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章
必读社 > 好文 > 散文诗歌 > 正文

关于老师的散文

2022/12/11散文诗歌

关于老师的散文(精选30篇)

时光暖香

文/杨莉

太阳真好,打开门,去天台上晾晒床单,有人经过我的门前说:“真香。”我早已不焚香,便开玩笑:“洗衣粉的味道也香?”

真香,这是久违的赞叹。在普济那间小屋,学生说真香,因为屋前有两棵硕大的桂花树,桂花的香一直缭绕不散。后来,在旺苍铁桥旁的小院,因为偏爱檀香,屋子有着檀香经久不息的味道。房东老太太没事就靠在门口问,问过忘了又问。

真香,一个词就不经意地串起了那些酸酸甜甜的记忆。

走过楼下,看到一位老太太,不经意地就对她笑了。老太太是陌生的,端着一筲箕饺子,笑意灿然:“女子,吃饭没有?”“吃了。”“女子!”这是我老家山上的称呼,但熟识的人都叫我“凤群儿”,会往我的衣裤包包里塞满吃货,花生、核桃、梨儿……那时,赵婆婆还在,大妈也还在;那时,闰哥在,幺爷爷也在……他们都叫我的小名,每一次称呼,我都会笑着回头清脆响亮的回答:“诶!”那山路终是荒了,我也很少回去了。同楼的老太太,我并不知道她的姓名,只是帮年迈眼花的她抄过一次歌谱,打过几次招呼,她便邀我去她家吃饭,装了满口袋的芋头让我拿走。

走过校园,孩子们就会脆脆的叫“老师好。”有个男孩上来蒙住我的眼:“老师,猜猜我是谁?”也会有孩子捧着日记本来我的跟前,“老师,你看我今天写的日记好不好?”QQ空间里,总会有孩子留言:“老师,想你了!”还会有孩子发两首诗歌过来,“老师,你看看高中的我诗歌有没有变化?”

我一直以为自己是朵浮萍,总是被日子的流光逐得四下飘散,在这纷纷扰扰的流荡里,原来,我也不经意地长成一棵树,一颗贮满阳光的大树,那些笑脸,那些努力,那些梦想一点点就系在了我身上,当他们回头的刹那,那些错落的时光就会反射着冬阳般的光芒。

走过人群,有人叫我“美女”、“妹妹”、“老杨”……回过头去,不禁宛然,无论时光怎么变迁,我背后总是背着这样的标签,老远就被看见。一个个人影来来往往,倏倏忽忽,就像光和影刹那交叠。

谁曾说世态炎凉,人心要暖。而在这个午后,我的世界却满是一种叫暖香的香层层缭绕不散。这个季节,有一种黄叫银杏黄,有一种香叫暖香。

真香,那些岁月里一点点沉淀的暖香。

“才女”老师

文/刘卓青

刘老师是我四年级时的一位女老师,是教数学的,她的全名叫刘凤伟。她只教了我两年。

她算不上丑,也不是特别漂亮。每次上课时,只见她把又长又黑的秀发披在脑后,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

老师性情温和,从不说粗话、大声吼、对学生发火。但有一次,她真的动怒了,原因是全班大多数人没有交作业。刘老师使劲地将备课本摔在地上,然后大声说道:“学习是为你们自己学的,而不是给我学的。既然你们连学校布置的一点作业都完成不了,那还来学校做什么?”过了一分钟,老师的气稍微消了一点,平静地对我们说:“这节课我还上了,你们说该怎么办吧?”就这样,没写作业的同学只好抄了好几十遍。

除此之外,老师的教育方法也很特别,她不像别的老师那样,给你出一道题,然后教你做,再把这道题讲清楚,而是让你先自己思考,然后让同学来讲,最后再自己讲一遍。

刘老师不仅善长数学,还有语文、英语、美术……样样精通。所以大家都给她取了一个绰号“才女”老师。

虽然她只教了我两年,但却是我最难忘的一位老师。

温暖的回忆

文/李笙清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在乡村小学上学。学校环境很差,板凳是学生从家里自带的,课桌则是将两根木桩钉进泥土里,上面铺上木板,十分简陋。

三年级那年开学的第一天,校长带进来一位中年男人,说是我们新来的语文老师。校长走后,老师在黑板上写下“我叫廖可让”五个粉笔字。从此,一直到小学毕业,廖老师都是我们的班主任。

廖老师以前是城里的公办老师,听说是作为“臭老九”调下来的。一天上课时,我跟同学在下面讲小话,被廖老师听见了,要我们俩站起来听课,整整一节课,我们站得腿脚发麻,心里恨透了他。有的同学恶作剧,用墨水在前排的女生衣服上画小狗,廖老师知道后,用竹子削成的教鞭打红了那个学生的手掌。还有迟到早退的学生,经常被廖老师“留堂”处分。

在廖老师的“高压政策”下,我们班的学习纪律有了明显转变,教学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语文,在期末统考中,我们班比其他两个班考得都要好。那时候,廖老师经常让成绩差的学生放学后到他的寝室开小灶补课,在廖老师的辅导下,我的作文参加了县里的作文竞赛,拿了一等奖,奖状拿回来时,廖老师显得比我还要高兴。

那年的冬天特别冷,教室的一面窗扇朽烂了,玻璃少了3块,以前一直是钉着白色透明的塑料胶布。刺骨的寒风从塑料布的破洞口吹进来,大家都冻得不行,只好偷偷跺脚取暖。一个星期一的清晨,当我们冒着风雪走进教室时,惊讶地发现教室里温暖了许多,原来窗户上换上了明亮的玻璃,窗扇上还有修过的痕迹。后来听说是廖老师用自己的工资去镇上买了玻璃,利用星期天自己动手装上的。

五年级开学前夕,爷爷害了一场大病,家里负担重,要我退学跟大伯学木匠手艺。开学后一个星期,廖老师就拎着水果、罐头上门探望爷爷。那天夜里,廖老师跟父母苦口婆心地说了半夜,说我的学习成绩不错,不读书实在可惜,如果缺学费,他可以先给我垫上。于是第二天,我又背上书包走进了校园。

那时候劳动课多,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到生产队参加劳动,摘棉花、除稗草。学习课程根本跟不上节奏,廖老师偶尔发了牢骚,说这是误人子弟,结果被学校批斗。尽管取消了班主任头衔,但依然是我们班的语文老师,因为他的教学质量已成为学校的一块招牌。

我上初中时,正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廖老师落实政策调回了城里。后来我上大学,廖老师还经常给我写信,对我发表在报刊上的文章进行点评。就在我大学毕业的那一年,廖老师因胃癌不幸去世了。在我的人生旅途上,廖老师虽然只教了我短短的几年时光,但他严谨的教风,良好的师德,还有慈父一样的关爱,让我永生难忘。

每当教师节来临的日子,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这位可敬的恩师,想起他留给我的那些温暖的记忆,心里就会久久的起伏难平,油然而生的是更多的敬意。

感谢师恩

文/赵飞涵

新建路二校坐落在太原汾河之畔,漪汾桥东,我的小学生活就是在这里度过的。在这可爱的校园里,我遇到了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六年光阴已逝,小学就要毕业了,我的心中有太多的不舍。

宗竹青老师是我的启蒙老师,教我们语文,她整整带了我们六年。她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把我从一个天真无知的孩童培养成一个懂事的少年。宗老师既是严师,又是慈母。最让我感动的是:五年级时,宗老师的腿受了伤,但她心里仍放不下我们这帮孩子,腿还没有好就来给我们上课。上下楼梯时,她扶着扶手吃力行走的情景,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刘润梅老师五年级起教我们数学,还是我们的班主任。她认真负责,每天起早贪黑,一颗心都扑在学生身上。她教学风趣幽默,有时会像大朋友一样跟我们开玩笑,有时她也会严厉地教训我们。但我们知道,那都是她无私的爱。

乔颖老师是我们的英语老师,我们都地称她 Miss Qiao。 她和蔼可亲,循循善诱,让我们深深地爱上了英语课。

即将到来的中学生活令我们憧憬,但此时此刻,我心里更多的是对老师和同学的不舍。六年的春秋,我不断成长,感谢各位师长呕心沥血的培养。敬爱的老师,我永远爱您!

瞬间长高?

