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章
必读社 > 好文 > 散文诗歌 > 正文

花灯文章

2022/12/10散文诗歌

花灯文章(精选16篇)

游花灯

文/王新智

关中西府一带有小孩游花灯闹元宵的习俗。正月初八前后,是长辈给晚辈送祝福,给孩子们“送灯笼”的日子。

过去,送出的灯笼大多是人们点灯熬夜、煞费苦心自己制作的,外形简单,做工粗糙,色彩搭配得大红大绿。就是这样的花灯,却陪伴我们度过了儿时游花灯的快乐时光。

那时,我们自豪地挑着父母做的花灯,爬坡越梁地跟着父母去送灯笼。我们也兴奋地从亲戚手里接过色彩艳丽的宫灯、兔子灯,高高地挑着,满心欢喜等待着夜幕的降临。

天刚擦黑,小伙伴们你挑着六边形的木制宫灯,他拎着鲤鱼灯,我提着简朴的“火罐”灯笼,更有拉着站立在小木板车上的骏马和小猪、小狗、小猴等造型的灯笼,一路高喊着“游灯笼哩!”走家串户,这家院子出来那家院子进去,人数由三五个逐步发展到十几个。远远望去,一盏盏五颜六色的彩灯首尾相接,宛如一条璀璨的长龙,在山村的庄户外游动。

孩子们稚嫩的声音随着这长龙远远近近回响在空旷的夜里。等到孩子们在村子里挨家挨户游转一遍,一个多小时就过去了。这期间,谁的蜡烛燃尽了,大家凑到跟前帮着更换;谁的灯笼不小心烧着了,大家一拥而上,十几只小脚丫把火踩灭,也把灯笼踩得粉碎。没了灯笼的,并不气恼,要么高高兴兴地和大家继续游花灯,要么四五个作伴回家去找大人换了灯笼,继续游玩。

游灯笼的日子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晚上。这天晚上,大大小小的孩子们都会拎着家里所有的花灯,出门游灯笼。刚会走路的孩子被哥哥姐姐牵着手,还有年轻的父母抱着娃娃加入孩子们的阵营跟着凑热闹。先是一簇簇彩灯在村子的不同地方游动,孩子们的喊声遥相呼应。渐渐地,这些花灯就汇聚在一处,形成一个庞大的花灯队伍,大家齐声呐喊,洪亮的声音在山野回荡。

游灯笼快结束时,大家会故意让自己的灯笼烧着,以期今年红红火火,也应了家中不存灯笼的习俗。调皮的男孩子会用灯笼去撞女孩子的花灯,在女孩子的惊叫声中看灯笼燃成灰烬。如果遇到正月十五晚上下雪,那是最好不过的。纷纷瑞雪中,大人们站在屋院的外面,看花灯闪烁的光芒映着孩子们红红的脸庞,开心的笑容洋溢在脸上。

花灯掩映的童年

文/杜学峰

似乎一切美好的记忆,都集中在童年,确如冰心所说,童年是“真中的梦,梦中的真,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上世纪七十年代,生在农村,没有幼儿园、学前班可上,大人们忙于出工无暇顾及,学龄前的孩子处于一种原生态的“放养”状态。村里每个小孩,都对过年有强烈的渴望,因为过年不仅有好吃的,能穿上新衣,还可以得到一盏漂亮的花灯,哪怕是最穷的家庭,也绝不会委屈孩子的这个美丽梦想。

一到腊月,便是孩子们的欢乐辰光了。除了到处玩闹,便是缠着大人做花灯。我大舅是个做花灯的行家,他做的灯往往别具一格,不仅扎实紧凑,还精致漂亮。他最擅长扎微型的龙灯,只有两尺来长,但颇有龙的威风,身上用黄色亮纸做成的龙鳞,还有“画龙点睛”之笔,晚上在灯光映衬下,龙鳞金光闪闪,龙眼炯炯有神,非常抢眼,把别的孩子羡慕得暗自咽唾沫,我和哥哥非常得意:谁叫他们没有巧手的大舅呢?

从正月初一开始,每天便巴望着天早点黑。一黑,小村便是花灯的天下了。花灯式样特多,什么狮子灯、兔子灯、老鹰灯、小猫小狗灯……俨然一个空中动物园。处处灯光闪耀,笑语欢声,孩子们心里满盈着快乐,兴冲冲地游走,大人们也饶有兴致地观望,品评着。当然,也会出些小“事故”,比如,阿华和阿明暗自较劲,比试着手中的老鹰和兔子灯谁最漂亮,边跑边大声争吵;小泥鳅才六岁,灯里的蜡烛动不动就熄了,只好一再跑回家找爸爸;瘦猴不小心绊了一跤,手中精美的鲤鱼灯顿时烧成了纸灰,只剩下黑黑的花灯架子,心疼得他哇哇大哭;立章则因为跟弟弟抢那个大而漂亮的花灯大打一架,结果被爸爸关了禁闭……

后来,不知是谁拿回一盏硬塑料做外壳的花灯,里面是一只小小的灯泡,装电池的那种。这种不用蜡烛不担心熄灭的灯,把大家都眼馋坏了。于是接二连三地,有更多的孩子擎着不熄灭的花灯出来显摆了。最兴奋的是小泥鳅,他举着灯东一下西一下地碰墙、撞树,嘴里还直叫“熄不了,熄不了”,结果一不留神,跌下一处高岸,花灯报销不说,还险些弄折了手臂。

玩灯的游戏一直会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才是真正的花灯节,那一夜,在大人的默许下,孩子们都尽兴地玩,直到夜色阑珊。花灯掩映下,朦胧摇荡,氤氲映出的,全是童年时代五光十色的梦和念想。

年节里的记忆

文/赵勉

每到过年,被浓浓的年味包围时,被喜庆的氛围感染时,被鲜艳的中国红陶醉时,一幅幅久远而又温馨的画面就会从记忆深处走来,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年节里,最辛苦的应该是母亲,但不知为什么,关于年节的记忆却总是定格在父亲的身上。从我记事起,每年临近过年的几天,我家就会变成一个红色的海洋,那是父亲受左邻右舍、朋友同事之托开始写春联了。一张张大红纸、一副副待写及写好的春联占据了所有空间,浓浓的墨香弥漫了每个角落。父亲站在桌案前挥毫泼墨;姐姐按照父亲的嘱咐,将红纸裁成所需的规格;我则负责将父亲写好的春联小心地铺展开,晾干上面的墨迹。为了尽快给下一副对联腾地方,我不停地俯下身,认真地将每一个字吹干。很快,成卷的大红纸在父亲的手里变成一副副构思精巧、意趣盎然的春联,床上、桌上、地上、凳子上,整个屋子都被红红火火的春联覆盖了。写到高兴处,父亲会情不自禁地吹起口哨,时而还双手叉腰,欣赏一番自己的作品。休息时,父亲不忘把我们叫到跟前,教我们如何分辨上下联,然后让我们自己配以横批,一副副捆扎摆放整齐,再写上名字,等着人家上门来取。

写春联是件费时劳神的事,几天下来,父亲常常累得腰酸背疼。可是当大伙儿满脸喜气地走进门,然后拿着各自的春联心满意足地离开时,我总能在平时不苟言笑的父亲脸上看到发自内心的喜悦。不用说,我们姐妹的心里更是满满的成就感。

年前,父亲的任务不只是写春联,还要帮助母亲清理打扫、蒸煮烹炸。这是年节里最要紧,也是最繁重的劳动,但这些都不是我所关心的。对于我和姐姐来说,除了穿新衣,最期待的就是父亲“杀鸡拔毛”的时刻,最好是有着漂亮羽毛的大公鸡。其实,这个根本不用我们操心,父亲每次都会把颜色纯正艳丽的羽毛留下来,做成漂亮的毽子,作为新年礼物送给我们。记忆中最难忘的要数那只“小雪球”,那是父亲选择白色公鸡的绒毛,以红色绸缎包裹方孔铜钱为底托精心做成的,通体浑圆雪白,无半点杂质,拿在手里软乎乎、暖融融的,姐姐给它起名叫“小雪球”。当我和姐姐捧着“小雪球”兴奋地冲出门外时,像是为了迎接它的诞生似的,天空忽然飘起了雪花。我们在洁白的雪地里奔跑跳跃,“小雪球”紧随我们的节奏和步伐,在洋洋洒洒的大雪中舞蹈、翻飞,像天使,像精灵,更像我们纯真无邪的童年。

