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重在落实读后感

2013年10月26日读后感

工作重在落实读后感范文一

近日,单位推荐员工阅读三本书籍,其中的一本《工作重在落实》,当初是抱着一本无谓的态度读的,以为又是一本介绍老板与手下之间的推手拳术的通俗类管理书籍,但是,当读完后掩卷沉思,不禁为本书作者李文勇先生的良苦用心所感,遂成此文。

中国人的性格是随意的,老子遗风,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于是随意成为一种风范,人皆效之。中国人还崇尚"含蓄",喜欢点到为止,迂回往来,不喜欢直白表求,解决问题,直达准心,

写到这里,你也许会说,这和《工作重在落实》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太有关系了,李文勇先生是对中国人的随意,含蓄太有体会,这才以"落实"为药引,为咱中国人下了一剂良药。

在我看来,全书从问题、方法、责任、方向、效率、细节、结果、制度八个方面阐述了落实对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对员工如何抓落实做了详细的指导。指出了本书的作者的观点,"结果导向赢在执行,执行重在到位。解决问题才是关键,关键在于落实。'

全书的关键有两点:第一是制度的建立。第二是制度的执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落实是解决问题的"生命线",没有把想法变成现实的决心和能力,所有的问题都无法得到解决。而解决问题要以落实为基础,抓住问题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以便真正抓好落实,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态度。但是在大多数时候,我们会找各种借口,发现问题习惯拖延,而不去落实,使你变成懒惰的白日做梦者,行动的侏儒,使你办事拖拖拉拉,当天的事总要留到明天,明日复明日,万事成蹉跎。

人无完人,但我们可以用健全完备的制度去约束人们无度的思想,弥补少数人的失误,大意带来的恶果,避免个人的错误成为全盘皆输的诱因。良好的制度在现今企业的管理中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制度不是一朝建立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个有生命力的制度必定是在不断变化的,是在渐进趋向企业发展需要的。

而制度的建立需要对落实的认识和把握,制度的执行更需要关注细节。制度由谁来执行,由谁来监督,拿什么来评判是制度错了,还是执行者出了问题。《工作重在落实》一书中举了大量案例,指出一项工作任务的完成,都必须有落实作为保障。没有落实,再完善的制度也是一纸空文,再理想的目标也不会实现,再正确的政策也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太多的管理书籍将我们引入歧途,海尔的成功决不仅在于张瑞敏,"高标准,零缺陷,精细化"的质量观念具有巨大的功效。这些企业的成功背后都有着很好的开局理念,要把企业做大做精做好,就要建立强健的,实际,可行的制度。并且,背后有着非常顺畅的监督体系和灵活的制度变更流程。

人都有弱点,有私念,有目光短浅的时候。成功企业的员工们未必个个对企业绝对忠诚,也未必持有"企业是我家,发展靠大家"的主人翁意识,最终不过是雇主和雇员的关系。但制度可以弥补这些人性的弱点,但事实上不可掩饰的"员工和企业之间的距离",而落实,却是制度的建立和制度的执行中应该重点强调的因素。

法国前总理若斯潘称自已的执政原则是:我说我做过的,我做我说过的。这句话对落实做了精辟的概括。让我就以这句话做为结尾,希望大家都能读一读《工作重在落实》这本书,我觉得当我们希望看见自己的真面目而不得时,它就象是一位智者,用一条白毛巾从容不迫的擦去镜子上的污迹,让困惑者真正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

《工作重在落实》读后感范文

我一直在思考:作为一名老师,该怎样做才能由平凡到卓越,该如何从默默无闻到脱颖而出?平日里的工作该如何处理才能高效率的完成。看到李文勇先生编着的《工作重在落实》,观其书名,内心责任感、使命感不禁就油然而生,顿觉甸甸,读后,感触良多,受益匪浅。伏案沉思,她让我找到了自己工作的短处,让我明白一个执行力的重要性,让我体会到敬业精神的一个价值。是啊!工作可以是一种形式,往小了讲,小则养家糊口,大则发家致富;工作亦可以是一种境界,往大了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共享读书的体会与心得,希望能对追求上进,而又无法做到高效率落实工作的人们有所启示。

书中第一章节《工作就是解决问题》中谈到,"想到更要做到",落实关键在于行动,落实在于结果。没有结果的落实就是纸上谈兵。欲成大业者,必须把落实放在第一位。落实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落实是员工进步的支撑点。工作中,我们所取得的每一项成绩,都是狠抓落实的结果;而所存在的不足,正是落实不力的后果。工作部署有千招万招,不抓落实也是没招:规章制度有千条万条,不抓落实也是白条。实干就是能力,落实就是水平。个人发展离不开落实,团队成功要靠落实,基业常青更要把所制定的战略落实到位。在工作中没有落实一切等于零,如果落实工作,抓得不好,再好的政策、措施也会落空,再伟大的目标任务也实现不了。

