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精选
必读社 > 美文 > 好文章 > 正文

过年过什么(外一篇)

作者: 关海山2021/05/30好文章

春节是一个节日,春节又不仅仅是一个节日。

作为“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春节,承载了太多太多中国人的情感,同样,也承载了太多太多中国人的记忆与希望。中国人习惯把春节称作“年” ,把迎春节叫“迎新年” ,与后来的新年“元旦”已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尽管《尚书·大传》里说:“正月一日,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 ,亦‘三始’ ,‘始’犹‘朝’也。 ”更有《后汉书·礼仪志》里关于朝廷过元旦的记载:“后汉天子元旦幸德阳殿受朝贺,大宴群臣,赐观诸伎乐。 ”但自从1912年当时的政府因采用公元纪年而把惯称的农历年改称“春节”后,这一符合中华民族价值观念和文化传承的称呼,便被顽强地保留和沿用了。

年(春节)这一天,本是千千万万平常日子里的平常一天,因了时间的特殊性,而被赋予了诸多不平常的意义:过年意味着能吃好吃的,过年意味着能穿新衣服,过年是贴春联、挂灯笼和放鞭炮的日子,过年过的是说不完道不尽的家长里短,过年洋溢着回家的欣喜甜蜜和回不了家的淡淡的忧伤……

过年,过的是和谐。“和谐”的外延在此时得到空前的扩张和充实。平日里,大家各奔东西,为着各自的前程而忙忙碌碌。春节里,人不分男女老少,身份无论高低贵贱,“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飞机、火车、汽车、摩托车,无论借助何种交通工具,人们只要没有特殊的羁绊,便要千方百计地在临近年关时赶回老家,团聚到父母姊妹身边,说些没油没盐的淡话,聊些家长里短的芝麻西瓜,聚在一起,就充溢着一种幸福的气场,不管室外的温度降到多低,人们的内心里都是温暖的。

过年,过的是文化。此话说得有点宽泛,却也符合事实。在年的传统符号和仪式中,更多的是民俗民风的传承,如果没有有序的节日文化认同,如果剥离了节日文化里丰富的象征功能、信仰寄托和审美诉求,那么,依附在“年”节日之上的其他任何符号,都是没有意义的。亲戚、朋友、乡人之间的相互拜年,大家之间的相互串门、走动,以及过年期间的点旺火、守岁、祭祖、除夕吃饺子、子夜时分的“新桃换旧符” 、破五等等,这种种活动,似乎都被一根细细的、无形的“线”牵连着,共同的文化认同使大家的情感奇妙地融合在了一起,几乎所有人的内心都充满着神圣感、归属感。此时此刻,民族文化的凝聚力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

过年,过的是自由。这里的“自由” ,包括身体的自由和精神的自由。无论从事何种工作,现代社会的快节奏迫使每个人平日里都马不停蹄,身体的劳累,尤其是来自精神的压力,时时让人不能有丁点的松懈。过年了,放假了,暂时远离了工作环境,暂时远离了平常日子里的是是非非,平日里无论多么烦恼的事情都可以暂时丢开不想,这种放松,是从内到外的、彻底的放松,可以吹口哨做鬼脸,可以半夜不睡日上三竿不起,可以打球、可以游泳、可以骑马,可以一个人望天发呆……过年是精神长途跋涉的一个驿站,可以让身心暂时回归到初始的状态。

近些年,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短信、微信代替了拜年,网上购物代替了市场上的挑挑拣拣,电话问候代替了见面,网游代替了赶集。这些“方便”对生活的过多介入,势必淘洗掉了人们生活中的许多趣味,使许多过程变成了直截了当的目的。也有人写文章鼓励大家过年期间读书学习、报班充电等,事实上,那只是个人爱好,把自己的爱好强加给大家,大可不必。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需求,无论走亲访友、喝酒吹牛,还是打牌娱乐,只要不过度、只要性质健康,何乐而不为?

