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万福桥

作者: 黄田2016年05月04日现代散文

我看过气势雄伟的武汉长江大桥,也见过长长的杭州湾跨海大桥(36公里),但在我心里,任何桥都比不过家乡那座普普通通的万福桥。

家乡的万福桥一头连接过去,一头连接未来。她是故乡的人们远走他乡、来回奔波的驿站。每到年底,远方的游子回家过年,许多亲人在这里望穿秋水,耐心等待。春节过后,又有许多人从这里依依惜别,踏上征程,同千千万万打工者一起奔向祖国各地,去建设美丽城市,去实现自己人生梦想。

我家乡的万福桥静静地横卧在湘西南资江的支流蓼河上,桥长100多米,宽10多米,两辆汽车可并排通行。河中间有个桥墩,建立在一个固定的巨石上,桥面用钢筋水泥预制板架设而成。桥上两侧是钢筋水泥拦板。这座桥是绥宁县武阳镇通往怀化的交通要道。

小时候,曾经听80多岁的老奶奶讲过发生在万福桥上的故事。1935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从湘鄂川黔根据地出发进行长征,这年12月20日,到达洞口县桥头,然后,兵分两路向绥宁进发。肖克、王震率领右路军红六军团约7000人经古楼进入绥宁县金屋塘。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率领左路军红二军团约1万人,经花园进入绥宁县红岩。有一天,部队经过家乡的万福桥,热情好客的乡亲提着热气腾腾的红薯、苞谷、茶水等来到桥上,送给红军战士,但是红军战士硬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向大家一路微笑着,挥挥手就走了,乡亲们对红军战士的印象别提有多好了,革命的热情高涨。

据资料显示,日军为争夺湖南芷江飞机场,维护湘桂、粤汉两铁路的交通,曾于1945年4月初集结7个师团约七八万人的兵力,在第20军司令官板西一良指挥下,采取分进合击的战略,向湖南西部发起进攻。这年5月1日,在国军第94军第5师副师长邱行湘指挥下,向盘踞在武阳的日军第20军68师团58旅团发起猛攻。日军指挥部就设在我家乡的万福桥畔。国军在当地山民的带领下,偷偷绕到日军侧面,突然冲入敌军指挥部,当场打死200多名日本各级军官,战斗之激烈不亚于台儿庄战役。经过三天激战,歼敌1500余人。

据老人说,很早以前,万福桥是一座古老而又美丽的花桥,两边用红漆木板围起来,上面盖瓦,是夏天乘凉休憩的好处所。有一次,蓼河涨大水,被冲垮了花桥。后来,河上又建造了一座木石结构的大桥,可通小汽车和马车。大约在上世纪70年代初,这座木桥适应不了时代的发展,被拆除了,重新建造了一座用石头砌成的石拱桥,跟古老的赵州桥相似。

2001年,家乡突遭50年一遇的洪灾,滚滚浪涛再次冲垮了这座大约40年历史的石拱桥。桥垮塌以后,政府又在原址马上建造了一座新桥。2015年6月,万福桥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洪水冲击,洪水过去,万福桥安然无恙。

万福桥,顾名思义,寓含万代幸福之意。如今万福桥既是这座桥的名字,又是我们这个行政村的名字。原来我们村叫道口村,也许是“万福桥”寓意深远,知名度高,后来就更名为“万福桥村”了。

万福桥像一根纽带,把老村和新村紧紧连在一起。老村有三四百户人家,大多数是上世纪80年代以前建造的砖木结构的老房子,现在,有一半住着老人,还有一半闲置着。桥的对面是221省道,近年来,许多在外打工的年轻人挣到了钱,还有一些人在家辛勤耕耘,腰包鼓起来了,就在省道两旁建造了新房子。

春节回家,看到一栋栋崭新漂亮的楼房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有的开超市,有的开饭店,有的开五金修理店,赚的钱不比在外打工的少。

少年时代,我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桥上、桥下度过的,这里,成了我们小孩子的游乐园。春天,我常和小伙伴们在桥上追逐蜻蜓,来回奔跑;放学回来,则积极响应老师号召,走到桥上拾牛粪,既清洁了桥面,又为生产队积肥做了贡献。

夏天来了,稻子含苞抽穗,稻田禁止放鸭,我便把自家喂养的一群大麻鸭,“呦呵呦呵”地赶到桥下的河里,然后跟小伙伴们一起脱掉衣裤,光溜溜地跳进水里与鸭子嬉戏,跟小伙伴打水仗,或去摸鱼、钓鱼,捡田螺,捉螃蟹,抓泥鳅。

晚上,我和姐姐常打着“火笼”,去桥下的河里“照鱼”。鱼儿三五成群在水底游来游去,摇头摆尾,寻找食物,一旦遇到火光,鱼儿就会停下来不动。姐姐拿着鱼叉猛地砸下去,歪打正着,一尾肥肥的鲫鱼就会挣扎着,溜进我的鱼篓。那时河里鱼多,一个晚上可以“照”到10多尾,满载而归。在当时物质匮乏、买肉凭票的年代,这些“河珍野味”成了我家的美食,“照鱼”不仅给我带来了快乐,又改善了家人生活,我心里总是美滋滋的。

随着年龄增长,我喜欢站在桥上看风景。举头远望,群山起伏,层峦叠嶂。低眉近看,层层梯田,稻浪翻滚,橘林蜿蜒,果实累累。河面上,碧波荡漾,鹅鸭成群,时而振翅欢叫,时而追逐嬉戏。宽阔的水泥公路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清风徐来,身轻如梦,心旷神怡,宠辱皆忘,好不惬意。

悠悠万福桥,能使遥远变得亲近,陌生变得熟悉,贫穷变得富有,痛苦变得幸福。她,让生活的一切,都染上了温馨的底色。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