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

作者: 刘乙苏2017年03月31日来源: 邢台日报情感散文

不曾记得从儿时的哪刻起,我对影子产生了极大兴趣。是父亲那双皴裂的大手,借着昏黄油灯的光亮,神奇地变出许多映在墙上的小动物?是母亲在无数个长长短短的夜,纺花、做针线,透过油灯闪烁的火苗,摇晃着伛偻而疲惫的身影?还是早晨或下午的阳光,将瘦弱的奶奶拉成一串串修长却在慢慢移动的影子呢?我似乎觉得童年的我就是一个扎着牛角辫儿在奶奶影子里跳进跳出的小女孩儿。

童年的我就像奶奶的小尾巴,只要奶奶一出门,我就一定会跟在后头踩奶奶的影子。可奶奶矮小的身躯投在地上的影子,实在不能将我包裹严实,因而常常踩掉奶奶的鞋后跟。这时奶奶回头嗔怪道:“踩吧,踩影子长不高!”这话真灵,我立即从影子里跳出来,可没走几步,我又跳进奶奶的影子里,尽管她并不能遮住我。

渐渐地,在各种各样的影子里我长大了。几十年后我也做了奶奶,成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婆。戏谑的是,孙子们在有意无意中也钻进了我的影子。

2005年的夏天,我的大孙子刚一周岁半,走起路来还歪歪扭扭的。一天吃罢午饭,由于城市的楼房过于闷热,我带着孙子出了门,想去外面找个树荫凉爽凉爽。到了小区门口,突然,小孙子赖在地上不走了,原来他看到了一堆沙子。每个小孩都爱玩沙土,可这堆沙子正好在烈日炎炎之下,我随手一摸,沙子热得烫手,可孙子哭闹着不走,拗不过,只有依了他。因而我不得不背对太阳用影子为孩子遮阴。约半个多小时后,我的脊背火辣辣的,浑身都在冒汗,可一摸孙子,头上一点儿汗都没有。我一边苦笑着,一边觉出影子的神奇。

其实,又有哪个人不是生活在影子里呢?

我的侄媳特爱整洁,工作再忙也要将家拾掇得井然有序,一尘不染。她才两周多的女儿和儿子在家玩时,看到妈妈洗的衣服干了,会将衣服叠得平平整整放进柜子里,还常常将饭桌擦得干干净净,女儿成了妈妈的影子;我母亲一生善良厚道,乐于助人,且有给乡亲们分发东西的习惯。我们姐妹几个常常学着母亲做善事,学得最好的是我弟弟。父母去世13年来,他每年春节前都会自己掏腰包买好多东西送给村里的孤寡老人或有困难的乡亲们。听说去年冬天,他给年纪大的人每户1000斤煤。看到讨饭的,他将家里的新被子抱出去给了乞丐;看到学校大门坏了,他就自己买了材料修好;三里五乡谁家过喜事儿都会让他开车去,从不讲报酬,弟弟成了母亲的影子;我在乡下工作时,左庄村有位寡妇,家里一贫如洗,可这位母亲省吃俭用、东挪西借甚至贷款也要供三个孩子读书。她的志向和决心打动了孩子们。当大儿子以优异成绩考上清华大学后,小儿子和闺女也相继考上重点大学。当时,一个寡妇家出了三个大学生的消息不胫而走,轰动小乡,被全县传为佳话。孩子成了母亲的影子,弟弟妹妹成了哥哥的影子,影子的力量无处不在,举不胜举。

当然,反面的例子也很多,邻村就有这样一户典型。父亲生性好偷,见到别人家的东西就走不动。无论见到啥,只要有机会就偷,哪怕别人菜园里的菜也要摘几把,家乡人管这叫“贼不走空道”。母亲人称“母老虎”,骂大街那可是出了名,谁要得罪了他们,可了不得,小则见面就骂,大则爬上房顶,左手掂只公鸡,右手拿着菜刀、菜板,将公鸡用菜刀砍出血,一边打着公鸡,一边剁着菜板拉着长声咒骂,一街的人都在自家房顶上听。再后来,他们的孩子大了,也都一个个跟着偷、跟着骂,有的进了监狱。这时乡亲们又说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孩子们成了父母的影子。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每想到这些,带着孙女孙子们的我便有意识地规范着自己的行为:在公共场所吃剩的果皮、擦手的废纸不敢乱扔,要陪着孩子送进垃圾桶;从来不敢随便说脏话,怕孩子学骂人;对着孩子不敢与老伴儿争吵,怕在儿孙心里留下阴影;花钱不敢大手大脚,怕孩子们学会浪费;老伴儿爱玩儿,在家里不是看电视、玩手机,就是玩电脑,可只要孩子们在家,便不再玩儿。说是要给孩子们营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我们常常与上初中的大孙子探讨文学,讲做人的道理;陪小孙子小孙女看绘画本。

我常常提醒老伴儿:“咱们老了,也许干不了多少事,但尽量不要给孩子们留下坏印象,说不定在孩子们以后的生活里会有我们的影子呢!”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