书中第二章节《方法总比问题多》中谈到,要不断学习,真抓实干、手脑并用、充分发挥团队力量,才是工作落实到位的根本保证。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方法总比问题多,关键是我们对待问题的态度。在工作中,应该坚持这样的原则:从心理上藐视问题,积极寻找方法去解决问题。一个人,无论他的经验有多丰富,水平有多高,单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在某项事业上取得成功的。自古以来,就没有任何人是十全十美的,总会存在一些缺点。只有融入一个优秀的团队中去,才能够实现优势互补,达到完美的境界。所以,要想高效地落实工作,一定要融入团队中去,明智且能落实到位的捷径就是充分利用团队的力量。

书中第三章节《责任胜于能力》中谈到,工作也就代表着责任,世界上最可耻的事情莫过于忘却责任,面对失误,逃避责任。变"要我落实"为"我要落实"转变工作落实的态度恶劣,与"差不多先生"绝交,"不要差不多,而要一定好".在我们工作中,有些人深得上司的信任,在他们的专业领域里也取得辉煌的成绩;有些人则恰恰相反,上司对其才能视而不见,业绩也是一片空白。为什么会有如此截然不同的区别呢?调查表明:后者往往是他们的责任心不够强,他们没有把百分百的精力和责任心投入工作中。由此我们得知:强烈的责任感能够让我们像鲤鱼跳龙门那样,跨越障碍,提升能力,从而高效地把工作落实到位。

第四章节《忙要忙到点子上》,谈到了落实的技巧与秘诀。不管是在哪一家公司,都有像"老黄牛"般的员工,他们埋头苦干,兢兢业业,但工作效率却不尽人意。这是为什么呢?是他们没有能力吗?答案当然不见得全是肯定的。有些员工只是没有把握好做事情的先后顺序,没有分清事情的轻重。正如拿破仑所说:想得好是聪明的,计划得好更聪明,做得好既是最聪明又是最好。一个优秀的团队之所以优秀,不一定是它的规划有多么完美,也不一定是其团队成员有多么才华横溢,而一定是它从上至下具有高度的落实能力。任何一项工作任务的完成,都必须有落实作为保障。工作是需要进行成本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如何以最低廉的成本获得最高的回报,则需要我们结合环境并根据自己在单位所处的位置合理定位,创新求变,上下同一,方能达到我们所期待的效果。

第五章节《高效才是硬道理》,谈到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落实是解决问题的"生命线",没有把想法变成现实的决心和能力,所有的问题都无法得到解决。而解决问题要以落实为基础,抓住问题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以便真正抓好落实,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态度。但是在大多数时候,我们会找各种借口,发现问题习惯拖延,而不去落实,使你变成懒惰的白日做梦者,行动的侏儒,使你办事拖拖拉拉,当天的事总要留到明天,明日复明日,万事成蹉跎。确实如此,好习惯,金不换!告诫我们,做事不要优柔寡断,而要当机立断!

第六章节《工作中无小事》,谈到一个字"细"!"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事业必成于实。"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欲成大业者,必须把落实放在第一位。可见,作为一名企业员工,要想由平凡到卓越,从默默无闻到脱颖而出,就应该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工作。虽然每个人岗位可能平凡,分工各有不同,但只要埋头苦干、兢兢业业,就能干出一番事业。好高骛远、作风漂浮。结果终究是一事无成。对于员工来说,90%的完美并不表示完成了工作,只有实现了另外10%的完美,才算是真正完成了工作。我们要用付出与90%的完美同样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另外10%,只有这样,工作才能达到100%完美。因为,工作的实质就是落实。

第七章节《老板要的是结果》,最给人当头一棒的一句话就是"没有功劳的苦劳都毫无价值",但细细思来,何尝不是如此呢?在当今企业中,有许多员工都存在这样的想法:当上司交代的任务没有成功顺利的完成时候,就会产生"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想法,觉得上司应该谅解自己的难处,应该考虑自己的努力因素。其实,没有功劳所谓的苦劳根本毫无价值,不但消耗了自己的时间,还浪费了公共资源,增加成本的管理。因此,落实不仅要付出行动,而且更要取得成果。我们在做每一件事情时,都需要有结果思维。只有以结果思维引导和控制行为,才能保证落实到位。

第八章节《并非一纸空文》,谈到制度在工作当中所起到的杠杆作用,制度让我们在工作落实的过程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人都有弱点,有私念,有目光短浅的时候。成功企业的员工们未必个个对企业绝对忠诚,也未必持有"企业是我家,发展靠大家"的主人翁意识,最终不过是雇主和雇员的关系。但制度可以弥补这些人性的弱点用健全完备的制度去约束人们无度的思想,弥补少数人的失误,大意带来的恶果,避免个人的错误成为全盘皆输的诱因。良好的制度在现今企业的管理中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没有落实,再完善的制度也是一纸空文,再理想的目标也不会实现,再正确的政策也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方针、规划、方案固然重要,但只有落实下去,才真正具有意义。

法国前总理若斯潘称自已的执政原则是:我说我做过的,我做我说过的。这句话对落实做了精辟的概括。让我就以这句话做为结尾,希望大家都能读一读《工作重在落实》这本书,我觉得当我们希望看见自己的真面目而不得时,它就象是一位智者,用一条白毛巾从容不迫的擦去镜子上的污迹,让困惑者真正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