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能忘却的童年记忆

作者: 顾润生2016年02月05日情感散文

我出生的第二年,就国难临头,“九一八”事变时,我还在襁褓之中,固然一无所知,可“一二八”事变时我已有所觉,西安事变已能有所记忆,从此一连串的事情就记忆犹新了。七七事变以后,时局一天比一天紧张,“八一三”上海战事爆发,家乡白天飞机来扰,夜里照明弹亮得无法形容,得知常熟多处被炸,我可闻其声,镇上的防空警报也不时拉响,在外的本地人拖大带小,肩挑手拎,成批回乡,躲灾避难,驻守在港口的部队,开拔走了,客班轮船,停航运兵去了。

我当时读一年级,飞机来时,也去防空洞或龙潭河北面坟中大树下躲避。城里来了抗日救亡宣传队,学生全部去看他们演出,庙场上早有壮丁队出操训练,唱起了雄壮的抗日歌曲,我还记得这么几句:“九一八风吹,我军向前走,壮丁队在后方,愿做预备队,中华好男儿,精神大无畏,愿做沙场鬼,不做亡国奴……”

云愁雾惨,触目惊心,风声鹤唳,如之奈何!时到农历十月中旬,家不能待了。母亲和我们姐弟三人离家先走,到北面乡下戴家宅基亲戚家暂住,想躲个二三天再回去。可事与愿违,我们眼见部队由东向西溃退。天气阴雨连绵,到农历十月二十左右,父亲也来躲避,同来的还有桥东开豆腐店姓贺的一家人,带着一匹驴子。可是我祖母没同来,老人舍不得家,她同镇上其他未走的六个老太结伴在一起,誓死要守住自己的家。

父亲到乡下的第二天是农历十月二十五左右,天仍下着细雨,下午四点半,河的南面,突然间传来女人的一声惨叫,我们意识到:不好,此处也不安全了!两家人急忙整顿行装,顾不得天黑路滑,过小桥,直往西走。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路烂得踏下去拔不出来,钉鞋上沾满烂泥,跨一步着实费劲。我吓得连喘气也不敢,大家静默无声地往西走着,突然驴子一声长鸣,吓得大家手足无措。到了小山脚下,我们在一张姓农户家投宿,第二天,大约八点左右,日军飞机在河阳山顶上盘旋。飞机离开后,我岳父一家也来了(我六岁订的娃娃亲)想往鸷山连襟家避难。于是我们也跟着一起去,在鸷山住下来几天后,从窗缝里望出去,见远处田岸上,成批军队直往西涌去,这大概是日本人的冲锋队。在鸷山吃蔬菜没有问题,可盐成了问题。父亲乱了方寸,全家都慌了,不能再往西走。

想来想去,我们还是往东走,打算到港口近段躲几天。当天,我们就来到介泾桥附近,在一戴姓农户家住下,据说镇上不能去,河里不时有日本兵的机器木船来往。正在山穷水尽时,有人建议,往北走可能是一条生路,况且北面还有我家的至亲。就在此时,传来一个坏消息,我丈人家的房子被日本人全部烧毁,他们人还在鸷山,如果知道家园已毁,定会悲伤欲绝。听说就在我们走后不久,戴家的房子也被日本人烧毁。

一路上,只见农家场上的稻还在冒烟,墙塌壁倒,境况凄凉。过了寿家桥,情景好像有点不同,宅基里看得见人,他们见到我们很诧异。下午三点左右,我们到了妙桥谢巷外公家,母亲与外婆久别重逢,悲喜交集。妙桥到港口相距不过十里,可情况如同异国,这里市面依旧,还未有战乱迹象波及。

不知不觉,1937年过去了,到来年正月半以后,邻居来妙桥与父亲碰头,谈起港口情况,声泪俱下。日军杀人放火,坏事做尽,镇上有三人被日军冲锋队枪杀了,镇上夏家、祁家、叶家、蒋家、杨家等等,房子都被烧毁,总共五十多间。父亲本思母想家心切,听后更甚。午后,父亲就跟着邻居同返港口,当晚回来,父亲说遭到日军追杀,好不容易才脱险。第二天,父亲就生病了,持续高烧,幸亏外公外婆照顾周到体贴,请医吃药,半个月后康复起床。

到了三月中旬,母亲实在思家心切,这次我和母亲同行返家,见到了日思夜想的祖母,她老人家消瘦苍老了许多,难以想象,这血雨腥风的日子她是如何度过的。下午两点模样,塘河里传来“啪啪啪”的机器声,祖母说:“是日本兵的婆鞋头木船来了。”这时,我和母亲急得团团转,可祖母却不慌不忙,开了东房的门,又开了里面的板窗,叫母亲跨出窗台,躲藏到窗外的夹弄内,板窗上堆上其他家具,东房门关上了,再上了锁。然后再让我躲进柴房。过了一会,从船上来了四五个日本兵,扛着枪进街,其中两个向我家走来,他们进了我家院子,看了一会,好像若有所思,走了两步又回转身子,向外面另一个地方走去。日本兵走后,祖母赶紧恋恋不舍地对我母亲说:“快带着孩子走吧,家里留不得。”母亲牵着我的手,告别祖母和家园,一步一回头……

这是八年战乱中刚开始时的一小段逃难经历,那是有家不能回,有路不能走,生命无保障,天天有危险的苦难日子。接着,日军又制造了清乡、扫荡、抢粮、塘桥牛尾巴湾惨案、邱家桥麻袋里活活戳死七个中国同胞事件等等,日军犯下的罪行,真是罄竹难书。

荏苒光阴,弹指间我已86岁,在这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之际,回忆往事,为的是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居安思危。可安倍晋三这批好战者,还在耍阴谋、施诡计,蠢蠢欲动,企图篡改历史,真是天理难容。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段历史时时提醒我们后辈,只有同心同德、万众一心才能托起中国梦,只有国富民强才能不被欺辱,才能让我们的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