年节里,什么都可以缺,唯独烟花爆竹不能缺。燃放烟花爆竹,不仅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也是孩子们的最爱。但那个时候,大大小小的鞭炮倒是随处可见,烟花的种类却单一又贫乏。按捺不住性子的淘气孩子通常只能拿小火鞭过过瘾。相比之下,我们姐妹是幸运的,因为父亲总能凭借自己的智慧,让多姿多彩的烟花在我们眼前绽放。他带着我们一起,把一串串鞭炮逐个拆开,将里面的火药倒出,再加入早就准备好的钠、磷、硝等元素,和发射药一起装入一个纸筒,最后加进引芯。自制烟花,父亲之前并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失败有时在所难免,但经过不断探索,反复试验,不仅成功做出了烟花,而且花色品种还不少呢。

除夕夜到了,当人们在黑暗中点燃鞭炮,点亮心情时,我家小院的上空则开出了五颜六色的花朵,缤纷绚丽、华光四射,引得街坊四邻纷纷赶来,涌进我们的小院。一时间,小院里沸腾了,大家欢呼着、赞叹着,睁大双眼观赏着。欢乐惊喜的笑容停留在他们脸上,印在我们心里。

父亲喜欢一切美好的事物,而且善于发现美,懂得创造美。正月里,当别人都忙着走亲访友、礼尚往来时,父亲却总是带着我们做一些有趣的事。扎花灯就是每年必做的功课。父亲心灵手巧,且擅长书法绘画,扎花灯无疑是他的拿手好戏。但这是一个繁琐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全家总动员。铁丝、竹棍、线绳、蜡烛、笔墨、各种彩纸等这些必备材料,是父亲早已准备好的,接下来就是各尽所能,分工合作。剪纸是母亲最擅长的;扎花球、缠花架、剪灯穗等这些细碎的手工活则由我和姐姐来做;花灯的形状、内容及色彩是整个“工程”的关键所在,必须由父亲亲自完成。之所以说灯有内容,是因为父亲设计的每一只花灯,都代表一个生动的故事,蕴含着鲜明的主题。不同的故事,意境不同,花色形状各异。父亲为花灯绘制的场景人物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更为奇特的是,花灯一旦点亮,冷空气所产生的气流便会推动花灯绕中轴转起来,父亲说这就是“走马灯”。灯一转,整个画面都活了,里面的各色人物自然也不甘寂寞,他们或乘云驾鹤,或翩翩起舞,或上天入地,或拼杀打斗,热闹非凡,趣味横生,真的是一只花灯一台戏。《嫦娥奔月》《哪吒闹海》《女娲补天》《八仙过海》……那些年的年节里,在父亲的精心编排下,在我们姐妹手中,不知上演过多少出精彩的好戏。如今,排戏的人早已离我们而去,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追求却一直激励着我们;戏里戏外的故事,也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记忆中。

又过年了,今年是猴年,六小龄童的《金猴闹春》惊艳了全国春晚舞台,开年大戏《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正在各大影院上映,但这些精致华丽的大制作并不能引起我的兴趣,我的眼前只有父亲亲手给我们做的那只走马灯在不停地旋转着,它的名字就叫《大闹天宫》…

晋源古城观灯

文/王洁夫

外孙女从英国硕士毕业回到太原,正好赶上晋源古城嘉年华灯会开展,她迫不及待地邀我去观灯。

上世纪60年代初,我在晋源工作,老伴儿在晋源的学校任教,对晋源有着深厚的感情。这次来到晋源,古城换新貌,城墙高耸,马路宽阔,到处是一片灯的海洋。

北门前,“凤凰迎宾”和九曲长龙灯绵延近百米,一字排开。那凤凰闪闪发光,喜迎每位来宾。那九曲长龙金光四射,活灵活现,腾空飞跃。我正看得入迷,外孙女叫道:“姥爷快看!”我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北门城墙上有两条巨大的鲤鱼灯,欢喜雀跃,周围百余个大圆圆的灯泡闪着五彩的光,象征着鲤鱼跳龙门。

我们一路走着,观赏着造型各异的花灯,有太原的双塔寺、晋祠的盘龙柱,还有太原的鸟尊、蒙山大佛等。盘龙柱灯仿照晋祠圣母殿盘龙柱的造型,一条金色的巨龙缠绕在红色的立柱上,肃穆威严。鸟尊花灯高5米、长6米,鸟尊双眼用玛瑙镶嵌,身体用长长的羽毛作装饰。其他还有狮子滚绣球、青花瓷、同心锁等花灯。

老陈醋是我们太原特产,我们为它骄傲自豪。在这里,我们还看到了以“醋”为主题的花灯。高耸的旗杆迎风飘扬、深红色的醋缸十分引人注目。再看这组有关太原面食的花灯,造型独特,内容丰富,上面的美食图让人垂涎欲滴。

外孙女感慨地说,我去过很多地方,也见过国外圣诞节的花灯装饰,唯有家乡的灯展让我动心动情。临别时,我们在传统美食区吃了热气腾腾的馏米和羊肉片儿汤,真是吃在口里,暖在心上。

小狗灯

文/成石

元宵佳节快要到了,明月挂当空,银辉洒大地,我不由想起那时的元宵夜……

那时的元宵节也是热闹非凡,大街上耍龙灯、划旱船、踩高跷、扭秧歌,人海如潮。街巷中花灯闪烁,玉米灯、白菜灯、莲花灯,还有各种各样的动物灯。家家户户也高挂着自个儿做的灯笼,我们这些孩子也提着小花灯在人流中穿梭来往,把欢笑洒向大街小巷。

那时,我家的邻居刘嫂做的花灯最精致、最漂亮,刘嫂是一位心灵手巧的媳妇,裁衣、绣花、剪花等女红活计样样做得好。居委会见她做的花灯好,便年年请她做大型花灯,去市花灯会参展,头一年,刘嫂就捧回一个二等奖。

记得那一年也是一个狗年,母亲请刘嫂做一个小狗灯。刘嫂扎灯笼的骨架都是细细的竹条,用温水浸泡一夜后,软软的竹条在她纤手中任意弯曲,一会儿功夫便扎出一个小狗的骨架,然后糊上黄纸,一个金黄色的狗灯脱颖而出。最后她在小狗的嘴上粘了几根绿草,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元宵节那天,这盏小狗灯高高挂在我家的门头上,周围邻居纷纷前来欣赏,并拍手叫好。

花灯情韵

文/牟海静

暮色降临,博兴城里华灯初上。年节时的街道不同于往日。那一树一树的银花,总让你疑心是童话中的美丽,有的树上点缀着几个红色的小灯笼,万花丛中一点红,格外惹眼。路灯暗处,一地缤纷的星星铺开,你不由得凑近了,想捡拾一颗,却原来是被剪得平平的冬青上彩灯闪烁。走在博城大街上,你会不自觉地心情飘忽起来,看着,笑着,转着身子,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如果不是车来车往使你保持几分清醒,你定是把自己当作仙人穿梭于天宫了。 文化广场上、人民公园里的灯更是各种各样。有扎成台子恭贺新春的,有预兆丰年的,有彰显猴年祝福的,有金色的拱形灯光长廊,

有多彩的宝塔……公园里那些桥,一座桥一种样式,不同的桥灯光各异,同一座桥也在变换着不同的颜色,好像在比试她们水里的倒影,谁的更妩媚,更动人。一阵风吹来,水波动荡,水中的五彩绸缎明晃晃的,恰似她们扭动的身姿带动彩裙飘舞。我在这些灯的情韵里沉醉,多少次流连忘返。

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又叫“灯节”。城里乡下,张灯结彩,观花灯,猜灯谜,盛况空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宋代词人辛弃疾在《元夕》中这样描述。这一晚,不论深闺淑女,还是平民百姓,均可制灯玩赏,出游嬉闹。

我仍然记得《红楼梦》中元妃省亲的相关情节,贾府人忙活了那么多天,元宵节临近了,仍然在紧张地准备着。自正月初八就有宫里人先来了解情况,可谓万事俱备,只等元妃大驾光临。元妃下轿登舟观灯,但见清流一带,势如游龙,两边的石栏上,都系着水晶玻璃各色风灯。柳杏诸树虽无花叶,皆用通草绸绫纸绢依势作成,每一株悬灯数盏,粘于枝上。池塘中的荷荇凫鹭之类,皆是螺蚌羽毛之类做成的。船上也挂着各种精致的盆景灯。诸灯上下争辉,真是玻璃世界,珠宝乾坤。因为那种奢华,因为那些花灯,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 天伦乐宝玉呈才藻》我读了好多遍。我是农民的女儿,70年代出生在鲁北乡村,穷乡僻壤的,没见过世面。正月十五闹花灯的盛况,小时候的我只在书里见过。

