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欢读后感

2013年11月13日读后感

清欢读后感范文一

《清欢》是台湾着名作家林清玄的散文集,它收录了作者关于文学、人生的感悟与思考,字里行间不乏见到佛学的内容。古今中外的故事,自己的人生经历,作者信手拈来,如同在滚滚红尘中,开凿了一眼清泉,涤荡凡夫俗子的魂魄,使我感到了人性的魅力。

林清玄涉猎广泛,学贯中西,往往触类旁通。他能以饶有趣味的传说,引起我们的思考。中国人常说"三生有幸",林清玄在书中讲了关于"三生石"的故事。传说,唐朝时有个名士叫李源,他与圆泽和尚有很深的友谊。有一天,他们相约共同出游,两人选择的路线不同,由于李源有自己的理由,圆泽长叹一声,就依从了李源。后来,见到一位孕妇,圆泽对李源说,她是他的下一生的母亲,三天后让李源去找刚出生的婴儿,他会以一笑为验。当晚,投胎的婴儿就会夭折。接着,他会到别处投胎,十二年后,到杭州天竺寺会再找到他。然后,圆泽就坐化了。后来,发生的事情果然与圆泽说的一模一样。圆泽为和尚时与李源情同手足,为婴儿时对李源一个微笑,为牧童时送李源一曲牧歌: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相存。由这个故事看出,人与人的交往是有缘在先。茫茫人生,与有些人可能仅仅是相视一笑,擦肩而过,今生今世无缘相见。那么,能够相处一段时间的同事、同学和朋友,那可能是上天赐给的一段因缘,要备加珍惜,和谐融洽,友好相处。进一步说,能够朝夕相处的家人,那是生命轮回多少年得来的缘分,是在践行前世的期约。实际上,人人心中都有一块三生石,善待周围的一切,那就是以三生的相约来看待,珍惜自己的因缘,不辜负前世,不枉费来生。

林清玄在遣词造句方面是大家,在写作上那是轻车熟路,字字句句包含着真诚之心,感性之情。他对文学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文学是一种清净的欢喜。这种清净的欢喜,使文学家自然成为富足的人。他的内心之树结满了果子,拿来与别人分享,希望能有甜蜜与清凉;他的内心之矿结满了宝石,用双手奉上,希望珠宝能妆点灰色的人生;他每天都在垦荒种地,身上带着泥土与溪水的芳香,因为一切都是珍贵无比的,希望人人都能品味芳香。"我觉得,林清玄的文章朴实无华,不施雕琢,往往在淡淡的叙述中,带来一股清风"像母亲的手轻轻地抚摸着你",让你有一种说不出的欣喜,带来心灵上的愉悦。

自然的,就是美的;朴素的,就是善的;简单的,就是真的。读了《清欢》,我更加喜爱文学了,更加敬重能带来"清净的欢喜"的林清玄了。

《清欢》读后感范文

那次读林清玄先生的一篇文章《清欢》深有感触,下面来谈一谈我的感受。

它大概讲述了现代的人放弃了简朴的生活反而追求那种繁华的生活,失去了清欢。清欢是什么?可以说是按照林清玄先生的解释"清淡的欢愉"正如林清玄先生提到苏轼的一阕词。"人间有味是清欢"清欢,清淡的欢愉是那么好!

清欢好,是因为它对于生活没有任何要求,它不讲究物质上和金钱上的一切,但它讲究心灵的品味与高尚。如果不追求心灵的品味,不追求高尚人很容易世俗。"清欢"的境界很高,它不同于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那样的欢乐和放逐。而清欢到底是什么?

当一个人从野菜中品味出来的清香,胜过了山珍海味,当一个人品茶的余香胜过了喝都市里的饮料,当一个人从看每日出生的朝霞和傍晚的日落胜过了电影和电视,当一个人听鸟鸣蝉噪胜过了听世俗的流行曲,这便是清欢。

生活在现代的城市里,是没有什么清欢的,仔细看一看大街小巷有什么清欢。原来绿荫荫的草坪,是留给孩子们放风筝的,可是现在草坪没了,建起了一栋栋房屋,大街上随时有垃圾,大大小小,堆满了废物,随处可见到痰,细菌弥漫在空中,大城市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受到了污染。

