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的就好,我们不需要轰轰烈烈的父爱

2010年06月20日来源: 网络文章原创文章

我们很难去跟父亲表达什么样的感情。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父亲是山,父亲是树,父亲的形象高大威猛,独当一面。可是渐渐地,我们开始尝试去表达这种感情的时候,又有不一样的一种滋味。

儿子和女儿对于父亲的观念以及态度还是有差别的。这个差别绝大多数是来源于父亲对于儿子和女儿的观念以及态度。在我的印象里,小时候爸爸好严厉的。再加上老爸的工作关系,工作上带来的那种霸气让我打小就对老爸非常的畏惧。其实很多人在小时候都有过这种状态。应了中国的一句俗语,叫做:严父慈母。

随着子女长大,父亲的态度或多或少都会随之改变。女儿的很多问题,父亲没法再过问了;儿子的很多问题,父亲想问还问不到了。这个时候,在父亲的形象里,就会渐渐褪去一些严厉。对于儿子来说,这个时候跟自己的爸爸,有时候真的像是兄弟朋友一般。我自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人人都说我像极了我的老爸。而且绝大部分的人现在看到我们爷俩,都会有同一句感叹:这爷俩更像是兄弟吧。这句评价究竟是在说我长的比较老呢?还是说我老爸比较年轻呢?好吧,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对我爸的一种肯定,不是么?不过我知道,在老大的眼里,前面一种的成分比较大。哈哈。

小时候对于老爸的印象就是:坏、忙。坏就是严厉,对我管教很严格。忙是因为他的工作原因,我见到他的时间并不多。我记得,小学里面写人作文的时候,我从来不写我爸的。因为我不知道怎么写,也不知道放的是什么样的感情。我算是一个隐性调皮的小孩吧。家长大人在的时候,我能老老实实地待着;当只有我一个人的时候,马上就能闹个翻天覆地。我曾经因为摔坏电视被老爸用凉席的竹条抽过,我曾经因为玩火烧坏地毯被老爸抡起电风扇打过。说真的,想是还能想的起来,但都只是淡淡地一种回忆。

直到初一年的时候,犯了一个大错,而且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一个错误。那个时候正好老爸的腿部受伤,也正是那段时间,让我对老爸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原来这是我的父亲。记得当时把我爸气的就差把我绑起来了。或许也正因为那一次,我就再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叛逆过了。老爸用竹条、拐杖以及眼泪,让过从一个没有任何观念的小学生过渡到一个知道何谓对错、何为可为和不可为的中学生。也正是那个时候,父亲的人生观、价值观、衡量事物的标准开始植入自己的心里。

这件事以后,老爸对我的态度开始有所转变。他觉得我已经不再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了。可在我眼里,真正意义上的转变确确实实是从我念大学以后的转变。转变成刚才说的“兄弟朋友”。

相比其他远走他乡的学生来说,我对于家的思念并没有很深。因为即便我没有回家,老爸基本上也是每周都要来福州一趟的。渐渐地我发现老爸的对待我的方式和内容上开始有些不一样了。小时候的那种严厉少了许多,父亲的慈爱慢慢多了起来。爷俩一块坐在那看《新闻联播》的时候,可以时不时地交流一下观点和看法;我可以肆无忌惮地嘲笑老爸对于电脑知识的匮乏;老爸可以依旧很严肃的找我坐坐、喝杯茶,聊一聊工作规划……很多很多地转变,除了让我看到更多老爸对儿子的关爱之外,还让我明白了一件事:我的爸爸真的老了。

老爸明显在家里的时间多多了,他现在宁愿选择在家里看看电视、泡点茶喝,也不愿意去接一些没有必要的应酬。

老爸的笑容多了,但也正因为如此,脸颊旁边的肌肉松弛也就看的比较明显了。

老爸的身体也大不如前了,家族病已经进驻了,有时候看他的神情已经没有往昔的坚定。

老爸想说的话也多了,或许对于他这个正值壮年的人来说,回忆也已经成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

但是,我很庆幸的是我的老爸还是很注重自己的形象、打扮。相比老妈头上的白头发,老爸的黑发是可以揶揄老妈的一个资本。有的时候,我能和老爸一起拿老妈开涮,这也是一种改变。

从小到大,老爸没少操心。因为我所有的人生大事都是老爸在帮忙规划考量的。升学、工作,从学校操心到了社会。老爸对于我这个成绩并不好的儿子有很多无奈,也深深了解老爸对于这个儿子目前状态的担忧。我也在努力找准自己的位置,我知道,要尽快让老爸安心。

长大以后,我真的开始学会如何去跟父亲表达爱意。电话中,老爸长、老爸短地叫着。跟别人提及我爸的时候,也开始喜欢用“我们家老爷子”的这个称谓了。有人说我是个“官二代”或者是“富二代”,每次我都笑了笑。其实我知道,我现在享受的一切都是老爸打拼的结果,我有什么资格做这个“官二代”或者是“富二代”呢?自己是需要努力的。

自己长大了,也就意味着父母开始老了。我们有一天也终将为人父母。但是那种关爱相信是会一直传递下去的。这种爱是淡淡的、轻轻的,不需要多么地轰轰烈烈,可同样沁入你的心扉。

父亲节到了,发现自己其实一直都没有好好地为父亲写过什么。于是就想简单地写两句。只是没想到越写越多。来句结尾的吧,很简单:老爸,父亲节快乐,儿子爱你!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