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亲老家,暖暖土炕

2009年02月26日来源: 互联网原创文章
走出老家的黄土高坡,算来已有20多年了。

虽然,工作的地方离老家也就一百来里,按说也还算方便。但因为琐屑事务的时时纠缠,回一趟家也得盘算盘算,有时搭个便车,只能是来去匆匆。这样一来,时间长了,也就和老家渐渐淡远了,目光里渗入的楼房街道、灯火流光、琳琅物什和车流人海慢慢挤走了家乡的瓦房大院、果树田野、鸟飞花香和竹席土炕。

故乡是热土,老家是永远的心魂。每每到了年关,这种感觉就倍感浓烈。因为老家宅院里只有父母独守,所以每年的春节我们全家总是在老家度过。虽然,乡村大路没有城市街道车水马龙的自由平坦,村落庄院不同于楼房围栏的净洁舒畅,锅台炉灶的烟熏火燎不如暖气房子的卫生便利,然而,树下道旁老老少少相叙谈笑的开怀尽兴,邻里和谐往来互助的浓浓乡情雅风,耕锄田野苗肥果盛的山川风景,总会让我们的心情如挣脱绳索的风筝、钻入大海的游鱼,借着空气与海水的力量陶醉,在乡风乡情的淘洗和熏染中释然跳动,欢畅呼吸。

一个平平常常,甚至有点破破败败的老家,在每一个游子的心中却异样的温馨鲜活,情牵梦绕。那种“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归宿感,那种“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异域愁情,那种“月是故乡明”的无尽回想,那种“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故国期盼,那种“凭君传语报平安”身处异地心牵故土之思,无不融注着古今离人的故土情怀。春风里,地旁路边每一根悄悄钻出地面疯长的青草;夏夜里,泉水溪流中每一声鼓足了激情竞相比试的蛙鸣;秋天里,每一颗兴奋得涨红了脸站在枝头炫耀的果实;冬天里,带着天外的畅想在无尽的长空里旋舞的每一朵雪花,把我们的故乡记忆装扮得无比曼妙。还有童年里,房檐墙洞里的一个个鸟窝,核桃树上筑巢的一家老小叽叽喳喳的喜鹊,掩耳盗铃一样跑到屋子里偷储粮食的松鼠,雪地里筛筐低下一网打尽的麻雀,总在老家春节的鞭炮声里勾动我们悠长的回忆,也常常游走在我们城市生活的梦里梦外,让人回味咀嚼。

走进老家的视野,其实最让人感到异样的还要算那暖暖的土炕了。因为农村人农事繁杂,没有城里人的悠闲,往往无暇守火,更因为经济不宽裕,不便于家家户户、每房每舍生炉取暖。虽然这些年农村人生活变了,但这种格局还没有打破,光景好的家庭也只能是厅房里生上一个炉子。于是,家家户户少不了有几眼土炕,枯叶、败草、秸秆,烧的遍地都是。农闲了或者过年过节,一家老小团坐在炕上,热热火火,暖意融融。数九严冬里,真有“任凭寒风劲,不怕冰雪坚;只要有土炕,居家不用慌”的豪气。这些年睡土炕少了,城市的火炉、暖气、电器成了冬日御寒的主要工具,卫生舒适,但总觉缺少土炕那种入骨通肌的透彻,连根入心的熨贴,自有风致。

每每到过完年回工作地的车上,或进入楼房的那一刻,似乎满身的炕味异常浓重。在老家或许因为身处其中,倒感觉不到。有时和生人坐在一起,怕炕味熏了人家,便有意躲一躲,自己也觉得不便起来。现在想来,这似乎是对家乡土炕的一种回避与拒绝,还真有点忘本之嫌,这是不应该的!

细细一想,土炕是老家最有代表性的物什,不正是我们这些农村出来的人的一封标签?想起这些,让每一个回家和没有回家的人都感到温暖和舒心。

又是春节,又是亲亲老家,又是暖暖土炕!QQ日志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