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布袋茅根

作者: 魏东侠2017年04月17日来源: 邢台日报短篇散文

人出了名,架子就大。李扶贫把一个贫困县的贫困村折腾富了,社长让我专门为他写一篇报道,我打电话过去,人家说没时间。我很生气,就像我时间多似的。

社长说,你不会先从他身边的人下手呀,你不会先从那些棚户下手呀。

来到大棚村不由感叹,好家伙,村周围密密麻麻全是大棚。村支书作向导,分别指着不同的大棚说,这是葡萄棚,这是西瓜棚,这是非转基因大豆棚,这是菜花棚,这是蚂蚱棚。什么什么?蚂蚱棚?村支书骄傲地笑了。

我问:“这都是李扶贫的功劳?”“那是自然,十年前俺们还只会种玉米、小麦。”

“你们怎么就信他呢?他叫你们种大棚你们就种呀,万一不挣钱呢?”

“谁说俺们种了?俺们不种呀!当时他跟俺们保证了很多,什么技术指导啦,外出学习啦,聘请专家啦,帮着销售啦。咱老百姓谁听他那个?”

“那这大棚怎么起来的?总得有第一个吃螃蟹的。”

“唉,我就是那第一个。”

“你是因为他是县扶贫办领导,怕了?”

“我怕他?笑话!我可是镇里三番五次求着当的支书,当时俺村多少上访户呀,没颗公心,谁敢当这个家!”

“那你怎么想的?”

“李扶贫说,咱先试种一个,按村里同亩数的最高收入算,赚了是你们的,赔了我个人补上。不知怎么,我当时一下子被这个包村干部感动了。心想,赔不赔的吧,豁上几亩地,权当支持年轻人了。”

“结果呢?”

“结果你看到了,棚生棚。现在你要不让谁家种棚,他能跟你玩命。俺村一个残疾人才娶上媳妇,他爸哭着去找李扶贫,李扶贫以为人家管他借钱呢,结果老人说,一分外债没有,60万,60万全是大棚里种出来的,李主任啊,谢谢!”

“第一个棚种的什么,还记得吗?”

“印象太深了,西瓜呀。你不知道,庄稼人把刚种好的粮食地全部毁掉,改种西瓜,那得需要多大勇气。”

“李扶贫特感激你吧?你帮了他。”

“现在看呢?谁帮的谁?”

“我想采访李扶贫,联系不上他。”我撒了谎。

“他应该没空。”

“他有好久不来了吧?”“嗯。还怪想他的。”

“这么说,他也不像他所承诺得那样,跟你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帮你们种帮你们收帮你们卖。”

“现在都是买家排着队找我们,用不着李扶贫天天守着。”

也没什么新意,不过是一个比较能干的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故事。

我打算告辞了,村支书执意送我些蔬菜水果。因为摘得多,他说得找个袋子,然后在他的小货车车斗里紧扒拉,又到大棚里张望半天,没找到。其实我早看见了,大棚外就有这样一个编织袋,只不过里边装着东西。我心里着急地想:这不就是袋子么?这不就是袋子么?

大概支书也是实心实意送我果菜,尽管我说了推辞话,也做出要走的样子,他还是一把将我拉住,并在简短的撕扯过程中,顺着我传神的目光,很自然地发现了那个鼓鼓囊囊的口袋。

他犹豫了一下,然后掂起袋子口朝下倒起来。一堆白茅根。

我小时候在农村长大,看到茅根很亲切,便好奇地问:“你刨这么多茅根干什么?”

“治病。”

“啥,这能治什么病?”“癌症。”

“开玩笑!要是茅根能治癌,还轮得上你刨这么多?”

支书急了:“你以为我刨这些茅根很容易,是么?我都起早贪黑好几天了,才攒了这点儿。”

“我是说它不可能治癌症。”“万一管用呢?”

“绝不可能!还是得信医院。你家谁病了?”我动了帮他的念头。

“不是我家,是李扶贫的媳妇,胃癌转肺癌,医院不给治了。李扶贫自个看医书,到处找偏方。那天他来俺村,无意中问了句,咱村有茅根么?俺们这才知道他家的事。”

“我好像看见,好几家大棚外头都有这么个袋子。”

“李扶贫可是俺村的大恩人,谁能眼看着不管?好不容易听说茅根管用了,这些日子大伙嘛也干不下去了,乱到处转悠着找茅根呢。”

我的泪一下子涌满了眼。我怎么能用这么金贵的袋子,去揩老百姓的油呢?我死活劝住老支书,并帮他把茅根重新装回袋子里。

万一管用呢?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