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读后感

2014年12月12日读后感

900字读后感范文一

《弟子规》是根据《三字经》编写的。其中的礼仪规范是做人的根本。就像大树,只有根扎得牢,树才会长得茂盛。做人,只有将最基本的道德建立起来,一个拥有谦虚恭敬仁慈博爱的心的人,才会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像画画,让没有绘画基础的孩子发挥想象创作是不会创作出一幅优秀的作品的。不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凭着自己的意愿任意胡为,那他不会被别人接受,他的人生不会快乐。我也没有接受过正规传统文化教育,在学习了弟子规后,我就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在正确理解古老地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将这块文化瑰宝传承下去。真心希望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从我们班级教育的一点一滴做起,帮助每一位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

算起来,真正意义上接触传统文化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其实,这么算也不见得正确,因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每一个人都随时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毕竟,文化是一个连续的传递过程。就好比我的一位语文老师讲的“无论世家子弟还是山野村夫,无论略识文字还是一字不识,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显现儒家文化的教养”。这句话,我是感受越来越深。一种思想理念在中华大地上延续了几千年,这里的人民哪里还可能不会受到影响呢?虽然传统文化在近代屡遭浩劫,她还是在中国大地上有很强的生命力。

在我看来,《弟子规》包含了《孝经》《礼》等传统思想,特别是在行动方面做了规范。所谓弟子规的规,也就是规范的意思。本来这本书是作为儿童启蒙读物的,大约和《三字经》的效用差不多。可是,我们现在的人,普遍缺乏这种教育,所以现在学习这本经典也是恰当的。特别是当今,社会伦理失纲,人心不古,有志之士呼吁重新定位我们的教育,突出人本思想,突出人文关怀,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学习经典也就显得尤其必要。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例如,我们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了。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

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

900字读后感范文

带着几分愉悦、几丝欣喜翻开《童年》,但合上书的我,心久久不能平静……《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这部小说通过阿廖沙,从侧面反映了高尔基童年的成长经历,同时也描绘了19世纪末俄罗斯社会生活的画面。

阿廖沙的童年是在一个黑暗的家庭里度过的,但在这个黑暗的家庭里,有一个勤劳、坚强、善良的外祖母。她常常给阿廖沙讲好听的神话故事,也正是这位外祖母,使阿廖沙成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读完这本书,有一个片段在我的脑海中难以舍去:外祖父常常在每个周末的星期日把孩子们聚集到一个小厨房,然后再审问、过目,看看这个周末哪个孩子犯了错误,并用粗鞭子狠狠地抽打!

看到这儿,我的心也不禁跟着阿廖沙打了个寒战,世界上怎会有像阿廖沙的外祖父一样如此冷血的人啊!难道他舍得因为孩子们仅仅犯了个芝麻大小的错误而打得他们遍体鳞伤吗?就在这时,我看到——阿廖沙后悔了。他恨不得一头撞死在墙上。因为他这个周末把他外祖父的好布料染成了各种各样的颜色,像一只脏脏的大花猫,他想,外祖父一定会很生气的!当外祖父得知这件事情之后,他二话不说拿起鞭子就往阿廖沙的小身体上抽去,还好有个善良的小茨冈帮他挡住了鞭子,但阿廖沙难免会受伤。他的外祖母和妈妈都在替他求情,但外祖父仍然担当着冷血动物的角色。就这样,阿廖沙过着一天不如一天的生活。

我叹息,阿廖沙生活在一个黑暗的世界,一日一日地向死亡逼近。但是,其实我们想到的不应该仅仅是那个凶恶的外祖父,而更要拿阿廖沙的童年与我们美好的现在相比,不是吗?我们有同情心,我们为阿廖沙感到哀伤,可我们不应该更为自己有个美丽的童年而感到欣慰和知足吗?我们每天大吃大喝,而阿廖沙却是一天两餐的吃咸菜;我们身边有这么多人关爱,阿廖沙却仅有外祖母和母亲疼爱他;我们几乎不会被挨打,阿廖沙却是经常;……这些,那些,难道不足以说明上帝对人类是多么不公平!

所以,我们应该满足和珍惜现在的生活,如果你曾经是多么地不珍惜生活,那么就从现在开始吧,从现在开始,不贪婪地索取,不奢侈地享受,珍惜现在所有的一切。如果在生活中遇到什么烦心事,不妨想想阿廖沙,和他相比,我们是多么地幸福啊!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体谅长辈,他们的唠叨是为了我们好。

当然,我们也不能满足于现在的生活,停在原地“原地踏步”,我们要不断更新和完善自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登上成功的金字塔,开创出属于自己的灿烂人生!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