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章
必读社 > 美文 > 好文章 > 正文

柳黄屯

作者: 魏泽先2023/04/08好文章

柳黄屯是坐落在大凌河边的一个很不起眼的小村子。

明崇祯二年的春天,佟姓蒙古族先民迁徙至此,见地形有如一个瓶子,于是有人说了一句蒙古语:隆和图。隆和图,蒙古语就是瓶子的意思。后来也是巧合,这里到处都是柳黄树,叫白了,谐音柳黄屯,便流传至今。

柳黄屯有座山,山顶上有一幅岩画,刻的是一只大龟和一群小龟。岩画所刻大龟身宽约一米,尾巴到脑袋长约1.5米, 大龟朝向正北,小龟数只,分布在大龟身旁,所朝方向不一。仔细查看,在大龟腹内还有一些无法解释的图像,可惜的是被后人胡乱刻画,有些模糊了。有考古专家看了,猜想这岩画有五千年左右的历史,可能与上古时代的图腾崇拜有关,并且说应该叫"天鼋"才对。

置身于有岩画的山顶,苍山如海,山水之间,树林、田野、村庄如画卷般铺陈,层次分明。俯视山下古老的大凌河,阳光下波光闪烁,银练般从大山中迤逦而来,又迤逦而去。问当地村民:"这幅岩画可有传说?"村民说:"没听说过,小时候,每年正月初一,老年人都嘱咐孩子们一定要到这里放鞭炮。"

在岩画下边西北方向,直线距离大约百米的地方,山崖上有一个鸽子洞。能容纳百人居住。让人不禁联想:在五千年前,这个石洞里居住着一群原始人,他们崇拜的图腾就是鼋。于是,就把鼋刻在了山顶上,以为族徽。

柳黄屯东面大凌河边有一个古渡口,大凌河古称白狼水,那时,河面宽阔,水流滔滔,两岸百姓来往皆靠舟船摆渡,这里也是重要的军事要塞。

据史书记载,公元289年,慕容廆率部于今锦州义县"徒河之青山",北迁棘城,回归先祖龙兴之地,今北票章吉营子乡三官营子村立都,就途经此渡。

因为慕容家族在传说中是"黄帝之后",棘城是"颛顼之墟",即上古五帝之一颛顼的旧都。

慕容廆顺应时势,运谋深远,抚民爱众,教以农桑。他向东晋派出的使臣,经此古渡南下入海,带着慕容氏的诚意,远赴建康(今南京),又辗转万里,再经古渡,带回了汉民族的诗书,带回了吴地的桑麻,"求种江南",于辽西大地播下了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交融的种子。

由于柳黄屯的历史和地域原因,当地的小吃也别具特色。

"地鲜莫过于笋,河鲜莫过于鱼".在柳黄屯,一条大凌河鱼,有八种做法。按照顺序分别是:剁椒鱼头、烧鱼段、拌鱼肚、炸鱼鳞、酱焖鱼尾、烤中段、清蒸中段、软炸鱼段。鱼头鱼尾、鱼鳞鱼刺,煎炒烹炸蒸煮炖,花样翻新,一鱼多吃,除了苦,四味俱全,再喝上一壶当地自酿的槐花酒,人生不虚此行。

在柳黄屯,还有两样绝对属于当地特色的小吃,敢说世上独一无二。

一是蒙古族馅饼。蒙古族馅饼并不稀奇,稀奇的是柳黄屯的蒙古族馅饼。

辽西5月,槐花儿开,漫山流甜飘香。山下农家园子里的韭菜喝透一场春雨,伸出鲜嫩的小手抓挠,扯住春风疯长。人从山上摘来一筐蜜蜂和蝴蝶围着飞的槐花,再到园子里割来第一刀韭菜,一起在井台上摘洗干净,把槐花烫一烫,把韭菜切碎,拌在一起,啥作料都不用加,放一勺荤油就够了。用做蒙古族馅饼的方法和面,在锅台上一边包一边烙,烙出的馅饼皮薄如纸,上面的油花儿眨巴眼儿,满屋喷香。用筷子夹起来,迎着亮光照照,透过金黄的面皮看得见馅饼里头嫩黄的槐花和碧绿的韭菜。咬一口,酥脆鲜嫩,一股滚烫的汁水在口腔里打滚儿,槐花与韭菜两种味道的完美结合,淡淡的花的甜香中掺着韭菜的微微辛辣,与荤油的肉香携手,清淡不腻,美味无穷。

另一种小吃,就是血肠。

血肠是北方人的传统食品,而就辽西来说,有清血肠、荞面血肠等。而在柳黄屯有一种血肠,叫高粱面血肠。

高粱面血肠吃起来好吃,做起来却不容易。据说,只有几位老人才做得地道。首先把高粱浸泡之后,在石头碾子上碾掉表皮,变成秫米,当地叫"伐秫米",再用清水把秫米淘洗干净,经过闷粉之后,再拿到石头碾子上碾压成细面,用大铁锅里烧得滚烫的开水烫。这可是个技术活儿,一根纯正的高粱面血肠,绝活儿就在这里,烫得不到火候,发黏,就丢了手艺。烫好的秫米面拌在猪血里,加进猪肠油、蒜末还有花椒大料等,其他还有啥作料,那是秘密。这样的血肠煮熟之后,用刀切开,面亮、筋道,别有风味。直接吃也好,炒、炖也罢,都不会走形。

柳黄屯,一个有历史、有故事、有风景、有特色小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