文/张博

我的个子非常矮,于是下定决心,一定要长高。

方案1:打开电视,看到一位体形强壮又高大的比赛选手。他的个子有190厘米,我也想像他一样。学习了他的方法“生吃鸡蛋”。我从冰箱里拿出了一个鸡蛋。这能长高吗?电视上不会是骗人的吧。我下定决心要把这个鸡蛋吃了。我用力将鸡蛋砸在桌子上,蛋液顺着鸡蛋壳裂的地方流了下来,到了嘴里,“呸呸,真难吃。”方案1失败。

方案2:小的时候,爸爸经常双手扶着我的头用力往上拉。爸爸说这可以长个。我找到了爸爸:“快点,拉我的头,我要长个。”“这不是真的,爸爸是逗你玩的,这要能长个,你早就长到姚明那么高了。”这个方案又失败了。

方案3:就在刚开学的时候,我们新增了一门形体课。在课上,老师教我们热身活动。就在做双手开肩的时候,老师说:“这个你们要好好做,如果你想长个,这是好方法。”一听,把我开心坏了。我非常努力地做着。“老师,您可以让我长长个吗?”“只要你坚持练就一定可以长得非常高。”“那老师,您舞蹈学了这么多年,做的开肩也不错,为什么还是这么矮呢?”唉,连老师也骗我。方案3失败。

方案4:我走在大街上,看到有一个人正在发传单,我拿了一张看看。上面写着:“只要十天,保你长高!”这是真的吗?不会是为了骗别人的钱吧。“这上面说的是真的吗?”“当然是了,小朋友,不信你可以报名去看看。”我吵着让妈妈给我报名,我们交完费之后找到了传单上的地址,可那里什么也没有。钱白花了,不是说这个是真的吗?方案4失败。

究竟有啥方法可以长高?我读了一本书,书上讲:没有什么方法可以一下子长高,只要多吃饭,多吃肉,多吃菜,营养均衡就可以长高,尤其是处在成长期的孩子!

看来,我是没有办法瞬间长高了。

给老师的一封信

文/吉翔

敬爱的赵老师:

您好!

有首诗是这样写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是描写伟大的母亲给予了孩子无私的爱。其实,我觉得还有一类人也可以用这首诗来赞美,那就是老师您!

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老师,您的爱就像一阵轻柔的微风,吹拂着我的心田;您的爱犹如春雨绵绵,滋润着我幼小的心灵;您的爱好似启明星,引领着我的成长之路。

还记得吗?老师。上次,午睡时我和同桌郭铮因为一点小矛盾,一直在桌子底下你踢我、我踢你地练起了“地趟腿”,下课了,我们还不依不饶。被您发现后,您把我们叫到办公室里,问我们怎么回事儿?我们相互指责起来:“是你!别人睡觉你在哼歌,吵死人了!”“你才是呢,是你超过了中线,挤得我觉也不好睡!”……

“这样吵下去,你们开心吗?快乐吗?”您一句轻柔的话,我俩立刻无言以对,低下了头。您看着我俩,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呵呵,用心计较般般错,退步思量事事宽。这句话听过吗?意思就是说用心思去计算比较,就会觉得事事都不如意,如果退一步去思量,就会感觉每一件事都很顺心。所以,大家都不能为一些小事去斤斤计较。”

我们都互相给对方道了歉,从那以后,我们再也没有为小事儿吵过嘴。

赵老师,您从一年级开始就教我们数学,现在我们五年级了,长大了,从一个个懵懵懂懂的幼儿成长为一个个朝气蓬勃的少年,而您,却老了。常常,您在上面批作业时,看着您微弯的背和白白的发丝,我想:是不是我们的作业本,压弯您原本笔直的背;是不是那粉笔灰,染白了您原本乌黑的发;是不是我们的游戏,拖垮了您原本健朗的腿脚?……不然,为何,我们长大了,您却变老了?

赵老师,真的很感谢您对我们的教育,感谢您在我们的心灵空地上建起了一座知识的殿堂,让我们沉浸其中,快乐无比!

祝您

身体健康!永远年轻!

您的学生 吉翔

2012年2月29日

实践基地乐我行

文/奚朱思淼

今天,我们一群小记者乘坐大巴前往张家港市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参观采访。

一进去,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广场,随行的老师告诉我们这是行知广场,他指着广场中间的雕塑让我们猜,我看了很久也没认出是什么字。老师告诉我们,这是陶行知先生自创的字,就是将“行知”二字合并起来,念“干”,意思是知行合一。

接着,我们看了4D电影《一品红过山车》,戴上眼镜,这些画面仿佛就发生在我的眼前,我的心随着过山车的转动慢慢地提到了嗓子口,刚喘一口气,突然一条鲨鱼朝我扑来,吓得我赶紧拿手捂住眼睛,食人花朝我张开血盆大口,雪人怪拿着冰棍朝我的头砸来,恐龙都快跳到过山车上来了……一场心惊胆颤的电影终于播完了,这些都太真实了,感觉我都身临其境,内心很是震撼。

跟随着大部队,我们一群人来到中华经典主题教育馆,映入眼帘的就是中国着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往右挪了几步看见“诗仙”李白屹立在这,李白的诗我们学了不少,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富有浪漫主义情怀,他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最后我们去了农业基地,看到了既像南瓜又像西瓜的蔬菜,我很好奇,这会是什么蔬菜呢?老师告诉我们这是南瓜,带着好奇心我回家查资料才知这是嫁接的成果。

这次一日游让我学到了除了书本以外的知识,期待下次的夏令营。

送行

文/张欢

9月10日,学校迎来了第29个教师节。这个教师节对于我来说可是个特别的节日。说是特别,是因为教了35年书的代美莲老师退休了,学校全体教师举行仪式要为她送行。另外一个特别之处就是新任班主任赵老师选了几位学生代表,为连续教了我们四年的代老师送行。

说起代老师,我心里总是暖暖的。她虽然没有最美教师张丽莉舍身救学生的惊人事迹,却时时向学生问寒问暖;虽然没有远传百里的声誉,却有着桃李满天下的荣誉。

学校大门头上,鲜艳的彩旗随风飘扬,为节日增添了喜庆,似乎在为代老师光荣退休喝彩。我们帮着老师们把代老师的行李搬上一辆小卡车。两边的车帮上,贴着醒目的“退休光荣”和“光荣退休”八个大字,气氛更显得祥和、凝重。校长为代老师戴上一朵鲜红的大红花,代老师的脸上露出笑容,那一道道皱纹里,藏着代老师许许多多的智慧和艰辛。

行李搬完后,我们几位学生依依不舍地围着代老师,七嘴八舌地说着心里话。等我们说够了,代老师才一一地给我们提出学习、做事、做人的要求。代老师拉着我的双手,充满希望地说:“张欢同学,你是班长,一定要把同学们带好,努力学习,听赵老师的教导。”我使劲地点了点头。这时,赵老师说:“同学们,代老师虽然离开讲台,离开我们,但她的音容笑貌、她的教导,是永远留在我们心中的。来,大家列队为代老师送行。”

在热烈的掌声中,我看到代老师的眼角湿湿的,她微笑着向我们招手,我们也拼命地向老师招手。此时此刻,我突然想起大诗人李白的一句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看视频有感

文/赵雪霖

今天老师给我们看了一个视频,叫做《爱老师爱父母爱自己》。它开头讲的是一个故事,讲着讲着,不知怎么了,我们班好多人哭了,当然也包括我在内,特别是讲到有一句话,我深有感触,它说的是,在国外每一个小孩都会做的,那就是说一声:“爸爸妈妈我爱你。”这对于一个国外的孩子是多么的简单,可是在中国,没有几个人会那么做,所以当它讲到这的时候,我的心在深深的自责。等到视频播放完的时候,老师就对我们说:“你们回到家,就和爸妈一起看,或许,你们的父母也会和你一样哭起来,当他们哭时,你就走出来。”老师说完就下课了,下课时我在想,回到家我一定对爸妈说,我爱你们。

放学了,我回到了家中,我把短片放给爸妈看,我默默地走了出来,我待在门口看着爸妈,爸妈看着看着就哭了,我第一次看见爸妈哭,但我不明白,爸妈是看短片感动哭了,还是因为我从来没对他们说过:“爸妈,我爱你们!”而难过的哭。等短片放完了,我快速地跑回卧室,装作是在做作业,在我写着作业时,我在想我一定要跟爸妈说“我爱你们。”于是我跑出卧室,对爸妈大声地说“爸妈,我爱你们!”我的话说完,爸妈呆了,过了一会妈妈首先反映过来对我说:“宝贝,爸妈也爱你,快回去写作业吧!”我失望地应了一声就回到卧室,我失望的是因为爸妈的反映让我有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难过,我是他们的女儿,我跟他们说爸妈我爱你们,他们为什么那么惊讶,或许我真的该好好的反省一下。但我还是忍不住跑出去看了一下,爸妈脸上有一丝的欣喜,同时我心里也得到些许的安慰,那时我在心里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好好孝顺爸妈”。