关于花灯,我眼前常浮现出这样的画面:一个孩子挑着一盏,在胡同里高兴地笑啊,跑啊。小伙伴们在后边追啊,边追边喊,盼望挑着花灯的孩子停下来,好好看看花灯是啥样子,他们还没见过呢。忽然,最前边的孩子倒了,花灯坏了。“唿”的一下,火苗就烧着了塑料纸做的灯罩。孩子哭了,小伙伴们散了。不记得那个挑着花灯的孩子是谁,也不记得是哪些孩子跟着跑。但这个画面却在我脑海中反复出现,一遍又一遍,一年又一年。也许,这就是我记忆深处花灯情结的一个体现吧。

姑姑家的表姐比我大5岁,她小时候,一到正月十五就自制花灯。找个墨水瓶,灌上点煤油,瓶盖上钻上个眼儿,找个自行车嘴子穿进瓶盖的眼儿里当灯头,搓根棉线做灯芯。找一个粗一点的水萝卜切下一轱辘,中间挖出一个圆圈,不能挖透,蹲上墨水瓶不至于滑倒。白萝卜周围插上一圈秫秸,秫秸外边围上一层塑料布,塑料布上画上画儿,猪八戒、孙悟空、唐僧、沙和尚、刘备、关公、张飞、荷花、梅花、菊花……说着简单,那时候,找个墨水瓶并不容易,几个孩子为了争一个墨水瓶而打架是常有的事。塑料布也是黑乎乎的,大人们要是撞见了还不让用,说留着下雨的时候盖天井里的柴火什么的。

我对自己是否做过花灯毫无记忆。父亲说我小时候给我买过花灯。铁条做的架子,外边是用竹篾编成的花格,中间插着一个短蜡烛,上边用根短棍挑着。母亲说,我孩提时代她和奶奶经常给我做灯,哄着我玩儿。我想不出母亲说的玩具灯是什么样子,母亲干脆找了材料做给我看。一截秫秸杆儿,从一头劈开,把硬皮劈成很多细条,另一头劈到骨节那儿,连着,不劈下来。先把一条插到中间的秫秸瓤上,插得靠下一点,弯成一个弓形。把左边那一条别到弓形条的下边,逐条依次别好。最后,再把先插到秫秸瓤上的那一条取下来,也和其他细条别在一起,灯罩就做成了。把中间的秫秸瓤掐断,掐下来的那一截再分成两小段,插在灯罩上沿的两边,一边一小段。找一截长一点儿的秫秸瓤当杆儿,一头儿穿上席篾(秫秸杆上劈下来的硬皮细条),把席篾两头分别插到那两小段秫秸瓤上。最后,再找块红纸卷起来,插到灯罩中间的秫秸瓤上当作灯头。一盏精致的玩具灯就彻底完工了。我惊异于母亲的心灵手巧,母亲却说,是我奶奶教的。那时候没钱买玩具,就是有钱也买不着,没有卖的。为了哄孩子,这些法儿都是逼出来的。然而,谁能说这手制的玩具中没有智慧呢!就地取材,一会儿工夫,一盏花灯就做好了。寻常日子中做花灯,给孩子渗透中国传统节日的知识,让孩子感受自己动手获得所需、寻找快乐的道理。这就是咱鲁北的老百姓啊!40多岁的我,见证了母亲亲手制作玩具花灯的过程,挑着这盏灯,我百感交集。

我儿子小的时候,正月十五柳桥大集上,我花5块钱给他买了一盏红色的塑料灯笼。打开手握的把儿末端,安上两节5号电池,打开开关灯就亮了,还唱歌。

前几年,博兴办了几届元宵灯展,我陪着父母、孩子一起逛灯会,在人山人海中,感受着从小就向往的场面,赞叹着家乡的发展。

如今又到元宵佳节,我不想到别处去看灯。北京的宫灯、上海的龙灯、广东的走马灯、哈尔滨的冰灯……尽管它们蜚声古今、享誉灯坛,但那毕竟是别处的。我只守在我的家乡,漫步博兴城,漫步博兴人民公园,醉心于家乡的火树银花,醉心于家乡的小桥流水,吟几句“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踏破铁鞋无觅处”,我心中的花灯情韵就满满的,满满的……

灯花

文/乔忠延

如今对灯花还略有印象的人,少说也六旬开外了。那时候的乡村没有电灯,照明都是油灯。在我的记忆里,最先映亮童年夜晚的不是煤油灯,还是素油灯,也就是用能炒菜做饭的棉籽油,或者菜籽油点灯照明。那年头吃饱肚子很难,饭碗里能漂浮几个油花更难,谁家点灯舍得大放光明呢?多数人家都奉行“小灯小捻,三年盖座小院”的节俭祖训,所以古人留下个词语:灯光如豆。是说,那发光的灯头不过就像一粒豆子那么大。即使后来使用上煤油,也没有几家违背祖训放大灯光,燃烧掉祖辈传续的简朴节约美德。

我上小学了,照亮屋舍的依旧是如豆的灯光。灯花,就闪现在那豆光中。请不要抱怨我雕琢字句,把闪现一词用在这里,灯花确实是闪现,而且只能是一瞬间地闪现。那就耐下心性走进那个时代,看看灯花如何像昙花那样匆匆一现吧!

我在油灯下的豆光里写作业,或者读书,那灯光实在太小,太昏暗,不得不往前凑。凑近了才能看清书本上的字,稍远些就昏暗一团。奶奶怕损害我的眼睛,尽量将灯头往大挑,可是再大那灯光也有限,总难亮亮堂堂照明我的书卷。常常灯光还不亮堂,灯头已冒出一缕黑烟。这就必须将灯头压下,不然熏得眉脸泛黑,两个鼻孔装满了烟墨。灯头不能再大了,那就只有适度凑近。然而,把握这个适度谈何容易,时常不知不觉就凑得太近了,这一近立刻遭受到警告处分。处分我的不是别个,就是那灯头,蓦然烧着了我的头发,“吱喳”一响,焦糊味便在屋里飘散开来。受此警示,我赶紧退缩回来,提醒自己莫要离灯光太近。继而,保持距离接着阅读。读着,读着,或许是书中的情节太引人了,完全沉迷其中看得如痴如醉。正痴醉于那个或是暴风骤雨的天地,或是春雨如膏的时令,突然又是“吱喳”一响,一股焦糊味再次飘散开来,灯火的警告在我的头发上重新复现。可就在这一次次凑近,一次次警告中,孙悟空大闹天宫称作齐天大圣了,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了,神笔马良画出惊天巨浪,掀翻了皇帝的大木船……

哦,喧宾夺主了,那灯花什么时候才能绽放呢?

灯花早在我阅读过程中一次又一次绽放了。灯花的绽放与我凑近灯头烧焦头发有异曲同工之妙,是提示,也是警告。油灯发光是灯捻在逐渐焚烧自己。灯捻是棉花搓成的细圆芯条,燃烧得很慢,却也在不知不觉中炭化着,固化着,最后成为僵硬的一粒焦墨,无法再把吸收的油水传递上来以供燃烧。如不及时清理,油灯就会熄灭。就在此时,灯花开放了!那灯花像是缩小又缩小的焰火,噼啪声轻微得还没有一根针掉在地上响亮,可随着那响声蹦跳闪烁出一簇小小的星光。尽管那蔟小星光微渺的不能再微渺,短暂的不能再短暂,却还是放射出多彩而炫目的色泽。噼啪一响,星光四溅,细小的光点明亮而绚烂。那爆开的绚烂是油灯里烧热的汽体,在冲破焦固的芯捻阻止油汁的上传,是在打开一条输送灯油的通道。就是这拼力的冲击,爆开了微小而灿亮的灯花,一闪而逝的灯花。

