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绝如缕的琴声

2010年05月27日来源: 网络文章原创文章

回家的路上,在潍坊转车。这座曾经如此熟悉的城市,这片曾经也被称作故乡的土地,屈指一算,竟然有二十年没有来过了。

十岁那年,每个周日,妈妈都风雨无阻地带我到昌潍师专找一位钢琴老师学琴。四十多分钟的课程,我们每次在路上要往返五个小时。那时还没有双休日一说,妈妈过了整整一年半没有周末的日子。而比这种牺牲更难得的,是妈妈最单纯不过的愿望。她并没有梦想把我培养成艺术家,甚至也不曾打算让我吃音乐这碗饭。只是希望我能多接受一点艺术熏陶。这在当时,是件多么奢侈的事啊。月工资只有200元的妈妈,四处借钱为我买了一架五千多元的钢琴。为此直到三年后还清债务,家里那台年纪比我还大的12英寸迷你黑白电视才换成了彩电。

我的老师是当时全潍坊最有名的钢琴师,出身于青岛当年首屈一指的资本家家庭,三岁就开始学琴,是纯正的童子功。为人清雅,不苟言笑,虽然温文尔雅,却自有一种无形的威仪。我本是个活泼率性、伶牙俐齿的孩子,与长辈讲话从不犯憷。独独在面对他时,却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敬畏之心。从第一次见面到最后一次告别,每次上课我都只有7个字:“老师好。”“老师再见。”

这种敬畏,也许是在最初拜师的时候就种在心底了。老师收徒的标准很严格,资质不能打动他的孩子,就是家长愿意付再多的学费,他也不肯收。妈妈偶然在一次宴席上与他同席,鼓起勇气问他能不能考虑收我为徒。老师听说我已经10岁了,便淡淡地说了三个字:“太大了。” 妈妈不死心,又带着我登门拜访。自尊心极强的我很不情愿地弹了一首《四小天鹅舞曲》,老师指点几处之后,我又弹了一遍。老师的母亲,一位优雅和蔼的老妇人在旁边说:“这孩子很有灵气啊。”老师不置可否,只是淡淡地对我妈妈说:“回去买架钢琴吧。”

老师从来没有当面夸过我,只是给每周给我布置的任务都是别人的两倍。钢琴我本是喜欢的,但在这种心理和生理的双重重压之下常觉得过于辛苦,虽然面对妈妈的付出和老师的威严不敢怎样偷懒,却也并未竭尽全力、甘之如饴地勤奋过。即便如此,一年之后,我还是惊讶地发现自己已经被老师一路拽着赶超了不少从六七岁就开始学琴的师姐妹们。而当别人的学费都已翻倍,老师还是始终坚持只按最初的起始价收我的学费。我一直认为,老师这么做,只是因为感动于妈妈的辛苦付出,与我的表现毫无关系。因为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个让他满意的学生,我不够勤奋,而老师也从来没有一句夸奖的话。

上中学以后,课业加重,去学琴的次数从一周一次改为两周一次,一个月一次,直到最后完全停止。放弃钢琴课,于妈妈是一种无奈,与我,虽然有半途而废的遗憾,同时却也有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而这种轻松里又无可奈何地夹杂着一份难言的愧疚。

本来以为,这一生,除了偶尔心血来潮自娱自乐地弹两首曾经熟悉的曲子,不会再与钢琴有任何关系了。没想到有一天,我会在教会里司琴。赞美诗的曲调,大都悠扬而简单,我的琴艺虽已生疏多年,也尚能胜任。热心的会众给过我很多赞美,但我从来都不以为然:我不过是个三脚猫罢了。上周,在礼拜开始之前,我照常在一边独自练琴。一曲完毕,何姐在台下微笑着说:“弹得真好,我都陶醉了。”我低头一笑,自嘲的话刚要出口,却被她的几句话堵了回去。“你总说自己是三脚猫。当然了,我们都见过更华丽的演奏,但你的琴声让人感动。”我愣了愣,忽然回想起很久以前,妈妈曾跟老师聊起他的一个学生,外人都认为那个出身艺术世家的女孩子是老师最得意的门生,妈妈用赞叹的口吻提起她,老师却淡淡地说:“她的技巧很好,但琴声里没有情感。”当时,我只觉得老师的要求实在是太高了,更加自惭形秽。如今,时隔二十年,我才忽然明白:当初,名满潍城的老师为什么肯收下我这个来自小小县城,且早已过了最佳学琴年龄的女孩儿。他其实从来没指望我会在钢琴专业的路上走多远。打动他的,也许只是他母亲所说的,那一点“灵气”。就像我如今在冷僻的英国文学课堂上,从不指望台下的学生里,有人会在文学的道路上执着前行并成就斐然。但只要他们中有人在我的课堂上有所触动,有所回应,便已足觉欣慰了。而当有学生写出可圈可点的名着读后感发给我批阅,心中那份惊喜和激动,甚至难以言表。

那一刻,对于自己的“三脚猫”琴技,我终于有些释然了。冲淡二十年愧疚之情的,是一份沉甸甸的感激和温暖。生平第一次,我微笑着接受了别人对我琴声的赞美。低下头,我做了一件以前从来没有做过的事:在教会的钢琴上弹奏了一首通俗歌曲:“透过开满鲜花的月亮”。献给我这一生最珍贵的那份情感。对它,我也曾因为不堪重负而满怀怨艾,也曾因为中途放弃而悔愧至极。但此刻,我知道,我必须试着原谅自己,也原谅天意。人生的事,从来难得圆满。就像弹琴一事,有几人能够既有机会、有毅力练成登峰造极的技巧,同时又始终如一地怀有饱满鲜活、纯粹无暇的情感?对于无缘成为专业艺术人的弹者和听者,最大的享受,也许只在于机缘巧合的某时某刻,琴声响起时瞬间的全情投入和一曲止歇后挥之不去的余音绕梁。对于不能携手的爱,纵然曾因力竭而辜负了自己的真心,也至少可以好好珍惜彼此在短暂交汇间深埋心底的那份脉脉相通罢。因着这一点默契和温暖,我才能面对自己,面对不堪回首的从前,也面对黯淡无望的未来。

琴音里最忌的,是情感的缺席,这一生最怕的,是不曾与你相遇。我真的应该感恩。

一曲即止,有好几人同时说:“真好听”。是啊,真好听。我尤爱副歌的部分:

你像那天上月亮,停泊在水的中央,永远停在我的心上。

你像那天上月亮,你不会随波流淌。永远,永远。永远靠近我的身旁。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