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俏皮话

作者: 赵占斌2016年01月11日情感散文

虽在都市工作、生活了大半生,但对关中农村故乡的俏皮话却情有独钟。它包罗万象,或朗朗上口,妙趣横生,或一语中的、入木三分,或绵里藏针、韵味悠长,或信手拈来、富有哲理,像故乡人一样淳朴、善良、实在、睿智。细一想,这些丰富多彩的俏皮话,也是故乡人代代口口相传的“文化遗产”。

故乡的俏皮话中,有针对一些人不良做派的,譬如:有的人只耍嘴皮不干实事,就说他“鸭子过河嘴向前”“狗喝凉水耍舌头”“狗掀门帘凭嘴哩”;有的人道貌岸然,唯利是图,就说他“嘴里念佛,心里咥活”“嘴里讲的礼仪信,腰里别的连枷棍”;有的人缺才少德,是凭“关系”上去的,就说他“不是狗歪,而是铁索粗”“给棒槌刻上鼻子眼儿,坐在正宫也是娘娘”;有的人有求于人时点头哈腰,转过身却翻脸无情,就说他:“用时搂在怀里,不用推进崖里”;有的人拉虎皮作大旗,就说他“骑着老虎上坟,是敬先人还是吓先人”;有的人欺软怕硬、任人唯亲,就说他:“政策是啥?在他那里是松紧带,拽一拽就长,松一松就短;是红苕,见熟人是软的,对生人是硬的”“手拿泥耙,脚踩瓜皮,能抹就抹,能滑就滑”;而对于那些喜欢寻衅滋事的混混,则说他们“提着没牙的锯,寻着挨锉”“掮着铁锨进茅厕,找死(屎)哩”……

俏皮话中,更多的则是讥讽不良风气的,譬如:有的人父母健在不孝顺,逝世了却铺张浪费耍排场,就说他“活着不孝,死了胡闹;活着怄气,死了唱戏;活着受苦,死了歌舞”;有些年轻人大事做不来,小事不屑做,好高骛远,装腔作势,就说他“笨狗扎着狼狗势”“闭着眼睛走路,学瞎哩”“嘴上没毛,办事不牢”“青蛙跳门槛,既蹲屁股又伤脸”“搬着碌碡砸月亮,不知高低轻重”;有的人对公婆不孝敬,就说她“见了公婆嘴噘脸吊,见了爹妈眉开眼笑”“娶个儿媳几万多,进门先砌两个锅(指灶台),不叫妈,不叫爸,出门给你扔俩娃”;若是儿子不孝顺,则说他“结婚鞭炮炸开花,就把媳妇叫成妈”“喜鹊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不要娘,将娘扔在河滩上,把媳妇背在热炕上”……

乡村的这些俏皮话,话糙理不糙,说者顺口,听者入心,一日三省,诚实做人,生怕这些话哪一天用在自己身上。

故乡的俏皮话中,也有不少是教人向善求和的,诸如:“将心比,都一理”;“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宁挨好汉一刀,不与小人相交”;“饥了给一口,胜过饱了给一斗”;“住在一村,便是一家”;“乡亲就是护身佛,亲戚再好够不着”;“听人劝,吃饱饭”;“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吃饭尝着,说话想着”;“人硬伤钱,弓硬伤弦”;“宁拆十座庙,不毁一门婚”;“遇官司说散,见婚姻说成”;“三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吃不穷穿不穷,打算不到一世穷”;“家有贤妻,男人不招祸事”;“菩萨(指老人)就在家中坐,何必远路去拜佛”;“一句好话三冬暖,恶言出唇六月寒”; “两勤夹一懒,想懒不得懒,两懒夹一勤,想勤不得勤”; “有事没事常来往,大事小事多商量”……

故乡的俏皮话像一座富饶的矿山,让人有汲取之不尽的正能量,更引导着年轻人向善向美,勤俭持家,安居乐业。

我爱故乡俏皮话,更爱故乡人!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