现在想来,如今的焰火无论多么浩大,多么阔绰,多么豪奢,多么富丽堂皇,其先祖肯定就是那细微渺小的灯花。正是得益于灯花的闪烁和启迪,天空才盛开了人类智慧的礼花。

电灯的出现,让世人告别了油灯。

油灯的消失,让灯花告别了人世。

灯花,只能绚烂在我童年的记忆里。

记忆中的游花灯

文/萍铭

从正月十三开始挑花灯笼游夜,这在我儿时的记忆中尤为清晰。

【扎灯笼】

腊月里开始置办年货的时候,大人们就已经将扎灯笼的竹子篾准备好了,放在潮湿阴凉的地方,到了正月初八九就开始着手扎制灯笼了。

记得小时候,我最喜欢跟着大人们学扎灯笼,花花绿绿的皱纹纸、彩色纸吸引着我,在大人们的手里不停的变换着做出美丽漂亮的花朵。爸爸、妈妈、奶奶、叔叔坐在一起,各自施展着他们的专长,男人们用大麻扎制灯笼的骨架,女人们和大点的孩子负责糊纸,做花,沾花。叔叔的手很巧,会好几种灯笼的扎制,有猴子擀面,八角转灯,宫灯,莲花灯,兔子灯,鼓鼓灯,西瓜灯,还有老虎灯,个个都是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这几日叔叔是个大忙人,村里的人们来找叔叔帮他们扎灯笼。叔叔扎好骨架后,我和姐姐负责将骨架的竹篾用纸条一一缠住,方便糊底纸,姐姐比较粗心,缠的纸条松泡泡的老要返工,我做活很细,喜欢动手动脑,跟着大人们学做莲花瓣,可好看了。首先将皱纹纸叠成五六层厚,再裁成约6厘米长4厘米宽的树叶形状,对折夹在手绢中,一只手掌压住夹好的皱纹纸,另一只手稍用力由外向内牵拉手绢,使其形成很多皱褶,这个动作不能太用力,否则,花瓣会被折烂。将做好的花瓣轻轻的自然展开,一个一个粘在糊好底纸的骨架上,一排一排均匀地粘好,在做长长的灯笼裙穗,还有上面的花朵和灯笼襻,灯笼襻下面是灯笼的蜡烛座,一个漂亮的莲花灯笼就做成了。晚上点燃蜡烛很是漂亮,一般家里要多做几个灯笼,以防不小心烧掉小孩子会哭闹,那时候没有卖的灯笼,家家户户门口挂的和游灯挑的灯笼都是自己动手做的。女孩子喜欢莲花灯笼,兔子灯笼,鼓鼓灯笼,男孩子则喜欢动物类的灯笼,如猴子灯笼,老虎灯笼,蛇灯笼,龙灯笼等等,还有一种是用胡萝卜做的灯,我们叫晃灯,把胡萝卜中心挖空,将蜡烛插在里面,用一根粗一点的长竹子从侧面插进去,利用竹子的柔韧性上下晃动,红彤彤的也很漂亮。

【做蜡烛】

蜡烛是灯笼的眼睛,是灯笼的心脏。没有蜡烛,再漂亮的灯笼也显现不出它的靓丽。

六七十年代,人们生活很节俭,平常停电用的白蜡烛,舍不得挑灯笼用,都是自己动手做蜡烛,我记得小时候积攒或捡一些蜡药丸的包装,再买一点矿蜡,将蜡放在锅里融化,把蒿子杆截成长短适合的节,三分之二部分缠上棉花,放在蜡液里转动挂蜡,一层一层,一遍一遍直至裹上厚厚的蜡液,立在墙角或放在板凳上慢慢凝固,这样的手工蜡集市上也有卖的,手工蜡也有它的好处,有个把儿,直接插在蜡烛座上就行了。

【游灯笼】

也就是游花灯。从正月十三至正月十六,每天晚上村里的伙伴们点上心爱的灯笼,成群结队东院进西家出,显摆着自家的灯笼,显示着兴奋的心情,边走边高声念念有词:游游游灯笼,荞面馍馍加葱呢。也不只是何意,直管念,只管乐,只管高兴,一直游到半夜,还要念叨“各回各家,喇叭开花,谁不回家,狼吃***”。赶紧回家,没妈妈了可就糟了。呵呵,多么幼稚可爱。

纸糊的灯笼容易着火,有时一阵风吹来,将灯笼吹斜蜡烛吹倒而着火。记得有一年,我挑着漂亮的粉红色的莲花灯笼,怕灯笼着火,老不敢点蜡烛,挑着没亮的灯笼有了一夜(现在想起来真可笑),还有一次挑着灯笼和伙伴们比赛谁走得快,我飞快地走在最前面,漂亮的兔子灯笼,雪白的毛绒绒的兔子灯笼,红红的圆眼睛,红红的三瓣嘴,红红的长耳朵,在蜡烛的辉映下活灵活现。“噗通”一声,人摔倒了,兔子蹦出去老远,霎时已成为一团火球了,我赶紧爬起来,顾不得疼痛,跑到灯笼前,眼泪吧嗒吧嗒落下,默默地注视着兔灯一点点的燃烬,开始伙伴们还笑着起哄,后来可见我在哭,也都默不做声了。为了哄我姐姐将她的灯笼给我,倔强的我不接受姐姐的灯笼,一个人独自跑回家,动手做了一个胡萝卜晃灯,一晃一晃地赶上伙伴们,继续我们的游灯活动。正月十五那天晚上,游灯要游到后半夜,老人们说今天是游百病,游过后半夜,将来就不得病了,呵呵,小孩子家不管这些,玩是孩子的天性,只要大人不干涉,玩到天亮还兴致勃勃呢。有到后半夜时,年龄小的孩子撑不住了,大点的孩子就给他们讲故事,听故事是孩子们的最爱,有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董存瑞的故事,邱少云的故事,杨子荣的故事,小八路的故事,鸡毛信的故事等等,还有鬼怪精灵的故事,你一个,他一个,听的伙伴们一个个瞪大眼睛没一丝睡意,直到大人们寻来喊着回家睡觉,一个个还意犹未尽,恋恋不舍地散开去。

【后记】

因小时候跟大人们学扎灯笼糊灯笼,前几年女儿还小,我就给她们做灯笼,没有竹子篾,我就用纸箱子的包装条代替,每次要做三四个,有兔子的,莲花的,还有鼓鼓灯,很受孩子喜爱,挑着出去游玩,很受路人的青睐,还问在哪儿买的,我心里美滋滋的。现在满大街到处都是卖花灯笼的,大部分都是机器制作的折叠式的,手工制作的也不那么精致,现如今人们只想现成,自己动手做的极少。很是眷恋那种乡村里挑着灯笼游四方的感觉。

父亲的花灯

文/刘小兵

小时候,每年元宵节前几天,父亲就会做几盏花灯,挂在房前屋后,让我们一家人笑脸盈盈地过上一个元宵节。

父亲是个教书匠,一年到头,除了寒暑假,难得有闲心坐下歇歇。那年,离元宵节只有一个星期了,左邻右舍都挂起了大红灯笼。每到夜晚,红红的烛光照得大院红扑扑、亮堂堂的。我看着眼谗,急切地盼望父亲能买几个灯笼回来。父亲见我说得恳切,但又望望正睡在房里病榻上的母亲,慌忙把我拉到屋外,责怪地说,你这孩子咋不懂事呢?你娘身体不好,长期要花钱治病,买个灯笼的钱够给你娘抓好几副药了!可生性倔强的我哪听得进去啊,扯着父亲的衣角央求着,非要父亲买个灯笼回来。父亲沉吟良久,告诉我说,过几天爹给你做两个吧。我一听,欢喜得跳了起来。

此后,一连几个晚上,父亲都很晚才回家。母亲一边热菜,一边询问父亲迟归的原因。父亲总是以开会为由,搪塞着母亲。一开始,母亲只是劝父亲别太劳累,白天要忙里忙外,晚上还要开很晚的会,多保重自己的身子骨。可到后来,也许是母亲恍悟了过来,这放寒假的,你们学校还天天晚上开什么会啊?在母亲的一再追问下,父亲这才道出了实情。原来,为了攒够买材料做灯笼的钱,父亲一连几个晚上都在给村里的几个差生补课。在离元宵节的前三天,父亲不仅攒够了做灯笼的钱,还用补课换来的钱为母亲买了五副中药。

那天,父亲特意到供销社买了一大圈花花绿绿的厚纸及几支蜡烛,又到屋后山上砍了一根毛竹,削成许多根细细的篾条。父亲把篾条弯成椭圆的形状,再用细铁丝把竹篾一根根地扎牢固定,然后裁下各种颜色的纸张,拿起画笔在纸上写上“福”字,描上牛羊等动物图案,意味着福到家门,人丁兴旺,家畜满院。最后,父亲把一张张精心描绘过的纸张粘贴到竹篾上,一会儿工夫,一个个透着喜气的灯笼就在父亲的巧手下诞生了!望着这像模像样的灯笼,父亲自己也很开心,我们一家人看着更舒心。虽然,父亲做的灯笼没有商店里卖的精致,但红红的烛光照得我家大院亮闪闪的。望着父亲亲手做的灯笼,即使在这最冷的寒夜,一家人也不觉得冷,心里总是升起一股暖意。

此后几年,父亲不断钻研做花灯的技艺,不光有椭圆、圆柱、四面体、六面体的,不断翻新花样,而且从内容上进行改良和创新,字画也告别了单一的字体和类型,增加了花鸟山水、人文地理,真是美不胜收。左右邻居看了,赞不绝口,纷纷要买父亲的花灯。每每父亲以成本价卖给乡邻,就有人背地里笑父亲憨。父亲却笑了笑说,我做花灯只是图个喜庆,不为钱。再说,现在咱日子比起以往来,真不知要强多少倍。只要心里有盏亮闪闪的“红灯”,咱老百姓的日子就会越过越红火,越过越亮堂。

父亲的花灯,温暖了我的心房,照亮了我的成长路,也让我的人生充满了温馨和幸福。如今,年迈的父亲早已不再做花灯,但每年元宵节,我都会想起父亲当年那些意味深长的话,至今暖意萦怀中,心底早已升起一盏明亮的“花灯”!

