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孙通的 双面人生及处世之道

作者: 张晓旭2016年05月02日哲理散文

谈到儒家学说,多数人会想到孔子和董仲舒。前者创立理论基础,而后者将其发扬光大成为封建社会一千多年来中央政府官方认证的唯一合法学派。这一整,就是一千多年。而这两圣人中间却隔着一个凡夫俗子——叔孙通。

叔孙通生得不是时候。秦朝末年,多忙着打仗,压根没人搭理这个可能是满腹经纶的儒生。当时的儒生,有的心灰意冷,有的改了行,琢磨一些占卜鬼神之类的学问养家糊口。叔孙通不这样。他的做法是带着一帮子弟子到处转悠,勉强混口饭吃,毕竟很多场合还是需要点读书人出来装点一下门面的。可没想到,叔孙通这么到处晃悠,等于是自我营销,客观上提高了曝光度,居然还得到了当时中央官方的关注。于是,叔孙通继续领着一帮弟子去给大秦帝国装点门面。

叔孙通的官职是待诏博士。有点像临时工,至于啥时候能转正,得看运气。说着说着他的运气还真来了。当时陈胜吴广在山东起义了,秦二世知道后询问儒生和博士的意见。在场的三十多个博士都说这是造反啊,这是大事啊,陛下赶紧发兵去剿灭吧。秦二世一听急了,心想这不是出我的丑么?赵丞相又不在,如何是好?想着想着头都冒汗了。这时候叔孙通一看,时机到了,只见他赶紧上前,义正辞严地说哪有什么反贼,充其量也就是几个盗贼,地方官就给办了,何劳陛下担忧。秦二世一听立马乐了:还是这家伙聪明,叫叔孙通是吧?好,从今以后,转正。你就是大秦帝国的堂堂博士了。

然而叔孙通却跑了,因为他发觉这个“老板”智商太低,弄不好自己小命也得搭上。回到老家薛县以后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地盘已都归顺项梁。也罢,名将项燕之后,靠谱。索性跟了他得了。可惜这项梁是个短命鬼,没几天就战死了。没办法,跟楚怀王吧,虽然人家以前只是个放羊娃,但好歹也是楚国后裔,根正苗红。可惜,也是好景不长,还没来得及跟怀王拉拉话,这位倒霉的主子就被项羽打发走然后害死了。这波人就剩下项羽这么一个老板了。残暴也罢,刚愎自用也罢,没得选择,只好跟着项羽平时干点杂活说点好听的混口饭吃……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着,直到刘邦攻进彭城。毫无悬念的,刘邦成了叔孙通的新老板。可这是个难伺候的主。有句格言好像是:一个久饿的人,一旦吃饱饭,他的剔牙姿势一定夸张。刘邦就是这么浮夸的主,浮夸到喝醉以后曾拿着儒生的帽子撒尿。于是刘邦看叔孙通这帮儒生的穿戴就不顺眼。叔孙通知道了,心想自己一个打工的,而且寸功未立身在屋檐下怎能不低头。回去赶紧把一身休闲装换成了紧身装。

其实叔孙通还是给刘邦办过实事的。战争时期,需要的是更多的兵将。叔孙通就负责给刘邦介绍那些敢玩命的愣头小伙。时间一长,他的一帮弟子们颇有微词,说师傅这胳膊肘往外拐:自己人不介绍,专挑外人给老板介绍。叔孙通听完嘿嘿一笑:“玩命的事,咱们搞不来。你们等着吧,等时机到了你们的好处一个都不会少。”

时机也就到了。一是刘邦当皇帝了,天下太平了不打仗了;二是天下太平以后皇帝又有新的烦恼了,并且这烦恼正是一帮武将造成的。事情是这样的:刘邦当了皇帝以后自然要请功臣吃饭,无奈这帮粗人喝醉酒以后变身为“行为艺术家”,一个个狂呼乱叫鬼哭狼嚎,甚至拔剑击柱无奇不有。刘邦当时就心里不痛快,但无奈都是曾经跟着自己打江山浴血奋战的弟兄,自己若是太正经,那就有点不近人情了。所以心里虽然不痛快,但嘴上也没说啥。但是老谋深算的叔孙通还是看出来了。他觉得他的时机又到了,于是毛遂自荐说制定朝廷礼仪这事我能干。刘邦一听,说,好,这事你去做,但是尽量简便易行,复杂了我记不住。叔孙通听了以后满口答应,带着自己原来的那帮弟子就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弄点稻草人啥的,前后演习了一个多月。长乐宫建成后,文武大臣参加朝会,刘邦只见会场秩序井然,百官诚惶诚恐。刘邦很高兴,说自己到今天才知道做皇帝的尊贵。这事以后,叔孙通成为了太子刘盈的老师。

以上是叔孙通“软”的一些事。“软”的像株墙头草,靠曲意逢迎揣摩上司而上位成功。其实不尽然,在保太子的问题上,叔孙通也有“硬”的一面。刘邦在当上皇帝以后,是越看结发妻吕雉越不中看,越看戚夫人越好看。“子以母贵”,于是刘邦做出了大胆的决定:换太子。可惜这事因反对的人太多只好作罢,作为太子的老师叔孙通,更是发挥了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通过举例子,打比方各种手法,最后甚至以死要挟,终于成功让刘邦改口不再提起废立太子之事。不过话又说回来,可能刘邦压根就没想废太子,提出这事主要是因为戚夫人那边催太紧,不得不出来提一下,而善于洞察刘邦内心的叔孙通自然要出来这么呼吁一下,于是一场君臣扮演的双簧戏就这么演出了。可怜戚夫人,在刘邦把商山四皓(四个老头)搬出来以后也就认了,最终悲惨地为“人彘”做了亲身示范。

回头看看叔孙通这个人,似乎很难用一两句语言评价。司马迁褒其为“汉家儒宗”。司马光则批评他逞一时之功,导致古礼失传。但在笔者看来,叔孙通的处事生存哲学更值得今人琢磨。

还是关于“面包”和“理想”的问题。儒家思想是讲究“入世”的,可问题是:如何在一个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的时代发扬传播自己的儒学思想呢?孔子和叔孙通的相同点在于积极的把儒学和权力相结合,不同点在于在这个过程中孔子作为读书人的操守还在,而叔孙通则有些不讲原则,他虽然读过众多经典着作,先贤的教诲也是烂熟于心,即便如此,也挡不住他独特的生存哲学:世上没有不变的事物,一切的一切都需因时而变,包括思想、立场、方法。也因为这样,他成了读书人所不齿的对象:他一生跟过七个主子,多次靠揣摩上意求得荣华官爵……似乎他是个没有理想的巧言令色之徒。然而事实似乎并不是如此。以刘邦当上皇帝为分水岭,前半部分的叔孙通无原则,庸俗,自贱,甚至是奸滑。而以后的叔孙通老成持重,严肃,干练,甚至在废立太子的大事上敢于犯言直谏,似乎两者很难统一为同一个人。其中的奥秘在于之前的叔孙通解决的是“面包”的问题,但他也没有丢弃“理想”。而一旦时机来临,他绝不会放过实现自己抱负的机会。之前的隐忍,只是因为自己没有在权力的中心拥有话语权。至于如何将自己的儒学理想实现,他认为必须扎实地让儒学走进世俗权力的中心来,等有了地位与话语权,再来谈“理想”的问题。中国社会处世的这点事,算是让一千多年前的叔孙通给琢磨透了。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