"清欢"在哪儿,在这样繁华的大都市里,清欢已没有了踪影,人们的心被世俗给侵占了。

大都市没了清欢,那些僻静的山和幽静的海总有吧。但事实并非如此,上次登青城山,眺望青城山,满山翠绿,走在路上却惊奇地发现,周围全是袋子……垃圾。

上去后,发现开设的茶馆也有许多的垃圾。

我静静地读着书,身后却是一片吵闹。

很想安静却安静不下,身后是一波一波的喧闹。

清欢到了何处,海更是有着许许多多的易拉罐,那些易拉罐飘浮在海面上,污染着蓝色的大海。像大海的蓝衣服有了许多非常丑陋的补丁。

来到腾冲,非常美丽,古乡古色的小镇,别有一番古韵,可是不久将有机场、宾馆代替了小镇,那种颇具特色的古韵,被遗弃了,取而代之的是繁华与一切。

陪姐姐和哥哥去唱卡拉OK,我厌倦了低俗的歌曲,一晚上没说话,没唱一道歌。

它使我觉得活在了最低层的地方。

读了《清欢》我深有感触,因为让我想起了大都市里的人追求世俗的生活正应证了《清欢》中一段话,现代人的欢乐,是到油烟爆起,卫生堪虑的啤酒屋去吃蟋蟀,是到黑无暗地不见天日的卡拉OK去乱唱一气,是到乡村野店,胡乱搭成的土鸡山庄去豪饮一番。以及到狭小的房间里做方城之戏,永远重复着摸牌的一个动作。

"为什么现代人不能过着清欢的生活,反而以油为欢,以清为苦呢?"

是啊!现在的人以俗为乐,以浊为欢,他们的身上只有俗这个字,像这种人会懂得清欢吗?

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生活在一片世俗的城市里,是永远找不到清欢的,当一个人以浊为乐的时候。就很难体会到生命那种清明的清爽的滋味,只能被世俗代替。而在"欢乐已尽,浊心再起"的时候,人间只会愈来愈无味了,世间也会越来越世俗,根本体会不到欢愉。这篇文章,带给了我深深的体会,清欢这种清淡的欢愉不是来自别处,而是来自对平静的疏淡的,简朴远离繁华的生活的一种热爱。

正是人们生活在世俗中,对这种生活从没有了追求,所以也不明白清欢的乐趣。

当人们尽情享受着大都市里的一切繁华与昌盛,享受着那种假的宁静实际上是多么悲惨。不会体会到清欢不会体会到那种简朴,疏淡,平静的生活的悠闲与自在。永远品尝不到清欢的乐趣,清欢是一种真正脱离世俗而追求清淡的愉悦,而有些生活在大都市里的人仍满脑子尽是世俗的想法。已经与世俗合为一体了,哪里还追求清欢。是啊!世俗已侵占了他们的心,高兴了,就跑到充满浓熏烟油味的小地方去吃着一些不卫生的烧烤,那些烧烤背后是那恶心不卫生的制作过程。而且还说一些粗话,猜拳。

不高兴还打人,这些就是我们生活的大城市充满了太多的世俗,我们无奈,清欢的踪影没有了,其实这篇文章传递给我们的是,现代人丢失了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失去了清欢,从而变得堕落。而对失去了清欢林清玄先生则是发出了一种哀叹。人们走向了世俗,抛弃了清欢,清欢为什么没人追求,正是人们已经对这种简朴的生活有了厌恶,才去追求那世俗。

想想过着那种宁静生活与世隔绝的人,他们追求着真善美、追求着清欢多么幸福。是啊!那才是一种自然一种真实的快乐,而不是那些"愚蠢"者所认为的世俗的快乐。难道清欢就这样在人们记忆的长河中被抹去。世俗成为了人们的新追求,这便是我对这篇文章的感受。我希望人们都觉醒吧,弃恶从善,放弃世俗吧,选择清欢,想想山中的垃圾,想想海中的易拉罐,想想那些堆放在街上的垃圾废物。人们你们还觉得这些污染不够吗?不觉得被世俗"渲染"得不够吗?

此时让我想起一首诗:

梨花淡白柳深青,

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南一枝雪,

人生难得几清明!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