母亲的爱,亲人的情

文/健康

【母亲恩,比海深】

儿时的记忆总是温暖而甜蜜的。

“月光光,照地堂,虾仔你乖乖睡下床……”妈妈的催眠曲串联成我童年的基调。每个冬天,她煮出又香又甜的酒糟捧到我的面前,喝下去,暖到胃里,甜到心里,血液流淌着她暖暖的爱!每个早晨,她送我上学,寒风吹散了她的头发,香气飘进我的鼻孔,这是什么味道,我想,这不仅是洗发水的味道,还是妈妈特有的味道吧!我紧紧的抱着她的腰,在她背上甜甜睡去。

渐渐长大,她对我似乎严格了许多。一年级的时候,我正写着字,她例行检查,突然她给了我一巴掌,顿时我感到十分委屈,怎么可以这样,明明我没有写错。七岁那年,她把参加了四期游泳班还没有学会游泳的我,把正要以上厕所为名而逃跑的我逮住,狠狠的扔进水里,那时,她当着众人的面打了我,当时我真是羞愧得无地自容,恨不得找个地洞钻下去。可是,正是因为她的“残忍”,才使我变了一个坚强的女孩。其实,我并不是对她没有怨言,只是到现在才明白她是怎样的爱我呀。

回首来时路,荆棘与风尘。

她从小就在山里长大,家里有六兄弟姐妹,每天,她都要背着最小的弟弟,喂鸡喂猪砍柴,陡峭的山路,满是尖刺的山林,有野猪和豺狼在出没。她想呀,这种生活太苦太累了,一定要走出山村。文革时期,她年纪轻轻,就是生产队长了,每天都熟练的插秧,晚上带领大家看书读报,时机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二十岁,她就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山大学。尊敬老师,友爱同学,勤奋读书,积极锻炼。班上,有许多都是城里的姑娘,她们爱打扮爱唱歌爱跳舞,可是她却是五音不全,可是她对党却是很忠诚的,一曲深情款款的《唱支山歌给党听》博得了老师的青睐。那时,她穷得连一双鞋都没有,打篮球的时候,跑步的时候,她都是光着脚的。每个月的饭票,她总能省出几分给外婆补贴家用。快毕业了,她朴实的作风,严谨的工作态度,有礼有节的行为受到了众老师的肯定,于是,她留在了学校工作。本来,她的梦想,是想当一名昆虫养殖人员,可是现在却留在了学校,心里难免觉得委屈。在中大这个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哪是她一个没读多少书的老姑娘的容身之处啊。既然留在了这里,就要好好干。

十年,她做了十年的昆虫解剖员,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可是却因笨中毒,再也无法从事实验工作,又十年,她调到了图书馆工作。从科员升了副处,年年提名优秀先进工作者,可是她却把这些名额让给了别的同事,又十年,她在老干处工作,每天勤勤恳恳、劳心劳力为老人服务,得到了老人和领导的赞扬,很快升了正处。

在工作上,她总是严阵以待,不敢有丝毫的怠慢。风风火火几十年,赢得了退休的殷实工资,却输了身体,输了女儿。

在生我的时候,她得了严重的乳腺炎,医生说要把整个乳房切掉。做手术的时候,正是春节之际,她却要忍受着乳房涨痛之苦。那个医生不知怎么回事,一点责任也不负,做手术的时候切错了管子,弄得她求生不能,求死不得。幸好,最后觅得一老中医,说喝了什么壳的水就可以止涨。乳房是保住了,可是她身体非常虚弱。卧床三个月,不能走动,病好后,妈妈回到中大,头发掉了没剩几根,枯黄没有营养,面容憔悴,像个六十多的老太婆,瘦得剩下一层皮。

我二、三岁的时候,爸爸扔下她跑回乡下过年去了,她一个人在家里切菜,洗衣,做饭,照顾我,带我去看病,孤独,辛劳,工作压力,身体极度劳累,生活的重压,使她心神俱疲了。

四十多岁的时候,她因痛经几十年,决定要摘除子宫,而我却从来没有到医院看望过她,心里也没有什么悲伤,只想着怎么好好享受电视给我带来的快乐。也正是因为这次手术,她又得了甲亢,整个人一下子瘦了四十多斤。

五十岁那年,刚好是我高考那年,我得了重病,她每天都要医院单位两头跑。当她得知我患了这种病,内心极度忧虑伤心,每天中午,她拿着馒头,躺在地下,一边吃一边哭泣,来到医院的时候,见着我却是装作一脸的笑容。

十一年过去了,我还是没有好转,只能靠药物维持。也仅仅是这十一年,我才真正感受到她的爱,才真正感受到母爱的伟大,母爱的无私,母爱的悲壮与痛苦。

我能说什么?已经六十多岁的她,现在还要为了我这个残疾的躯体日夜奔波劳累,还要操持家务,做那么一千多块钱的工作,她的身体,她的身体恐怕再也受不了了……

为什么,为什么到现在她还要受我的气,有什么怨恨,我总是潮她发泄,气得她伤心欲绝,伤她的心千疮百孔,她的情绪开始焦虑,开始抑郁……

她用整个生命来爱我,可是谁来呵护她,谁来照顾年老体弱的她?没有人,没有人,没有人,世界还有几人来关心她?爸爸不管她了,我也病成这样了,她还要定时寄钱给外婆,还要一个人继续支撑这个家,是我对不起她,如果她不生我,就不会得乳腺炎,如果她不养我,就不会受那么多的苦,那么多的累了!

二月的春风,送来了窗前片片的绿影红花,鸟儿的歌声婉转动听,离深春,应该不远了,看着外面生机盎然的景色,看着外面盛开的紫荆花,感觉只要人活着,心里的希望不灭,再大的困难也难不倒我们母女,我在心里默默祈祷,妈妈,你要好好的,我,也要好好的,这个家也要好好的呀!

【点燃花灯,寄托我的哀思】

一边折着纸花灯,一边泪雨滂沱,花灯易折,哀思难断。总看见母亲泪光盈盈,放下了折好的花灯,遥想天堂的外公。我小时候,母亲每年清明都放花灯,那是泪雨纷纷的夜晚,公园的旁边有一个小湖,母亲折好了花灯,便与我一起把花灯轻轻的放在湖面,花灯上点着蜡烛,烛光闪烁,照亮了母亲的脸,那一刻,我看见,母亲的泪从眼角缓缓的流下来,我不懂,为什么母亲要放花灯,只是怕了她的伤心,用手轻轻抹去她的眼泪。天堂是什么地方,什么叫做死,那时,我并不懂得。

长大了,才明白,天堂是亲人去世要要到达的地方,死是生命已经枯竭,尸体火化成灰,或装在骨灰盒里,埋在地下,再建一座坟,受在世亲友的祭拜;或坐上船,飘到大海中央,捧起骨灰盒,手抓一把灰,伸到海的上空,骨灰便随着海风旋转轻飘,最后消失在大海深处;或像母亲这样,点燃花灯,寄托她无尽的哀思。

今年,母亲六十有二,身体虚弱,躺在病床上,掉着点滴,嘱咐我今年清明记住放花灯。

花灯易折,哀思难断。今年,我折了三盏花灯。每盏花灯,都有一段前尘往事,都寄托着我对他们的想念。

点燃第一盏,脑海中浮出的是我熟悉而陌生的外公。我从未和外公有过亲密的接触。他讲的是客家话,我听不懂,我讲的是广州话,他更听不懂。我小时候,他来过我家几次。在任何人面前,外公都是孤单的,话不多。他喜欢抽着水烟,自己一个人,默默坐在木凳上,双眼无神,脸色苍白,瘦得脸的肉都凹下去,只见脸骨突出。由于长期抽烟,外公的牙齿又黑又黄。他从未和我说过一句话,也未曾给过我一分钱。那次,爷爷和外公同时来到我简陋的新居,爷爷会讲白话,便和我们兴高采烈地聊天。外公,只是一个人缩在角落里,静静的抽着烟,眼神不知飘到哪儿去,留给我的印象:一位贫穷而孤单的老人。熟悉他的身影,熟悉他孤单的样子,陌生的是他对我的感情。