最后是爱自己,短片上说,“人要学会爱自己,只有学会了爱自己,才会学着爱别人,只有学会爱别人,才会爱自己。”这话让我受益匪浅。

我从短片中知道了很多,也明白了很多,老师,父母对我们的付出是那么多,我一定要用好成绩回报他们,不让他们操心。

我的老师

文/张妍

“第一个把桃花比作美女的是天才,第二个把桃花比作美女的是庸才,第三个把桃花比作美女的是蠢材。”说这话的人是我小学五年级班主任——沈行亮老师。

我对文字的感觉,源于沈老师的启蒙。那时候,我们都不会写作文,也没有阅读过多少课外读物。每到上作文课,便是同学们最头痛的时候,我似乎例外。

沈老师从一开始教我们写作文的时候就不允许凭空捏造,其实,即使允许,也没有谁能捏造出五百字来。他教我们不仅要用眼睛观察事物,还要用稚嫩的心感知、感受万物。教我们如何写景、写人。学写景的时候,沈老师就让我们写最熟悉的场景——校园的花坛,要求每个人都要通过自己的观察,写出个人的真实感受。

“那个梅花形的花坛里种着一圈碧绿的冬青树,那些整齐的冬青树像哨兵一样守候着美丽的一串红,那个叫一串红的花朵,花蕊里藏着一滴香甜的蜜。花坛中央,是一颗挺拔俊美的青松……”毫无疑问,我的作文成了范文,沈老师表扬我的理由是因为大多同学用眼睛看花坛,而我不仅闻到了一串红的清香,触摸到了它的娇嫩,还尝到它的甜……现在想起来,如果没有老师教我们如何看待万物,我心中的眼睛也许至今还是盲的;如若不是老师教我们不仅要看到万物,还要感受他们,我又怎么知道原来一串红花蕊藏着甜蜜?万物皆有生命与灵气?

“写文章没有技巧,文章是来表达我们自己的思想的,如果我们自己没有主题思想,就不要无病呻吟。”教我们如何写人的时候,沈老师如是说,后来读到《文心雕龙-原道》——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的时候,想起原来在我们十岁的时候,他就给我们灌输了朴素而深刻的文之道!是,只有写作者有了思想,语言才得以跟着确立,语言确立了,文章才能鲜明,这是自然的道理。我没有忘记沈老师的话,至今,不刻意作文。

沈老师教我们写作文的同时就教我们如何修改作文,他说文字要真还要精,无用的话,多一个字都要删去。他将我们分成几个小组,选一个作文相对写得好点的同学为组长,大家互相交换阅读,小组讨论,组长执笔,大家共同修改!最后选出几篇大家公认的优秀作文,在校园广播播出,这样,我又得到了练习播音的机会。很快,我们班大多数人喜欢上了写作文,大家都希望自己的作文能被播出!

老师说朗读的初级合格水平是随便拿起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就要有感情的,抑扬顿挫的、一个不误的读出来。记得那时候早自习书声琅琅。朗诵真的是可以训练的,记得没多长时间便见初效。

沈老师尊重每个学生,善于挖掘我们每个孩不同的潜质,并循循善诱将其尽量发挥,给了我们最初的自信。

当如今大多数人们的语言匮乏到只剩下简单的“高大上”的时候,当人们词穷得已经无法有用语言表达自己,只会说“难受,想哭”的时候;当这样的笑话风靡网络的时候;当人们说我好多年不再读书,读报的时候……都是我内心最感激老师的时候,感激沈老师让我养成了阅读习惯,感激老师让我知道了文字的醇厚,透过文字发现了自己的存在,以此,安顿自己。

温暖的事

文/韦仁翠

幸福是什么?我常常问自己。其实,幸福就是一些温暖的事儿。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工作中,在你我他的交往中。我庆幸自己是个幸运的人,尽管教育工作平凡而琐碎,但只要向学生的心灵播撒阳光,幸福的种子就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前年那次生病,让我看到了孩子们的纯真懂事,家长的关心支持,人与人之间的挚爱真情。

五月的一天,正在上课的我,突然声音嘶哑,喉咙感觉似有一团棉花堵塞着,说话非常吃力。直觉告诉我,持续一个多月的感冒变得严重了,并且慢性咽炎再度发作。凭经验,我马上停止讲课,布置作业给孩子们做。这一反常的小小举动,竟然被孩子们发现了,大家都认真地写作业,教室里静悄悄的。我明白:他们不想让我再非常吃力地说话。班长轻声地跟我说:“老师,您生病了?好好休息吧,我会安排好大家的。”我微笑着点点头。

下班回到家,我吃了药休息。想想感冒时间虽然长了些,但没什么大不了的。第二天下午,我照常上课,孩子们诧异地望着我,异口同声地说:“老师,您……”“我知道你们关心我。但是,现在是五年级了,耽误不起啊!我小声点上课,应该没问题。”就这样,第一节课顺利完成。到第二节课,大概上了半节课,喉咙突发奇痒,咳嗽不止,想呕吐,我急忙冲出教室,蹲在痰盂盒边,边咳边吐,气上不来,脸憋得通红。突然有几只小手轻拍后背,接着递过来一杯热腾腾的开水……感觉稍微缓和一点,可就是不能开口说话,一开口喉咙又要奇痒,咳嗽一阵子。这时教室里传来班长的声音:“大家不要说话,自己看书,老师不能上课了!”孩子们的举动和话语,温暖了我的心。我回到教室,示意大家继续自习。一下子,他们仿佛长大了许多,都不约而同地点头,几个孩子搀扶着我到办公室休息。

放学了,电话铃声响起,一位同事帮我接听。同事告诉我:“你班上的一个学生找你,问你在哪儿,好像很着急。”话音刚落,“咚咚、咚咚”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循声望去,刘津津急冲冲地跑过来,气喘吁吁地递上一小包东西,焦急地说:“老……老师,给您……药!”那一刻,我的心融化了,眼前模糊了……

在接手这个班时,刘津津是班上出了名的调皮鬼,一年多来,用了许多方法,倾注了大量心血,但始终见效甚微,他非常聪明,特别爱表现自己。于是,我觉得给予适当的的奖励或许会对他有所触动。一天,他写的作文《给爸爸洗脚》,题材不错,但写得太简短,内容不具体。机会来了!我就给他讲哪些内容该详写,哪些内容该略写,鼓励他回去修改。第二天早上,他兴致勃勃地拿给我看,我夸他有进步,但还得大胆改,如果改得好的话,就推荐给报刊发表。果然,一个月后,他的习作刊登了,我趁机开导他:“刘津津,老师为你的进步而高兴,有一个惊喜送给你。”他满脸疑惑地问:“老师,我会有什么惊喜呀?”“真的!我给你的承诺兑现了,那你会给我什么惊喜呢?”他双手捧着我递过去的样刊,久久地凝视着,就像在欣赏一件稀世珍宝,信心十足地说:“老师,您放心吧,我也会给您惊喜的!”

从此,他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学习比以前认真多了,作业经常交了,上课也不爱玩了,作文写不了时会主动问我了……一天下午第二节课,我把听写第23课的本子发下去,一会儿,他满脸欢喜地来到我跟前,举着本子给我看,神秘地说:“老师,这次听写我得100分,算不算是给您的惊喜?”我高兴地说:“当然是,我期待着你的更多的惊喜!”我想,此时他也是幸福的。如果老师把课教到学生身上,教到学生心中,学生就有了希望,有了激情,就会产生内在的动力,学习自然变成快乐的事。

孩子毕竟是孩子。一段时间后,刘津津上课总是无精打采,随时趴在课桌上睡觉,其他科任老师也经常反映。跟他谈了好几次,但管的时间都不长。思来想去,说服教育不起作用,不如采取激将法———让他选择座位:要么坐原位,要么坐到讲桌旁。他问为什么,我说这样近距离听老师讲课,你就不会打瞌睡了!他低头不语。这时,其他同学议论纷纷:“我才不愿坐那儿呢,位置太打眼!”“坐那儿的,说明不是乖孩子!”……最后,在我的意料之中,他还是选择了坐原位。事后,我又及时跟家长联系,监督孩子晚上睡早一点。这招果然奏效。

为了帮他改掉许多毛病,我用心创造机会:当组长收作业,当劳动委员管理卫生事务,当监督员养成好习惯……让他切身感受责任和不易。发现一点一滴的进步,表扬鼓励,让他重拾信心和尊严,从心底感到自身的价值。一个学期后,成绩由原来的40多分提升到80多分。后来小升初,他考取了州里的一所优质中学。

回家的路上,我思绪万千。刚进屋坐下,电话铃声又响起,原来是何军军的妈妈听孩子说老师生病了,打电话来询问病情,并让我在家等她。没过多久,她来了,让我立即同她到县医院检查治疗,我打手势不去,等我的丈夫回来后再去。看到我的病情如此严重,出于医生的职业本能,她非拉我跟她走不可。到了医院,她跑前跑后,忙活了一阵,护士给我打上吊针,接着做雾化,她在一旁无微不至地陪伴着、照料着。我感到非常内疚,可一个字都说不出来。她已经上了一天的白班,好不容易得休息了,却摊上这样的事。一晃九点过钟,药水还没输完,到海子乡讲课的丈夫匆忙地赶到医院,感动得好半天才说出“谢谢”两个字。何军军的妈妈笑着说:“别客气,老师平时那么辛苦,为了我们的孩子操了不少的心。我们一家人管一个孩子都难管,何况老师要管五六十个孩子呢!我们家长做这么点小事还不应该?”家长淳朴率真的话语,深深地印在我的心底。是的,唯有教师在意孩子,孩子才会在意教师,家长更会在意教师。在意,乃教师的幸福之本!

