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里乡亲

2010年09月06日来源: 网络文章经典散文

那年春节,回父母家小住。

大年初二一早,是给女方的父母拜年的日子!新媳妇,旧媳妇都穿戴一新,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背上还背着一个胖娃娃。大包小包的走娘家去。没有老人的小两口家家户户门上一把锁。

来客了的,屋外是炊烟袅袅。小孩子走亲戚来的,也不闲着,拿着个烟花爆竹,在空地上放稳,再拿个燃着的香去点燃,砰的一声,震耳的响声溅起火花四射。孩子们就在这火花的映衬下,脸儿也绽放如花。有点飞得高的,感觉直上云霄了,而后天际传来一声脆响,吓得胆小的娃捂紧了自己的耳朵。

我听着年的声音,闻着年的味道,看着年的欢庆。心里很是喜悦的。虽没有孩提时代对过年是那般的期盼,但过年是杂揉了一年的丰收,喜庆和滋生来年的希望。

我坐在家门口,旁边是一条过往的通道。看人走客来的。熟悉的,陌生的,都会彼此点头微笑。问声新年好!没有谁会去吝啬这三个可以脱口而出的三个字!互相的祝福中又浓了一丝年的气息!

我看见离屋不远的地方,另外一户人家,村里这几年很多原来熟悉的面孔他们的房子已经几易其主了。屋顶上袅袅炊烟,而且越来越大,烟越来越浓。我感觉有些不对劲,生火做饭,也不会如此的烧啊。我一个激灵,莫不是,刚才孩童燃放鞭炮引起了火灾?我说给母亲听,母亲在厨房忙活,说:不会吧?他们家可是大户人家,几家人都住一起的,不会都走亲戚了吧。我顾不得多想,忙放下茶杯跑上去看,天哪!火苗已经在吞噬房子旁边的材房了(农村特有的,专门用来放些杂物的)。

我跑去一看,门上一把锁,人不在家。怎么办?正好我看见村里的队长于清哥正从这边走来。我马上告诉了他情况。他二话不说,就跟我跑过来,一看大势不好,马上冲进火海里,把里面还没有燃着的树干什么的往外抱,我又在村口大声的喊:着火了,这时总算有几个准备走亲戚的人还在家收拾没有走的几个人跑过来了。他家的人全部都走亲戚去了,门又锁着。队长于清哥说:砸开,顾不了那多了,并安排一位妇女看着防止有人拿他家的东西。后门砸开了,大家把水龙头拧开,但不知道怎么了,突然大风,火势一下子就窜得老高老高的。看来人快控制不住了,人越来越多,也有许多是来村里亲戚的。大家都在那站着像看风景的,火海里就只有几个人的身影。我说谁有手机,打119,马上就有人笑了:红梅,你以为是城里,119收费谁出?收费?我还真的不知道119收不收费?但我马上想到就是来了估计也烧得差不多了。我忙跑到他家屋后门的夏婶家。夏婶看我来了,到很是高兴。忙让板凳我坐,我简单的说明情况。说要用她家的水龙头接水,她犹豫了一会儿,问我:他家没有水?我知道她指的谁?忙说,不够用。夏婶看了我几秒后说,你又不认识人家,瞎忙个么事?坐到在我家喝点茶。

我不理会,又说:夏婶做点好事好不好?人家房子都快着了。夏婶说:你要用水,我二话不说,我跟你家什么关系?(她说的倒是实话)可是这家人是外地四川搬来的,平时有没有怎么的打交道,现在水费又不便宜的……我泪已经下来了,我已经听不清夏婶说什么了,也顾不得她说什么了,我对夏婶说:水费我出!就自己在夏婶家拿了一个大桶,接了一桶水,很费力的拎着,好多年没有做过农活了。一会,我把水拎到了火堆边,往上一泼,村子里有看热闹认识我的:别费劲了,好不容易回趟娘家,歇下子。我一笑,没有理会,一桶,两桶,三桶,十桶,二十桶……

慢慢的我看见,刚才站在旁边看热闹的人渐渐散去,一会儿工夫,每个人手上都多了些装水的工具。大人,小孩,老人,妇女,认识的,不认识的,都在忙着……火势渐渐的小了。终于在大家的努力中,火控制住了,不知道是谁最先笑起来。我一看,原来别人脸上都已经是黑一块,花一块了,我看不见自己的脸,估计也差不多。

火,消灭了,大伙没有散去,都在谈论怎么起的火,还好,只是把旁边的一个小房子烧了,住家的房子没有什么损失,就是和小房子边角相接的地方有些黑的。第一次体验到了什么叫远亲不如近邻?

几个人夸我,把我当孩子,红梅今天表现不错。倒是于清哥说:红梅今天辛苦了,我一忙就没有想到叫人,你看你喊来那多人。我笑笑:你最辛苦!

房主的弟弟走亲戚已经回来了,大家都指责他,我听半天才知道原因。原来,火刚烧起来的时候,有人就给他打了电话的,他一听说是他哥的房子烧着了,就说了一句后把电话挂了,并一直关机,据我听到的话是:我哥的房子烧了,又不关我的事,你们找他。他家的房子在那边。其实也挨得挺近的。真不知道他哥回来了会怎么想……

大家边议论,边散开,不知不觉已经快4个小时了,等我回去,母亲倒是吓了一跳:真的着火了?你救火去了?我还以为你在翠屏(我儿时的玩伴,今天也回了娘家)家去了哦。女儿看见我大笑,我知道自己脸上有黑的,但我把镜子一照,我也乐了,我没有想到会这么的黑。除了眼睛周围有点颜色,其他的可以和包拯比美了。

村子上头住着的小妈来串门,还没有等母亲开口,小妈就说:红梅今天立了功了,要不是看她一个出嫁的姑娘在那不停的拎水,我估计,那些看热闹的人是不会动手的……母亲瞟了我一眼:这丫头,总是这样,什么事情都喜欢管……语气满是慈爱!

后来每来家一个人都要跟母亲提及我刚才的表现。把母亲乐得笑开了花。

夏婶也来了,说你这丫头,还给钱?我会要你的钱么?我就谁口一说。当时我主要考虑在初二,有个习俗是不能忘外借东西的。我也乐了,说,我知道你夏婶,逗我玩不是?

房子的主人终于回来了,拿了好些个核桃来了,说谢谢哦,多谢了。

呵呵,初二就这么的过去了。

现在想想仿佛昨天!

以后每次回去,只要碰见了那家人,他们总会跟我问声好!

我可爱的乡里乡亲!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