点燃第二盏,脑海中浮现的是我时髦而俏丽的奶奶。我从未见过奶奶,在爸爸很小的时候,她就去世了。听爸爸说,奶奶对他很严厉,吃饭的时候,不许发出声音,不许只夹肉不夹菜,不许挑三拣四,有哪一条他和姑姑做不到,她就会拿着筷子狠狠打在他们嫩嫩的手上。家里最宝贵的就是奶奶留给爸爸的唯一一张放大的黑白照片。那张照片,至今有几十年历史了,保存得很好。照片上的奶奶,电着时毛的发型,一双妩媚有神的大眼睛,饱满的鼻子,小巧的嘴唇,笑得如花般灿烂。当第一次看到这张照片,我以为它是姑姑的靓照。姑姑像极了奶奶,面容姣好,脸型,发型,眼神,细微到脸部的每一处,都是那么相似,看到奶奶的照片,我会想起姑姑,看到姑姑,我会想起奶奶的照片。

点燃第三盏,脑海中浮现的是我驼背又唠叨的舅婆。前几年回乡,总会看到舅婆。她一点也没有变。一头的白发,深陷的双眼,尖尖长长的脸,驼着背,几乎九十度弯曲,经常咳嗽,吞咽困难,喉咙有痰,总是发声很大很奇怪的声音。每次回去,她都会煮糖水、包糯米糍、包汤圆给我们吃。听得最多的是她的唠叨。她总是对表妹每个行为,只要她看不惯,就会大声的指出,发表她的意见,重量不断重复,家里每个人都对她的唠叨感到厌烦。尤其是表妹,每次放学晚了回家,她就又要问起原因,又要大声批评,表妹每次都加快脚步,捂着耳朵跑上楼。她们家的矛盾,好像一个心结,埋藏在舅婆心里好多年。大前年我们回去,舅婆便把这心中的酸楚向母亲倾诉,还给了我一个红包,说我是个懂事的姑娘。其实,我也不很喜欢她,不喜欢她的驼背,她的丑脸,她的唠叨。可是想不到,那次竞是我们最后一次见到他。听到她的死讯,不知怎么眼里有些湿润,总想起她对我们的热情和关心。

如今,长大了,才发现,其实,外公和奶奶是那么的可亲可敬,是他们把我的父母生下并养大,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今天我的母亲和父亲。我身上流着的,是他们的四分之一的血缘,血浓于水,虽然没有任何的感情培养,可是血浓于水,任何的阻隔都不能切断我们的血缘关系。也许,这就是与生俱来的亲情吧。

虽然,我和舅婆没有血缘关系,可她是爸爸的养母,是一直关心着我们的亲人啊,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烛光燃燃,照亮整个湖面。花灯越飘越远,越飘越远,在那灯火阑珊处,我仿佛看见她们的脸,从清晰到朦胧,只因我的泪水禁不住流下来,可他们的模样,会永远占据着我心灵的一角,回忆的一处。今年把哀思寄托,以后更要好好的爱自己,珍惜身边的人,不让自己死的时候,让它成为永远的遗憾。

童年的花灯

文/阎建设

古时的元宵节也称“灯节”,正月十五看花灯、闹花灯,是不可缺少的习俗,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写诗“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江南四大才子中的唐伯虎也曾说“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农历正月十五闹元宵,一个“闹”字,道出了元宵节欢快的一面,大约因为是年的最后一天,过了这个夜晚,大家都又开始忙活了,孩子上学、大人上班,对外出打工者来说,这是最后一个团圆的夜晚。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元宵节是比过年更热闹的日子。不仅有香甜的汤圆、光彩夺目的烟花,还有各式各样的花灯。

上世纪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家家户户都不富裕。但每到元宵节,小孩子便会央求大人扎个花灯,要不然就花上两三毛钱,到街上的小卖铺买一个纸灯笼,纸灯笼通常有圆柱形、扁圆形、方形等,图案有飞天仙女、三国人物、清明上河图等,人物、风景栩栩如生。那时候,一个色彩艳丽的纸灯笼,足以引来伙伴们无数羡慕的目光。

我父亲是机械厂的修理工,因此扎个式样简单的花灯对他来说不在话下。父亲扎花灯时,我和弟弟则替他找竹蔑、彩纸,拿铁丝、浆糊、蜡烛。有时候我们自己也学着做,做的当然是最简单的灯,如四四方方的箱子灯、棱角分明的三角灯。

元宵节的晚上,吃过晚饭,我们会迫不及待地点上灯笼,走出家门。顿时,一个个造型各异的灯笼在院子里穿梭,一条流动的花灯赶走了黑暗和严寒,街巷变得热闹起来。有调皮的孩子故意使坏,去撞别人的灯笼,不时,有漂亮的纸灯笼化为一缕橘黄的火焰,哭声、笑声、骂声闹成一片。

那时候的东方红广场经常举办灯展,还有邻郊县区农民的社火表演出现在热闹的街道上。这些表演中最好看的就是花灯,有龙灯、云彩灯、蝴蝶灯、花瓶灯等。龙灯是花灯中规模最大的一种,各县区都有自己的花灯,元宵节晚上同时聚到东方红广场,龙灯有锣鼓相随,云彩灯用唢呐吹打,蝴蝶灯、花瓶灯用笙笛伴奏,热闹至极。待到演出结束,人们都是满心欢喜,三三两两或留恋着继续观灯,或领着孩子回家去。节日的喜庆与快乐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里,那样真切,那样恒久。

故乡的红灯笼

文/雪中梅花

北疆的初春,白雪仍然坚守着冬的固执,静静地铺满大地,炫耀着冬的寒冷。然而,小镇上,红红火火的灯笼挂起来了,热热闹闹的社火也舞起来了。元宵节的欢喜,正悄然沐着春风,荡漾在人们脸上。喜悦甜在人们心里,欢笑回荡在天空。五彩的花灯美丽着人们的日子,红红的灯笼红火了人们的生活,甜甜的歌儿唱出了人们的幸福。

雪地上,月光下,花灯点点,灯笼串串,彩光飘溢,如山花般鲜艳美丽,把个小镇的夜景装点流光溢彩,绚烂夺目。我徜徉在美丽的景色里,心潮涌动。望着孩子们挑着灯笼欢快地疯跑的影子,思绪随着那一闪一闪的红色光团,回到了故乡那熟悉的黄土地上。

记得,幼时在家过年,最开心的两件事。一是母亲三十晚上,把缝好的新衣裳,压岁钱放在我枕下,我兴奋地难以入睡,不时的翻开枕头看一看,生怕一不留神,它们会溜走似的,终于熬到天亮,便急急忙忙穿上新衣裳,趁早出去在小伙伴面前风光一番。

二是元宵夜看花灯,我从下午就早早做准备,先从亲戚们送来的灯笼里,挑上一个自己喜欢的样式。一般动物样式的多一些,还有莲花、荷花的等等,个个都很精致漂亮。然后,便是闹着母亲做晚饭,吃了饭好去县里看花灯,县城离得并不远,大概六里地吧。

母亲出出进进地开始忙碌晚饭了,我则忙着去摘土崖边那束早开的迎春花。我羡慕它们许久了,鲜艳、金黄的花朵,轻轻吐着嫩黄的花蕊,像似俏皮、娇柔、可爱的女孩的笑脸,亮丽明媚,让人感到春天的温暖。淡淡的清香,一缕一缕地直扑鼻翼,清心爽肺,又让人闻到春天的味道。我痴痴地陶醉在这醉人的花香里,仿佛自己也变成一朵迎春花了。

梅儿,吃饭喽——母亲开始呼唤我了,浓重的乡音携着温暖的春风,如唱秦腔一样悦耳动听。那声音柔柔的,尾音拖得长长的。像袅袅的炊烟般,久久萦绕在村子的上空,也永留在我记忆深处。吃好饭,母亲给我一个红灯笼。不容置否地说:“今晚你就挑这个!”我说喜欢那个盏龙形的灯笼,母亲脸色一沉:“本命年挑个红的,图个吉利。”我忽然想起了,母亲缝在我腰间的那块红布。应该也是这个意思吧!

