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明月山

2010年07月11日来源: 网络文章QQ空间经典日志

山青、石秀、水美的明月山一直是心向往之的地方,不仅因着她的美,还因着当年时任北大教授的沈从文先生冒着凛冽的寒风从湖南常德经桃源进入沅陵柳林汊时停靠的第一站便是这素有“小桂林”之称的明月山了——小船上尽长滩后,到了一个小小水村边,有母鸡生蛋的声音,有人隔河喊人的声音,两山不高,而翠色逼人。许多等待修理的小船皆斜卧在岸上,有人在一只船边敲敲打打,我知道他们正用麻头与桐油石灰嵌进船缝里去。一个木伐上面还搁了一只小船,在平潭中溜着……多美的一幅画图,一首诗啊!

前两天,为着寻觅先生的游踪,探访先生笔下的旧日风光和他那曲折而深沉的心路历程,我们先是乘上一艘快艇,沿着二百里沅水下行,浪遏飞舟,如玉的水花在船舷边飞溅,两岸青山、村寨透着一种古朴与神秘迅捷地向身后掠去。两个小时后到达国家大型水电站——五强溪电站之后,我们便换乘了一只斑斑驳驳的小木船,在时而放荡不羁,时而缱绻轻诉,时羞而藏之,时坦而露之的水面缓缓前行。“望着汤汤的流水,我心中好像忽然彻悟了一点人生,同时又好象从这条河上得到了一点智慧。的的确确,这河水过去给我的是知识,如今给我的却是智慧。山头一抹淡淡的午后阳光感动着我,水底各色圆如棋子的石头也感动着我。我心中似乎毫无渣滓,透明烛照,对万汇百物,对拉船人与小小船只皆那么爱着!我的感情早已融入这第二故乡一切光景声色里了。”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先生的感觉竟也在我的感觉里。就这样,双眼被两岸的山色风物迷醉着,一种妩媚秀丽,一种清俊通脱,一种超然物外,一种温暖的感动在心底汪洋恣肆地澎湃着。

随着明月山的愈来愈近,这里曾出产的一个又一个神话与传奇也在我的脑海里翻腾着。发生在明月山、瓮子洞的顺母桥、寡妇链的动人传说,可说是两个女人命运的凄艳动人的千古绝唱,它不仅深深地印进了当地人,也印进了一代大师沈从文先生的脑海:那地方过去一时也有一个人,很有意思。这个人据说母亲貌美而守寡,住在河边的小镇上。对河高山由有个庙,庙里住下一个青年和尚,诚心苦修。寡妇因爱慕和尚,每天必借烧香为名去看看和尚,二十年如一日,和尚诚心苦修,不作理会,也同样二十年如一日。儿子长大后,慢慢地知道了这件事。儿子知道后,不敢规劝母亲,也不能责怪和尚,唯恐母亲年老眼花,一不小心,就会堕入深水中淹死。又见庙宇在一个圆形峰顶,攀援实在不容易。因此特意雇定一百石工,在临界河悬岩上开辟一条小路,仅可容足,更找一百铁工,制就一条粗而长的铁链索,固定在上面,作为援手工具。又在两山造一拱石头桥,各事完成以后,这男子就出远门走了,一去再也不回来了。这座庙,这个桥,濒河的黛色悬崖上这条人工凿就的古怪道路,路旁的粗大铁链,都好好地保存在那里,可以为过路人见到,凡上行船的纤手,还必需从这条路把船拉上滩。船上人都知道这个故事。故事虽还有另一种说法,以为一切是寡妇所修的,为的是这寡妇……总之,这是一个平常人为满足他的某种愿心而完成的伟大工程。这个人早已死了,却活在所有水上人的记忆里。传说和当地景色极和谐,美丽而忧郁。

故事给明月山笼上了一层神秘而神奇的面纱,给人无尽的灵光与遐思。当船终于在明月山下的河边码头靠岸时,只见当面一座山便是一块巨石,圆形的巨石依水而立,临水一面如刀削斧劈一般整齐光滑,岩石青中有白,形似望月,本地人于是给它起了个富有诗意的名字——月亮岩。岩下是一汪碧玉似的深潭,潭水清亮如镜,用手轻掬一捧,晶然如光。月亮岩下水环石绕,微风拂过,波回浪涌,人称明月潭。每当风平浪静时分,明月岩倒映其中,一个月亮在水里,一个月亮在山上,“池水清符,皎然月白”,如情如诗如画。离月亮岩不远,便有另一石峰,傍潭而立,峰高一百七十余米,由五层巨石叠化而成,形如海螺,俗名螺丝山,雅称明月山。远观明月山,若慈佛卧波,山壁同样陡峭光滑,透出一种硬硬的柔和。据传:明月山本无名,山上的小庙也无名。很久前,庙里有一老一小两和尚,小和尚叫明月,心地善良。有一年当地闹饥荒,正当百姓饥寒交迫的时候,山上第三层崖下早已不流米流盐流油的三个石凹又开始流米流盐流油了,百姓奔走相告。老和尚外出,几日未归,回来当晚就去察看,看是否有人窃米偷油。半夜时分却见有一黑影蹑手蹑脚的摸来,老和尚气愤万分,举起手中方杖猛击,结果一失手,竟将偷窃者致死。待掌灯一看,竟是爱徒明月和尚。原来,明月为了救助饥民,不分昼夜的去油盐米凹积聚粮食才这么做的。老和尚探知原委后悲痛不已,长啸圆寂。后来人们为纪念小和尚,就叫山上小庙为明月庙,山即为明月山。