次日早上,我照例走进教室,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跟孩子们交流———传眼神、打手势、写字。孩子们特别善解人意,教室里安静得掉根针都能听得到,就连平时爱说话的几个“话匣子”,也默不出声。在我的指导下,由班长和学习委员给他们当“小老师”。白天上班,晚上输液,就这样坚持了两个星期。本单元测试成绩并没有下降,悬着的一颗心总算落地。

在日常的教育生活里,是翱翔于幸福的天堂,还是挣扎于悲苦的地狱,完全取决于教师自身的素养。为幸福而教,有时,自己觉得很累、很辛苦。可是,一想到这些温暖的事儿,又感到多么的幸福。那些累,那些苦,又荡然无存,心生一种力量,就是这种力量,不断地鼓舞着我、鞭策着我。

斫琴

文/白秋

斫琴师王承运,言语缓慢,气息悠长。因常年熬夜斫琴,烟熏火燎浸泡在古木雅室之间,身上自然弥漫着一股紫檀香味儿,一副高人模样。

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个7月过后,王承运高考落榜了。等挨过那几天,父亲提溜着一个黄皮书包,撂到他的面前。“喏,拿去跟你姨父学木匠吧,好歹也能挣出口饭吃。”打开一看,里面有三个物件:刨子、凿子和锉,这就是王承运起步的家当。等他把拉锯、刨板、凿孔这些基本功掌握好,渐渐有了自己的圈子,人们自己打制家具的时代也戛然而止。

不过,就凭着这点手艺,他在一家建筑公司立住了脚。只是,妻子那场病来得突然,把他多年的积蓄给花干了。几番挣扎,他决定最后一次回家筹钱。父亲沉思良久,从柜子深处拿出一个十分精致的匣子,小心翼翼打开裹了几层的红绸,里面竟是一张古色古香的七弦琴。

他顺手调了调琴弦,拨弄了两下,颤巍巍动人心扉的上古清音顷刻注满了房间。“家里就剩下这个值钱了,你拿去吧。”

“这么好听!”王承运耳朵支棱起来没再放下,那种感觉让他终生难忘。“咱家哪来的这好玩意?”“祖辈上留下的,当年,诸城派古琴是有名的,可惜从你爷爷那里就没传下来。”父亲不无遗憾地说,“我也只能弹个《关山月》片段,更不用说斫琴了。”

家传古琴,他没舍得出手。回来,他查阅了历史上斫琴的方法和需要的各种材料,凭着匠人对木头的敏感,按照古琴的模样,“吭哧”了一个星期,居然真做出了一张琴来。

王承运抱着琴,找到诸城派古琴正宗传人,桐荫琴社的李老师。李老师看着这张琴,高兴坏了。“这多年来,还从来没有当地人自己斫琴的,你是头一个。”

李老师给琴调上了弦,弹拨几下。琴的声音有点怪,但那种苍古味道,另有一分庄严。他当即高价收购,还跟王承运讲了面板用古木,着色用大漆(天然生漆),晾晒时间要长等斫琴的基本常识,鼓励他坚持做下去。

王承运从来没有这么满足过。等妻子病情稳定后,他说:“我想自己干,做专职斫琴师。”

“斫琴!听说不光是木工活,还要会弹,会调音。还要有技术,有天分,有时间。再说,咱们家里这份收入……”妻子很吃惊。“现在学琴人多,斫琴人少,搞好了,养家糊口没问题。”王承运满怀憧憬。

说易做难。一上手,光搜集清朝以前木料、租赁车间就让他四处碰壁。还是李老师,忙前忙后帮他找人,给他担保贷款,毫不保留传授古琴演奏技艺。让他边教学生,边斫琴,这才慢慢跨过了那道槛。成名之后,王承运公开承诺,教琴免费,斫琴量情而定。一时学员踊跃,班次常年不断,很快就有上心的学生愿意跟他学习斫琴技艺了。

那天,有记者来他家里采访,看见数十张古琴毫不遮掩,尽挂在庭院深处,屋子里却潮湿闷热,忍不住问:“这么贵重的东西,这样糟糕的环境,能行吗?”

王承运笑了:“这算什么,高温潮湿是制作古琴的必需步骤。上好的古琴,至少要花上一两年时间,在四处透风的地方自然晾干,才能演奏出苍古正音的味道。”

来人诧异:“听说,现在花两三个月,甚至几天斫一张琴的不在少数,那样赚钱不是更快?”他回答得更干脆:“生活可以简单,斫琴工艺减不得。大漆刷上去,该晾多久就多久,半点不能马虎。古琴给我的,金钱换不来。”

意外,发生在那个寒冷的冬天。

那日,扶持他多年的李老师不幸仙逝。消息传来,他蒙了。心情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原先,他斫的每一张琴都交给李老师,李老师再去寻找主顾。王承运固执地认为,自己的琴只有李老师才懂,交给他,古琴才有一个好的归宿。

第二天,他黯然包裹好了所有斫琴工具,准备把它们藏起来,做一个了结。却意外收到了李老师弥留之际托人给他的一封信。信中言辞,情深意长:承运吾弟!嘈杂尘世,我很骄傲有你这样的知音。依我拙见,斫琴是一种修行,正心才能正音。古琴是你的作品,也是我们的老师,咱不能让祖辈上的好东西失传啊……

他的目光,又一次落在那个包裹上,内心的血,开始隐隐热起来。

门球教练

文/田晋宇

魁梧高大的身材,乌黑浓密的头发,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他就是我的门球教练赵老师。

赵老师做事认真,教学严厉。有一次,爸爸妈妈带我去丹江口有事,等我回到门球场,已经迟到近两个小时。赵老师看着我,眉毛变成了V字形,不知道是因为生气还是太阳晒的缘故,他的脸红得像苹果,眼睛仿佛要冒火一样,吓得我直打哆嗦。赵老师狠狠地批评了我一顿,让我面壁思过。后来,赵老师发现爸爸给我请假的短信后,立刻向我道了歉,并让我快去练习。看着赵老师在烈日下汗流浃背教我们的样子,我感叹:“赵老师为我们打门球费了多少心血啊!”

赵老师在生活上很照顾我们。这次门球集训是我第一次离开爸爸妈妈,赵老师让我们几个小队员和他一起住,吃饭的时候给我们盛饭,怕我们洗不干净衣服,他手把手教我们洗衣服。

有这样一位教练,我感到很自豪。我一定不辜负赵老师的期望,打好门球,为襄阳争光,为学校争光,为自己争光!

黑天鹅和白家鹅

文/凡夫

公园里新来了十四只出世不久的黑天鹅,浑身毛茸茸的,很讨人喜欢。

小黑天鹅开始换羽毛了,换好羽毛就可以飞上天空了。饲养员为了不让他们飞走,生生地将翅膀上刚长出的翎毛剪去,并找来两只白家鹅当他们的老师。

这两个老师可负责啦!早上,他们把黑天鹅带到池塘里游玩;晚上,又把他们领回巢中。吃东西的时候,老师总是循循善诱地对学生说:“孩子们,多吃一些,再多吃一些。这么好吃的东西,不吃白不吃。”

黑天鹅很听老师的话,狼吞虎咽地大吃特吃,等他们长成大小伙和大姑娘的时候,一个个膘肥体胖,大腹便便,走起路来左摇右晃,步履蹒跚,虽然翅膀上新长出的翎毛和野生天鹅并无两样,可他们就是想飞也飞不起来了。

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仍然循规蹈矩地跟在白鹅的后面,白鹅游到哪儿,他们就跟到哪儿。有的天鹅看见鸟儿从头顶飞过,直起身子拍打翅膀跃跃欲试。立刻,便会遭到老师的训斥:“千万别好高骛远噢!那些鸟儿东飞西飞有什么好?风吹雨打,愁吃愁喝,险象环生。哪有我们这样舒服?风吹不到,雨打不到,吃喝无忧,神仙一样的日子,咱们可得珍惜啊!”

