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男孩,唤醒青春的梦

2010年11月17日来源: 网络文章心情故事

30多岁的人还怀着自己的梦想,面对艰难的世界容颜已经老去,但是一旦点燃昔日的梦想,激情依旧如初。这就是一批老去的男孩。

没有梦想,曾经对这一代人是多么无法想象。而时过境迁,生活或以现实,梦想已经尘封,但一定只能是尘封,无论多厚的灰尘,在那之下,梦想一定能够找到,一如床底下的那把吉他,无论多难找,一定能够找到。

42分钟的《老男孩》汇聚太多的元素,床头的83版《射雕》的贴画、混乱的教室、整齐的校服、偷偷藏着的女生的照片……而不断闪回的镜头不断在提醒着现在:广播中每年GDP的增长率、30多万亿的经济总量,对应的是又攀升的房价,又一起因拆迁而死亡的事故……夹杂在这之间的是,是永远没有破灭的梦想,被隐藏但依旧存在的梦想。

无论70后、80后处在哪个阶段,大多数青春都已然逝去,那个梦想的年代都再也难以出现。奋斗成功的也罢,依旧在坚持的也罢,或者是开始最简单的生活的,那个轻松的可以放飞梦想的青春已然不在。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沉重。

“梦想这东西和经典一样,永远不会因为时间而褪色,反而更显珍贵。 ”这是网络短片《老男孩》结束时的真情告白。这个42分钟的视频日前在网上爆炸式传播,自10月28日上线,第一天就有30万人次在线观看了这部短片。片中对青春的缅怀、现实和梦想的距离引发70后、80后哭声一片。

我相信在钢筋水泥混合的城市中,有着一群群有才华的人,在为自己的梦想努力着,即使一直没有找到出路,即使如今还落魄不已,即使一直都是在迷茫着。作为一个成功的小成本电影,《老男孩》似乎就代表了那群有梦想的年轻人。

我还相信,70后80后的人,看了这部短片后,都会心有感触,因为里面承载着我们记忆的片段,至少如今我身边的朋友们,看过这个短片后,都是从爆笑到最后的沉默。导演肖央是个小人物,也是一个北漂,可以说片中拍的就是他的青春,“其实好多评论跟片子本身没关系,大家是在感慨自己的人生。这也是我们想表达的,拍了两个人的故事,背后是一代人的青春回忆。 ”《老男孩》的成功让很多人都有点始料不及,但在这个讲究大片的时代里,讲究大投资的背景下,《老男孩》只动用了一种东西——真情实感。只有真情实感的作品,才能够更打动人。那些为了票房,为了拍片而拍片的导演们,是不是应该从这里感悟到一些什么。

青春的印记总是最让人难忘的,因为那代表了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即使有些许苦涩,但依然让人无限的怀念,因为那个时候年轻的激情,难以再寻回。我希望能有更多的像《老男孩》这样的作品问世,至少在那里,还能寻到青春的

踪迹。

我们都曾见到过梦想的模样、我们都曾在黑暗中摸索前进、以青春为筹码一步步向前走,无数次,我们以为就要接近梦想、或者至少,我们在梦想的路上,可当各种打击以“社会”和“现实”的名头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多想像《老男孩》里的“筷子兄弟”一样去拼搏一把,但我们没有,所以我们看着《老男孩》看着似曾相识的过往,痛哭流涕像个娃子一样。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