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辫子

作者: 杜书文2016年05月26日现代散文

掐辫子是家乡一道古老风俗。小时每次回老家,总会看见村姑、村妇、奶奶、婶婶们来串门时,一个个腋窝间夹着一把用塑料裹着的湿麦秆。她们一边热情地和客人打着招呼,一边用灵巧的手指飞速地掐着辫子。既像是一种悠闲的手工劳作,又像是一种民间艺术创造。那一根根洁白的麦秆,通过她们灵巧的双手,很快变成了一条条平整洁白纹路细密的长辫子。这种劳作似乎并非刻意而为,倒像是一种劳动间歇时的休息,说笑中随意完成的。所以无论是田间地头、槐荫树下、娱乐场合、村院之中都能看到掐辫子的身影。

在我的老家东西塬一带,从我记事时起,掐辫子就颇为流行。我的家族中无论大人小孩,几乎人人都会掐。每年麦收时节,家人就除了收割麦子而外,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选麦秆。将粗细适中的麦秆预先挑选出来,轻轻打掉籽粒,放置通风干燥处,忙罢后,拿出麦秆去掉根部,只留茎节,除去叶梢,按照粗细分拣开来,粗的掐宽辫子,细的掐细辫子。掐之前用清水浸泡数小时并经熏白,使其变软变白。记得那时,我家掐得最好最快的是二嫂子。她不仅人很聪明,手指灵巧麻利,还很有艺术细胞。她掐的辫子细致紧密、柔软匀称,编织的草帽、花篮、花型在村子里独一无二。在她的带动和影响下,我的几个堂姐堂妹也成了掐辫子的巧手。那时凡是我家的草帽、花篮拿到镇子上去卖,围观的人多,品评的人多,当然买的人更多了。一车草帽一哄而抢就卖完了。并且常有不少帽贩子上门订货。

掐辫子是关中农村一种传统家庭手工艺,在明清时代就已风行起来。清道光年间,举人朱光斗《竹枝词》曰:“不织丝棉不绣花,草莛包里有生涯,金绦万挂龙麟细,都出寻常百姓家。”反映了草辫编制的繁盛和技艺的精湛。农民用它换取所需生活用品,并远销外地。由于它具备艺术发展潜力,所以逐渐向民间工艺品过渡。图案绚丽多彩,形式美观新颖多样,备受消费者青睐。

最近回到阔别五十余年的老家。探望了老前辈、老兄弟、老姐妹。心灵手巧的二嫂子虽然还健在,也已是九十高龄步履蹒跚、两眼昏花的人了。仅剩的几个堂姊妹,也已年逾古稀。但说起掐辫子,大家似乎都来了劲儿,情绪显得异常激动,大家七嘴八舌,勾起了许多沧桑的往事和美好的回忆。那时,大家三五成群地聚在村里的大槐树下,有说有笑。一边掐着辫子,一边说着家长里短。一些男人也总爱在妇女堆里凑热闹,说些打情骂俏的酸话,常被妇女们按倒在地,不是筛糠就是拧耳朵。那时农村很穷,晚上女人们为了节省灯油,往往都爱聚在我家。因为我奶奶人缘好,爱热闹,所以大家都喜欢来。那时,一盘辫子大约就是10圏左右,一圏大约2尺长。虽然掐一盘不值几个钱,但也能解决家里的油盐酱醋,所以乡亲们一直乐此不疲……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