黑天鹅们很听话。白鹅老师说什么,他们都记在心里。

白鹅也教黑天鹅学本事,主要课程有两项,一项是把头扎进水里,屁股朝天,踢蹬着双脚捉小鱼小虾;另一项是扑扇翅膀,抖去身上的水珠,或用这种方法解除疲劳。

黑天鹅们很聪明,他们学会了白鹅教给的所有本领。在他们的心目中,白鹅是永远的榜样,池塘是永久的乐园。他们压根儿不知道,他们本来是可以翱翔蓝天的鸟。

春花老师

文/王喆

在我的想象中,高一是一个令人憧憬又恐惧的地方,听学长们说:“高一的老师都想给新生一个下马威,一开始先把学生制服,然后再慢慢修理。”怀着忐忑的心情进入高一,我一直在想,教我的老师会不会也一样可拍……

“哒哒哒”随着轻微的脚步声,一个身材中等,烫着波浪卷发的女老师走了进来:“大家好,我是你们的班主任罗春花,从今天起,我们将开始高中阶段的学习生活……”简单的开场白,柔亮的声调,让人如听夜莺歌唱。和蔼亲切的语调,温馨诚挚的眼神,无不给人春天般的温暖。根本不是什么下马威。我开始仔细打量这位老师:一身棕黄色的中长款外衣典雅大方,一副精致的花边眼睛玲珑秀气,她就像春天开放的迎春花,用新鲜的活力,一扫我心中的阴霾。

罗老师对同学一视同仁,特别注重学生的卫生习惯,注重班级的严格管理,她对每个同学的学习成绩了如指掌,经常鼓励提醒。但该有同学做主的事情,绝不越俎代庖。第一次出黑板报,我做版面设计,还想听听老师的意见,她却笑着说:“我相信你们。按你们的思路去画就行了。”罗老师的信任,让学生对班级的工作更加积极主动。即使学生做得不到位,她的批评也像一位母亲教育孩子,鼓励他更加努力,更加优秀。在迎春花一样的笑容里,学生感受的是春天的温暖,是母爱的亲切。

还记得那节历史课,那节令人难忘的历史课。“南京大屠杀,一段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今天,让我们来深入了解!”怀着对这段历史深度的记忆,我们开始深入了解……当罗老师讲到日本兵屠杀中国人的场面时,放出的PPT上一张张血淋淋的照片;当她讲到普通老百姓的时候,我不由得流下了两行泪:“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日本人对手无寸铁的老百姓都是如此的残忍。那个和你们一般大的孩子,本该和你们一样,一样坐在课桌上,一样听着老师讲课,然而日本人却对他们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杀戮。他们,是多么的令人同情,多么的令人可怜呀!”罗老师的话字字深入人心,让人不由得和她产生了一种共鸣,一节课下来,我对于日本人惨无人道的杀戮而痛恨,对无数学生遭到杀戮而惋惜、痛心。不过,我最记得的是那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它让我明白:勿忘国耻,奋发向上,振兴祖国。

“学春蚕吐丝丝丝不断,做蜡烛照路路路通明。”“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就是老师的真实写照。我常想,圣人孔子尚且尊敬、感恩老师,我们应该怎样报答老师呢?不是一句过路简单的招呼:“老师,您好。”不是一张写满祝福的贺卡:“老师,教师节快乐!”也不是单纯的考试成绩单,而是,在老师生病时,一声温暖的问候:“老师,您好些了吗?”在老师疲倦时,一杯热腾腾的茶,在被老师批评时,一句:“老师,我错了。”罗用爱诠释着奉献,用爱诠释着作为一名老师的责任,用爱诠释着作为一名母亲的职责。而我,我也要用心,用行动表示对罗老师的尊敬和感恩。

有这样一位好老师

文/时红军

陈桂英今年54岁,是章丘市刁镇刘官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参加工作以来,陈桂英一直坚守在教师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孜孜不倦,默默奉献,至今已近36载。

去年9月,我调入刁镇刘官小学工作,作为年轻校长最头疼的就是学期初的“分课”,我没有想到分课进行得异常顺利,更让我出乎意料的是,学校女教师中年龄最大而且马上面临退休的陈老师竟然主动承担了一年级数学的教学任务。我感动不已,单独找到陈老师想对她说声谢谢,陈老师说:你跑下这么远来,到我们村工作,我怎么能让你为难呢?我觉得我应该这样做。

从教30多年,陈桂英老师对这所学校倾注了毕生的心血。2001年9月,陈老师开始担任学校的总务主任,年届不惑的陈老师硬是从头学起,学会了报账、财务管理、固定资产登记等琐碎不堪的学校后勤管理,一干就是十一年。2011年,学校迁址重建,大量的学校财务资产需要精心保管,大到学校的电脑,小到一块板擦,陈老师事无巨细,把学校的财务保管得丝毫不差,确保了学校搬迁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每当别人说起这些,陈老师总是说,我觉得我应该这样做。

新学期接手一年级后,班上有几个学生学习比较吃力。陈老师便常常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给这几个学生补课。每次到陈老师的办公室,总能看到陈老师在耐心地给学生讲着数学题。班上一个叫小金的孩子,学习特别吃力,陈老师一方面抽出时间在学校给他辅导,一方面叮嘱小金的家长在家里帮助孩子学习。但是不知为什么,小金在学习上总没有什么起色,连家长也表示没有希望了,但陈老师却一直没有放弃。前几天,到班里听课,陈老师高兴地告诉我,小金终于有进步了!我说幸亏这孩子遇到你这样的好老师。陈老师笑笑说,自己一松手,这孩子就毁了。当老师,我觉得我因该这样做。

去年冬天,陈老师患了“流感”,五十多岁的人了,接连打针、输液好几天不见退烧,她却从没有给学生耽误过一节课。,我看不过,说让她在家休息几天。陈老师却说,马上就期末考试了,复习这么紧张,我怎么能在家躺着呢。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班平均分比第一名低了0.7分,“屈居第二”,陈老师见了我,讪讪一笑,说真是老了,这次没有考好。

校内陈老师是一名好老师,走出校门,说起陈老师,乡亲们不由得个个竖起了大拇指。陈老师的婆婆去世多年,但是提起陈老师数几年如一日悉心照顾生病婆婆的事,乡亲们还是不由得啧啧称赞,为此,村里还专门向陈老师授予了“模范好媳妇”锦旗。陈老师说:咱们当老师的,说话做事,决不能让老百姓戳咱的脊梁骨,尊老尽孝,这是我应该做的。

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对教育默默地倾力付出;没有把热爱学生挂在嘴上,却把每个孩子始终装在心中;没有让人称羡的鲜花和荣誉,却在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诠释出教师职业的神圣与伟大!“我觉得我应该这样做。”这是陈老师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们从中读到的是一位老教师的职业信念和责任担当。这就是我们可亲可敬的陈桂英老师,也是我们新一代年轻教师学习的榜样。

我的理想

文/徐可依

老师,像一位辛勤的园丁培育着祖国的花朵,以自己渊博的知识为学生的未来点亮一盏明灯。而我,被我敬爱的老师所感染,被他们的无私所感动。再说爸爸妈妈都是教师,在他们的潜移默化中,我深受他们的影响,长大后我也要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作为老师,我会像我的老师那样,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主动做好学生的榜样。对每一节课都做好充分的准备,制作课件,搜集与教学相关的资料等。让我的学生因我而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次作业。

对于班上的后进生,我除了课堂中分层提问,让他们对学习有信心外,课后我会挤出时间耐心地辅导他们,让他们跟上班上的大部队。而班上的优秀生和中等生,我会通过不同的要求,让他们对学习更有信心。同时,我通过各种活动,发挥全体学生的才干,增强学生的凝聚力,让他们形成团结向上、从善求真的风气。我一定是孩子们心中的“知心大姐姐”,用心去跟他们交流,用心去引导他们。课间与他们游戏,用我的人格和魅力教给他们知识和做人的道理。

不过,我现在是个小学生,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要像谈迁那样: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增长自己的各项才能。我坚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的教师梦一定会实现。

你的记忆里是否有个我

文/程丽芬

那是高二下半学期的一天,班主任老师领着你来到教室,你背着书包,高高瘦瘦的,那白净的脸庞上戴着眼镜,一看就知道是个“好好学生”,老师安排你和我同桌。

你话不多,总是那么的不愠不火,从小到大,我一直都是个假小子的个性,班里的男孩都知道我是个比较厉害的角色,唯独对你,我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跟你说话都会小心翼翼。

