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就意味着放手过去

2010年08月02日来源: 网络文章心情故事

在每周一的正念与精神疗法(the Mindfulness and Psychology)博客上,我都会引述一句箴言抑或是诗句,这已经成为一种惯例了。(这些箴言抑或诗句)以某种方式与正念和精神疗法联系在一起,继之以一点探究,小解其如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些引述的箴言和诗句于我,总能沉吾于更深的禅境。所以今天在此,我将引述来自莉莉·汤普琳(Lily Tomlin)的一句箴言。

“宽容就意味着放手过去。”

对于爱说“啊哈”或是爱笑的人来说,这句箴言通常可以说明他们的心境,因为这是赤裸裸的真实。我们拒绝宽恕,好似拽着过去的手臂说:“看吧,过去,你将不得享有来自我放手任自由地愉悦。”而同时,过去还是过去,未曾于此时此刻发生,又或者并非如此呢?

我们对过去紧抓不放,这使得过去如阴影般挥之不去。如是,过去也许便(因此而)存在于当下。在此我并非是要建议忘记过去,因为过去是我们的导师,但不管怎样,我们应该稍稍让自己挣脱掉些过去的束缚。

在上一篇博文当中,我请你们细思这种体验:

“现在回忆你生命中的某个人,一个你现在确实怀恨在心之人(未必要是最极端的)。因为他的行为,现在的你不愿原谅,原谅是不可能的。心里想象着这个人,和那心中怀有的不情愿。好,现在注意那儿都有些什么情绪:忿怒?怨恨?悲哀?同时注意现在你的躯体,身体的某个部位是不是感到紧张,或者是感到沉重?好,现在把意识放到你的意念上,是仇恨还是恶意?”

嗔执不放,内心灵魂便是如此,因而总是要问,是谁在受痛苦?

一行禅师(Thich Nhat Hanh)告诉我们,“哪里有成熟的关系,哪里总会有同情与宽恕。”

在某一时刻我们会有顿悟,领会到我们每一个人——基于我们的遗传特质,我们的成长环境以及周遭影响过我们人生的诸多事件——都有施行各种各样暴行的可能性。

于所犯之挑衅或暴力行为,此种声明绝非意欲为之托词又或者是既往不咎,但无论如何,为了受苦的众生,这将帮助开垦我们心中理解与同情的荒田,安于物之所常,慢慢放手,慢慢接纳过去的残忍仍存在于当下。

我们可以开始宽恕,哪怕我们将永志难忘。

有关宽恕还有最后一点补充:宽恕,并不是在你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便霎时间发生的过程。这是关于某种时机,如果一个行为刚刚发生,甚至在考虑参与到这一工作(宽恕-译注)之前,你或许都需要与它保持一定距离。而即使在合适的时间,控制怨恨——当忿怒与仇恨的潮水退去,心境恢复常态——可能还需要花点时间和练习。在经历了这种过程之后,愿理解能带来智慧和忍耐之心。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