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仲秋而感,告别年轻的习惯

2010年09月24日来源: 网络文章原创文章

本已康复大半的脚踝又一次扭到,疼得几咬破嘴唇,刘师傅说我当时脸都白了,呵呵呵,他可能不知道,我肤色一直都很白的,只是这些年的风尘遮住了原来的样子,或者说是我有意而为之。也好,给了自己一个可以窝在家里独享中秋的理由,也算作对自己的一种解释,不是孤单,而是真的不方便。

已然忘了上一次陪家人赏月是什么时候,大概还是垂髻志学之时吧。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不过是嫉妒作祟而已。华灯初上,街边看着熙攘串流、各奔团聚的人群,抬头望望已渐繁点的楼窗灯火,再想想自己与之鲜明对比的孑然一身,思乡之情自然陡浓。

来到这个城市已经四年多。很多人在回忆的时候喜欢对年华的流逝加上一个“不知不觉”作定语。我却不然,四年来,始终未曾放弃过对那个最终梦想的追求,期间虽然也曾有过懈怠、放慢过脚步,但从未停下,向前的每一步,都已被每一个日出和日落记下。

一位挚友曾问我,那个终极理想是什么,答曰:“衣锦还乡”。他笑我也不能免俗。我告诉他,以前的我,只不过是一个书生,现在顶多算一个文人,必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所谓“衣锦还乡”,只是梦想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实际上,我想要的,也是支撑衣锦还乡梦想的,是一个尽可能完美的我。

四年前,我信一切都是真善美。四年后,我依然信。虽然学会了伪装和敷衍,但扪心自问,我始终没有丢到那份善良和对一切的美好憧憬。

四年里,我撒过谎,至今已经练到面不改色,但没有为自己的利益撒谎;骗过人,现在可以惟妙惟肖,但没有为损人利己而骗人;虚荣过,将微不足道当做成就,但只是为保住最后的那点自尊;骄傲过,以为域内从横,但不曾凭借自己的优势去蔑视他人;张狂过,肆无忌惮宛若无人,但不是为了针对任何人。

曾经困惑,为何自己一心为他人而回报却是寥寥;一路走来,未曾设计坑害一人,身后却是赞誉不多,骂名不少;终日助人为乐,却鲜有人伸手扶我大厦将倒。为此,也曾牢骚满腹,也曾怨天尤人,更甚是一度心灰意懒,改名孙坏,发誓不再做自己认为的那个好人。

初以为自己恃才傲物,以致他人难以接受,遂尽敛锋芒,俗人自诩。后来发觉,不是这么回事,最终失去一切后,接受建议,请教家父,半个小时的电话,终于明白,何谓“知子莫若父”。

从小到大的生活环境,包括十多年的求学生涯,我始终是所在圈子的核心,而我也习惯了这个角色。习惯,简单的两个字,会让人失去智慧,也会形成思维的死角——有些事情你永远想不到也体会不到——我只是单纯地看到了为别人所做的,而没有看到身边人为了适应我的“核心习惯”而做出的牺牲,有时候,这种牺牲,要比我所做的那些,多太多,太多。

就像球场上,我习惯站在前腰位置上组织进攻,习惯给别人助攻做嫁衣而尽量不去射门,以为给别人创造进球的机会,就会得到别人的感激、认同。却没有看到,所有的进攻都是出自我的脚下,其他人只能根据我的意图去跑位——以前不理解为什么里克尔梅会那么容易跟身边人交恶,现在想想,这是必然。

父亲最后送给我一句话,“做人,不是你认为好,便是好,成功的唯一秘诀,就是脚踏实地。”他知道我从小心思就散,好学,但都是短暂兴趣,以至现在杂百而无一精,自然性子也会浮躁——这么多年没在他身边,依然对我了如指掌。

感谢这个中秋,思乡情浓之下,终于得以开口向父亲问一些平时难以启齿的事情。

感谢曾在我身边容忍我的每一个人。原来你们为我付出的,实在是太多。

这个真正意义上孤单的中秋,让我瞬间又长大一点。我会踏实向前,因为已经没有多少时光供我再去摸索。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