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诚可贵

2011年02月24日来源: 网络文章心情故事

过年的时候,姐姐抱了个宝宝过来。见了bb,谁能不动情?我接过手,不由地咬起了牙根,笨拙地迈开了步子,嘴里本能地发出“哼哼”的哄婴儿的声音。不多会儿,我大喊:“嘿嘿!!他笑啦……”甭提有多开心。

生命的诞生,无疑给周围的人带来莫大的幸福。然而,这幸福的背后,也承载着太多的付出与汗水。朋友家添了两个小孩,一个三四岁,一个九月大,整个寒假都在帮忙着带小孩。末了,要回学校了,还要带一大包的衣服回校洗——他妈妈没空洗。以此见得,带大小孩着实是件挺累人的活儿。何况,像我家,四姐妹。老爸老妈在那个年代的那个农村的非常时期,养大这四位“皇帝”,更是一项顶艰巨的任务。

感恩、颂扬父母的文章很多。写得也很真实、精彩、催人泪下。要让我写,亦然。最近看完了四个季的《越狱》(很有意思的片子,值得推荐),这才是我动笔的根本原因。

前面提到的,我四姐妹,最大的是姐姐,再过来是我哥,最小是我。毋庸置疑,最小的在家庭总能享受某些“待遇”。小孩子固然好玩,不稍稍迁就他,便放声大哭。这是唯一、最有效果的途径。每每听到哭声,父亲就拾起角落的小竹子,大老远地吆喝着哥的名字要打要杀。哥听了也不逃,愣是站在那里被鞭打。完后,我心理得到安慰,也不哭了。哥很气愤,“这样也哭!!”以后照样不就着我。

哥读书时,成绩不好。老师家访提及哥上课打瞌睡。父亲二话不说就一巴掌挥了过去。当晚,哥不敢回家吃饭。因为父亲要是真发了怒,是很令人惧怕的。现在父亲向我回忆这往事时总流露出丝丝懊悔,“现在年纪大了,想通很多事儿,方才知道,能读好书,是真的需要天赋的……”不过,小时候,哥比我懂事多了。晚上睡觉,俩个人一张床。我要抱着哥入睡。偶尔,哥也会扮鬼吓我,我就哭。他也就呵呵哈哈地笑。冬日上学下过霜的清晨,忒冷。哥拥着我屁颠屁颠地慢悠走。在学校,难免会被人欺负。印象很深刻——学校三个“恶徒”在我面前无理取闹,哥知道后上前理论,动手时,哥撸出一拳头,那人鼻孔立马就流血了。其中一个惧怕地跑开开了。不多会便招来了老师……

哥成绩虽不理想,却也不是好事生非、凌弱怕恶的地痞。小时候是这样,大了亦是如此。

十五六岁的时候,哥辍学了。在家呆了一年,连胡须都还没长粗就开始了他艰苦的打工生涯。最初的一年,150块每月的工资。偶尔工作量大的时候一天要持续做十四小时。这之后的六七年间,他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换过无数的工作。当过油漆工、做过服务员、干过苦力活,进过五金厂、制衣厂、电子厂……最近这几年才“基本”上安定下来。说它“安定”,其实亦是打工,只是替政府打工,离家较近,可以照顾年迈的父亲罢了。在官场上混,鬼点子多的、嘴巴伶俐的、资本雄厚的大都能“平步青云”。哥的本性不属于那类人。他不主动迎合,不阿谀奉承,该干啥就干啥。局里最累人的活就数他干得最多。于是,父亲数落他,“像你那样的个性,以后要是哪个女孩跟了你,她的后半辈子可就难捱了……倒不如找个能干的娃,给她招了,以后的日子或许会好过点”我有事没事也跟哥开这样的玩笑,哥说了一句让我至始至终未敢再提的话——老爸养了咱这么大,被人招了以后就没太多的机会照顾他了,这很可惜。前不久,哥的QQ心情中提到“父亲身体的健康乃是我最大的快乐”我很骄傲拥有这样的brother。

现实生活中有了婚姻的兄弟彼此不能再以这名词相称。或为名或为利,正如父亲的一些兄弟姐妹,全然拿父亲当外人待……于我们,我们都坚信,彼此之间的那段情愫将永远也割舍不断。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