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可爱的书生气

作者: 高中梅2016年02月04日现代散文

8月16日,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揭晓,王蒙先生凭借《这边风景》获奖。王蒙是当代文坛创作最为丰硕,并始终保持活力的作家之一。他着作等身,文学生涯不断探索,涉及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诗歌、散文、评论和游记等多种文学体裁,是文坛的常青树和多面手。拥有这么多成就,与他的勤于读书,专心思考有着密切的关系。

王蒙常说,读书浓缩了他为人处世的智慧与精华。他认为读书要趁早,越是年轻时,读书印象越深。他说,现在他有时候还写旧诗,大致合乎规则,还是靠小时候背诵《唐诗三百首》等书的“老底”。他还主张用自己的感觉去读书,他常说:“所有书对于我都是活生生的人生教课书。”读书的时候,调动自己全部感受器官,确实能感到读书的无穷乐趣。这种读书方法,和作家创作的来源是一致的,作家所写的,都是通过自己对生活感受中得来的,如果没有这些感受是写不出一本书的。

王蒙主张读一点费点劲的书,读一下子不完全懂的书。读书可以有各种选择,有人是怎么舒服怎么读,他并不反对这种读书。不过,读书不能仅限于娱乐消遣。最好还是读点费劲的书,而且费劲读下来的书,往往是最有趣的,也是一种积累。所以他说要加码读书,加码读书我们中国有一个词,叫做“攻读”,攻就是进攻,跟攻城一样。攻读,是抱着一种作战的英勇,全身心紧张起来读书。这种读书,最后会让你受益匪浅。

王蒙对读书的看法比较宽泛,网上浏览也是阅读的一种。不过,阅读纸质的书,能带来更高的专注、平静和思考。在他看来,阅读是我读、我思、我问、我答、我完成;而多媒体的全面性使你感到,你是在被看、被听、被三D乃至四D、被传播灌输满满。以多媒体代替相对枯燥一些、但深刻得多也概括得多、精神能力发挥空间阔大得多的读书,其结果可能是精神能力的退化。读书能读出辜鸿铭、鲁迅、胡适、钱钟书、季羡林……来,看盘则不能。所以看盘的人比读书的人多多了,而认真阅读是追求精神提升的必由之路。

王蒙直言,在现代背景下,读书遭遇了不少新的挑战和新的问题。多媒体、视听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对传统阅读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文化快餐代替了巨着。一种碎片性的思想,消费性的内容已经代替了思想的奇葩,片段式的想法也已经代替了系统的研究和发现。他感到一种隐隐的担忧,中国乃至世界文学,都缺少文化巨人。面对现代性技术对传统阅读带来的巨大冲击和挑战,又该怎么办?对此,王蒙说:“到现在为止,我仍然认为,阅读,读书,是获取知识,提高自己文化水准的最重要的途径。”

由此看来,读书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风度。我们这个时代之所以出现一些浮躁的风气,很重要的一方面,是一些人不读书,缺乏应有的风度,缺乏对事物的专注之心。如果一个人能适当沉潜下来,读读书,他的风度、教养会增加一些。正如王蒙所说:“书生气在中国有时候是一个贬义词,但是我觉得适当有一些书生气是可爱的,一点书生气都没有,我也就只能敬而远之了。”

时代在变迁,王蒙的书生气,正被当下的生命经验慢慢见证。正是有了王蒙这样的书生气,才使得我们的中国文化充满了灵性,也充满了无穷的魅力。这或许正是王蒙的魅力所在!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