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日记大全

2017年11月26日日记大全

篇一:春节

今年过春节我最高兴的不是放烟火,也不是收压岁钱,而是有幸参观了中国馆。

大年初八上午,妈妈带我换了两辆车,终于到达了电视里看到过无数次的中国馆。哇,中国馆前还是人山人海,我们买了票后就跟着长龙慢慢地向前移动。大概过了四个小时,终于轮到我们进馆了,我的心一下子兴奋起来,拉着妈妈就直往里冲。

我们先看了一部电影,然后去看《清明上河图》。哇,太壮观了在红艳艳的东方之冠展示厅中,一条波光粼粼的时光之河,仿佛将我们带到了宋代。河水之上,是一幅一百米的巨幅长卷”清明上河图“,那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画面,随着灯光的流动,有声有色有动感,犹如人真的活过来一般,真是太神奇了。

看完《清明上河图》,我们接着去看国之瑰宝——秦始皇的兵马俑,那一辆辆马车上还坐着”人“呢。最后,我们坐上了小火车,穿越”宣德门“、”开封府“等一个个”城市之门“,映入眼帘的是石桥、庭院、园林、拱桥、斗拱,真看得我眼花缭乱。

这一天玩得真是高兴!

篇二:快乐春节

最近的阴雨天气确实不怎么令人高兴,可过年的喜气早已满满地挤进了阴雨的天空,有时看见了街上的人们都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急匆匆地往家赶,每个人的脸上都是笑逐颜开,他们的手上还提着新衣服,这不禁使我联想到过新年穿新衣的习俗。 

小时候穿新衣总是那么高兴,不管新衣的式样和品牌,只要是新的,就会欢欣不已,就会觉得是过年最好的象征,是一年里最好的衣服。

早在春节降临前,为了接待亲戚朋友上门拜年,我们都会把住家里的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还会在门上贴上一幅春联,祈求好运。传统的对联是在红纸上写上黑色或金色的联语,什么“财源广进”“步步高升”“富贵满堂”的,反正都是些吉祥的话语。

送灶神是过春节前的一件大事。听奶奶说,送灶神是在农历的十二月二十四日,这天灶神回天庭向玉皇大帝报告人间的事情。人们都希望灶神上天说好话,因此这一天人们都会特别准备了丰盛的供品拜祭灶神。 

除夕这一天对人们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辞旧迎新,吃团圆饭。一年一度的团年饭能充分地表现出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在吃完团圆饭后,就开始守岁了。 

最值得小孩子们高兴的不仅仅是在过年的时候能穿新衣,玩鞭炮,最为重要的是能够收到大人们给的压岁钱,收压岁钱也可以说是收红包,因为红色象征活力、愉快与好运。大人们派发红包给未成年的晚辈,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红包里的钱多少并不重要,主要是让孩子们开心,其主要意义是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 

在爆竹声中,春节就早已过去了,但年味儿仍是挥之不去,仍给了人们无尽的回味。

篇三:家乡的春节习俗

春节,我们一家去游览闻名的金华双龙洞。

过了金华高速出口,开车大约10多里就到了双龙洞景区。沿着石阶而上,在右边,我看到了一排碑林。碑墙上雕刻着一些人物图案和文字。这些人物是李白、苏轼、叶圣陶等,他们在双龙洞留下了足迹。我想,这么多人来过双龙洞,它一定很美吧!

过了碑林,来到叶圣陶广场。最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大块竖立的石壁,上面雕刻着一列列文字,那是叶圣陶所写的文章《记金华的双龙洞》。“4月14日,我到浙江金华,游北山的双龙洞……”读着这篇文章,眼前仿佛出现了洞内的景象,那里有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还有些石钟乳和石笋。我真想马上进去看看。

循着喧闹声,我们来到双龙洞洞口。洞口的岩壁上刻着漆黄的三个大字——双龙洞,非常引人注目。洞口已经站满了人,像一条长长的龙,正在排队等待着卧船入洞。怎么是卧船入洞呢?因为洞口又矮又低,人们弯腰也进不了。而且洞口下面是一滩泉水。轮到我了,我满怀着新奇与兴奋的心情跳上了船,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我一动不动地仰卧在小船里,让自己的整个身体紧贴着船底。工作人员启动按钮,船一端好像被拉着进了洞。躺在船上,我既好奇又小心地伸手去触摸洞底,光光的,就像摸着光滑的玻璃。不一会儿就来到了洞内。洞内的灯光照在岩石上,五颜六色,光怪陆离。有的像天狗望月,有的像狼羊争斗,还有的像青蛙吃虫。有的像佛手,有的像仙床,还有的像狮子。这些岩石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金华双龙洞真的是名不虚传!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