那晚,我跟随母亲,挑着红灯笼,逛遍县城的每条花灯街。但见,满目五颜六色的花灯争相斗艳着,如五彩斑斓的彩带,飘浮在热闹繁华的街道上。又像流动的彩虹似的,变换着美丽的色彩。把个县城的夜景渲染到了极致。轻柔的月光,把人们的喜悦和欢笑声轻轻地荡起,抬浮在淡淡的云中,和星星一起共舞。母亲的笑脸映照在炫目的彩色光环里,犹如街边的那一盏艳丽的花灯,格外好看。

我的红灯笼一直亮着,由于,母亲给我准备了充足的蜡烛。母亲说红红光在,喜气就在。红红的喜气伴随我,度过那个难忘的元宵夜,也伴随着母亲那浓浓的爱,呵护着我慢慢长大。

如今,我离开了故乡,元宵节又来了,满街红红艳艳的大红灯笼,让我倍感温馨温暖。而面对电话那端的母亲,却又是热泪满面,无言以对。母亲切切地嘱咐着,又到本命年了,还要挑一个大的红灯笼啊,可不能断了咱这红红的喜气呀!我知道,这红红火火的喜气里,饱含着母亲那深沉、博大的爱,那红红的光影,一直护佑着我前行身影。

故乡的花灯闪烁起来了,我的灯笼也亮了,那红红的光影里,我仿佛看见朝思暮想的母亲那盈盈的笑脸。

故乡的红灯笼哟……

我的花灯情结

文/杨玉藩

草木逢春绿汪汪,

人逢喜事精神爽。

轻轻地唱,慢慢地崴,

元宵佳节好欢畅……

清晨,我打开电视机,云南电视台正播放着云南花灯歌舞《喜迎春》。花灯演员轻盈曼妙的崴步舞姿,和谐动人、亲切熟悉的歌声、器乐声,令我赏心悦目,如痴如醉。

云南花灯是云南各族人民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地方剧种,浓郁的乡土气息中蕴含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我对云南花灯情有独钟。

还在中学时代,我就已经迷上花灯了。课余时喜欢“哼”花灯曲调,学校的文艺晚会上,也曾经和同班同学上台崴花灯。1963年5月,洱源中学组织全体师生员工下乡“支农”。返校后,学校指定我们高八班以“支农”为题材编排一个节目,参加全州中学生文艺汇演。班主任张卓声知道我们班有好几个学生喜欢唱花灯,喜欢用二胡、笛子、三弦等乐器吹奏传统花灯曲调,就让我们编排一个小花灯剧,他还指定我执笔写出初稿……

这个花灯小戏演出后,大受欢迎。张卓声老师自然喜上眉梢,笑在心头。他欣然写道:“下乡劳动是1963年5月的事。1964年举行文艺汇演,同学们由此生发,自编自导自演了花灯剧,特别成功,获大理州中学生文艺汇演二等奖。时为盛事也。与有力者有杨振华、周曾弟、杨玉藩等。”

1965年,我就读于云南大学中文系后,还几次到昆明郊区农村观赏花灯。有一年,我们在昆明郊区富民参加“三秋”,我们班的花灯爱好者还与农村青年同台崴花灯。

走上中学教学岗位后,有时于教学工作余暇,和同事们来个花灯曲调器乐小合奏。有时还通过电视机、收音机,观赏收听云南花灯歌舞和花灯曲调。

有一年在洱源一中举办的元旦文艺晚会上,我任班主任的高三毕业班演出的传统花灯歌舞《游春》,荣获了一等奖。几位中老年教师在观看演出后动情地对我说:“学校的舞台上,多年不见花灯了。应该给中学生补补云南花灯课!”。

也就是这一年元旦过去不久,当我通过《云南广播电视报》获悉省电视台举办“南风杯云南花灯演唱大奖赛”时,心花怒放,兴致勃勃地观看了这次大奖赛的实况转播。我一边观看,一边还试着给十名决赛者打分。想不到我“试打”的分数和“试评”的名次,居然和评委们评选的结果“大同小异”,心中更是欢愉和欣慰。2010年,首届云南花灯艺术周,在有着“千年知府、梅葛故地、花灯之乡”楚雄姚安成功举办。我至今还记得,有一天通过电视机收看花灯节目时,由于自家的电视机出了故障,我就跑到邻居家 “借机”收看的情景……

云南电视三台的“俏花灯”栏目,更是令我越看越爱看,总是看不够。不论是花灯剧团的专业演员,还是普通的花灯爱好者,用自己对花灯艺术的执着追求,用自己的才华技艺,让观众尽情享受花灯艺术带来的快乐,真是:

花灯越唱越喜欢,

红拂彩袖团团转。

男男女女喜迎春,

台上台下乐开怀!

岁月如流,岁月如歌。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如今,我虽然已经是七老八十的白发老翁了,但我的花灯情结,一如既往,不改初衷。

花灯云影共徘徊

文/靳小倡

元宵节又名“灯节” ,是中国的重要传统节日,其历史可追溯到汉代。张灯习俗的大发展则是在唐宋时期。

盛唐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富庶,给礼俗、娱乐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唐都长安和西周、两汉一样,例行宵禁,唯独元宵节期间可以看灯。元宵节张灯习俗活动规模一年胜一年,极尽姿态,出现了高达八十尺,点燃后百里皆亮、光明夺月色的“百丈灯树”;还有广达二十间,高达一百五十尺,悬挂着珠玉、金银穗,描绘着龙凤虎豹,极尽绮丽和韵致的“灯楼”。花灯不仅花样翻新,品种繁多,而且在灯光下有乐舞百戏。成千上万的宫女及民间少女在辉煌如昼的灯火下边歌边舞,这些歌舞有的叫“行歌”,有的叫“踏歌”。在这灯火璀璨、载歌载舞的元宵节,文人献踏歌词,吟诗作赋,倍添雅兴。

宋代城市生活进一步发展,元宵灯火更为兴盛。宋朝灯笼制作较唐朝更为华丽奇巧,灯品繁多,有五色琉璃灯、白玉灯、走马灯、沙戏灯、珠子灯、海鲜灯、罗帛万眼灯、象生鱼灯、人物满堂红灯等多种花灯,更有兼具山林形胜的鳌山,也称“灯山”的出现。为了元宵节大放花灯,人们从年前冬至就开始了庞大的灯山制作。在灯山上,彩绘的多是神仙故事。灯山点燃后,万灯齐明,金碧四射,锦绣交辉。有的灯彩绘成文殊菩萨跨狮子、普贤菩萨骑白象等造型,特别令人惊奇的是,菩萨的手臂能自如活动,手指还能出水,喷珠溅玉,奇妙多姿。到了元宵节,月光如水,灯海深处锣鼓声声,鞭炮齐鸣。花灯上鸟飞花放,龙腾鱼跃,各种人物舞姿翩翩。人山人海,乐声嘈杂十余里,形成了红火热闹的盛大场面。

元宵放灯风俗,历宋元而不衰。明代的灯节,仍然可以与唐宋两朝媲美。

清代的元宵节依旧热闹,只是张灯的时间有所减少,一般为五天,从十三日开始到十七日结束。花灯由纱绢、玻璃制作,上绘古今故事。冰灯是清代特殊的灯品,由满人从关外带来。这些冰灯结冰为器,栽麦苗为人物,华而不侈,朴而不俗,极具观赏性。那时,民间娱乐活动增添了大量内容,元宵节期间,人们不仅舞狮子、舞龙灯,还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打腰鼓……每日社火不断,锣鼓喧天。孝义县志《清·雍正版》载:“元宵,张灯结彩,庭插松柏,门列炉火,光焰腾灼,箫鼓喧阗,男女夜游,自十四日至十六日止,凡村镇作九曲黄河灯。”

民国时期,灯节的传统习俗一直因袭下来,只是灯期又缩短为三天,十四日为试灯,十五日为正灯,十六日为残灯。新中国成立后,城乡依然要欢度元宵,就这样,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元宵灯节历尽变迁,相延至今,盛行不衰。

闲敲棋子,点落灯花

文/夜半。月南弯

闲敲棋子落灯花

夏日的傍晚,独自漫步在繁华的街市上,微风暖暖的,荡漾在晴空。寂静的夜,鸟鸣的夏,婉转的的相遇,凄美的结局。等待着约人的到来,期待着一局的铩羽,九马回宫,星罗棋布。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没有默然的情结,没有萤火的相伴,没有清新的自然,有的只是那执着的追求,默默的等待。

不曾遥想浩瀚的星空会有一颗闪耀的星星注视着渺小的我,不曾奢求茫茫宇宙中还有一方净土属于迷茫的我,不愿怀念悲伤的过往,不愿流连消逝的青春,踱步台前,即使是断壁残垣也会等到姹紫嫣红的春天。

夏日里的春暮,留恋戏蝶,娇莺自在,时而炎热时而阴凉,不乏草长莺飞的二月纸鸢。最常见是黄梅时节沾衣欲湿的杨柳风清,不似烟花三月的孤帆远影,不比杨花落尽的子规暮晴,不念一梦江南的皓月凝霜,不觉已然一叶知秋意阑珊。

