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传家宝

2010年03月25日来源: 网络文章经典散文

父亲搬家了,父亲有说不出的不舍和牵挂,门口的果园、唠嗑的睑畔、长满野草的山洼还有那些热情善良起早贪黑忙忙碌碌的左邻右舍,父亲恨不得把这些都搬上,可惜心有余而力不足。

车开出路口的时候,父亲一再回头望。那满头的银发随着凛冽的寒风翩翩起舞,忽然看到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正在人生的讲台给我们传道、授业、解惑。

父亲是名教师,所以父亲搬家时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就几床旧被子几个锅碗瓢盆还有几麻袋书,还有一对木箱子也死皮赖脸的撵着父亲的脚后跟从遥远的陕北走到了塞上江南—银川。

搬家时我们强烈要求父亲把这对木箱子送给农村亲戚,说楼房不能放这些旧摆设,可是父亲执意不肯,说这是传家宝,无奈,这对木箱子还是跟着搬家的车呆头呆脑的挤进了城市的大门,身体臃肿,占地又多,的确让我们碍眼了好久。父亲却把它们当宝贝一样每天清洗几次,也没有清洗掉它身上固有的木讷和愚笨,打开箱子一看:有古今中外的名着也有过期的报刊和杂志,本来有书架可以放,父亲却执意聘任木箱子担当重任,也就足以让这对木箱子安然无恙的躺在卧室里一晃就是几年。

这对木箱子是有点来历,是父亲与母亲结婚时用的,上面画有一对“鸳鸯戏水”,还有另一番惊人的情景!蓄得一池碧水的荷塘滴水不见,在早已焦渴得干巴巴龟裂的土地上,壮硕挺拔的荷昂扬如常的站立,周围还有倔强地从地缝中钻出尖尖角的小荷。原来在水里长的荷,虽无雨洗尘、无水滋润,田田荷叶依然绿干亭亭翠叶如盖,片片相连相拥相依,充溢着一派勃勃生机,我感悟出好多,仔细观看这对笨重的箱子,也确实让人生出好多感想。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木箱子真到了退休的年龄,尤其是摆在楼房里实在不雅观,无可否认,这是大家不约而同的意见。

当有客人来的时候,这对木箱子也成了大家谈话的焦点,似乎它们的存在与世格格不入,这时,父亲成了大家责备的对象,谁料父亲却毫无愧疚之意,还理直气壮地站在客厅中央寻找各种借口开脱自己,父亲说这对木箱子是他与母亲结婚的纪念品,说他们结婚时连张照片也没有,就这对木箱子证明他与母亲同甘共苦了多少年,父亲还讲起了箱子上所画的“鸳鸯戏水”的深刻含义,父亲说鸳鸯最有趣的特性是“止则相耦,飞则成双”。千百年来,鸳鸯一直是夫妻和睦相处、相亲相爱的美好象征,也是中国文艺作品中坚贞不移的纯洁爱情的化身,备受赞颂。从父亲那儿我才知道以鸳鸯比作夫妻,最早出自唐代诗人卢照邻《长安古意》诗,诗中有“愿做鸳鸯不羡仙”一句,赞美了美好的爱情,以后一些文人竟相仿效。父亲滔滔不绝的讲述,众人哑然失色。

从此,每每有人歧视这对木箱子的时候,父亲就会讲述以上一套,能听懂的点头示意,说父亲是文化人;听不懂的摇头摆手,说是父亲太固执,太古板,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可是父亲还是执意不肯罢休,硬要分析的透彻、明白,直到听者赞叹为止。

后来,我也在网上查了一些关于鸳鸯的资料,正如:崔豹的《古今注》中说:“鸳鸯、水鸟、凫类,雌雄未尝相离,人得其一,则一者相思死,故谓之匹鸟。”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说它“终日并游,有宛在水中央之意也。或曰:雄鸣曰鸳,雌鸣曰鸯。”也有人认为“鸳鸯”二字实为“阴阳”二字谐音转化而来,取此鸟“止则相偶,飞则相双”的习性。自古以来,在“鸳侣”、“鸳盟”、“鸳衾”、“鸳鸯枕”、“鸳鸯剑”等词语中,都含有男女情爱的意思,“鸳鸯戏水”更是我国民间常见的年画题材。基于人们对鸳鸯的这种认识,我国历代还流传着不少以它为题材的,歌颂纯真爱情的美丽传说和神话故事。

父亲很固执,但父亲却有充足的理由为自己辩解:父亲一生痴爱母亲,父亲与母亲的和睦相处,“家和万事兴”正是父亲的真实意图。

忽然理解了父亲,理解了父亲的传统观念,也就任父亲的木箱子在楼房里逍遥自在,虽然它们影响美观,但成了我们一生都享用不完的精神财富。

木箱子,不是传家宝,胜是传家宝。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