一个人慢走慢看的从山脚下的小路往上爬,小路旁有三三两两的庄户人家散落在四面环合的竹树间,幽幽雅雅的。几位农家妇女背着小孩正从河边洗衣归来——虽说家家都有洗衣机了,但妇女们仍旧喜欢三五成群的到河边去捶洗,那捣衣声脆脆地能贴着河面传去很远很远,引得往来穿梭的大小船只上的水手、游客都忍不住痴痴的看了又看,那种霞光中闲适、恬淡、优雅的美,让人回味遐想。小径弯弯曲曲,一块块青石板早已被千年来上上下下的行人踏出了沧桑与沉默。如盖的绿荫中,馨馨的草香、叶香袭人,似乎让人嗅着了山石花草那淡淡的呼吸,谛听到了历史遥远而寂寞的回声。从后山背穿行约二十余分钟,便见临近山顶处有一长约两米的石拱桥连接在主峰与后山之间,这就是名闻遐耳的顺母桥了。

沈从文先生笔下所说的故事其实是两个。而本地确传的却是:明月山下住着一张姓寡妇,有一子,母子孤苦无依,山上和尚时时接济,一来二去便有了情意。儿子是孝子,看在眼里,愤在心上,只好发奋读书,获取功名之后,出资修桥,以免母亲上山遇险。数年后母亲病逝,儿子在料理完后事后,便上山将与母亲勾搭多年的和尚杀掉了,并在寺壁上题写了杀僧原因:母在顺母意,母死报耻仇。后有诗云:“明月山高映碧潭,杖藜绝顶路盘旋。小桥顺母存孝心,僧血化为红杜鹃”。

在顺母桥驻足良久,回望夹岸长河,心潮起伏不已。如此一个凄绝憾人的传说与故事让人无法言说,无法淡远整个的心绪,只好随了那浩荡沅江水,无语东流。从顺母桥沿一悬空小梯而上,就到了第三层石崖,那里静存着曾流米、流油、流盐的三个石凹,如今虽已空空落落,但无形中却盛满了佛心、善心与种种美好的期望。从小径右旋而上,很快便到了第四层,崖间有一空阔地,这便是明月庙的遗址了。古庙早已被毁,只留下些许的遗痕。但当地老百姓自发的又搭起了一个简易棚架,可容百十人驻留。适逢赶庙会,上山拜佛求神的香客倒不少,一个个极虔诚的样儿。有几个法师念着《高上皇集经》,有板有眼。旌幡上大书“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金阙玉皇大天尊玄穷高上帝”,当庭一幅对联:红日东升方正现,手执杨柳不计春。香烛幽微的烟雾中善男信女合掌闭目,求签许愿,渡人渡已,我为他们这份虔诚而感动。

至顶,放眼环顾,四围青山、秀石、碧水全收眼底,人便一忽儿大起来一忽儿小下去。虽然随着国家大型电站的修建,沅水两岸许多的险滩与吊脚楼均成为记忆的照片,但依稀的各种各样历史的回声依旧跫响:两岸是高大壁立千丈的山,山头长着的小小竹子,长年翠色逼人……但在黄昏看来如一种奇迹的,却是两岸高处去水三十丈上下的吊脚楼。这些房子莫不俨然悬挂在半空中……最令人感动处,是小船半渡,游目四瞩,俨然腰腿劲健,胆大心平,危立船头,视若无事。同一渡船,大多数都是妇人,划船的是妇女孩子,过渡的也是妇女孩子较多,有些卖柴卖炭的,来回跑五六十里路,上城卖给一担柴,换两斤盐,或带回一点红绿纸张同竹蔑作成的简陋船只,小小香烛。问她时,就会笑笑回答,拿回家去做土地会。你或许不明白土地会的意义,事实上就是酬谢《楚辞》中提到的那种云中君——山鬼。这些女子一看都是那么和善,那么朴素,年纪四十以下的,无一不在胸前蓝布或葱绿布围裙上锈上一片花,且差不多每个人都是别出心裁,把它处置得十分美观,不拘写实或抽象的花朵,妥贴而雅相。在轻烟细雨里,一个外来眼见到这种形,必不免在赞美中轻轻叹息,天时常是那么和山和水和人都笼罩在一种似雨似雾使人微感凄凉的情调里,然而却无处不可见出“生命”在这个地方有光辉的那一面。

置身明月山中,回想着那惊涛拍岸中船工、水手曾与风浪的搏击,还有那潜沉在水底的粗犷的沅水号子,一个个如泣如诉的凄艳故事,更有那沈从文笔下的风物人事,一切晃晃的都了然、平和、冲淡起来,人在山中,山在人中,水在心中,心在水中,逝去的已经逝去,将来美丽的依旧还会美丽。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