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不说再见

2010年08月22日来源: 网络文章心情故事

和家公、家婆在一起生活的时间不算短,可一个难忘的镜头却是送别:一家人在站台送儿子的爷爷、奶奶回老家,一向特疼爱孙子的爷爷握住儿子的手,反复说着叮咛话语。列车轰隆轰隆驶进站,人群涌动,爷爷也松开孙子的手走向列车。“爷爷、奶奶,再见!”五岁的儿子张嘴道别,叫着却突然间扁了嘴巴,憋出哭音,目睹了孙子此时表情的家公,此刻也红了眼睛。

“妈妈,人为什么要离别?”回家的路上,五岁的儿子问出了他五岁人生里最深奥的问题。我一下子说不清,做了最直接的回答:“爷爷、奶奶还有一个家,他们放心不下。”如是现在,我想我会说:“这就是人生呵!”人的一生里,最纠缠不清的可能就是离别,它如同春夏秋冬四季的衣裳,离不开,脱不了,带着人生各个阶段的鲜明特点,隆重登场,形成许多戏剧、电视电影里的高涨。

离别大多数时候是为了生活。老家的邻居汪姐,和丈夫甚为恩爱,两人从来未分开过。可儿子考上大学了,把家里所有的积蓄都掏出来,也只够交学费(生活费还没着落),汪姐这次只得离开丈夫了。她得去深圳做保姆,为儿子赚生活费。丈夫送她到车站入口,想想不舍,又买了站台票送进站台,跟着上了火车,乘务员再三催促,他才依依不舍下了车。

古人云:“悲莫悲兮生别离!”又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从古至今,喜相聚,恨别离,先人形容离别的情感惨到极致。看来别离是那么遭人怨恨,似乎没人喜欢。可你看,幼儿园门前的小儿在欢天喜地地跟爸爸、妈妈说再见;约会后的小情人冲自己的恋人挥挥手后,哼着歌儿跨进自家小楼……因为他们知道离别于他们是短暂的,因为期待,下一次的重逢会更快到来,现在的告别只是为了再次的相聚。

还有一种离别是为了成全。成全别人比成全自己多一些,听来会令人感到辛酸。大学时,本系的下一届有三个我的老乡,两个形影不离的靓丽好姐妹,一个出类拔萃的帅气男孩。因是老乡,三人经常相约出去玩,参加外校老乡的联谊,其间关系,外人看来非常融洽,如牢固的铁三角。突然就有一天,其中一个女孩虹就拒绝和他们一同出去玩了,她说:她准备考研究生,得把所有时间用在学习上。可是毕业时她并未报考研究生,而是以优异成绩被北京一爱公司录用,从此天南地北,她和她的同班老乡们数年未见。她的退出使得那对顺理成章成为情侣,双双回老家,成家立业。多年后,虹对我讲出心思:她和那女孩同时爱上了男老乡,而男孩的态度很不明朗,他似乎两个都喜欢,所以他总是小心翼翼,生怕厚此薄彼。这让两个女孩都很痛苦,甚至生出嫉恨,偶尔,虹和男孩说得哈哈大笑时,虹就会看到女老乡立时黯淡下去的眸子,她的话语也渐渐尖刻起来。于是,虹编出了那个理由,选择远离,只有她自己才知道有多少次她望着男孩的背影心痛如绞。虹真了不起,她这声“再见”不仅成全了别人,也成全了自己。如今她已是某进出口公司的总经理,有个当行长的疼爱她的丈夫,家庭与事业,比翼齐飞。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人生在世,不知要说多少次的“再见”,很不愿说,又不得不说。既然无法避免,那就把它变成快乐的事来做,想象离别会让他更加想念自己,想象下一次的相见会更加幸福愉快,想象她走了却把最美丽的倩影留下了,想象他为了实现理想正加倍地工作……在一声声“再见”里,我们发现自己不再只顾自己的悲喜,我们学会了祝福,学会了关心别人,甚至因别人的悲喜而悲喜。经历诸多悲欢离合后,我们发现自己成熟了,境界更高了,这是我们的意外收获。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