有一次,我的文具盒没带,一向大大咧咧的我不好意思向你开口借,但你仿佛早就知道一般,递过了一支崭新的笔。说不出是什么时候喜欢你的,也许是在你眉头紧蹙认真思考难题时,也许是你在耐心为我讲解题目时,也许是读你的一篇篇作文时,也许是你认真地整理文具盒和书包时——你不像别的男孩那样粗犷,你总是那么爱干净,把桌子擦得一尘不染,当然也包括我这边的课桌。总之,在每一个不经意间,你的一举一动都深深扎在我的心里,少女的一颗心为你而悸动。

果然不出我所料,你进班的第一次考试,成绩就挤进了班里前三名,你总是那么认真,而我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也会向你请教,你的作文写得极好,老师都特别喜欢你,后来考到了理想的大学。

而我因为考得不好,又复读了一年,老师还是上一届教我们的老师,他多次拿你当成典范在教室里教导我们,那时,我的心里真为你感觉自豪,因为你曾经是我的同桌。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你是我的导航,我努力地向着你的方向,可是无论我怎么努力,却总也难以达到你的水平,后来我只上一个不知名的大专,只能把你写进发黄的日记里,写入我的的文章里。

毕业后,我进入一家公司的车间里实习,而你母亲恰巧在那家公司里做着会计,你来公司玩,我远远看见你,那个熟悉的身影让我曾无数次想念,可惜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躲避,我不想让你看见我,你在我的眼里是那么优秀,让我不得不卑微,没有勇气去面对你。

后来知道你结婚生子了,心中也会默默祝福你。你现在过得好吗?时光早已改变了最初的容颜,你也许并不知道曾经有个女孩暗恋过你,我只想弱弱地问一句:在你曾经的记忆里,是否有过我?

野炊

文/陈嘉维

天终于亮了,我一骨碌翻下床,快速地洗漱完,准备去学校。你一定会奇怪我为什么起这么早去上学吧?嘿嘿,因为今天是我们去野炊的日子。

走进教室,呵!好多人啊!教室里热闹得像开了锅的粥。原来大家都因为可以去野炊,兴奋得睡不着,所以都早早地来到了学校。吃过早餐,整理好东西,我们迅速地站好队,出发了。

上了江堤,迎面吹来一阵阵怡人的春风,风中夹杂着油菜花沁人心脾的香味。堤边的小草纷纷从土里探出了小脑袋,远远看去就像一条嫩绿的地毯,真想在这地毯上打几个滚、翻几个跟斗,躺在上面看蓝天、白云;意杨树上翠绿的叶子从枝干里抽了出来,树上的鸟儿似乎明白了同学们的心思,在树枝上“叽叽喳喳”的叫着,好像在演奏着一曲欢快的歌,同学们边听着鸟儿在唱歌,一边轻快地走向森林公园。

到达森林公园了,找到了我们的地盘。放下背包,拿出桌布,铺上几层,就OK了。之后,大家挖坑的挖坑,捡柴的捡柴,拾砖的拾砖,都忙得热火朝天。终于把火烧着了,把锅、食物、油、盐、酱、醋等东西准备齐了,我们这群在家从未进过厨房的“少爷”、“公主”们却不知道怎么动手了?大家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不知道所措。这时敬爱的李老师出现了,笑着对大家说:“不会动手了吧?让李老师来帮帮你们吧!今天就让李老师来展示一下厨艺吧!大家就像见到了救星一样,围着李老师叽叽喳喳,没有一会儿,李老师就把我带的鸡柳炸得香香的,我们被那香味馋得流了好多的口水,终于熟了我们迫不及待的每个人拿了一根,那滋味,太棒了!几个回合下去,李老师就用她那高超的厨艺把我们喂得饱饱的!

“嘘——”哨声响起了,集合了。我们排好队,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森林公园。

合唱不容易

文/于书浩

马上就要到合唱比赛了,于是,大家在老师的指导下分成低声部和高声部,学起合唱来

我被分到了低声部。哎,低声部的歌词难度可比高声部大多了。这不,我们一犯错,高声部的同学就笑起我们来了。

记得上次训练,我们有一句歌词叫“44 321 712 11”, 比高声部低八度。我对曲谱还不太熟悉, 而老师伴奏时又弹的是低声部的调子,我就经常唱跑调。当时,老师“呼”地转过头来:“于书浩,你怎么又唱跑调啦?”我当时还被吓了一跳,我一边暗自惊叹老师出神入化的听力,一边想:唉!谁叫我平时不练谱子呢!这是,高声部的刘存鑫把头伸过来,半开玩笑地说:“嘿!原来你这么‘伟大’,在低声部做卧底呢!什么时候‘弃暗投明’,到我们这边来?”虽然知道刘存鑫是在跟我开玩笑,但我心里还是觉得不舒服,只能在一旁“生闷气”。

唉!合唱还真是不容易啊!

一次有趣的实验

文/孙启宇

每天,睁开眼睛,我就想快快去上学,因为学校里有许多精彩有趣的课。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科学。因为它不仅让我欢乐多多,见识多多,更重要的是它还让我收获多多……

上课铃响了,过了一会儿,老师进来了,同学们正讨论着这次又会是什么实验。老师露出了一抹神秘的笑,开口道:“这次我带来了刀枪不入的‘钢铁侠’!”我们四处张望,都不见老师嘴里的“钢铁侠”。只见老师拿出来一盒黑乎乎的东西——蚂蚁。大家疑惑不解,我更是呆若木鸡,心想:微不足道的蚂蚁是“钢铁侠”?吹牛!

老师好像看出了大家的心思,不缓不慢地拿起一只蚂蚁奋力向楼底扔去(我们在三楼)。大家蜂拥而下,将蚂蚁围得水泄不通,可眼前的情景让我们大吃一惊。这小小的“钢铁侠”来了个三百六十度大翻滚,一下子起来了。大家不服,又拿起一只蚂蚁从三楼猛地向下扔去,可蚂蚁还是毫发无伤。我心想:如果是我从三楼摔下去,不说小命不保,至少也要缺胳膊断腿!至此,我对蚂蚁“钢铁侠”的称号算是心服口服啦!

回到实验室,老师向我们解释:蚂蚁有八条腿,在落地的一瞬间,将腿伸开,成了“降落伞”,空气中增加了阻力,使得下降的速度减慢,所以“钢铁侠”才能安然无恙地落在地上。喔!原来小小的蚂蚁也有智慧的法宝呀!

经过这样一次有趣又有意义的实验,我知道只有对一切充满好奇,认真观察、勇于创新、探索实践,才能发现大自然的奥秘,才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成果!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文/陆文英

特级教师孙双金的课,是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的课,给所有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教学理念在我们的心灵深处产生了强烈的震撼。

课堂上,孙老师循循善诱,学生就像林中的小鸟活力四射。在孙老师的开导下,学生常常说出听课老师意想不到的答案,引得听课老师开怀大笑。更令人感慨的是学生还会大胆地向老师发起“反攻”,而孙老师巧妙引导,把学生带入一个更广阔的领域,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孙老师的课,让我羡慕不已。他的“既简单又不简单”的教学理念一直在我的脑海里回响。在孙老师教学思想的照耀下,我对自己的语文教学作了如下改革:

学生只有学会提问,才能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所以,上课首先要把提问的权力还给学生。当学生不会提问的时候,我们要在提问的方法上积极引导。我先教学生根据课文的题目提问。题目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能揭示文章的很多内在的东西。在教课时,先让学生读题目,我问:“读了课题,你有问题要问吗?”学生一听劲头来了。“你想知道问题的答案的话,得请教课文。”于是学生为了解决问题会很高兴地读课文。学生在读课文时,又提出了新的问题。这样教学,学生就会感觉到,学习是以我为主,不是以老师为中心。我读书,我思考,老师、同学只不过是我学习过程中的良师益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自己想学习了,才能学有所成。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呢?以《小草和大树》为例。有一个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夏洛蒂三姐妹为什么会由小草变成大树呢?”学生本来就想知道这个问题,再经老师欲擒故纵,学生内在的需求被进一步激发出来了。于是他们再次低下头,走进课文,像寻宝一样思索着自己提出的问题。由于学生自己想解决问题,所以不到五分钟,学生凭借自己的阅读就很全面准确地解答了上面的问题。试想,要是这个问题是老师提出的,而学生根本没有这样的准备,读书思考都是被动的,能这么快解决问题吗?

