂漫的身影,给我留下了无尽芬芳的相思。我多想拥你入怀,倾听你那春色花飞的故事。多想与你共舞在春江月夜下的花季,摘花追碟,戏水玩闹,累了然后拦你入怀,与你共醉。多么浪漫的岁月啊,你那绝美的容颜带着青春亮丽,触痛了谁的心事?绿色正浓,花开四溢,我已经深深的迷恋上你的身影,迷恋上了你醉若红颜的笑。我不知道该怎么样才能讨你欢喜,怎么样才能不让你溜走。面对你,我总是那么的不成熟和不自信,总是满腔的话语难于倾述。你太完美了,美的让人无可挑剔,那怕是再优秀的美男子在你面前都自愧形秽。

轻风吹过发隙,小胡荡漾着水波还有游人的嬉笑,打断了我多情的思绪。你看,风筝高高的飘洋在头顶的天空上,与风起舞,那翱翔的身影,乘风破浪的前行,难道也是痴情于你的春色?我早把他的心系在我的掌中,让他带起我无尽思念去与春追逐。我要她给我一句承诺,如若有情来年相见。

风筝飘飘摇摇的飞过小路,我随着它登上了湖边一处山顶上,突然有种诗情意境的勃发。身临小山顶上,登高远望的意境顿时阔达明了,随口道出一首诗行,写在相思湖畔的三生石上,

晴空万里透云低,登高远望春将老;风凉夜半雁飞回,留影长叹相思少。

我为春天写了一首诗行,为你的离别而感慨。我不知道大雁能否追上你的脚步,能否瞻仰你的笑容。

你不留纤尘的走掉,留下风筝多少的泪花。你怕风筝为你而受伤,就用暖风轻轻托起他的身姿,让他在高空长舞,展现出风筝独有的舞步。我想你也是心痛他的对吧,你用你的柔情撼动着风筝的翅膀,用你的双手轻轻的抚摸他那大雁的雄姿。你抚平了他心灵的伤口,悄悄的安抚着他难以平静的心田,以至于湖畔上正与蜂蝶追闹的游人都不知道你的到来。我有幸心系与风筝,感受着你的心意,在这纷乱的夏日里独自沉醉。

游成都龙泉驿马河公园记

文/贾载明

顾名而思,驿马河公园在驿马河畔,大门面对公安分局,右侧与巴金文学院、沫若艺术院呼应,其间有婉转的驿马河相隔。

整个公园占地当有数百亩,内多为人工培育的草坪,移植有寥寥几株苍苍古树,还建有儿童乐园、秀珍湖泊、木质亭台、黑白花奶牛塑像。湖泊旁,春栽水稻,秋种油菜。而草坪里,突兀着稀疏的黄白混合的石头,也是人造的吧。

公园无高高的围墙,无大门,亦无小门,四周只有浅浅的栏栅,植有树的地方,阑珊也没有。一个实实在在闲散的去处。园内起伏不平,错落有致,具有浓郁的乡村风味。其建设理念是城乡融为一体吧。

远远望去,那几头黑白花奶牛,或低头,或仰首,或奔驰,以为是真实的存在,近看,原来是人技所为。这个景点,面对北干大道,过往行人极多,给人们的印象很深刻。因此说“奶牛广场”人们知道,说“驿马河公园”人们茫然。何况“驿马河公园”只是图样上和建设者心上的名,还没有镌刻在公园的任何地方。

在龙泉驿这片土地上,春季桃花盛开时,热闹莫过于龙泉山,但一年四季,人气最旺莫过于奶牛广场了。

特别是双休日、节假日,这里不是集市,胜似集市。四面八方的儿童来到这里,而每个儿童又跟随着一个两个甚至三个四个亲人,导致进进出出的几条道上,来来去去的人络绎不绝,还不时摩肩接踵,数人成排,逶迤而行。公园外的人行道和园内,卖各种儿童玩具和小吃的成排成堆,呼卖不断。

当然这里不是集市,而是儿童的天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父亲、母亲是到这里“放牧”吧。看吧,那些天真纯洁的孩童们汇集到乐园里,不是一园子小绵羊吗?不,是小天鹅!他们寻找到了自由翻飞的天地。