仍然怀念小时候所过的“年” ,就像鲁迅先生在《祝福》里所写的:“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空中也显出将要到新年的气象来。 ”

拜年不是走形式

不用等到春节,岁尾年首,每当临近元旦时,各种形式的祝福便隔三差五陆陆续续地接踵而来,先是各种贺卡、明信片,接着是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至春节,五花八门的祝贺更是铺天盖地,给人们带来思念和温馨。

但是,人们在收获欣喜的同时,也收获了诸多的无奈和烦恼。

拜年的习俗最早出现在我国的先秦时期,现存文献中最早的一张贺年卡,是北宋诗人秦观送给子允学士的,宋以后,贺年卡便越来越普遍地使用在社交礼节性的拜年活动中。无论是拜年,还是节日的祝贺,都早已有之,只是,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以前拜年和祝贺节日都需要身体力行,最省事的办法也是写张贺卡或寄封信了。然而,在那看似较为“落后”的祝福方式中,却寄托着浓浓的人文情怀。书信的主要作用是沟通,在交通极不发达的古代,书信在民间的作用主要是报平安、话思念、送消息,所谓“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带给收信人的喜悦和心灵的安慰是巨大的。更不用说,善舞文弄墨者还把书信当成了表情达意、抒发志向或传递不便言说之语的理想途径,甚至在中国的文学史上留下了许多佳篇名章,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 、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 、范晔的《狱中与诸甥侄书》 、鲍照的《登大雷岸与妹书》 、吴均的《与朱元思书》 、宗臣的《报刘一丈书》 、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 ,以及侯方域的《癸未去金陵日与阮光禄书》等等,至今读来,满口留香,不能不说是书信对中国文学的一大贡献。

贺卡、明信片虽然留给书写的地方有限,但因其特殊的性质和功用,颇为有缘之人所青睐。何况,正因了贺卡或明信片留给书写的地方有限,故,书写者必须精炼字句,准确表达,而且,还给许多爱好书法者提供了发挥的空间,如此,贺卡或明信片经过书写、邮寄到达指定者的手中时,看到熟悉的笔迹,见字如见人,很自然地回忆起与寄者交往的点滴,这时,贺卡或明信片的字里行间所渗透出的情感、美感、墨香,都承载和提醒着寄者与收者的心路历程和情感轨迹。

多元化的社会使得人们的交往也多元化起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除了血缘、姻缘,业缘和志缘的关系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而拜年或祝贺半径的增大,不得不促使人们动脑子以便放弃往常的繁文缛节。自从出现手机短信和网络后,一切都改变了。当然,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是好事,也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但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却会从精神层面给人们带来某些负面的影响,贺卡还是那张贺卡,上面却打上了千篇一律的祝福话语,虽然字体套红,周围还布置了喜庆的图案,可那干巴巴的热情就像庆祝会场门口站着的迎宾小姐面对来宾时冲口而出的礼貌欢迎,只有形式,没有内容。

手机短信的祝福就更恶劣了。过年过节时收到一大堆,尽管都是些好词好语,但是,冷冰冰的,没有一点温度,全是转发而来的,不但会收到多条内容完全一样的短信,而且有些连称呼、署名都懒得改就直接发过来了。看着那些话语,就像吃着别人嚼过的食物,哪怕是鲍鱼、辽参,也只有恶心,没有食欲。而对朋友发过来的祝福,不回吧,没礼貌;回复吧,没兴趣,十足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了——这样一来,拜年或祝贺已成了人们一大负担!再者,回复的过程同样让人作难:转发一条别人的,没有创意、没有个性,不足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诚心;苦思冥想自己创作一条吧,然而,生活在这个以复制为荣、不以没有思想为耻的风气之中,无论你写得多么好,发送给朋友后,朋友也认为你是转发别人的!

在多数领域里,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理所当然是好事,但是,在一些个别的、特殊的领域里,我们还是应该尽量保持传统的做事方法,就从寄送打印贺卡和短信拜年来说,它不仅影响到人们的思维方式、人际关系、情感与心理,而且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民族的文化传播,因此,我们应当对它保持足够的冷静与清醒的距离。许多年来,尽管拜年的方式一直在变,但人们通过拜年传递关爱之情,却是它得以传承数千年而不衰的重要因素。所以,当我们将拜年仅作为一项被动完成的“任务”而去机械地操作时,它已经完完全全地背离了拜年的精神实质和文化意义。

认真、投入地做每一件事情——比如拜年——应该是我们做人、做事的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