雨幕下,仰望着幸福,清闲的日子里太过忙碌,慵散的数着过去的笑颜,轻描淡写。落幕的雨点如数滴下,轻轻滑到指尖,晶莹透亮,纯白无暇,青春的故事演绎在这金色的季节,雨中诉说着清明雨上的年少轻狂,专注着下雨天里的慌张无措。我们,在蓝天下放飞着自我,贪婪的吮吸着清晨的空气,嗅嗅世界角落里遗留的幸福,简单而充实。

青春的日子里,多种心情开始聚会,偷偷埋藏写下的心愿,随岁月漂流。心情在心底发酵,空气中弥漫着生长的气味,偷偷地瞅一眼,原来发酵的因子追逐的如此激烈,推敲自己心底的那份悸动,竟也开始跃跃欲试。青春,给了我们幻想的年纪,给了我们做梦的机会,梦里,我们学会生活,学会面对变故的勇气。

无需众里寻他千百度,安慰寒来袖间的孤寂,不必望穿秋水为依憔悴,寻求怅然入梦愁绪,年轻的我们拥有最蓬勃的生命力,哪怕山高水远灯火阑珊,太婉约的精神世界不适合我们,青春的等待是回首的财富。抓紧手中夕阳的倩影等待着皓月当空的交替,变幻万千也撼动不了心中的那一份执着,在青春的路口默默守候那份无悔的诀择。风铃随风漾起,吹散的是满面忧愁。

天上一夕会,人间百余年。也曾在课堂上感叹过时光的飞逝,也曾在无言的叹息中怀念过去的嬉闹,也曾在夜深人静时计划美好的未来。因为年轻,所以有足够的资本缅怀时光逝去的感伤,因为幼稚,才更需要风雨的洗礼,一切,因为我们需要成长,我们需要更光明的心态来应对社会的阴暗,用阳光照亮世界每一个渴望温暖的角落。

古镇漫漫路修远,流水潺潺清碧潭,漫步都市的街道,缓缓行,细细回味,红灯酒绿的奢华,轻快节奏的生活,都在夜的笼罩下凝成一点,悄悄等待着黎明的莅临。或许新鲜的空气更让我们向往,也许都市的繁华更能让我们体味生活,面对多彩的社会。我们是一群迷茫的归人,不是淡然的过客,感情的复杂会困扰我们许久,人际的关系会让我们困惑,时间是锻炼我们的最好老师,在青春的纪念册里写上最好的希冀。

阴郁的天气会让人烦闷,淮南这样的地方竟也持续下着雨,从刚开始的欣喜到现在的无奈,总觉得少了些什么,是欣赏的心态,还是处事的得心应手?宠辱不惊的境界很是难求,我们的阅历又怎能轻易看破那些看似简单却深刻的哲理呢?在青春的路口徘徊,寻找最适宜角度,拍下沿途的风景。看风景的人未必是我,可看风景的心情里一定会有我,和人生有个约定,不错过任何一个成长的风景线。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时间的尾巴,我们总是抓不住,留下背影叹息,世间万物本就有它发展的规律,何必刻意去做无谓的挣扎。人生的历程中会有很多坎坷,每一次的经历都是生命本身的轮回,或失败或成功,每一个结局都会激励你前行,成长的路上留下生命的轨迹。所以,不必抱怨命运的不公,每一个不同的思考题都有一个相同的答案,就是成长。

夜晚的星空深邃的让人不敢仰望,崎岖的人生复杂的让人不敢前行,我们不是明镜,不知道何处会有尘埃,每一步都需要自己不停的探索改变。朋友说,人的多变会让人失去信任,但同时又在不停地化解着危机。如果说心情是随着遇到的事情而变化,那么感情就是一个亘古不变的归宿,内心的执着永恒不变,变的只是触发感情的导火线,我们只是被激发的一方。慢慢的学会接受生活带来的不幸与惊喜,宠辱不惊,对坐流年。做一回约客,观一场棋局,悟一次人生,复制人生的百味,剪切生活的辛酸,在玲珑的社会中找到棋子的落位,闲看风雨,对望人生。

花谢拥花开,花开随花谢。芬芳馥郁的馨香护卫着凋下的落红,秋水流淌的痕迹彰显着生命的怒放。放不下对生命的渴望,理不清与情感的交接,契阔谈天,笑靥如花。若相惜曾经,若相忘江湖,若我们都不再年轻,我们都只是生命的过客,芳华不再,胭脂陈旧了伤痕。旅居异城,同赏新月,同盼团圆。怀念年少不知愁的滋味,怀想西风吹落满园的春味,独自品着懵懂的曾经,不愿忘怀也不想记起,矛盾充斥在丰收的秋天。往事凄艳,轻轻浅浅,回首无言。

九月的淮南时而艳阳高照时而大雨瓢泼,似乎也并不多见,远处的钟声在雨里回荡,站在屋檐底下侧耳听音,倏尔,雨停了,云卷云舒,去留无意。夜阑卧听百花残落,冰河入梦痴痴迷恋,值得眷恋的停驻在校园的街角,每一次回眸都是养料的传送,悄悄地成长,深深的回忆。遇到晴天,星星会调皮的出来溜一圈,碰上雨夜,星星则躲在被窝里数着我们的叹息,月落乌啼的深秋倒不太明显,小桥流水的江南也颇有风范,不是被水环绕,却也游芪清泉可见,在空山新雨后,晚来秋暮,摆上一盘,闲敲棋子,点落灯花。

最中国的西安年

文/谭韵凡

窗外,天已经黑了,但天空被五彩缤纷的灯光映得如同白昼。我被如此璀璨繁华的夜晚深深吸引,来到了小区门口的大唐不夜城。大唐不夜城中好不热闹!人群熙熙攘攘,各种造型的花灯姹紫嫣红,聚光灯将五颜六色的光柱射向四面八方,舞台上的大屏幕错落有致,像一个巨大的八音盒,演奏着美妙的乐曲,缠绕在树干上的灯光与光环更是锦上添花。

这时舞台上响起了悦耳的歌声,一抬眼便看见了惟妙惟肖的花灯,我情不自禁地走上前去欣赏。这是四个唐朝时期的宫女,头发用发簪别了起来,穿着唐朝华贵的裙衫,披着飘逸的丝巾,手里拿着一把扇子,翘着兰花指,端庄大方地微微笑着,典雅美丽。继续向前走去,映入眼帘的是两排宫灯造型的花灯,花灯有六个侧面,分别画了荷花、牡丹、菊花等花卉,还写着几句唐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相映成趣。突然,前方出现一根高大的柱子,目光顺着柱子向上看,最顶部有李世民的雕像,其壮观程度令我大吃一惊。李世民的雕像透着一股凛然不可侵犯、不怒自威的神情,不愧是一国盛世之君。再往前行,两匹高大的骆驼和大象造型的花灯,上面坐着外域商人,还带着几箱具有外域特色的商品。他们行走在丝绸之路上,向长安这个唐朝都城前进……我仿佛梦回长安,眼前浮现出大唐盛世万国朝拜的场景。

我的思绪被一阵清脆的吉他声拉回现实,大家都在围观几个大学生的民谣表演,突然我发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那就是我在2017丝博会中作为新华小记者采访过的王永康伯伯,他依然是那样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王伯伯看到我,亲切地问道:“花灯好看吗?”我迫不及待地点着头:“太好看了!今年的曲江被别出心裁地打扮了一番,真是美不胜收呀!”王伯伯笑着问道:“你认识我身边的这个人吗?他就是负责曲江亮化工程的姚叔叔,你可要好好采访一下他,如何使曲江变得如此美丽。”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因为王伯伯的工作繁忙,短暂而美丽的相遇和合影留念结束了,王伯伯脚步匆匆地又走向了下一个地点。

一阵喧天的锣鼓声传来,大家都循声而望,原来是热闹的花车巡游队伍。走在最前面的是寓意吉祥的百鸟之王,接下来走过的是大家争相迎接的财神,小朋友最喜欢的小黄人、喜羊羊紧接着小丑出现了,引起了一阵欢呼!还有美丽的花仙子,可爱的皮卡丘,温暖的大白等有趣的卡通人物。

随着花车巡游的结束,热闹的人群渐渐散开,我看到一个弯下腰的背影正在清扫路面,在人群中逆向而行,我又看到一个在努力维持秩序的巡警,他们身上的反光条是那样的绚丽夺目,是夜色中最温馨的一道风景!我觉得,是每一个人为“西安年·最中国”做出的努力,和这绚丽的夜色汇聚成了最美丽的西安年,最璀璨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