这里还是老人们的乐园。有悠闲散步者,有晨练太极拳、木兰拳者,亦有天天坚持来园子亭台上拉琴歌唱者。乃各尽所好吧。

那些音乐爱好者三三两两一组,或一人伴奏,数人唱和,或数人伴奏,一人唱和。所以一年360多天,此地弦歌不断。听其音,阳春白雪少,下里巴人多。有扩音器将声音放大,盖过路过大道车辆喇叭的鸣叫,虽有参差错落高楼阻隔,但方圆一二里可闻。

草坪上,春暖花开,秋高气爽时,有情侣相拥而卧,情意绵绵;有带宠物者,相拥而坐,怡然陶醉;有喜好留影者,站在草坪中摄下一时风景,快哉痛哉;有爱好放风筝者,游走于草坪中,让自己的风筝飞得更高更高,不亦乐乎!

对笔者最有吸引力的是风筝。前些年看到某中医教授给一老驾驶员治疗颈椎炎、肩周炎,不用吃药,就是放风筝。因长年累月驾车头颈肩都不动,放风筝使之动起来,故而可痊愈也。教授还说:放风筝对吐故纳新,清肝明目,散内郁结,神经衰弱都有疗效。

我喜欢观看风筝不是因为它治病的作用,而是感到放风筝很有些浪漫情调。我往往斜倚在凸石上,仰望着飘渺的风筝,有的在低处盘旋,有的在高处飞翔。忽然,一只风筝却俯冲落地,心里为放风筝人遗憾。有风方放风筝,有风湖畔的柳丝才飞动,四周一切景物都活起来了。望着云空的风筝,人的心陡然松弛,敞开胸襟,让集聚在心上的尘埃随着风筝飞去,散在无垠的太虚里。

像风筝一样多好,可以和太阳、月亮靠得更近一些,听到太空的话语更容易一些。而云朵,伸手便可裁剪。风筝是自在自由的,人的心灵也应当是自在自由的。是的,总有一根线将风筝栓着,其自在自由是有限的。然世间物种,哪一样不是都有一根有形或无形的“线”栓着呢?太阳被栓在太阳系里,银河被栓在银河系里;……所以,宇宙间大大小小的灵物,都享受相对自由自在之福,而无享受绝对自由自在之命。

想到这里,一阵凉风吹来,恍然如梦,而儿童乐园里,传来有许许多多小天鹅扑腾的声音。

春天的舞步

文/刘福田

风筝

早春,花儿还没有开,燕子也没有归来。蓝天上,已经早早地飘起了风筝。

风筝在天空里飞舞,一条长长的丝线下面,系着一张天真的笑脸,系着一颗灿烂的童心。

有人说,风筝是春天的通知书。

我确信,风筝是孩子们散发的春花。

一张张春花的传单上,写满孩子们童年的欢乐,写着孩子们对生活真挚的爱。

大人们望着天上的风筝,心在悠悠地飞翔。他们从一只只风筝上,找到了失去的童年,找到了失去的童心。

望着飞舞的风筝,难怪连孔尚任都会有如此雅兴: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

柳笛

杨柳绿了。那袅娜的柳丝,可是蒙蒙的春雨用雨珠浇绿的呢?那蛾眉般的细叶,可是新来的燕子用燕尾剪成的呢?

杨柳绿了。我折下一根柳条,做成一支柳笛。柳笛在我的唇边吹奏出一曲甜甜的春韵……

曾记起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又是何等地出神入化。

柳笛的笛孔中,流淌出我心中的歌。这轻快的柳笛声里,有着一个旖旎的春天……

小草

一棵小草,一缕葱茏的绿,一点盎然的生机,一片对生活的爱。在自然界翠绿的画屏上,假如没有这一点儿绿,丝毫也不会减少这画屏上萋萋的绿意。但是,小草仍然郑重地挥起她小小的画笔,为这画屏添上极其认真的一笔。小草付出了她的辛劳,她恬然地微笑了。

我爱小草。不仅仅因为“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成了著作坛上的一棵小草。

迎春花

春的脚步还没有临近,她就苏醒了。

看,花栏上,池塘边,她纤柔袅娜的细腰,带着一身霜雪,冒着冬日未尽的严寒,顽强地展开嫩黄的花蕊,热情地迎接春的到来。

呵,当寒霜满地,一切都还显得那么荒凉、沉重的时候,她何以要挺起枯弱的枝条,朝着东风,如此殷勤地争先开放呢?