几年的实践证明,阅读教学时,让学生自己提问,自己解决问题,课堂效果明显比被动地思考老师的问题效果显着。课堂上,发言的人多了,自主看书的人多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快乐而充实,成了课堂真正的主人。

心能看得见

文/高占霞

母亲幼时家庭困难,又因姊妹兄弟众多,所以没有上过学,但她却非常尊敬读书人。等到我上学时,老师家访,她必亲自扫室洒水以待。她多次正告我,老师教学辛苦,要从心底里尊敬老师,不能有丝毫马虎。耳濡目染下,我从小就对老师非常尊敬。

我读初中时,父亲担任了村支部书记。乡里为每名村支部书记安装了电话,电话机子就装在我们家里。那是我们村的第一部电话,当时还是稀罕物,很让人羡慕。谁来了电话,父亲便通过村里的高音喇叭叫人来接。能被叫到来接电话,也是件能让人高兴上半天、在村里显摆很长一段时间的事情。有时,我在屋里做作业,也看那些来接电话的人,他们着装各异。有的因为天热,只穿着大裤衩和背心便来了;有的可能是来的匆忙,衣服半披半穿着就来了;有的干着农活赶来的,脸上还有泥巴的印记……接电话的姿态也各式各样,有边吃东西边接的,有边和父亲说话边接的,甚至个别的人掰着自己的脚趾头接电话,而真正穿着整齐、一本正经的少之又少。母亲开始还对那些穿着不整接电话的人进行规劝,说和别人谈话是一件正式庄重的事,不能太随便了。但人们大多以“他又看不见”给予答复,时间一长,母亲便不再说什么了。

一日,我正在地里割草,父亲在喇叭里喊我回家接电话。听到后,我的心里乐开了花,地里的土块也不硌脚了,虽然两腿是泥光着脚,却小跑起来。路上有几个小伙伴见了都笑起来。我满脸自豪地告诉他们,有人给我打电话了,我要去接电话,那样子,好像考试得了第一名一样。

我气喘吁吁地跑回家,还未进里屋的门,便伸着脖子往放电话的桌子上看。电话还没有挂,我赶紧跑过去接,生怕有人和我抢似的。正要拿起话筒,却被母亲一把按住,她把我拉到院子里,要我洗洗脚,把衣服穿好了,再去接电话,说是我的老师打给我的。我的心早已经不在肝上,如何说得住。便挣脱了母亲的手,说:“电话里老师又看不见,这个样子接就行了。”边说边往里走。没想到,母亲一下子生气了,一把把我拉回来,正色厉声道:“老师是要用心来尊敬的,老师看不见,但心能看得见!”我见母亲发怒,心中非常害怕,便乖乖地洗掉腿脚上的泥巴。洗干净脚,穿上鞋子,把身上满是泥土的上衣脱下来,换上一件干净的衬衫,才接电话。

事情已经过去近三十年了,和老师在电话里说了什么也早已忘得一干二净,只记得在打电话的过程中,自己都是毕恭毕敬,怀着谦恭的心情。而母亲那句“心能看得见”更没有随着时间流逝,反而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不能忘怀。到后来,我步入社会,参加了工作,却发现用得着这句话的地方越来越多:当我灰心,失去信仰时;当我面对诱惑,立场不稳时;当我放松自己,降低工作标准时,它都会响在我的耳边,让我警醒。

我想,对一个人、一件事物从内心深处敬重,只是放在心里,或只是说在嘴上,都是无用功,它最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譬如,穿戴整齐接师长的电话;譬如,独自一人时的克己自律……

我们的乐园

文/陈家豪

我的学校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莲湖小学,它非常美丽。它有宽阔的操场,有漂亮的花园,还有那高耸的教学楼……

在这美丽的校园中,我最喜欢的地方就要数我们的操场了。它位于学校的南面,这里是我们孩子们的乐园。操场上有长长的跑道,有宽敞的足球场和篮球场。

上体育课的时候,同学们有的踢足球,有的打篮球,有的丢沙包,还有的踢毽子……在沙坑那边,有很多同学在比赛“跳远”,当这个同学跳得比那个同学远的时候,胜利者总会自豪地对落后者说:“哈哈,怎么样,看我跳得远吧!”还有的同学喜欢在沙坑里玩沙子。记得有一次,杨柯城在那儿玩沙子玩得忘乎所以了,体育老师喊大家站队,他都没有听见,老师气呼呼地向他走去,都已经走到他身后了,他竟然玩得没有觉察到,而且还把沙子扬了老师一身,老师真是又气又笑啊!

这就是我们的乐园——操场,你们想要来参观吗?到时候就让我当一次小导游,带领你们一起走进我们的乐园吧!

我们的新老师

文/琚智文

这学期,我们班来了一位新老师,她年轻漂亮,还戴了一副眼镜,扎着马尾辫,不高也不矮。

在学习的时候,她对我们很严厉,老师告诉我们:“写字要端正,身体离课桌要一拳,眼睛离本要一尺,手离笔尖要一寸。”但是,她平时对我们像姐姐一样,比如大雪纷飞的时候,我们在操场堆了个雪人,她会给我们和雪人照相。

在我们下课开心玩儿的时候,她还在辛苦地批改作业,当我们有些题不会的时候,老师会用心地给我们讲!直到我们会了为止。

我爱我的老师!

身在清华园

文/王腾辉

这里,是清华园,是我初中学习生活的一个地方――它有着像北京的清华园一样的迄梦学子;这里有着像北京的清华园一样的同学情谊;这里有着像北京清华一样的辛劳园丁;这里绽放着像北京的清华园一样的璀璨光彩……身在清华园,和谐的是彼此,幸福的是自己。

这个名字就饱含着幸福。“清华园”一个多么声势浩大的名字,他来源于我们班主任胡清华!每当班主任进班之前,他总微微抬起头看看这响当当的名字,随即锁着的眉散开了,沉重的脚步轻了,转面眯着眼睛,咧起了嘴,会心笑着走到讲台上!嗯,不错,这名字好―语双关!说着笑得灿烂,同学们也轻声地哼哼笑着。这一刻,是多么幸福啊!

进入初三以后,我就开始了长达九个月的第三节自习生涯,是至每临大课间,我都会去老师办公室索要习题。无论是腊月寒风的夜晚,还是六月提前来的热浪,每当我走入教室都是老师们亲切的笑脸。我与语文老师相处得特别融洽。每到大课间,我都会拿着笔纸满脸微笑地走进办公室,然后传出一声亲切的问候,“呀”,你来了嗯我又来了!我看着满脸笑容的年轻语文老师,便低下头微微地笑了笑。办公室的男老师拍着我的肩膀,“不错哈,和你语文老师关系不错啊!真是好孩儿。”听到这句话时我也抬起头,笑出了声,我看着老师们的眼睛,心里暧暧的。

在清华园每一个同学,都是一个高度自觉高素质的学生,即便是成绩再差的同学了也不像其他班成绩差的同学游手好闲。下自习课或在课间时,你绝对不会看到在我班门口看到有人打闹。

看!此刻的清华园,同学们在教室开着各种各样的玩笑,或者一些爱学习的人在请教问题,大家都说着笑着,我也在和历史“大神”讨论历史……大家其乐融融,互相进步。

如今的清华园消散了,回想当年在清华园,幸福的是彼此,流泪的是自己。

两个人的烟火

文/吴浩

也许又得和儿子两个人过春节了。幸亏有儿子陪我,不仅是春节,无数个夜里,他在身边。看着他熟睡,听着他鼾声,看着他一天天长大,有他不孤单,心底才踏实。

儿子大了,而且很争气。小学第一年,加入了少先队,被评为三好生,成绩双优。看得出班上老师们很负责,每次下课都拖堂到很久,对他也很关照。前几天,班主任叶老师对我说,松松这孩子很聪明,也很懂事,今天考试有道题全班只有他一个人做对了。考试对他来说,总是100分。你做家长的,更要好好为他创造环境,好好培养。

出校门,有一种很骄傲的感觉。到托管中心接松松放学,对儿子说,想吃什么。儿子说很久没吃牛排了。我告诉他,尽管牛排很贵,但是满足你一次。老师说了你的学习情况,等下边吃边告诉你。

到了餐厅,点了餐,他自己会利索地用刀叉了,以前都要我帮他,儿子长大了。

我们父子俩边吃边交谈。我告诉他,尽管你现在的成绩不错,但是千万不能骄傲,现在考的那些题目你两年前就会了,同学们很多比你小,所以不能有任何骄傲自满的思想。要永远领先同学一步,在老师教20以内的加减法时,你要会做100以内的才对。爸爸不要求你每次得第一,你努力了就行。错了没关系,但不能再犯同样的错。

儿子点点头,“我知道,爸爸说了犯同样的错是傻子,要向成绩比自己好的同学学习。”看来我说的话他都记得,没白教。

吃完,我对松松说,看后面的字,认识多少?是餐厅的广而告之。儿子用普通话一口气念了出来,尽管只有7岁,但是他已经认识二、三百个汉字。

念完,我笑着说,你可以看报纸了。

每天早7点,中午11点,下午4点半的接送,甚至因此误了很多工作,但是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值得,有什么比得上我对他的爱呢?只要他健康的成长,尽量快乐的成长。他缺少人间很多很多爱,他五岁时就得会自己穿衣刷牙洗脸,六岁就得会自己洗澡,七岁时就得会拦面的上学,因为只有爸爸这个粗心大意的至亲。我对他除了愧疚,还是愧疚。

我是他惟一的依靠。风雪中我会脱下羽绒服为他挡住严寒,冷雨中我会背他过马路,寒夜里我会为他盖上被子。盼望儿子啊,快点长大。

这一切都是那么值得!

