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

2010年09月10日来源: 网络文章经典散文

公元759年仲秋,皓月清辉,朗照万里山河。辗转他乡的杜甫月下独酌,终浇不灭安史之乱以来颠沛流离的凄惨况味。恍惚间,就见远在山东、河南故里的诸位兄弟的身影在眼前浮现。是夜中秋,离愁别绪潮水般涌上心头,形单影只的诗人浅吟低唱,竟赋成千古诗篇——“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按常理,在丹桂飘香、金风送爽的季节,在这与元宵、端午齐名的中秋节里,诗人是应该举杯邀明月,遥寄相思一片的,无奈何家国破碎、报国无门的周遭际遇,让满腹经纶的诗圣愁绪积胸,三杯两盏冷酒,块垒未消,却悲从中来,情到深处人孤独。恬淡的月光,无声地照亮大唐旅人疲惫的心灵,郁郁不得志的懊恼在思乡愁绪中被无限地放大、再放大。

其实,中秋是温暖的、喜庆的。这始于周代的“中秋”,缘起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古人崇敬月亮神,月上东山,便要焚香沐浴,三拜九叩,邀明月共舞,祈望来年歌舞升平、风调雨顺。寻常百姓,于八月十五明月夜,也会安坐家中,思故土,念先人,憧憬明天,在“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的神话故事里,赏月、拜月,品尝香甜的月饼,把阖家团圆,亲情融融的佳节传承光大。到了唐代,中秋节成为固定的节日。至宋,中秋节已是空前盛行,仅次于农历春节。

但是,面对一年中最大最圆的皎月,不能免俗的人们总难逃出浓郁的悲秋情结,特别是那些远行谋生的游子、征战沙场的将士,多会不自觉地回首往事,叹息故乡月亮照千秋,人生易逝水东流,就连浪漫多情的苏东坡也会仰天长叹,“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什么时候,明月才能送我回故里,中秋团圆阖家欢呢?

而今,中秋节令,似乎已经失却了它原本华美的内涵。孩童天真,仅知道这是个吃月饼观月亮的节日;成人忙碌,为事业、为生计,东奔西走,哪里还有闲情逸致去发思古幽情?几多节日,都是在默默无闻中悄然度过。更多的中秋,是骚人墨客笔下的抒情弄巧,是录音磁带里徐小凤声情并茂地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歌舞晚会上的诗朗诵,啊,“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人到中年,如年到中秋。经历了太多的纷争与烦忧,该有的都有了,不该有的都明白是身外之物,便对儿时的童趣、故乡的恬静、亲朋的关爱更加珍视。静夜思,总能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断不是老之将至的灰暗心理,而是对人世间那一抹至爱真情斜阳的永远记忆,是感恩戴德的具象。

国学大师季羡林说,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又有人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能在有月亮的夜晚响起。是呀,又是中秋,我说,月是故乡明,故乡是母亲手中的风筝线,无论我走出多远,永远走不出对故乡的思念;不论是月盈还是月亏,那心海汪洋,也会被游子的淡淡乡愁,塞得满满……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