蓦地,我发现了伫立在她身后的松、竹。这些岁寒不凋、翠叶常青的近邻,是他们用坚贞高洁、卓然独立的性格,开阔了她那憔悴柔弱的胸襟,唤起了她向严酷环境勇敢挑战的不屈精神。

我又发现,她那嫩黄的花朵虽然非常瘦小,但她的花蕾却是一支通红的火炬,正在沉沉的寒冬和融融的暖春间,放射着灿烂夺目的光环。

我突然想起宋代韩琦的诗句:“覆澜纤柔绿条长,带雪冲寒坼嫩黄。迎着春来非自得,百花千卉共芬芳。”多么坚定的信念,多么博大的胸怀啊!平凡之身确有非凡之志,实在令人敬佩。

童年的翅膀

文/张欣瑞

明媚的春天如约而至,又到了草长莺飞二月天,风筝飞满天的季节。周末和家人踏青,看见很多人在广场上放风筝。那漫天飞舞的风筝,好似一朵朵盛开的鲜花。

记得孩提时代,我家住在绿草荡畔的村庄里。很小,我就学会了上树掏鸟,下河摸鱼,但是,最让我情有独钟的,还是放风筝。

那时,家里经济拮据,镇里小卖部里的风筝是买不起的。我只能在开满鲜花的田野里,看小伙伴们的风筝在空中争奇斗艳,心里盛满了羡慕。

大约在十岁的时候,我拥有了人生中第一只风筝。心灵手巧的姐姐,不知道从哪儿学来了制作风筝的技术。她找来竹条和报纸,用两根竹条摆成十字,再用一根竹条弯成弓型,架在十字上部,然后用胶带把它们固定好。姐姐把报纸折成一个三角,剪下一个大菱形,剩下部分剪成两条飘带粘在尾部,和骨架粘在一起,系上线绳,将线头绑在线轴上,一只风筝就大功告成了。

风筝虽然简陋,但足以让我欣喜若狂。我和姐姐三步并作两步走,来到了辽阔的田野上。姐姐举着风筝,我则端着线轴,扯着线跑。

可是,姐姐试着放了几次,风筝就像舍不得离开我们一样,摇摆着又落在地上。

我有几分沮丧,姐姐安慰道:“等风来,一定能飞起来!”于是,我和姐姐背靠背坐在田野上,伴着夕阳,等风徐来。

落日的余晖,柔和地洒在身上。等了一会儿,风终于来了,吹乱了头发,也吹乱了少年的心。

我和姐姐再次操持起来。她迎着风,高高托举起风筝,然后迅疾放飞。我则迎着风,一路奔跑。风筝终于一点点升起,飞向蓝天的怀抱。我的手感到了线的拉力,那真是一种惬意的感觉。

小小的风筝,借着风势,越过树梢,攀上高空,像自由的精灵在翩翩起舞。我和姐姐都欢喜得不得了。对于我们来说,放飞的不仅仅是一只风筝,还有一份希望,一份快乐。

直到暮色渐暗,空旷的田野上回荡起母亲的呼唤,我们才意犹未尽地回家吃饭。

每天放学后,我都要与小伙伴一起跑到田野上。伴着拂面春风,我们彼此呼喊助威,一起迎风奔跑,竞相放飞手中的风筝。仰望蓝天,一只只飞舞的风筝,把天空点缀成斑斓的锦缎。

儿时的风筝,如春天里多情的诗行,写满了少年的愉悦。那美丽的风筝,在我的青春中浅吟低唱。直到最后,犹如一对翅膀,把整段童年时光都送走了。

后来,我远离了故土。但是,关于风筝的记忆却没有被封存,因为那份悸动的心情早已刻入骨髓。无论我走得多远,童年的风筝始终萦绕在我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