儿子很优秀,其实源于母亲的早期教育。母亲是当老师的,儿子二、三岁的时候,母亲就在家弄了黑板、粉笔,记得那时候,儿子就会念《三字经》,会背诗,会认很多字,会加减法。本来前年就要上小学的,但是母亲嘱咐过,一定要多读一年的学前班,这样基础就牢固些,学习不会吃力。

母亲说的没错,相比其他孩子,儿子在学习上很轻松,兴趣更浓,也更懂事些。感恩母亲。

很快要过年了。

去年大年三十,我和儿子过的,记得晚上我们在楼下,买了很多爆竹、烟花,也许只有那冲上云端绚丽的烟火,才能冲散那孤寂。

看到儿子开心的笑,蒙上耳朵开心地躲开焰火,开心地望着那五颜六色的焰火,跳着、笑着,节日里,我只要你开心,可千万不要有孤独的感觉啊。千万不要想奶奶、想妈妈。

两个人的春节。

今年也许又像去年一样。

不一样的是,儿子更加懂事了。

他知道,有爸爸在,永远就会有开

心快乐。

他不知道,其实爸爸也是。

我的老师

文/郭富中华

我们的语文老师是赵老师,她中等身材,圆圆的脸上有一个端正的鼻子,鼻子上面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乌黑的头发扎成一束马尾,整个人看起来干净利落。

赵老师是严厉的。刚开学时,她就对我们说:“做我的学生,你们要做到‘上课上好、下课玩好、吃饭吃好’”。我们对这句话不以为然,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渐渐明白了这句话的厉害。语文课前五分钟没人敢大声喧哗,因为被赵老师听到是要站到门口听课的。她一进教室,就用锐利的目光扫视全班同学。检查作业时,我们统一把作业放在桌子的右上角,赵老师一个个认真检查。“字体不合格,重写。”“作业没带的,今天晚上补两遍,明天早上交给我。”这样的声音不时响起。

赵老师又是温柔的。有一次,我生病请假,当我病好后回到学校,发现已落了很多知识,心里着急,上课发起了呆。“你在干什么?下课到我办公室来一趟!”赵老师对我说。“完了,完了,这回肯定会被赵老师批评的。”我越想越害怕,腿就像被灌了铅似的,站在办公室门口不敢进去。赵老师看到了,招手让我进去,“今天怎么了,上课发呆,是不是病还没有好?”赵老师关心地问。我摇摇头说:“两天没有上课,有些作业题我不会。”“有不会的就来问我,我给你补。”赵老师亲切地看着我,这时的她显得那么温柔,我的两行热泪流了下来。

妈妈总是说:严是爱,松是害。我想如果没有赵老师的严和爱,就没有我们现在的成绩。我要对我们的赵老师说:“老师您辛苦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您对我们的严厉和关怀。”

传记外的人生

文/从一本书开始

每次送孩子去学琴时,我都会带本书看看,今天带的是学校发的合肥市庐阳区杨立新老师的散文集《原风景》,书里记述的都是她身边的人、事、物,她是长丰人,从小生活在农村,许多经历读来让我倍感亲切,原来每一个光彩夺目的教育前辈,都是在平凡琐碎中成长起来的。

一直以来很喜欢读人物传记,读别人的传记,愈觉得身为一个人的渺小和无奈,以及那些非普通人的超乎常人的特质,但这些人物大多可望而不可及。身边的许多人,虽没有一本书给他们作传,可他们也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一本可以传世的书。比如这位杨立新老师,我应该是见过她几次面的,一次是我去南国花园小学上课,她当时应该是评委,课上到高潮,孩子们起身做“独臂穿衣”的游戏,我看到她也起身,露出灿烂的笑脸,拿着手机给前后左右的孩子拍照。课毕,我去我们肥西的教研员朱老师处取包,她亲切询问我是哪里的老师。仅这些,足见她是一个热爱孩子、热爱老师的教育前辈,现在翻看她的书,不少篇幅是关于家乡、童年、亲人、自然的,年岁越长,阅历越丰,对生活的爱越浓烈,令人敬仰!

比如我们工作室的李老师,每天陀螺一样转啊转,再苦再累不哼一声,什么工作都满腔热血投入去做。看到她的生活,我们自会明白,成功的人靠的是勤奋、是不计得失的付出。懒惰的人有一百种懒惰的理由,更有很多人不理解她这么拼命想干什么?走近她,我常常想,有的人就是活的想太远那么炽热,她能发光发热照亮身边每一处黑暗,不为什么,也不想干什么,她的生命就是这样的形态。

还有我身边的校长,几乎日日能见到,尽管他的办公室不在学校了,他还是早上来一趟,晚上来一趟,有时中午也来一趟,似乎一天不来,我们就把学校给毁了一样。因为行政事务繁多,他也没工夫做教研,但一样放不下语文教学,时不时来翻翻老师们的作业本,查查新老师的备课笔记,公开课几乎节节到,甚至为了激励老师们阅读,自己还准备了读书交流的PPT。

人无高低贵贱之分,人生却有境界优劣之别,不知道我能让自己处于何种高度呢?

一杯未喝的绿茶

文/杨启彦

我很怕去参加孩子的家长会。倒不是怕老师喋喋不休地唠叨“学校特色”“班级文化”“努力目标”等,也不是怕老师要求在手机使用规范、自愿购买教辅、安全责任书等材料上签名,更不是怕老师说“散会了,请以下家长留下再交流几分钟”,而是凡家长会,都一无例外地让家长坐在孩子的坐位上,教室六十几号人,桌子很挤,间距狭窄,我这庞大的身躯没有孙悟空的缩身法,便被挤压得严重变形。

那天,孩子把我带到他的座位上坐下后就离开了。我照例侧着身子,把双手伸在过道中,磕磕碰碰地坐下,臀部的多数肉都悬空没有着落。片刻,我看到孩子的桌子上放着一杯绿茶。我身旁坐着另一个孩子的家长,也胖得把身子扭向一边。这是他的茶,我这样想。孩子的班主任讲了很多我熟悉的问题,我都听得厌了,因为我做了几十年老师,这些问题也许我更有发言权。旁边的家长从身子侧面拿起矿泉水,喝了起来。他为什么不喝茶水呢?我是离不开茶的人,随身总有个茶杯子,有时开车,坐前排的孩子一会就拿起茶杯,打开盖递给我。今天,进校时忘在车上了。我估计着老师演讲结束的时间,应该快了。

旁边的家长又拿起瓶子喝水,我突然有个大胆的想法:这杯茶是我的。于是我再次细心地察看那杯茶:黄绿色盖子,白色玻璃杯身的普通玻璃茶杯,有把手;茶叶已充分泡开,茶汤绿中带黄,在光线下闪着光,前面老师的PPT影像也映到杯中,显得精彩而生动。这是我喜欢的茶色,太黄的味苦,太绿的味涩,太清的味淡。只有这种黄中带绿的颜色,滋味足,合我口味。颜色是由制茶时杀青的技术决定的。不同颜色适合不同人口味。龙井味轻而香,普洱味重而润,黄山毛峰不轻不重适合多数人。我看着那茶汤,很是喜爱。

这杯茶就是我的。于是我伸手把茶杯端起来,左翻右看,然后打开盖子,闻了闻,很舒服。我刚想喝一口。突然我又否决了我自己的想法——茶不是我的。孩子从未主动给我泡过茶,今天又怎么可能?再说,孩子怎么有茶杯和茶叶?紧接着,我又重新作出决定:这茶就是我的,旁边的家长没有带茶而带的是矿泉水。孩子大了,他会想到父亲喜欢喝茶,买个茶杯买点茶叶,给父亲一个惊喜,这有什么不可能的呢?孩子渐渐长大,对亲情有理解了,有感悟了,有行动了。想到这里,我有些小感动,重新打开杯盖子,端了起来。

可是,我又放下了茶杯。老师的演讲快结束了。这茶不烫不凉正适合喝。孩子马上要进来学习了,留给他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